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术(VATS)联合电子胃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应用VATS治疗11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电子胃镜对瘤体进行定位及检查瘤体切除之后食管黏膜有无破损。结果 10例患者完成VATS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1例术中采用辅助小切口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患者,随访6个月至3年,无复发及食管狭窄等症状出现。结论 VATS联合电子胃镜用于食管平滑肌瘤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杨大彬  吴凯  任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8):2789-2790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全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根据肿物位于食管的部位选择切口,对7例食管平滑肌瘤患者采用全腔镜下行肌瘤摘除术.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摘除食管平滑肌瘤,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随访3~24个月,无复发.结论 全腔镜下行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是可行的,并且是安全、可靠的.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与完善,完全可能代替传统的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3.
汪芳裕  朱人敏  张晓华  刘炯 《江苏医药》2006,32(7):620-621,i0002
目的 采用内镜下微创手术切除食管和胃粘膜下肿瘤,观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内镜诊断食管粘膜下肿瘤25例和胃粘膜下肿瘤8例,直径0.8~5.5cm。分别直接套切10例,粘膜切除15例,针状刀剥离切除5例,2例仅予以热活检,另1例转外科手术。切除标本行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术后定期内镜随访。结果 33例中30例(93.9%)内镜治疗均获得完全切除。术后3例发生创面出血,经钛夹成功止血,6例有轻度胸骨后疼痛,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病理报告食管平滑肌瘤18例,食管间质肿瘤7例,胃间质肿瘤8例。所有病例术后4周复查胃镜,并随访1~28个月不等,未见复发或远期并发症。结论 内镜微创手术切除小于2cm的食管或胃粘膜下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超声内镜检查对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超声内镜指导下内镜微创治疗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内镜发现的21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进行超声内镜检查,根据其结果选择不同治疗方案,其中145例采用内镜微创治疗及外科手术切除。术后定期内镜随访。结果210例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平滑肌瘤78例、间质瘤84例、脂肪瘤20例、异位胰腺19例、囊肿6例、神经内分泌瘤3例。120例采用内镜微创治疗,25例行外科手术切除。超声内镜诊断与术后病理性质符合率为87.6%,来源层次符合率87.6%。103例内镜术后随访1~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粘膜下隆起病变的来源及性质判断有较高准确性,且为隆起病变在内镜下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叶攀 《淮海医药》2007,25(5):433-434
目的 探讨体表超声在腹段食管平滑肌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常规体表超声经肝窗探查腹段食管,并行内镜下活检,病理后行内镜下射频治疗.结果 体表超声对腹部食管检查,检出并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8例.结论 在食管隆起样病变中食管平滑肌瘤的筛选,体表超声不失为一项很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食管平滑肌瘤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经外科手术治疗的34例食管平滑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病人症状消失。结论:食管平滑肌瘤是常见食管良性肿瘤,诊断多不困难,但不能忽视鉴别诊断,钡剂食管造影检查为食管平滑肌瘤的基本辅助诊断方法,食管腔内超声是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有效手段,食管粘膜外肿瘤摘除术是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镜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的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食管平滑肌瘤摘除术和贲门失弛缓症肌层切开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实验组行胃镜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胸手术.结果 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实验组在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常规开胸手术比较,胃镜辅助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良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内镜治疗胃及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2011年4月~2013年8月经胃镜与腹腔镜联合行手术治疗的46例胃及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病例,术中定位准确,手术时间50~120min,中位时间70min,术中出血量20—100ml,平均60ml,术后住院7~12d,平均9d。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间质瘤安全可行,具有微创、精准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常见良性肿瘤,X线检查是诊断食管平滑肌瘤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本院1999-2007年经规范化内镜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平滑肌瘤25例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经内镜超声小探头评价经胃镜高频电圈套切除治疗食管微小平滑肌瘤的安全性。方法对24例临床诊断微小食管平滑肌瘤拟行经胃镜高频电切除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经胃镜超声小探头检查,观察其超声声像特点,术后检查病变的组织病理及确切起源。结果12例病变位于超声第2层或第2~3层,9例位于第3~4层或第4层浅层,行高频电切除治疗;3例病变位于超声第4层深层,行外科手术治疗。24例病理检查平滑肌瘤23例,其中,粘膜肌层者12例,固有肌层者11例。结论食管微小平滑肌瘤以起源于粘膜肌层及浅层固有肌层者居多,经胃镜高频电切除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经胃镜超声小探头检查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起源及范围,术前行超声检查可为经内镜治疗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胸腔镜联合胃镜微创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行胸腔镜Heller术30例贲门失迟缓症患者(观察组)的临床资料,术中联合胃镜检查、定位,选取同期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行胃镜下环行肌切开术手术治疗,分析围手术期相关的临床指标以及随访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均顺利成功完成胸腔镜手术,术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1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食管黏膜破损,经胃镜证实之后行修补术,随访期间未见吞咽困难。2例患者在术后1年之内轻度胃食管反流以及胸骨后疼痛症状,在术后3个月内复查均恢复到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食管测压显示静息压为(23.5±5.7)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为(37.3±7.8)mmHg;观察组残留压为(3.5±2.6)mmHg,对照组为(7.7±3.5)mmHg;观察组松弛率为(89±1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联合胃镜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微创、恢复期短、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地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仅1例术后1个月复发,局部处理后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具有术野清晰无死角,能够准确完整地清除病变,创伤小,术后复发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联合双氧水冲洗在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术中、术后使用双氧水冲洗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4年,未见复发。结论娴熟的鼻内镜手术联合双氧水冲洗能彻底清除病变,消除真菌赖以生存的低氧微环境,是微创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4.
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灵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2):222-223
子宫平滑肌瘤是妇科最常见的肿瘤 ,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的子宫平滑肌瘤 ,平滑肌肉瘤很少见。近年认识到在两者间存在交界性肿瘤 ,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即为其中之一[1]。本文对我院有完整资料的 5例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进行回顾性复习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 1996~ 2 0 0 2年间经手术切除后病理诊断为富于细胞性子宫平滑肌瘤 5例 ,其形态诊断标准为[2 ]:巨检肿块镜界清楚 ,无坏死出血 ,镜检查细胞成分密集、丰富、伴 /不伴轻度异型 ,核分裂计数 <5个 / 10HPF。复习全部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 ,随访时间为 13个月至 6年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内镜微创和腹腔镜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8月30名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30名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的治疗情况进行对比。通过两组的比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最长2年,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应用微创手术复发少量泥沙样结石1例(3.33%),内镜微创复发7例(23.33%)。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联合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用于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同时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以及胆囊功能,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刘金有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92-3593
目的:评价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结石治疗的l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治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53例,分别采用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再序贯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41例,另12例是在大量择期LC后出现急腹症而采取治疗性ERCP/EST.结果:41例选择现行ERCP/EST术,再行LC术,12例因LC术后诊断有胆总管结石而行EST术治疗.手术时间:ERCP,EST平均时间为70分钟,LC术平均时间为45分钟,两种手术几乎无出血.ERCP/EST术后第一天开始进半流食,LC后当晚便可进半流食,未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出血、胰腺炎等,第二步手术后平均住院5.1天,53例中39例随访时间2个月~3年,未出现不适症状,复查B超无胆总管结石复发.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扩张、结石疾病选择腹腔镜、胰十二指肠镜联合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50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搜集我院从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50例子宫平滑肌瘤资料,观察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临床主要表现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腹痛和盆腔包块。镜下瘤细胞与正常子宫平滑肌细胞相似,梭形、束状或漩涡状排列。胞浆红染,核呈长杆状,两端钝圆,核分裂少见,缺乏异型性。肿瘤与周围正常平滑肌界限清楚,10例有随访资料,无复发病例。结论子宫平滑肌瘤是子宫体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普通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病理诊断并不困难,而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镜下应与平滑肌肉型鉴别。子宫平滑肌瘤的发生与卵巢的雌激素分泌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食管高别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接受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手术治疗的28例患者中,16例(57%)术后病理证实维持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其余12例(43%)术后则诊断为食管癌。结论内镜下病理检查诊断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准确率57%,内镜下活检不能作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确诊依据,应积极随访甚至手术干预。内镜粘膜下剥离术为治疗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食管贲门良性肿瘤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3例食管贲门良性肿瘤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结果 手术治疗食管贲门良性肿瘤2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手术并发症,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瘤19例,间质瘤1例,脂肪瘤2例.结论 食管贲门良性肿瘤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较少见,常通过上消化道造影、纤维胃镜、超声胃镜检查多可诊断,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完善鼻内镜下彻底切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降低术后复发率的手术方法及适应症。方法总结1999年1月-2008年12月确诊为鼻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按Krouse分期均为Ⅱ~Ⅲ级病例,治疗组39例,其中7例(17.9%)既往有1~2次鼻部手术史。术中先泪道置管,并应用动力系统切除瘤体,切除上颌窦内壁大部,30°镜下将肿瘤于肿瘤基底部周围骨膜下剥离,局部骨骼化,基底部残余软组织用电刀将其烧灼以防止复发。对照组21例,采用Caldwell—Luc术式或鼻侧切开术治疗。术后每周复查至术腔上皮化,此后长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随访,治疗组39例患者中,1例于术后4月复查时发现后组筛窦内复发,予咬除肿物后以电刀烧灼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随访已超过3年)。其余38例经随访1—9年,未见复发,治愈率97.4%。对照组21例中5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正确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泪道置管联合鼻内镜下上颌窦内壁扩大切除术治疗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微创、避免面部瘢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便于术后复查、手术在同一术野进行等优点,有利于肿瘤的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