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治泻不利小水,非其治也”,此句见于张景岳所著的《景岳全书·泄泻》篇中,它主要是强调了利小便在治疗泄泻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曰:“湿胜则飧泄,乃独由湿耳。”程钟龄在《医学心悟·泄泻》篇中亦云:“湿多成五泻,泻久属湿也明矣。”可见治疗泄泻时,利水渗湿,分清别浊为历代医家所推崇。然而,盲目地将此句作为治泻的唯一法则,在临床上,一见到泄泻便用“利小水”的方法,见效者多,不效者亦屡见不鲜,何也?津液易损也。今试浅论之,不妥者,请斧正。1津液与泄泻的关系津液是人体…  相似文献   

2.
湿秘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雪亮 《中医杂志》1999,40(2):123-123
孔令诩教授为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之孙,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笔者有幸拜其为师,颇有心得,兹就其运用利湿法治疗便秘的经验予以探讨,虽非疑难病症,但其辨证之精可窥一斑。湿邪过盛常能导致腹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湿胜则濡泻”,《难经》也云:“湿多成五泄”,《杂病源流犀浊·泄泻源流》将湿邪与泄泻的致病关系阐述得更加明确详细:“湿盛则食泄,乃独由于湿耳。不  相似文献   

3.
<正> 泄泻是小儿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季多见。笔者治疗此病收到了较好疗效并略有心得。治泄勿忘利湿《内经》云:“湿盛则濡泻”,认为湿是致泄的一个重要原因。沈氏曾指出:“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  相似文献   

4.
《医方考》所载六和汤被教课书方剂学列为藿香正气散之附方。有健脾化湿,升清降浊的作用。主治夏月饮食不调,湿伤脾胃,清浊不分,霍乱吐泻,胸膈痞满,舌苔白滑等证。但笔者认为加减可治疗五泄,试论如下。1病因病机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前人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内经》有“濡泄”、“飧泄”、“注泄”之称。《难经》五泄之分,汉唐时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  相似文献   

5.
<正> 概说大便稀泄,次数增多,腹痛或不痛,并无努责、里急后重。亦无脓血,惟觉困倦之证,称之泄泻。它可以发生于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功能紊乱症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祖国医学历来认为主要责之脾、湿,《难经》即有“湿多成五泄”之说;张景岳提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的见解。文献所论泄泻,名目繁多,如寒泻,火泻、暑泻、肾泻、五更  相似文献   

6.
临证一得     
治泄泻首重脾阳《内经》云:“湿胜则濡泄。”《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说:“湿盛则飱泄。乃独由湿耳,不知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苛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是泄虽有风寒热虚之不同,要未有不源于湿者也。”由此可见诸泄无不与湿有密切关系。湿在致病过程中,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子。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据临床所见,泄泻多由饮食不节(洁)或感受寒凉,戕伤  相似文献   

7.
泄泻病症全年均可发生 ,但多集中于夏秋之季。临床以大便次数增多 ,粪质清稀 ,甚至如水样为特征。《素问·太阴阳明论》曰 :“湿盛则濡泄”。又曰 :“饮食不节 ,起居不时 ,则阴受之 ,阴受之则入五脏 ,入五脏则填满闭塞 ,下为餮泄”。通过大量临床病例研究 ,泄泻主要由于脾胃 ,大肠功能减弱 ,感受外邪 ,饮食失调 ,情志不和或体虚久病 ,伤及脾胃而引起。尤其在夏秋季节 ,天暑地热 ,交蒸期间 ,人们往往贪凉饮冷 ,多食瓜果 ,湿壅中焦 ,清浊不分。而脾主运化 ,升清降浊 ,又喜燥恶湿。上述原因如影响脾的正常功能 ,就会出现泄泻的症状。故有“泄泻…  相似文献   

8.
小儿泄泻分外感、内伤两类。赅括寒湿、湿热、伤食、虚寒泄泻四种。先父认为无论何种泄泻,均与“脾”、“湿”二字有关,故《内经》有“脾病飨泄”、“湿胜则濡泻”之说。脾和湿之间有其内外相因的关系。如脾虚是生湿、受湿之木,而湿胜又是困脾、渍脾之根。小儿“脾常不足”,尤易发生此类疾病。因此先父在治疗此类疾病时,根据内外因的不同病精,或健脾以运湿,或祛湿以旺牌。兹将他的治疗经验整理介绍如次。外感泄泻祛湿健脾外感泄泻多在夏秋之令发生,有因于暑湿伤脾而成之湿热泻,有因于寒湿伤中而致之寒湿泻。病因为湿,病本在脾。先父认为治疗此类泄泻,应以祛湿健脾为主。凡疏风、散寒、泄热、利水均有祛湿作用。脾喜燥恶湿,湿去则脾自健矣。例一:刘××,男,10个月。长夏感受暑湿之邪,身热汗少,大便稀黄,其气热臭,日  相似文献   

9.
彭艺丛 《国医论坛》1994,9(5):34-34
泄泻是一种常见病,按一般的认识多责之于四虚湿盛,故有“湿多成五泄”、“无温不成泻”之说.就其性质而言,《内经)有“漏泄”、“洞泄”、“饱泄”、“注泄”等,《难经》有“胃泄”、“成泄”、“大肠泄”、“小肠泄”、“大浪泄”等.现今教材有关泄泻的辨证施治大致分为“感受外邪”、“食滞肠胃”、“肝气乘牌”、“脾胃虚弱”、“肾阳虚衰”等证型.笔者认为,泄泻之病本为明波不足,“衡阳失彼”为其基本证型。吃陈管见如次。泄泻之病,无论新久,无有不伤明先液者。新病暴泻者,往往暴伤明波;久病缓泄者,阴液渐伤。《景岳全书…  相似文献   

10.
泄泻的分类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对泄泻的辨证、分类方法颇多。如《黄帝内经》提出:“湿多成五泄”(歹食泄、溏泻、骛泻、濡泻、滑泻);《难经》中也有五泻(即胃泻、脾泻、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泻);此外还有痰泄、食泄、伤酒泄、暑泄、肾泄、以及脾肾泄、气泄、忧郁泄等多种。然而笔者结合泄泻之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认为主要有以下10种,现就特点及治法略述如下。1外因所致泄泻1.1食伤泻即由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部胀满、疼痛,泻前或泻时痛甚,泻后减轻,嗳腐酸臭,大便稀薄,色黄,有时味臭如败卵等。治法以消食导滞为主。方药一般用…  相似文献   

11.
泄泻症状见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大便。本病《内经》谓“泄”,有“濡泄”、“飧泄”、“洞泄”、“注泄”等称。汉唐医书多称“下利”,宋代以后统称为泄泻。历代医书对泄泻的病因、病机及证治,都有较详细的记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景岳全书·泄泻·论证》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熟腐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说明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脾胃功能障碍和湿邪所胜。《张聿青医案·泄泻》:“上则嗳气,下则便泄,厥气不和,克制脾土。”这说明本病与肝旺克  相似文献   

12.
小儿腹泻在祖国医学中称为“小儿泄泻”,俗称消化不良,为二岁以内婴幼儿常见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夏秋季节或气候变化时多见。其病机总在于脾胃失调,《医宗必读》认为“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故日湿多成五泄,若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为病。”因此治疗多从调理脾胃着手。我们运用推拿手法治疗30例患儿疗效较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泄泻”在《内经》称为泄 ,有“濡泄”、“洞泄”、“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 ,汉唐时代称为“下利” ,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对于本证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在历代医书中都有详细记载。可归纳分为以下几种 :   ( 1 )感受外邪 ,多为寒湿、湿热之邪。《难经》所谓 :“湿多成五泄 ,曰飧 ,曰溏 ,曰鹜 ,曰濡 ,曰滑 ,飧濡之完谷不化 ,湿兼风也 ;溏泄之肠垢污积 ,湿兼热也 ;鹜溏之澄清溺白 ,湿兼寒也 ;濡泄之身重软弱 ,湿自胜也 ;滑泄之久下不能禁固 ,湿胜气脱也。”寒湿泄泻治以解表散寒 ,芳香化湿之法 ,藿香正气散主之 ;…  相似文献   

14.
《内经》曰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飧泄即风泄 ,故有肠鸣飧泄之称 ,其特点是泻而伴有肠鸣 ,中医认为腹中雷鸣是风行地中之象。久泻者加风药升清以化浊 ,常能收佳效。故治泻不问多久 ,在治疗的相应方中加入风药 ,是很切合泄泻之病机的。考泄泻之发病 ,在外多与风、寒、暑、湿有关 ,在内多与肝脾失调有关。按风药可祛风、胜湿、散寒、疏肝、升清、开郁泄热及化暑等多种功用 ,笔者临床宗前人之说 ,结合自己的体验 ,常用风药治疗多种泄泻 ,收效满意。其代表方 ,如已故名医秦伯未教授推荐升阳益胃汤 ,他如羌活胜湿汤、升阳除湿汤等也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论泄泻     
释名辨类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有人久患泄泻,以暧药补脾及分利小水,百种不愈。医诊之心脉独弱,以益心气补脾药服之,遂愈。”后世医家多有发明。如明代《丹台玉案》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赤水玄珠》曰:“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若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  相似文献   

16.
泄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对泄泻的治疗 ,创造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我们去认真挖掘、研究。笔者通过学习古今文献资料 ,结合多年的临证经验 ,总结泄泻证治大法如下 ,请同道指正。泄泻多因湿 ,湿聚由脾虚《罗氏会约医镜·泄泻》谓 :“泻由脾湿 ,湿由脾虚。”脾虚与内湿互为因果 ,或因脾虚生湿 ,或因湿盛困土而致脾虚。脾虚生湿者多见于久泄 ,久泄之人脾胃素虚 ,脾司运化功能减弱 ,以致水湿不能及时传输 ,因虚而湿自内生 ,水湿留中 ,下注肠道而为泻。湿盛困土多见于暴泻 ,常因感受湿邪、过食生冷等因素而…  相似文献   

17.
治泻重脾     
《沈氏尊生书》说:“泄泻睥病也,脾受湿而不能渗泄致伤阑门之气,不能分別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泻。”指出了泄泻应以脾为主脏,湿为主因。所以治泻重脾是我旨意,理脾治泻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今介绍临床治验体会点滴,  相似文献   

18.
泄泻考     
泄泻之名,早见于宋·张杲《医说》“有人久患泄泻,以嗳药补脾及分利小水,百种不愈。医诊之心脉独弱,以益心气补脾药服之,遂愈。”后世医家多有发明。如明代《丹台玉案》有云:“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舒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而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赤水玄珠》  相似文献   

19.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彝医认为,大便溏薄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夏秋两季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多因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所致,但关键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从而发生泄泻。《景岳全书·泄泻》中写道:“泄泻之  相似文献   

20.
腹泻是一个症状,通常指排粪次数增加及粪质稀薄而言。中医文献中对腹泻虽作过详细的描述,主要是根据病之缓急、病程之久暂,如“暴泻”“久泄”;粪质之形色改变如“溏泻”“鹜泻”等等来命名。这里,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泄泻是怎样发生的?内经阴阳大论:“湿胜则濡泻”,又云:“春伤于风,夏生飱泻”,王冰认为湿胜则脾土受伤,或风木之邪内干脾土。故平治会粹云:“泄泻者,水湿所为也,由湿本土,土乃脾胃之气也,得此证者,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