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安宏  王龙胜 《安徽医学》2009,30(7):841-841
病理结果(右颞叶)送检卵圆肿物1件,约4.5cm×3.5cm×3cm大小,四周均附包膜,包膜厚度0.1~0.2cm。镜下见包膜为脉管样组织构成,包膜内见大片血栓样机化,局部区域黏液变性。考虑为动脉瘤伴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女,56yr。主因右上腹疼痛,大便变白、皮肤黄染约0.5mo住院。查体:T36.90C,R16次·min^-1,P78次·min^-1,BP17.2/10.2.kPa,肥胖体型,精神可。右上腹深压痛。腹部B超显示肝门有一7.5cm×7.0cm肿块,胆总管直径2.5cm,管腔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扩张,胆囊颈受压,囊腔变小。CT检查:肝门偏左有-5.0cm×4.0cm实质肿块,胆总管直径2.5cm,管腔实质占位性病变,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扩张,胆囊壁局部明显增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及其疗效。方法 11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Ⅲ期70例,Ⅳa期46例)行单纯^60Co外照射,鼻咽腔剂量DT65-87Gy7-16周,N0时上中颈剂量60Gy。结果 1,3,5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82.8%,50.9%,38.8%,局部复发率18.1%,放射性脑病发生率5.2%。结论 鼻咽癌侵犯颅底时照射野上界位于OM线上1.5cm为宜,根据肿瘤侵犯范围不同可适当上移或下移0.5cm。N0时上中颈剂量可为60Gy。有后鼻孔侵犯者,扩大耳前野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近期局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13例,病灶总数16个,采用RFA进行治疗,运用三期螺旋CT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13例均完成治疗,术后1~5个月CT检查随访,肝脏肿瘤直径≤3.0cm者3个,3.1~4.0cm9个,4.1~5.0cm3个,≥5.1cm1个,经RFA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分别为3个(100.0%)、7个(77.8%)、1个(33.3%)、0(0.0)。结论: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效果好,副作用小,是安全可靠的局部治疗肝脏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射频消融在较大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较大原发性肝癌(肿瘤最大直径≥4cm)射频消融后的治疗结局和经验。方法:1999年12月至2007年3月,我院共对441例失去手术机会的较大原发性肝癌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的经皮射频消融。肿瘤最大直径4~8.2cm[平均(4.6±0.63)cm]。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治疗后凝固性坏死结果、并发症、局部复发率和生存预后。结果:射频消融后肿瘤完全坏死率72.9%。与射频消融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20.9%,严重并发症发生率9.5%。与射频消融有关的死亡7例。随访1~62个月,359例患者的379个直径≥4cm的肿瘤得到有效随访资料,其中302个肿瘤术后完全坏死,130个肿瘤随访期间局部复发,局部复发率为43.0%。肿瘤直径4~5cm者中位生存期27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48.1%和17.6%;肿瘤直径5~6cm者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3%、36.4%和9.7%;直径≥6cm者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6%、28.1%和0。结论:对于不可切除的较大原发性肝癌,射频消融是较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朱玲  刘钢  宋若会  屠彦红  金龙  陈炜 《安徽医学》2010,31(6):619-619
患者,女,33岁。因声嘶渐加重7年余,吞咽疼痛4d余,于2009年3月31日入院。7年前出现声嘶,未予处理;4d前出现咽痛及进食梗阻,予抗感染对症治疗,咽痛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拟”喉部新生物性质待查”收住。体检:咽部稍充血,间接喉镜下右侧声带从杓间区至前联合见一约1.5cm×1.5cm×2.0cm大小的新生物,表面不光滑如乳头状瘤。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行喉部CT示:右侧杓会厌皱襞前局部组织增厚,约1.0cm×1.2cm×1.5cm大小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  相似文献   

7.
肌注时间过长易致同部硬结,既往常以硫酸镁溶液外敷或理疗,疗效欠佳。我们应用654—2、姜汁醇溶液外敷治疗22例肌注后硬结,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2例均系门诊患者,年龄8~70岁,男性12例,女生10例,硬结部位均位于臀部。其中20例伴压病或/和局部疼痛,硬结范围1.5cm×2.0cm至6cm×7cm不等,平均3.5cm×4.0cm,硬结形成时间为2周至2年不等,平均6.5月,局部皮肤均无破损和红肿热感。1.2治疗方法:取654—2注射液200mg(20ml)、鲜姜汁30ml(309)、95%乙醇50ml混匀,以消毒棉球运量浸湿药液,以棉球…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术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低位直肠癌局部切除治疗67例患者资料,并分析其预后。结果经肛门切除61例,经骶骨切除5例,经阴道切除1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5年生存率为89.6%。肿瘤的侵袭深度、直径〉3cm、溃疡型癌和局部是否复发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病理为高中分化、直径≤3cm的病变及原位癌,是局部切除术的面靠指征。  相似文献   

9.
自1990年以来,收治10例头皮严重烧伤后感染患者,均伴有慢性骨髓炎.其中3例创面组织活检有恶性变。现将治疗情况及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5例,女5例。年龄12~70岁。电击伤2例.火焰烧伤8例。头皮严重烧伤深达颅骨,局部创而6cm×11cm~18cm×20cm,溃疡病程3月~10年。10例均有慢性骨髓炎,骨质破坏.其中3例创面组织活检有恶性变.且颅骨、颅内已有癌组织侵犯,5例有不同程度脑膜刺激症状,发生经常性头痛,1例严重头皮缺损超过头皮总面积50%以上,2例可见溃疡局部波动.有明显颅骨全层破坏,与颅内相通。2.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缓解静脉输注1,6一二磷酸果糖所致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将118例静脉输注1,6一二磷酸果糖所致局部疼痛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静脉输注1,6-二磷酸果糖前5—10min,在穿刺点上方1cm处,沿静脉向心走向涂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15~20cm。对照组:输注FDP前,在穿刺点上方1cm处,沿静脉走向给予10cm×5cm的50%硫酸镁纱布湿敷,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实验组疼痛发生率22.0%;对照组疼痛发生率82.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证明输注FDP时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涂能明显缓解局部疼痛,方法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关于破伤风抗毒素试敏“阴性”标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破伤风抗毒素(TAT)试敏判断标准国家教材规定:阴性,局部无红肿。阳性,局部反应为红肿,硬结大于1.5cm,红晕超过4cm,有时会出现伪足、痒感、全身过敏反应,血清病型和青霉素反应相同。笔者认为TAT试敏判断标准有待商榷,教材中阴性和阳性标准规定明确,但在临床对两者之间的结果如何判定,各家不一,特别是对阴性结果判定一般偏严,使本来不过敏者误判为过敏,不利于预防和治疗。笔者体会,介于阴性和阳性之间确有不少虽有红肿,但皮丘硬结不大于1.5cm,红晕不超过4cm,也应视为阴性。  相似文献   

12.
1典型病例 患者,男,53岁,因右侧腰腿疼痛外用消痛贴膏(甘肃奇正藏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70318)致右侧臀部及膝关节处皮肤瘙痒1d前来我卫生所就诊。体检:体温36.8℃,脉搏75次/min,呼吸率18次/min,血压120/75mmHg(1mmHg=0.1333kPa)。右侧臀部、膝关节处皮肤有红斑、水泡及渗出液,面积二处分别大约为5cm×7cm左右。考虑为消痛贴膏所致局部变态过敏反应,立即用0.9%氯化钠清洗局部皮肤,之后给予抗感染、抗变态反应等药物对症治疗后.患者局部皮肤症状逐步缓解。患者既往有青霉素过敏史及类似局部变态反应病史。  相似文献   

13.
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道良性类癌的内镜诊断。方法 分析消化道良性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内镜与手术取材病理确诊良性消化道类癌16例,无症状者居多(9/16),可有大便习惯改变(1/16)、腹部隐痛不适(4/16)和便次多(2/16),有类癌综合征表现者极少。其中直径小于1.0cm的类癌11例,1.1—2.0cm5例;位于直肠6例、乙状结肠4例、降结肠2例、横结肠1例、回盲部3例;内镜下表现为表面光滑质地硬隆起型粘膜下层肿物,灰白色(10/16)或黄色(6/16),部分病例于高分辨率内镜下可呈毛玻璃样外观(7/16),亚蒂(11/16)或广基(5/14),直径小于1.0cm类癌行内镜下电灼切除术11例,1.1—2.0cm5例,给予手术局部切除治疗,本组病例1年至6年随访,有肝转移1例,16个月后死亡。结论 良性类癌内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粘膜下肿物。直径小于1.0cm者首选内镜下切除;直径1.1—2.0cm者是局部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王宏玫 《医学争鸣》2009,(22):2598-2598
1临床资料患者,女,20岁.于2008-01发现颈部皮肤结节,质硬,约0.7cm×0.5cm大小,未予重视.4mo时结节肿大为2.0cm×1.8cm,且局部肿胀,在当地医院行皮肤肿物切除术(未行病理检查),术后2mo病灶即复发.至2009-01增大为2.8cm×2.5cm,在当地医院再次行肿物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23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敏 《当代医学》2009,15(3):78-79
为了减轻会阴切口愈合不良产妇的痛苦,分析23例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与原有阴道炎症、胎膜早破、保护会阴、过早恢复性生活、缝合技术等有关。对其中6例清创后切口≥3cm×2cm×1.5cm的产妇采用传统缝合法外,其余17例清创后切口〈3cm×2cm×1.5cm的产妇,经过抗炎和局部换药治疗度过急性炎症期后,采取期待疗法和定期家访相结合的方法,获得满意效果,提出期待疗法和定期家访相结合的方法用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病人,女,32岁。2年前开始出现右下腹部间断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服用止痛药物及抗感染治疗均无明显效果。查体:一般情况好,心肺未见异常,肝区轻度叩击痛,下腹部横纹处见一横形剖宫产手术瘢痕,长约8cm,切口愈合良好,局部皮肤无红肿、发热,也未触及明显肿块。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未见异常。B型超声检查见肝脏近肾区侧内有-2.1cm×2.0cm×1.5cm囊性包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药物对绝经后妇女下尿路血流的影响。方法对58例绝经妇女采用雌激素(倍美力软膏)阴道局部使用3个月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诊断仪观察动脉血流频谱,测量其尿道周、膀胱颈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并观察萎缩性泌尿生殖系统症状的变化。结果经阴道雌激素软膏局部治疗3个月后,尿道周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PSBFV)从11.94cm/s升至13.23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从1.91cm/s升至3.92cm/s,阻力指数从3.84降至2.79(P〈0.01);膀胱颈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从12.77cm/s升至17.09cm/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从1.31cm/s升至2.83cm/s,血流速度增快,阻力指数从3.78降至2.78(P〈0.01)。下尿路局部的血管舒张,阻力降低,膀胱颈及尿道周的血流灌注增加。尿频、夜尿发生率降低,性生活满意度增加。结论绝经后妇女经阴道局部雌激素治疗可明显改善下尿路的血流灌注,从而减轻下尿路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二尖瓣替换术后近、远期主要合并症之一是左心房血栓形成和动脉栓塞,据我们临床观察体外循环水后4-8小时以后即有应用抗凝剂的指征,动物实验证明早期左心房局部抗凝可有效的预防左心房血栓形成又不致造成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紊乱,通过临床17例二尖瓣替换术应用观察效果报告如下。左心房局部抗凝动物实验1.材料与方法:健康成年杂种大8只.体重10—5kg(平均12.9kg)。戊巴比妥钠麻醉,气管插管辅助呼吸,开胸后于左心耳插入2根内径为1.2mm塑料管至左心房.其深度分别为3.0cm。和5.0cm。另于股静脉插入1根细塑料管备采血用。2.采…  相似文献   

19.
胸骨骨折较少见,往往与其它骨折并存。单独发生更少,笔收集5例,报告如下: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6~72岁。均有外伤史,伤后胸骨局部肿胀、疼痛,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加剧。闻及骨擦音1例,触到骨端1例。X线摄片见5例均位于胸骨体.其中横断骨折3例.斜行骨折2例。有2例骨折远端向前上移位.前后移位0.2~0.3cm,上下重迭0.4~0.8cm,其余3例未见移位。  相似文献   

20.
余和平 《河北医学》1997,3(1):33-34
我院自199O年1月至1995年12月急诊手术治疗18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其中急诊胃大部切除术治疗15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8例,男175例,女13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80岁,平均40岁。溃疡病史(记载115例)最短0.2年.最长34年.平均10.1年。穿孔距手术时间最短2h.最长78h.平均10.8h,其中超过24h者26例。穿孔直径0.5cm以下者156例。0.5cm以上者32例.最大为2.5cm。穿孔部位球部168例.胃部20例、溃疡极痕轻度38例.中度127例,重度23例。局部充血水肿轻21例、中86例、重sl例。术前合并休克者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