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Hunt-HessⅣ级颅内动脉瘤的早期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早期血管内栓塞颅内Hunt-Hess分级Ⅳ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早期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16例16个颅内动脉瘤。结果 16例完全栓塞11例,大部分栓塞5例,1例死亡,并发动脉瘤破裂2例、脑血管痉挛3例、脑梗死2例、4例再次栓塞后痊愈。结论 早期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Hunt-Hess分级Ⅳ级动脉瘤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显微手术和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对比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目的 比较显微外科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急性期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和相关并发症。方法 82例破裂性颅内动脉瘤,均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72h以内)行外科治疗,其中行显微手术瘤颈夹闭40例,血管内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42例。对两组疗效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微手术组,完全夹闭率92.5%,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死亡2例。弹簧圈栓塞组,完全闭塞率71.4%,栓塞组相关并发症6例,死亡1例。在前循环动脉瘤中,栓塞组完全闭塞率与手术组完全夹闭率相比较,显微手术组结果优于栓塞组。临床随访6个月,两者预后良好者均达95.0%。结论 显微瘤颈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寒治疗均是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水解微弹簧圈(microplex coilsystem & hydrocoil embolicsystem.MCS & HES)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 1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均在静脉全麻下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采用MCS&HES水解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 8例患者动脉瘤完全栓塞,90%栓塞2例,其中1例结合Neuroform支架栓塞,1例予球囊辅助。随访1~16个月,部分栓塞的1例复发。结论 水解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效果确切,手术安全,并发症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     
人脑Willis动脉环前循环变异的显微解剖;颅内动脉瘤破裂并发巨大脑内血肿的外科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相关并发症的诊治;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并发症的分析;骨桥蛋白在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中的意义;术中血管造影在脑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以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要点、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采用GDC对16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动脉瘤囊内栓塞。结果成功栓塞168个动脉瘤,其中100%闭塞的144个,95%闭塞的14个,90%闭塞的10个;全组6例死亡,死亡率3.6%。术中并发动脉瘤破裂3例,脑血管痉挛9例,脑梗死2例,术后弹簧圈末端逸出2例;3例复发者经二次补充GDC栓塞而治愈。随访5~54个月,全组术后均无再出血。结论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应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设计,并采用与之相应的栓塞技术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动脉瘤栓塞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常见而又危害极大的脑血管疾病,一旦破裂出血其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而80%-85%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20世纪90年代,一种可脱性铂金弹簧圈装置(GDC)进入临床应用领域,随着栓塞材料的改进和栓塞技术的革新,运用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动脉瘤预防再出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患.一些研究机构甚至建议将血管内栓塞作为治疗的首选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这些问题.明确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对3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电解可脱性微弹簧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8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5例脑梗死、1例动脉瘤破裂再出血、1例脑血管痉挛、1例穿刺点血肿,经及时发现作相应处理后。6例痊愈、1例好转、1例死亡。提出加强栓塞治疗术后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是保证栓塞治疗预期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在颅内动脉瘤螺旋圈栓塞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动脉瘤采用电解可脱性螺旋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术损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目前有增多的趋势。但动脉瘤栓塞过程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是发生率最高的并发症[1],因此术中维持循环稳定至关重要。在此观察了尼卡地平联合艾司洛尔用于颅内动脉瘤GDC栓塞术的  相似文献   

9.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操作简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可达到近似手术夹闭的效果。我院自1998年至2004年已行GDC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08例,本文在大宗病例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着重讨论GDC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麻醉及其术中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特点,探讨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介入治疗过程,观察期效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40例患者共发现42个后循环动脉瘤,均完成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8个行单纯弹簧圈栓塞,28个行支架辅助栓塞,1个行Onyx胶栓塞,5个动脉瘤及载瘤动脉同时闭塞。术后即刻DSA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30个,近全栓塞6个,部分栓塞6个。术后6个月随访DSA造影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36个,近全栓塞4个,部分栓塞1个。患者出院时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35例,1分3例,2分1例,1例死亡为6分;出院后3~6个月随访mRS评分0分38例,1分1例,无动脉瘤复发及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病例。结论颅内后循环动脉瘤具有特殊的临床与影像学表现,且复杂动脉瘤较为常见,对于颅内后循环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颅内动脉瘤复发的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收集2007-01-2012-07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9例罹患颅内动脉瘤且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复发颅内动脉瘤病例的分布特征并总结其治疗策略。结果 159例入选对象中,栓塞治疗后颅内动脉瘤复发病例7例(7/159,4.4%),复发病例中,年龄均60岁,均为宽颈动脉瘤者,其中后交通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所有复发动脉瘤病例均采用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治疗,经随访,无再次复发动脉瘤病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一定的复发率,本组为4.4%。其复发因素可能与患者年龄、动脉瘤位置及动脉瘤形状相关。采用支架辅助技术可较好处理复发动脉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期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的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8年9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同期血管内治疗的15例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63.9±9.1)岁(范围:43~79岁);动脉狭窄部位共15处,狭窄程度为75%~95%,其中前循环8处,后循环7处;动脉瘤共17个,最大径(5.3±1.2)mm(范围:3~7 mm),其中前循环动脉瘤11个、后循环动脉瘤6个。患者均行同期动脉狭窄支架成形及动脉瘤栓塞术治疗。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临床症状、影像学资料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处动脉狭窄均成功置入支架(残余狭窄<30%);17个动脉瘤中,10个行单纯弹簧圈栓塞,7个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均完全栓塞。围手术期1例患者出现轻微脑梗死症状,其余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43.8±8.2)个月(范围:24~85个月),患者术后6~12个月均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其中2例出现无症状性支架内再狭窄,所有动脉瘤未见复发。截至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缺血性卒中等相关症状。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合并颅内动脉瘤应根据血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及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数量及两者的位置关系等因素综合分析,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给予同期血管内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制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电解脱弹簧圈 (electrolysisdetachablecoils ,EDC) ,其目的就是为了替代进口的电解脱弹簧圈 ,提高动脉瘤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将我国的介入医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据报道 ,美国有 2 %的人患有颅内动脉瘤 ,其中 1%的动脉瘤会破裂 ,从而导致 0 .5 %的人死亡。在北美每年有 3 0 0 0 0人发生颅内动脉瘤破裂 ,造成 12 5 0 0人死亡。估计我国每年约有12~ 15万人发生动脉瘤破裂。目前我国为进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诊疗 ,需从国外购进相关器械及栓塞材料 ,费用昂贵 ,治疗一位…  相似文献   

14.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在颅内血管疾病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Miu Z  Ling F  Li S  Zhu F  Wang M  Zhang H  Hua Y  Song Q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886-889,I001
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技术在治疗颅内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3例成功置入支架的手术经验,探讨颅内支架置入的适应证、技术可行性及并发症的预防。13例颅内血管病变包括有症状的颅内血管狭窄患者7例,其中大脑中动脉狭窄3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狭窄1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3例;颅内宽颈动脉瘤5例,包括1例基底动脉起始段宽颈动脉瘤,2例海绵窦段巨大宽颈动脉瘤以及2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栓塞后海绵窦段宽颈假性动脉瘤;静脉窦狭窄1例。结果:7例有症状的颅骨血管狭窄患者在支架置入后狭窄血管明显扩张,从原来平均狭窄83%下降到5%,其中1例出现了与技术有关的并发症。5例宽颈动脉瘤患者(包括2例假性动脉瘤)通过支架辅助成功地达到了囊内栓塞。横窦狭窄患者在其一侧置入支架后,颅内压力明显下降,临床症状减轻,8个月后随访症状完全消失。结论:支架置入血管内成形技术,可以成功地应用于颅内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对于适应证的选择和长期的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确定。  相似文献   

15.
颅内动脉瘤——非黏附性液体栓塞剂与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部出血性疾病,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目前,可脱性铂金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的技术,以其微创、简便和迅捷的优点取得了长足进步。2002年10月Lancet杂志公布了国际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试验协作组(ISAT)历时8年的关于破裂囊状脑动脉瘤神经外科手术夹闭和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国际多中心随机试验的结果,发现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相对和绝对危险性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颅内动脉瘤外科治疗500例经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总结手术治疗动脉瘤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总结外科治疗的500例Ⅰ-Ⅴ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动脉瘤的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控制性低血压麻醉、脑保护剂与载瘤动脉暂时阻断结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动态监测、脑血管痉挛治疗、直接手术中动脉瘤处理技术、血管内动脉瘤栓塞。结果 465例Ⅰ-Ⅳ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手术病死率为27%,1990年前手术的210例病死率为3.8%;1990年后手术的255例病死率为1.9%。35例动脉瘤栓塞的患者无死亡。结论 对颅内动脉瘤采取外科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TAN-FAN)复合体的血管内栓塞时机及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对58例TAN—FAN复合体进行血管内栓塞。结果58例TAN—FAN复合体中24例(41.4%)为出血后7天内进行栓塞,20例(34.5%)为出血后7天~2周内进行栓塞,14例(24.1%)为出血后2周~1个月内进行栓塞。58个动脉瘤均被成功栓塞,其中真性动脉瘤腔100%闭塞者46个,95%闭塞者9个,90%闭塞者3个;13例A型与31例B型假性动脉瘤腔均未行弹簧圈填塞,14例C型中11例仅用弹簧圈疏松填塞假性动脉瘤腔,另3例用3D-GDC仅栓塞真性动脉瘤腔部分。术中并发动脉瘤破裂1例;并发脑血管痉挛2例;并发脑梗死3例。1例复发者经二次补充GDC栓塞而治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43例,Ⅱ级11例,Ⅲ级3例,全组死亡1例,死亡率1.7%。术后随访3~60个月均无再出血。结论对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的TAN—FAN复合体应早期进行血管内栓塞;只有根据TAN—FAN复合体不同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栓塞方法进行个体化治疗,并具有丰富的动脉瘤栓塞经验,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接受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46例患者实施术前心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及预防血管痉挛等整体护理措施。结果 46例患者均预后良好,未发生与护理不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实施整体护理可提高介入栓塞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烟雾病病人264例,其中无动脉瘤组233例,为单纯烟雾病,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合并动脉瘤组31例,为烟雾病合并颅内动脉瘤,行搭桥和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或开颅夹闭术.术后行CT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随访,并记录mRS评分...  相似文献   

20.
颅内动脉瘤致死的主要原因是出血及早期并发症,以往直接手术夹闭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损伤较大。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内栓塞成为新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特点在于微创性,利用人体正常的血管通道,到达动脉瘤腔进行施治,故无需开颅亦不必翻动脑组织,同时也避免了外科的血管分离操作,缩短了住院和康复时间,降低了手术死亡率.。近几年来我院共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9例,效果满意,现就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