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的表达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脓毒症(观察组)患儿27例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表达,并与对照组20例和正常组20例比较。结果在急性期、恢复期,观察组中性粒细胞CD11b[(98·26±1·55)%,(97·74±1·41)%],与对照组[(86·3±6·33)%,(81·48±3·35)%]和正常组[(69·59±9·98)%]比较,P<0·05。急性期,观察组淋巴细胞CD11b[(15·17±10·2)%],低于对照组[(19·2±7·6)%],P<0·05;严重脓毒症淋巴细胞CD11b[(6·54±2·52)%]表达下调,低于脓毒症组[(19·45±8·68)%],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表达在脓毒症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作为脓毒症的判断依据,预测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表达的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6例重症肺炎患儿(重症肺炎组)血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表达,并与35例普通肺炎患儿(普通肺炎组)和30例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期重症肺炎组和普通肺炎组中性粒细胞CD11b[ (90.67±7.03)%,(84.03±5.08)%]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69.32±5.72)%](P<0.05),且急性期重症肺炎组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高于普通肺炎组(P<0.05).恢复期重症肺炎组中性粒细胞CD11b[ (72.68 ±2.07)%]和普通肺炎组CD11b[ (71.45 ±3.21)%]表达均低于同组急性期CD11b的表达(P<0.05).急性期重症肺炎组淋巴细胞CD11b表达[(13.35 ±6.52)%]低于普通肺炎组[(19.19±6.47)%](P<0.05),与正常对照组[(12.42±6.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重症肺炎组淋巴细胞CD11b表达[(13.37 ±4.88)%]与普通肺炎组[(13.78±4.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CD11b表达在重症肺炎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可作为重症肺炎的判断依据,预测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儿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CD11/CD18是细胞粘附分子中整合素家族成员之一.国外有人认为中性粒细胞CD11b测定可作为新生儿感染的早期指标[1].本研究对130例不同疾病小儿中性粒细胞CD11b进行了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并对其中30例急性肺炎作了动态观察,以探讨中性粒细胞CD11b在儿童感染时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水平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将6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分为3组 :自然分娩脐血25例 (VD)、择期剖宫产脐血20例 (ECS)和外周静脉血15例 (nPV)。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CD11b平均荧光强度 (MFI)和阳性细胞百分比 (CD11b % )。10例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作为对照 (aPV)。结果VD、ECS、nPV和aPV4组的中性粒细胞CD11b %分别为0.95±0.07、0.96±0.03、0.93±0.04和0.96±0.02 ,4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F=1.44,P>0.05)。4组的CD11bMFI分别为701.4±601.6、556.6±273.9、1090.4±338.1和447.7±249.9,4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H=19.03,P<0.001) ,其中 ,nPV高于VD、ECS和aPV(P均<0.05) ,后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0.05)。结论静息状态下足月新生儿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膜表达正常或增高 ;分娩方式不影响足月儿中性粒细胞CD11b膜表达。  相似文献   

5.
感染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PMN)CD11b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0例感染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平均荧光强度(MFI)11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结果 感染新生儿PNM CD11b MFI显著低于正常新生儿(P=0.003)。高CRP组CD11b MFI低于低CRP组(P=0.016)。结论 感染新生儿PMN CD11b表达下调,其下调与感染严重度有  相似文献   

6.
Cui YB  Du LZ  Chen YZ  Yu YB  Wang FM  Mao QQ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48-351
目的 观察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的规律 ,并评价其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将 5 1例临床疑似败血症的新生儿根据其临床表现及WBC、PLT、血浆CRP和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数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 (I/T)四项指标 ,分为败血症和可疑败血症两组。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患儿和 15例正常对照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结果 败血症组 2 3例 ,可疑败血症组 2 8例。两组中性粒细胞CD11b分别为 (32 0± 189)、(4 5 6± 2 13)MFI,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 (10 90± 338)MFI(t分别为 - 9 0 1、- 7 5 6 ,P均 <0 0 0 1) ,败血症组又低于可疑败血症组 ,差异有显著性 (t=- 2 39,P <0 0 5 )。高CRP组患儿CD11b为 (2 11± 16 4 )MFI,低于低CRP组的 (5 0 5± 2 6 5 )MFI,差异有显著性 (t=2 6 4 ,P <0 0 5 )。中性粒细胞CD11b≤ 6 0 0MFI对疑似败血症新生儿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6 3%、10 0 %、10 0 %、6 8 2 % ,CD11b检测阳性率为 86 3% ,高于血培养的阳性率 (17 6 % ) ,差异有显著性 (χ2 m=31 2 ,P <0 0 5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表达下调 ,其下调与感染严重程度有一定关系。中性粒细胞CD11b的动态检测对早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CD11b、CD18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意义。HIE新生儿30例,(轻度13例,中度10例,重度7例)及20例对照新生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生后24~48 h、7 d CD11b、CD18(免疫荧光强度 MFI)值。HIE组 CD11b 24~48 h(2929.35±216.04)、7 d(1921.58±251.21)较对照组(1222.68±139.09)均明显升高(P相似文献   

8.
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llb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分子水平上了解新生儿中性粒细胞的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全血流式细胞术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3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平均荧光强度(MFI)。10例健康成人作对照。结果 自然分娩脐血和成人静脉血中性粒细胞CD11b MFI均低于择期剖宫产脐血和新生儿静脉血(P均<0.05),自然分娩脐血和成人静脉血间CD11b MFI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分娩方式影响新生儿中性粒细胞CD11b表达。足月儿中性粒细胞静息状态下CD11b表达已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CD11b、CD18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意义.HIE新生儿30例,(轻度13例,中度10例,重度7例)及20例对照新生儿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生后24~48h、7 dCD11b、CD18(免疫荧光强度MFI)值.HIE组CD11b24~48h(2929.35±216.04)、7 d(1921.58±251.21)较对照组(1222.68±139.09)均明显升高(P<0.05),HIE组CD1824~48h(324.48±9.45)、7 d(216.33±5.89)较对照组(94.23±19.09)均明显升高(P<0.05).24~48h、7 d存在动态变化,以24~48h较高(P<0.05).HIE轻、中、重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果提示,新生儿脑缺氧缺血再灌注后24~48h内中性粒细胞炎症反应显著,病情越重,CD11b、CD18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0.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测定的意义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了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在不同阶段血清C-反应蛋白(CRP)测定的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60例符合SIRS诊断的患儿,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行血清CRP测定。同时选择同期住院无SIRS的非危重病儿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CRP水平的改变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MODS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SIRS患儿血清CRP水平在急性期显著升高(92.8mg/L),急性期与对照组(15.1mg/L)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淋巴细胞CD11a、CD54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和20例对照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11a、CD54表达的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胃肠功能障碍组CD11a、CD54表达的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淋巴细胞CD11a、CD54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为胃肠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免疫因素,干预CD11a/CD54的黏附,可能为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淋巴细胞CD11a、CD54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0例胃肠功能障碍患儿和20例对照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11a、CD54表达的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胃肠功能障碍组CD11a、CD54表达的阳性率及平均荧光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淋巴细胞CD11a、CD54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为胃肠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免疫因素,干预CD11a/CD54的黏附,可能为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CD34+ CD1 1b+ 细胞输入量在脐血移植中对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恢复时间的影响 ,观察并分析 1 7例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无关脐血移植的临床数据。结果显示 ,移植后 1 7例患者中性粒细胞≥ 0 5× 1 0 9 L的时间为 1 1~ 32天 (中位数为 1 7天 ) ;血小板≥ 2 0× 1 0 9 L的时间为 1 2~ 1 1 8天 (中位数为 4 0天 )。CD34+CD1 1b+ 细胞输入量为 1 0 7~ 79 0 0× 1 0 4 Kg(中位数为 9 1 8× 1 0 4 Kg)。CD34+CD1 1b+ 细胞输入量与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呈反比 (γ =- 0 4 89,P <0 0 5) ;CD34+CD1 1b+ 细胞输入量与血小板恢复时间无关 (r =- 0 2 38,P >0 0 5)。CD34+ CD1 1b+细胞输入量与造血干细胞移植时的造血重建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内毒素、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脂多糖受体(sCD14)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探讨内毒素、LBP/CD14系统及TNF-α在SIRS发病中的作用以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000-09—2004-09对河北省人民医院儿科就诊的62例SIRS患儿分别采用鲎试剂动态比浊定量测定法、酶联免疫试验进行血内毒素、LBP、sCD14及TNF-α的定量测定,并对部分患儿进行动态观察。结果SIRS组内毒素、LBP、sCD14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明显高于非MODS组,且LBP、sCD14的质量浓度均随内毒素水平升高而升高,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动态研究发现,恶化后内毒素、LBP、sCD14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恶化前,且TNF-α分别与LBP和sCD14呈显著正相关。将患儿血sCD14均值在不同范围进行分组比较发现,随sCD14水平的升高,SIRS患儿合并MODS的例数增多,病死率亦随之上升。结论全身炎症反应时内毒素血症可能是刺激机体合成和释放LBP、CD14的重要因素之一,而LBP、CD14又可增敏内毒素效应,进一步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炎症因子,介导组织损伤。而且,sCD14水平与MOD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其变化对SIRS患儿的病情转归有一定的预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筛选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早期敏感炎症因子指标,为今后的合理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CLEIA)测定SIRS患儿血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比色法(ELISA)测定血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3(IL-13)。结果SIRS患儿与对照组比较血TNFα-明显升高,血IL-6阳性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NFα-和IL-6是SIRS早期检测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