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提高农村已婚妇女宫颈癌检出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降低妇女宫颈癌的死亡率。方法应用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检测技术对江苏省东海县全县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结果 2010-2013年筛查人数41 289人,DNA定量检测结果可疑人数为1685例,阳性为728例,阳性率为1.76%。经宫颈活体组织检查确诊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09例,其中CIN 191例(患病率达462.59/10万)、浸润癌18例(患病率达43.60/10万)。结论宫颈脱落细胞DNA定量检测技术可以应用在开展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象山海岛地区农(渔)村妇女宫颈疾病的发病状况,提高宫颈癌的早诊和早治率,提升广大农(渔)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方法采用妇科内诊检查,采集宫颈细胞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TCT),对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人乳头瘤病毒( HPV)检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通过妇科检查发现57.35%的农(渔)村妇女患有宫颈疾病,其中以宫颈糜烂发病率最高(21.35%);通过TCT检查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发生率3.26%,癌前病变发生率120/万,宫颈癌发生率8.57/万。结论 TCT诊断结果采用TBS报告系统,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高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细胞学报告。40~50岁的育龄妇女是宫颈癌的高发人群,持续感染HPV者是重点干预和检测的对象。应加强农(渔)村妇女的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识将有助于宫颈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3.
葛忠伟 《药物与人》2014,(12):311-311
目的:了解所辖社区两癌筛查情况,掌握两癌发病情况,进一步推进两癌筛查工作并制定干预措施.方法:选取辖区内35-64岁妇女为筛查对象,遵照全面动员,自愿参与的原则,乳腺癌筛查做常规视诊、触诊和彩超检查、钼靶-X线检查,宫颈癌筛查包括妇科常规检查、宫颈HPV 检测、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检查、阴道镜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乳腺癌筛查2741例,检出乳腺癌2例,发病率为0.07%,其他乳腺疾病1954例,发病率为71.29%;宫颈癌筛查2659例,检出子宫肌瘤31例,发病率为1.17%,宫颈HPV(人乳头状瘤病毒)阳性345例,感染率12.97%,CIN Ⅰ(宫颈上皮内瘤变轻度)7例,发病率为0.26%,CIN Ⅱ(宫颈上皮内瘤变中度)5 例,发病率为0.19%,CIN Ⅲ(宫颈上皮内瘤变重度)9例,发病率为0.35%,宫颈癌1例,发病率为0.04%.结论:通过开展两癌筛查工作,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宫颈癌,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以便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保障了妇女生命健康,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社区35~64岁1 806名妇女宫颈癌筛查情况,使宫颈癌前病变和早期宫颈癌被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从而改善妇女生存质量、健康状况。方法对来广营22个社区35~64岁的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对筛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累计1 806名适龄女性接收筛查。筛查发现宫颈癌2例,发病率为110.74/10万;宫颈癌前病变13例,发病率719.82/10万。结论开展宫颈癌筛查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宫颈癌,对于大量癌前病变的妇女提供了绝佳的防治时间,同时提高妇女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癌症综合知识和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推广适宜农村地区的子宫颈癌筛查方法,促进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方法:以35-55岁已婚妇女作为对象,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对符合条件的妇女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及子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的问卷调查。受检妇女使用5%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和2%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宫颈改变,结果异常者进行阴道镜下活检并得到最终的病理学诊断。结果:有效问卷2029份,显示对吸烟、饮酒是癌症的主要危险因素等知晓率较高;而癌症的大多数危险因素、早诊早治方法和子宫颈癌的预防控制措施等许多方面知晓率较低。不同教育背景及不同年龄的知晓率存在较大差异,学历高、年龄轻的妇女知晓率高。2008年筛查适龄妇女2029人,96人采集了病理标本,最终病理确诊CINI(轻度宫颈上皮内瘤变)4人,CINⅡ(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1人,CINⅢ(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原位癌1人,早期浸润癌1人。≥CINⅡ的检出率为1.48‰≥CIN总人数为7人,占VIA和VILI阳性人数的4.52%。2009年复查1760人,50人采集了病理标本,最终病理确诊CINI11人,CINⅡ2人,≥CINⅡ的现患率为l_14%o。≥CIN总人数为13人,占VIA和VII.I阳性人数的12.26%。两年累计检出≥CINⅡ5人,累计≥CINⅡ的检出率为2.46‰。结论:大丰市要针对不同对象进一步加大妇女生殖健康的宣传力度,积极开展预防子宫颈癌的健康教育,提高人群的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率,同时有关部门应不断提高筛查水平,做到子宫颈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HCⅡ-HPV-DNA)联合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参加妇科体检的10 000例妇女进行宫颈癌高危因素问卷调查和常规宫颈巴式涂片检查,筛选出具有宫颈癌高危因素或巴氏涂片异常的850例妇女进行HCⅡ-HPV-DNA检测与TCT联合筛查,同时进行阴道镜下活检行组织学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HCⅡ-HPV-DNA检测诊断敏感度虽高(90%),但特异性低(70%);TCT检查特异性高(98%),敏感性低(80%),两组特异性比较有显著差别(P〈0.01);TCT检查宫颈阳性病例检出率为80%;而HCⅡ-HPV-DNA与TCT联合筛查宫颈阳性病例检出率达97%;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HCⅡ-HPV-DNA联合TCT进行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能明显提高检出率和筛查效率,在子宫颈癌高危人群中进行大规模的初筛更具价值,开辟了子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筛查宫颈癌的效果,探索适合社区育龄妇女宫颈癌筛查的途径与方法以及社区卫生应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筛查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日-2012年3月20日西乡街道社康中心妇科门诊宫颈癌筛查的妇女作为对象,使用专门的宫颈刷来采集宫颈细胞,标本注明社康中心的名称、患者的姓名和年龄、取样时间,送到上级医院检验科检验.每位筛查者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对阳性患者详细清晰地描述宫颈异常区域直接活检,建议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检验科进行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本次共筛查240名育龄妇女,共发现异常43例(不包括萎缩性及普通炎症改变),占17.92%.其中,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改变13例(5.41%),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例(3.75%),其中HPV感染7例,占LSIL的77.78%,占筛查人数的2.9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例(1.67%),子宫颈鳞癌2例(0.83%),滴虫性阴道炎35例(14.58%),疱疹病毒感染1例(0.42%),霉菌性阴道炎109例(45.42%).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应用液基细胞学联合阴道镜筛查宫颈癌筛查后,社区居民对宫颈癌的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知晓事由干预前的26.55%上升至96.58%,切实让居民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及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我市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宫颈癌发病情况,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降低死亡率,探讨更适合农村已婚妇女的宫颈癌筛查方式.方法 对我市2 000名农村已婚妇女采用改良巴氏涂片法行宫颈采样,对经妇科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异常的已婚妇女再行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参加宫颈癌筛查的2 000人中,问卷调查确定阳性者175例(8.75%),巴氏细胞涂片检测确定阳性者170例(8.50%),二者结合确定阳性者316例(15.80%).109例接受伯塞斯达系统(TBS)阴道镜检查,检出宫颈病变29例(检出率为26.61%).结论 对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最简单的检测方法为细胞学检查,如果同时配合阴道镜检查,采用TBS分类法报告比较检查结果,不仅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而且便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9.
子宫颈癌在全球和我国,都是危害妇女健康且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我国2011年子宫颈癌发病统计数为7万例,估算数为13.15万例,死亡数为3万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子宫浸润癌及其高等级癌前病变主因,从HPV 持续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在发展到子宫浸润癌,通常需要10~20年.因此我市为提高宫颈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对宫颈癌的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保护措施,提高广大妇女健康水平,于2010—2011年度“为户籍适龄妇女提供子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工作.该院妇科承担了2010—2011两年宫颈癌筛查任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妇女宫颈癌筛查方法。方法运用宫颈巴氏涂片法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 )检测法分别对47554和12226例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以宫颈活检后病理组织学结果为标准。结果宫颈巴氏涂片法筛查出宫颈病变48例,检出率为10.1/万,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检出率为8.2/万,宫颈癌检出率为1.9/万。HPV检测法筛查出宫颈病变检出率为53.2/万,其中CIN检出率为47.4/万,宫颈癌检出率为5.7/万。HPV检测法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高于宫颈巴氏涂片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V检测法联合薄层液基细胞学筛查,灵敏度为95.4%,特异度为91.3%。结论和宫颈巴氏涂片法相比,HPV检测法有利于早期检出CIN以及宫颈癌。细胞学检查对高危型HPV阳性人群分流管理可增加HPV检测的特异度,提高筛查效能。高通量基因测序HPV检测法操作简单,一次可检测大样本,适用于经济发达地区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蒙古镶黄旗牧区妇女宫颈癌前病变的分布和患病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0年5月镶黄旗妇幼保健所620例宫颈癌患者的筛查结果。结果:镶黄旗妇女宫颈细胞学异常发生率为0.65%(4例),其中蒙古族妇女(占0.87%)宫颈细胞学异常发生率高于汉族妇女(占0.51%)。36~45岁育龄妇女宫颈细胞学异常发生率(1.03%)高于20~35岁妇女(0.60%)和45岁以上妇女(0.00%)。结论:镶黄旗蒙古族宫颈细胞学异常的发生率较高,宫颈癌筛查是降低宫颈癌前病变的重要手段。预防宫颈癌前病变的最好方法是积极治疗炎症,防止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性生活需检点,控制早婚、多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对宫颈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干预,已成为防治宫颈癌的主要环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其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宫颈细胞学检查联合HPV检测是目前公认的宫颈癌及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长春市城区贫困妇女免费子宫颈癌筛查工作的开展情况,为提高该地区贫困妇女宫颈癌的防控体系和救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即将扩大的宫颈癌筛查人群提供有益实践。方法通过收集2015—2021年长春市城区贫困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的相关资料,对筛查结果进行综合性描述、分析。结果共筛查适龄贫困妇女16559例,宫颈细胞异常检出率为4.97%(823/16559),阴道镜随访率仅为61.34%(531/864)。通过筛查发现宫颈癌前病变56例,检出率为338.18/10万(56/16559),筛查检出宫颈癌3例,检出率18.12/10万(59/16559),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检出率为356.30/10万(59/16559),与同期不同省市的筛查数据相比,长春城区贫困妇女的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位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结论长春市城区贫困妇女宫颈癌筛查显现出一定成效,未来在筛查质量、广泛开展贫困妇女健康教育及加大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救助力度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郭苑青 《中国卫生产业》2012,9(17):112-112,114
目的通过2010~2011年社区肿瘤调查,分析我社区在肿瘤筛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本社区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水平,促进居民身体健康。方法按政府的肿瘤防治工作要求,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主体开展肿瘤早发现筛查工作,对本辖区户籍居民进行问卷筛查评估。结果完成肿瘤筛查问卷3105人次,将问卷内容录入肿瘤筛查信息系统后按评估标准进行自动分析,发现高危人群451人次、复查408人次、癌症确诊4例、其中2例为肿瘤早期。结论以健康教育先导,开展肿瘤筛查工作,能有效从人群中筛选出无症状的肿瘤高危人群和肿瘤病人,以便及时对患者进行社区干预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HPH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2006年4月~2008年4月选取开展妇女健康体格检查较好的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系统及尚未很好开展子宫颈癌筛查的深圳市龙岗区居民社区健康妇女为研究对象,对30~60岁妇女进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筛查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子宫颈癌。结果:筛查深圳市福田区教育系统女性教职工1761例,HPV阳性者208例(11.81%),≥CINⅠ病变34例(1.93%);深圳市龙岗区紫薇社区妇女764例,HPV阳性者122例(16.00%),≥CINⅠ病变34例(4.5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49,P=0.0044,χ2=12.9075,P=0.0003);HPV阳性者≥CINⅠ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HPV阴性者(OR=25.47,95%CI:14.35~45.23);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评价HPV检测对预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病变)的临床价值,其敏感度:76.47%,特异度:88.69%,阳性预测值:15.75%,阴性预测值:98.46%。结论: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密切相关,应将HPV感染者作为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健康人群普查能有效预防子宫颈癌前病变及子宫颈癌;应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人群自觉参与子宫颈癌筛查。  相似文献   

16.
8281例妇女宫颈刮片细胞学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海珠区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科8 281例妇女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了解该地区妇女宫颈发病情况,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方法对2010年1—12月来我院妇女保健科体检的8 281例妇女宫颈刮片结果进行分析。细胞学结果异常者进行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三阶梯技术规范诊治管理。结果在8 281例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中,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病变阴性(NSIL)8 197例,细胞学异常者82例,其中1例非典型鳞状细胞患者经组织学检查为宫颈癌;直接诊断为宫颈癌2例。结论妇女定期检查对宫颈癌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两种宫颈癌筛查方案的成本效益,探讨适合安徽本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方案。方法 调取安徽省5个项目县宫颈癌检查项目统计报表和个案资料,提取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案一)与宫颈细胞学检查(方案二)两种筛查方案的检查人数、结案情况、宫颈癌前病变妇女的年龄等。采用x2检验对两种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宫颈癌早期诊断率进行比较,采用t检验比较两种方案的成本效益。结果 5个项目县53 974例农村妇女中,方案一的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672.28/10万高于方案二313.11/10万(x2=36.76,P<0.001),方案一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是690.70/10万高于方案二的334.81/10万(x2=34.56,P<0.001)。方案一筛查宫颈病变的效益成本比231.29、筛查挽救寿命带来的总效益135936551.01元均高于方案二(200.13、91597111.27元)。但是方案一的年人均筛查费用是27.06元,高于方案二的14.19元。结论 HPV检测联合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筛查方案对于筛查宫颈病变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更有利于宫颈癌前病变早诊早治。但是宫颈细胞学检查的筛查方案前期成本需求小,适合在经济不发达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多种检测方法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为子宫颈癌筛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子宫颈癌高发区江西省修水县大桥乡妇女进行以人群为基础的研究,对已登记的2499名年龄为30~49岁农村已婚妇女分别做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新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TCT)、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VIA)、碘染色后肉眼观察(VILI)以及电子阴道镜检查。全部检查方法均以独立、双盲方式进行。对VIA、VILI及电子阴道镜三项检查中任何一项存在子宫颈可疑病变的妇女行子宫颈活检;对以上三项检查均未发现可疑病变,但子宫颈脱落细胞HPV阳性或TCT结果阳性(ASCUS以上级别)的妇女,2周后给予子宫颈活检。观察HPV、TCT、VIA、VILI、电子阴道镜等筛查方法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进行子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宫颈组织病理诊断均经国际癌症研究所病理确诊。筛查时将病理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CINl)纳入阴性结果,将CIN2以上(包括CIN2)病变纳入阳性结果。宫颈细胞学按TCT(thinprep cytology test)标准制片,细胞学诊断按照2001年TBS(The Bethesda System)细胞病理分类标准判读诊断。结果2499名受检妇女中,2432名纳入研究(67名妇女因HPV或TCT阳性未行活检故未列入统计),其中HPV阳性妇女387例;TCT阳性妇女153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共检出CIN及子宫颈癌99例,其中CIN237例,CIN359例,宫颈癌3例。HPV、TCT、HPV+TCT、VIA、VILI、VIA+VILI、阴道镜检等筛查方法的敏感度分别为96.67%、89.47%、97.98%、56.57%、36.36%、63.64%、39.39%。特异度分别为85.00%、96.91%、86.97%、94.60%、96.23%、92.97%、98.14%。结论HPV+TCT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敏感度高于其他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探讨子宫颈癌的筛查方法、筛查策略。合理的筛查方案应该涉及多种技术的组合,按照地区资源条件和人群风险度进行优化配置,具体方案由各种技术的成本及可获得性决定。采用不同的宫颈筛查项目进行人群筛查,以监测宫颈状况,降低宫颈癌发病率,最大限度地降低子宫颈癌对妇女生命和健康的威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武义县农村妇女宫颈病变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武义县2009—2011年45310例符合条件的当地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筛查并回顾性分析。结果:筛查当地妇女45310例,筛查率为72.43%;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908例(2.004%);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为宫颈病变及浸润癌547例(1.207%)。宫颈细胞学异常与年龄、文化程度有关(P〈0.01),而与职业无关(P〉0.05);宫颈病变患病率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均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宫颈病变及宫颈癌对农村妇女健康与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应进一步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素质,加强对居民的宣传和教育,使更多的妇女接受宫颈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