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鼠皮质培养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取孕龄15d Sprague-Dawley(SD)胎鼠皮质细胞培养为神经干细胞;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4只健康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缺血移植组,在移植后2周、4周依据Garcia的18分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行脑灌注固定取材,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和整合情况。结果用胎鼠皮质培养的细胞nestin表达阳性;缺血移植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缺血对照组(P<0.05);缺血移植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够检测到存活的BrdU阳性细胞,移植后4周时可见移植细胞向周围迁移、分化、参与血管形成,并可见梗死区边缘微血管明显增生;缺血移植组大鼠脑GFAP阳性细胞数较缺血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分离、培养胎鼠皮质细胞Nestin表达阳性,即是大鼠的神经干细胞;移植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能在脑缺血大鼠脑内存活、迁移、分化,并且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功能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神经干细胞脑室内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胎龄8~10d大鼠神经干细胞体外扩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后代的特异性标志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以Brdu标记神经干细胞,分别于缺血后24h和4周移植至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的脑室内和梗死中心,比较不同移植部位和不同移植时间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 移植后可见移植细胞存活至少8周以上.移植部位不同不影响细胞存活。脑室内移植细胞向脑缺血区域迁移.且以缺血后24h移植组较缺血后4周移植组迁移趋向性更强。结论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至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室内和梗死中心均可长期存活并广泛迁移.其迁移趋化能力与缺血后移植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系统移植骨髓造血干细胞(HCSs)对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MCAO/R模型,制作成功后24h经大脑中动脉移植大鼠骨髓HCSs。HE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区病理改变及CD34、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结果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组织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HCSs移植后24h.模型移植组皮质缺血区可见CD34和Nestin阳性细胞,部分呈神经元样细胞改变,48h后不能再检测到CD34阳性细胞,仍能检测到Nestin阳性细胞;模型未移植组不能检测到CD34阳性细胞,且Nestin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模型移植组。结论 在MCAO/R大鼠模型,系统移植HCSs可向脑缺血区迁移和分化为神经元前体细胞而发挥修复治疗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胚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人胚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效果及其在缺血大鼠脑内的状况。方法 从自然流产的孕10~13周的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1d后经尾静脉移植未分化的hNSCs入脑缺血大鼠体内,对移植后大鼠进行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移植后hNSCs的存活、迁徙、分化状况。结果 从人胎脑中成功培养出hNSCs,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的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记物神经巢蛋白(nestin)。hNSCs移植组大鼠自移植后3周末起其NSS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移植后2、3、4、5周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5 溴脱氧嘧啶尿苷(Brdu)染色阳性细胞,缺血侧明显多于对侧(P<0 .05),移植后3、4、5周末明显多于移植后2周(均P<0 .05);移植组各时间点脑组织切片中均可见nestin染色阳性细胞;在Brdu阳性细胞群中, 73 8%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 16 7%为2, 3 环核苷酸磷酸二脂酶(CNPase)染色阳性的少突胶质细胞, 9 5%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染色阳性的神经元。结论 经静脉移植hNSCs能有效改善脑梗死动物的神经功能,hNSCs体内体外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受缺血部位微环境信号的影响分化成3种主要类型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室内的迁移和分化。方法实验于2003年5月~2004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孕龄8~10d Wistar大鼠仔鼠神经干细胞体外扩增后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分别检测神经干细胞及其分化后代的特异性标志蛋白-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健康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后40只随机分成A、B、C、D四组,A组为梗塞后24小时脑室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组,B组为梗塞后24小时梗塞中心移植神经干细胞组,C组为梗塞后4周脑室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组,D组为梗塞后4周梗塞中心移植神经干细胞组,各实验组均有仅移植生理盐水的空白对照。比较神经干细胞不同移植部位和不同移植时间神经干细胞存活、增殖和迁移的差异。结果实验大鼠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从胎鼠中成功培养出悬浮生长的可表达巢蛋白的神经球,含血清条件下可分化为表达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神经元,移植后可见移植细胞存活至少8周以上,A组可见移植细胞大量存活,穿过室管膜向脑组织迁移,特别是向缺血周边区迁移;B组细胞主要聚集在梗塞中心移植区域,也有大量细胞存活,充填梗塞区,少量细胞可穿过胼胝体向健侧迁移;C组仅见少量Brdu阳性细胞存活,但细胞增殖分裂较A组不明显,且存活细胞主要仍在移植部位;D组存活移植细胞也较B组明显减少。结论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室内可长期存活并广泛迁移,不同移植部位不影响细胞存活,脑室内移植细胞向脑缺血区域迁移,缺血后24小时移植较缺血后4周移植其迁移趋向性更强。  相似文献   

6.
背景:将转染Xbp-1基因的神经干细胞移植至脑损伤病变部位,不但确保了Xbp-1基因的稳定及持续表达发挥抗凋亡的作用,也可促进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存活与分化能力。 目的:验证Xbp-1基因对移植大鼠脑缺血损伤处神经干细胞的分布、分化、抗凋亡作用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成年SD大鼠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干预:对照组(不作处理)、PBS移植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Xbp-1-神经干细胞移植组。于干预后7,14,28 d进行NSS评分,并取脑制备组织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神经干细胞在脑内的存活与分布情况。移植后第28天使用TUNEL染色检测缺血区域神经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cl-2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移植后7,14,28d Xbp-1-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S评分显著低于其他3组(P < 0.05);神经干细胞可以成功迁徙到脑缺血区域并成活、分化为成熟神经细胞,Xbp-1基因修饰后的神经干细胞成活、增殖以及分化能力均强于普通神经干细胞(P < 0.05);与其他3组比较,Xbp-1-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脑缺血区域神经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减少,Bcl-2水平升高 (P < 0.05)。证实了Xbp-1基因修饰可以增加神经干细胞存活、迁徙能力,并通过抗内质网应激显著降低移植后大鼠缺血模型的NSS评分,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暂时性脑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暂时性脑缺血的价值。方法:从孕14 d SD胎鼠海马组织中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将BrdU标记的神经干细胞经立体定向移植到SD大鼠暂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tMCAO)纹状体缺血半暗区。移植后2~12周以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NSS)评价各组动物神经功能状况。移植后12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后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迁徙和整合情况。结果:分离和纯化出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呈nestin阳性,并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移植后的神经干细胞在宿主脑内迁徙,部分分化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Neurofilament。移植后8周起,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NSS评分明显低于其他2组。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改善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8.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诱导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损伤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参照Pulsinelli-Brierley法制作短暂性全脑缺血动物模型,全脑缺血10min后再灌注,采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显示5'-溴脱氧尿嘧啶(BrdU)阳性细胞和神经巢蛋白(Nestin)阳性细胞,光镜下观察并统计分析脑缺血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的变化过程。结果脑缺血再灌流24h后,海马、齿状回和室管膜下区的BrdU阳性细胞和Nestin阳性细胞增多,7~10d达到高峰,术后20d仍有表达;在室管膜下区,BrdU阳性细胞和Nestin阳性细胞有向皮质、海马迁移的现象。结论①成年大鼠全脑缺血后7~10d,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达到高峰。②增殖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存在由增殖区向靶区迁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背景:以往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ase 3,Caspase-3)的表达均缺乏长时间的动态观察。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对暂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材料:清洁级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5只、缺血再灌注组5只、单纯细胞移植组25只、基因修饰细胞移植组25只。另取清洁级新生SD大鼠数只,用于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 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按改良性线栓法制备暂时性脑缺血模型。再灌注3 d,单纯细胞移植组从右侧侧脑室每只注入20 μL神经干细胞悬液,含(4.0~5.0)×105个神经干细胞;基因修饰细胞移植组每只注入等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悬液;缺血再灌注组每只注入20 μL生理盐水。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在缺血再灌注1周麻醉处死动物,单纯细胞移植组、基因修饰细胞移植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1,2,3,5,7周麻醉处死动物,5只/时间点。 主要观察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Caspase-3在海马和额顶皮质表达及分布特点。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Caspase-3免疫阳性产物位于细胞核、细胞质和部分突起。在海马:单纯细胞移植组、基因修饰细胞移植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除缺血再灌注第1周外,其余各时间点基因修饰细胞移植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单纯细胞移植组(P < 0.05)。在额顶皮质:单纯细胞移植组、基因修饰细胞移植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亦均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除缺血再灌注第1,2周外,其余各时间点基因修饰细胞移植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单纯细胞移植组(P < 0.05)。 结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通过降低Caspase-3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从而抑制缺血性脑损伤的进行性恶化,其移植效果优于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10.
硫酸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硫酸镁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分为再灌注前高硫酸镁组、再灌注前低硫酸镁组、再灌注后高硫酸镁组、再灌注后低硫酸镁组和对照组共五组。采用改良的Longa′s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术后4h予以再通。术后6h采用胡氏脑组织微量分析法,测定梗死脑组织的Na^ 、K^ 、水含量,术后24h先进行神经病学评分,再断头取脑染色后进行梗死灶体积的测定。结果:硫酸镁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梗死灶体积缩小,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恢复好。治疗效果高硫酸镁组优于低硫酸镁组,再灌注前组又优于再灌注后组,其中再灌注前高硫酸镁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硫酸镁对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有明显地神经保护作用,且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早晚和剂量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Spinal cord injury (SCI) is a debilitating condition often resulting in paralysis, yet currently there i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a promising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promoting tissue repair after SCI. Stem cells offer a renewable source of cells with inherent plasticity for tissue regeneration. 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 (NSPCs) are multipotent cells that self-renew and are committed to the neural lineage, and thus, they are especially suited to SCI repair. NSPCs may differentiate into neural cells after transplantation into the injured spinal cord, replacing lost or damaged cells, providing trophic support, restoring connectivity, and facilitating regeneration. Here, we review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clinical translation of NSPC transplantation for SC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移植时间对大鼠视神经损伤后神经干细胞(NSCs)在视网膜内迁移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行右侧视神经损伤后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3组,并分别于损伤后当天及伤后7d和14d采用微量注射法行右眼视网膜下腔移植2μl(105个/μl)转染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NSCs(GFP-NSCs)。4周后处死大鼠,取右眼球做冰冻切片,对迁移到视网膜内的移植细胞进行计数。各组切片分别用胸腺细胞表面糖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β微管蛋白、视紫红质抗体进行免疫标记,观察各组移植细胞在视网膜上的分化情况。结果损伤当天及伤后7和14d移植组视网膜上的GFP阳性细胞数分别为(163441.14±16876.81)个、(145736.57±27449.07)个和(117291.33±15849.19)个,两两相较,均差异显著(P<0.01)。三组的移植细胞均可在宿主视网膜内存活、迁移,且可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和视网膜神经节样细胞。结论大鼠视神经损伤后随着移植时间的推迟,迁移到宿主视网膜内的移植细胞量下降。  相似文献   

13.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取孕龄为12-16天的母鼠,从胎脑中分离神经细胞,进行培养、鉴定。用出生7天的SD大鼠的新生鼠制作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7天后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移植组,n=16只),同时设置对照组,只注射磷酸缓冲液(对照组,n=8只),8-10周后,作Y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取脑组织作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从大鼠胎脑中成功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培养条件下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绝大多数的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神经巢蛋白(nestin)。接爱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大鼠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大鼠组织中可见存活的移植细胞,并和宿主脑组织融合在一起。结论 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从胎脑组织中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后,细胞与宿主的脑组织融合在一起,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改善。移植神经干细胞是治疗缺氧缺知性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骨髓来源和脑来源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入大鼠脑损伤模型,比较两种细胞移植治疗脑外伤的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在体外培养骨髓来源和脑来源的NSCs,待两种细胞多次传代并分别以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鉴定,BrdU标记后,移植入已经建立好的大鼠脑损伤模型损伤部位,观察记录大鼠行为能力变化。于移植后10d和20d取鼠脑进行免疫组化分析,比较两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和迁移情况,及脑组织的修复情况。结果两种来源NSCs均可在移植区存活并向周围脑组织迁移,两组大鼠行为能力均有一定程度恢复,且两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骨髓来源NSCs与脑来源NSCs移植后有相似的存活和迁移能力,两种细胞均可帮助大鼠脑损伤后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将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于大鼠创伤性脑损伤部位,观察NSCs对创伤性脑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首先进行NSCs的体外培养,同时采用5-2-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脑外伤模型采用自由落体撞击大鼠左侧大脑皮质运动感觉区来制作,脑外伤后24h内移植NSCs,分别于脑外伤前、脑外伤后1、2、3周时行神经运动行为学评分(NMF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rdU、巢蛋白(nestin)、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半乳糖脑苷酯(GalC)蛋白表达和TUNEL原位杂交染色,经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处理.结果 大鼠自由落体撞击伤后,右下肢神经运动功能障碍明显.神经运动行为学评分在第1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在第2、3周时,实验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3周时实验组NSE、GFAP和GalC染色阳性细胞数要多于对照组,nestin染色在第1周时表达最高,而后逐渐下降.BrdU阳性细胞在损伤灶中心区最多,在损伤灶的远隔部位也有少许发现,而TUNEL染色则对照组明显比NSCs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移植NSCs可以在损伤区存活、增殖及分化,并在损伤的远隔部位有少许NSCs迁移、分化.NSCs移植有利于大鼠脑自由落体撞击伤后期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大鼠脑损伤后,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及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的NSCs取自胎鼠皮层,采用Feeney自由落体脑创伤模型制成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24小时将NSCs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及经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伤前24小时、伤后24小时及1、2周行动物运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接受NSCs移植的两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移植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结论 经枕大池移植的NSCs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并能像脑内移植一样明显有助于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1,自引:7,他引:54  
目的 研究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出血的可行性。方法 从孕龄16天的大鼠胚胎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诱导其分化,通过免疫组化学技术研究其特性。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3天后将未分化的神经干细胞注入血肿同侧或对侧的尾状核内,记录损伤和移植后的大鼠运动功能。不同时间杀死大鼠,研究移植后的干细胞在体内分化和迁徙的情况。结果 实验中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体外能够被诱导分化成神经元、光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血肿同侧移植干细胞的大鼠运动功能的改善显著好于血肿对侧移植干细胞组及未移植干细胞的对照组。免疫组化方法证实移植后的干细胞在体内可分化成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并向损伤区域迁徙。结论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体内、体外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其分化成各种类型神经细胞的比例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在脑内靠近损伤部位移植胚胎神经干细胞后能够有效改善脑出血动物的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颅脑外伤神经组织的替代和修复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的特性。本文将人类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大鼠颅脑损伤的模型中,观察是否有治疗效果。方法 人类神经干细胞取自3-4月胎儿海马,体重为300-370g的大鼠制成脑损伤模型,伤后24小时将神经干细胞用立体定向注射法注入双侧顶叶皮层,伤后1周动物运动功能评分后,处死取脑,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伤后1周接受干细胞移植的治疗组与损伤组相比呈现出明显的运动功能改善,一部分移植顶叶的干细胞呈Tubulin(+)、GFAP(+),表明它们分化成为神经元或胶质细胞。另外我们观察到治疗组伤区皮层的正常神经元增多,且坏死及凋亡的神经元减少。结论 社会干细胞是细胞移植治疗颅脑损伤的一种良好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后,PD模型动物脑内TH表达和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构建pN2ATH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用PA317细胞包装,G418筛选阳性克隆,病毒上清感染神经干细胞,将神经干细胞和表达TH的神经干细胞植入PD大鼠纹状体内,观察移植后TH的表达情况以及DA和DOPAC含量变化。结果: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2月内,TH在纹状体内的表达增加,纹状体DA和DOPAC含量增高,好于单纯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对照组,但比正常水平低,结论:TH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脑内移植能增加纹状体内TH的表达以及DA和DOPAC含量,为其脑内移植治疗PD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