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氏牛蒡子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4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石氏牛势子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症状的治疗有独特的经验,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本院术后病人,共4O例,男24例,女IE例;年龄19~58岁;4O例均有腰痛症状伴有单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与咳嗽、站立、行走有明显关系,病程为6个月~3年;有腰部外伤史32例,5例有间隙性破行,34例直腿抬高试验wt45度,加强试验(+);35例CT提示:腰椎间盘髓核突出,其中30例伴有关节肥大增生、黄韧带肥厚、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明显受压;病变部位:L。-。间隙有18例、L。~S;间隙有16例、二间隙同时存在病变的有5例。40例均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与影像学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38例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29分法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进行评分,并对病程、年龄、退变椎数、侧凸Cobb角、椎体侧方移位等因素与JOA评分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例患者均有腰痛,16例坐位腰痛;34例有根性症状;29例有腰部压痛;21例有根性体征;7例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其中3例行走后出现尿失禁。侧凸顶椎多位于L3(19例,50.00%)、L4(15例,39.47%);33例有侧向不稳定;38例均有小关节退变:36例存在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突出,超过60%的狭窄节段在L3/4、L4/5间隙。JOA评分平均13.47+4.89分.JOA评分与病程、年龄、退变椎数、侧凸Cobb角、椎体侧方移位等因素均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多有腰痛和根性症状,其症状及根性体征源于狭窄和,或局部不稳定,而非侧凸或侧方滑移的轻重。  相似文献   

3.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有关发病因素。方法:对经手术证实的18例腰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L5根管狭窄12例,S1根管狭窄6例,体力劳动者12例。病程一年以上14例,单侧根痛性间歇性跛行17例,向患侧的弯腰屈髋行走步态14例,直腿抬高试验阴性15例,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并加强试验阳性15例,腰骶部叩击痛伸直位(+)变腰位(-)14例,坐骨神经功能下降者13例。CT提示椎间隙及椎体上缘平面侧隐窝狭窄14例,椎弓根及其下缘平面根管狭窄4例。18例行扩大开窗根管减压术。随访半年-5年,优14例,良4例。结论:(1)单侧根痛性间歇性跛行;向患侧的弯腰屈髋行走步态;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反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并加强试验阳性;腰骶部叩击痛弯腰位(-)伸直位(+)是该病的五大临床特点。(2)椎间盘,椎弓根及下缘平面的CT或CTM是该病最有价值的诊断手段。(3)扩大开窗根管减压是该病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随访2000年6月至2003年6月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76例(男47例,女29例)。病变全为L3-4、L4-5和L5-S1节段,其中单节段突出并单侧狭窄46例,单节段突出并双侧狭窄19例,双节段突出并一侧狭窄4例,双节段突出并二侧狭窄3例,双节段突出并三侧狭窄2例,双节段突出并四侧狭窄2例。于病变节段插入椎间盘镜建立工作通道,经椎板间隙“开窗”进入椎管,进行椎间盘切除和侧隐窝扩大。结论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优61例,良9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2.1%。2例疗效差病例经再次行开放手术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具有手术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并钙化或后纵韧带骨化和发育性椎管狭窄以及合并腰椎滑脱者属手术禁忌症,多节段病变和合并腰椎不稳者宜慎重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5.
自 1995年 6月始 ,笔者应用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discherniation ,LDH) ,创伤较小、术后疤痕粘连小、恢复快 ,现将资料完整的 4 6 5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4 6 5例 ,男 2 93例 ,女 172例 ,平均年龄 39.3(13~6 3)岁。病程 4个月~ 12年。突出间隙 :L3~ 437例 ,L4~ 52 4 3例 ,L5~S1185例。均有较典型临床症状、体征 ,影像学检查均显示为LDH ,至少 2个月保守治疗无效。1.2 手术方法俯卧或患侧在上侧卧位 (胸及腰部垫枕 ,躯干屈曲 )。可选用硬膜外麻醉或局麻。根据突出间隙选择手术切口 …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backsurgerysyndrome,FBS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6月12例有典型根性症状的FBSS,其中腰椎间盘突出单纯开窗髓核摘除术后复发5例,腰椎管狭窄髓核摘除并神经根管减压术后复发3例,腰椎间盘突出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后复发4例。均采用椎间孔镜治疗。结果12例术后患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神经根刺激所致的患肢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患肢疼痛评分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ore,VAS),术前8.3±1.9,术后1个月2.6±1.1(t=16.301,P=0.000)。结论椎间孔镜是治疗有典型根性症状的FBSS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和成熟的椎间孔镜手术经验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小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返流(PVUR)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PVUR39例的诊治资料,1例4月龄婴儿做膀胱造口,2例患侧及1例对侧并发肾发育异常者共做3例肾切除,1例上尿路正常者用药物治疗,余35例均行膀胱内、外的横向推进抗返流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结果:35例(92%)术后效果满意,2例双侧病变者第一次手术仅做严重的一侧,术后尿内持续有脓细胞,复查时原对侧Ⅰ、Ⅱ度返流增重,经再次手术治愈。1例手术后仍不能挖掘尿路感染,经患肾穿刺造瘘后好转。结论:外科矫治PVUR(Ⅳ-Ⅴ)的手术成功率,双 侧病变一期完成双侧手术。6月龄以内的PVUR(Ⅳ-Ⅴ)应做膀胱造口,周岁后应考虑抗返流的输 尿管膀胱再植术。  相似文献   

8.
我院骨科自1990年以来,采用潜行扩大式骨开窗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07例,治疗效果满意。临床资料207例中.男129例,女78例;年龄19~58、平均37岁;病程:3个月以内16例、3个月至1年82例、1年以上109例;突出位置L4~L5左侧56例、右侧68例,L5~S1左侧32例、右侧39例,两个间隙突出者12例。治疗方法:若为单侧椎间盘突出,仅显露半侧椎板。暴露病变节段.于病变椎间隙开小骨密,然后向周围扩大,仅叹除内层皮质、松质骨,保留外层皮质,切除黄韧带。有隐窝狭窄者,切除内侧部分小关节实,扩大侧隐窝.分离神经很周围粘连组织。显露突…  相似文献   

9.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退行性椎间盘病(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DDD)的诊疗要点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9月-2006年8月,收治DDD患者共15例,采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其中男8例,女7例;年龄33~46岁。病程2~10年。病变间隙均为单节段,其中L3,4 1例,L4、58例,L5、S1 6例。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8.94±1.8)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为(51.4±8.3)分。患者均经至少3个月正规非手术治疗,无明显疗效。结果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200~500mL,平均360mL。1例患者术后椎间孔开放侧胫前肌力下降至3级,3个月后恢复至5-级,余患者未见严重并发症。15例获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2个月内椎体间均骨性融合,融合率100%。术后VAS和ODI评分分别为(2.84±1.6)分和(19.1±3.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改善率为61.8%±7.3%,ODI评分改善率为64.3%±5.5%。疗效评价:优6例,良8例,可1例,优良率93.3%。患者均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结论TLIF是治疗DDD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68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源忠  谢强 《颈腰痛杂志》1997,18(3):176-177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临床少见,国内报告其发病率为3.6%~14.2%[1、2、3]。由于突出椎间盘可压迫单、双侧神经根及马尾神经,使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自1985年以来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256例,中央型68例,占5.4%,现就诊断与治疗认识回顾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19~63岁,平均43岁;职业:农民38例,工人20例,干部10例;腰部闪扭伤史68例,部位L(3、4)2例,L(4、5)34例,L5S125例,L(3、4)L5S1双间隙1例,L(4、5)、L5S1双间隙6例。入院前患者分别接受手法…  相似文献   

11.
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167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总结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1)术前细胞学诊断正确率为76.9%(97/126)。(2)术前或术中诊断为甲癌的患者共121例,首次手术病理发现癌肿由患侧蔓延侵袭到峡部和对侧的有5例。57例获随访,仅2例分别在术后2年及3年复发。3例分别在术后6-10个月死亡;93)因术前误诊为良性病变而再次手术占再次手术总数的87.5%(42/48),病理发现腺残留癌占45.2%(19/42),患侧淋巴结残留癌占19.05(8/42)。30例获随访,无复发。结论 (1)术前应重视细胞学诊断;(2)分化型甲状腺癌一般做患侧叶、峡部切除加对侧叶大部切除并清扫患侧肿大淋巴结;(3)术前误诊为良性病变而再次手术时应主要针对残叶及同侧淋巴结。若第一次切除范围足够,亦可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2.
超体重牵引加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9年7月~1994年10月,应用CX-3腰椎多功能牵引床(青岛市电子医疗仪器服务部监制),超体重牵引结合颤腰、骶管硬膜外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简称腰突症)61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18例中,男412人,女206人;年龄20~73岁;病程1天~13年。治疗前均经临床检查确定并经X线或CT扫描,排除脊柱其它疾病。病变部位:腰2、3间隙3例,腰3、4间隙15例,腰4、5间隙250例,腰5骶1间隙232例,两个间隙以上者118例。治疗方法1.牵引治疗前采用揉、拨、压、捏拿等手法。进行腰背肌按摩,以解除腰部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3.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源性疼痛的诊断方法及采用前路经腹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标准为:(1)腰部及下肢疼痛的部位与神经根定位不符;(2)症状反复发作,病程在半年以上;(3)MRI病变椎间盘T2加权像低信号;(4)椎间盘造影阳性,相邻节段为阴性对照;(5)关节突关节封闭除外关节突关节退变引起的疼痛。患者年龄25-67岁,平均43.6岁。L4-5 14例,L5S1 16例,L4-5和L5S1双间隙5例。前路经腹膜外入路椎间盘切除后行人工椎间盘置换13例16个椎间盘,椎间cage融合22例24个椎间盘。术后3-7天下地活动。腰围固定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2分,降至术后18分,随访6个月时6.5分。ODI评分由术前平均21.5分。降至随访6个月时3分。椎间隙高度从术前平均9.5mm增加至术后13.5mm。手术时间70-120min,出血量100-400ml。随访时未发现肠梗阻、逆行射精和假体位置移动。结论椎间盘源性腰痛由于临床和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被误诊或漏诊,可结合腰椎MRI及椎间盘造影进行诊断。腰椎前路椎间盘切除人工椎间盘置换或椎间cage融合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4.
1992年7月~1995年5月,我院共收治76例梨状肌综合征病人,对40例采取呋镁液穴位注射治疗,取得较肯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本组40例中男31例,女9例;年龄28~62岁;左侧发病者18例,右侧发病者22例;病程4天~3年;40例中36例有腰腿痛发作史。2.诊断标准:(1)发作时均有患侧下肢酸胀伴烧灼样疼痛;(2)体检时臀部压痛明显,且沿坐骨神经向下放射;(3)在臀部可触及条索状硬物;(4)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40°~70°;(5)腰部无压痛,髋关节内旋、内收时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治疗盆腹腔晚期肿瘤引起的输尿管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12月~2012年5月,15例晚期腹腔盆腔肿瘤致输尿管中下段梗阻患者,双侧1例,左侧8例,右侧6例,经输尿管镜置入双J管失败。超声检查显示患侧肾盂积水宽度3.3~8.9cm,(4.2±2.6)cm。磁共振水成像显示患侧输尿管完全梗阻。使用美国巴德公司肾膀胱分流套件,行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15例(16侧)。术后复查超声、KUB平片、血肌酐及患侧肾小球滤过率。结果手术均成功,术后1周复查超声,患侧肾积水宽度1.7—4.6cm,(2.6±1.8)cm(与术前相比,t=5.356,P=0.025)。血肌酐由(256±46)μmol/L下降至(124±23)μmol/L(t=12.351,P=0.006)。患侧肾小球滤过率由(25.4±4.8)ml/min上升至(45.6±5.3)ml/min(t=3.784,P=0.016)。结论经皮下肾膀胱分流术简单易行,创伤小,能改善因输尿管梗阻而受损的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骶管注药加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焦天财 《中国骨伤》1999,12(5):39-40
我们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后又出现腰部酸困痛,患肢胀痛或放射痛,下肢麻木无力,跛行活动等一系列症候称为术后腰腿痛综合征。采用骶管注药结合手法推拿治疗1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0例患者均经CT、核磁共振或腰椎管造影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他院手术治疗过的病人。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27~66岁。突出间隙L4~54例,L5~S12例,L4~5,L5~S1双间隙同时突出5例。接受本法治疗时间最短的术后一月,最长4年。主要症状仍有患肢胀痛,麻木无力,腰部酸困痛,跛行活动,腰不能站直,甚则昼夜疼痛,夜不能寐,不能下床活动等。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在治疗乳糜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确诊乳糜尿的患者39例,分别采用后腹腔镜(A组,21例,24侧)和传统开放手术(B组,18例,19侧)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比较两种手术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39例患者手术成功,术后均恢复顺利,乳糜尿消失。A组:1例发生切口周围皮下气肿,术后第3天完全吸收。术后4例出现肉眼血尿,持续1~3天自行消失。B组:1例分离左肾蒂时损伤肾动脉外膜,形成动脉瘤,行外膜修补术后动脉瘤消失。1例损伤右肾静脉,术中成功修补。术后8例出现肉眼血尿,持续持续2-3天自行消失。1例伤口感染。术后3月仍有5例患者诉患侧腰部疼痛或不适。全部患者随访18个月以上。A组1例、B组2例复发。A、B两组单侧手术时间分别为(72.3±21.6)分钟和(156.7±30.9)分钟,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3.7±19.3)m1和(132.6±61.4)m1;术后肾周引流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5±0.5)天和(3.5±1.5)天,引流量分别为(22.4±14.1)m1和(42.3±25.6)m1:术后卧床时问分别为(2.1±1.1)天和(4.6±1.6)天: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6±14.4)小时和(48.0±25.1)小时;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2±1.2)天和(8.5±2.5)天。A、B两组上述指标比较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膜后腹腔镜技术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疗效满意,将取代开放性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我院诊治的腘动脉瘤病例进行总结。方法查阅我院1975~2004年11例腘动脉瘤患者病历,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11例、患肢11条,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腘窝搏动性肿块、跛行、伸膝困难、肿块疼痛等,动脉瘤破裂3例(27.3%)。接受的特殊检查有动脉造影、彩色多普勒。10例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动脉瘤内缝合修补术4例;动脉瘤切除、血管移植术6例。病理结果:假性动脉瘤3例、梅毒性动脉瘤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瘤4例。1例动脉瘤内缝合修补术后出现患侧小腿干性坏疽而行患侧大腿下1/3截肢术。1例全身情况太差而未接受手术者死于心功能衰竭、晚期梅毒。术后随访1.5~30年,另外3例接受动脉瘤内缝合修补术患者中1例有间歇性跛行;1例患肢足背动脉能扪及搏动,无肢体缺血表现;1例失访。6例接受动脉瘤切除、血管移植术患者中,1例失访(Dacron人造血管移植);1例有间歇性跛行;4例患肢足背动脉能扪及搏动,无肢体缺血表现。结论推广彩色多普勒在人群筛查中的应用可能有助于腘动脉瘤的检出。有症状的腘动脉瘤及直径大于3cm的无症状腘动脉瘤应接受手术,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无症状腘动脉瘤可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克罗恩病(CD)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回顾分析56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临床分类。结果显示,56例CD患首的男女之比为2.11:1,年龄13~68岁。根据维也纳分类标准进行分类,56例CD患者中诊断时年龄〈40岁(A1)者36例(64.3%),≥40岁(A2)者20例(35.7%);病变位于末端回肠(L1)者22例(39.3%),结肠(L2)者12例(21.4%),回结肠(L3)者21例(37.5%),上消化道(L4)者1例(1.8%);无狭窄、穿孔(B1)者25例(44.6%),发生狭窄(B2)者17例(30.4%).发生穿孔(B3)14例(25.0%)。A1型中病变位于末端回肠者占44.4%,A2型中病变位于回结肠者占45.0%。狭窄发生率在L1及L2中的比例相近(36.4%vs33.3%),而穿孔发生率L1明显高于L2(31.8%vs8.3%)。结肠镜下可见节段性病变、黏膜充血水肿、溃疡、铺路石样改变等;胶囊内镜下表现为不规则溃疡、线样溃疡、阿弗他溃疡等。活检标本的肉芽肿检出率为33.3%,手术标本为74.1%。27例患者接受手术诊治.手术率为48.2%。结果表明,简单易仃的维也纳分类标准遁用于我国CD人群的分类。CD的诊断较困难,手术率高,需重视发病早期胶囊内镜和回结肠镜检查的重要作用,减少手术发生,延缓患者首次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20.
双侧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在各级医院全面展开。我院近3年来选择性地施用双侧椎板开窗髓核切除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随访16例,效果优良,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6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5.5岁。病史1个月~6年。临床表现:以单侧下肢疼痛或麻木为主,病变间隙棘旁固定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6例。腰痛伴双侧下肢疼痛或麻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者8例,其中伴鞍区麻木者3例。腰痛及腰部固定压痛点,耳腿抬高试验明性、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者3例。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