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40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和40例对照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并分析梗死灶数量、位置等不同因素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25%)显著高于对照组(5%,P〈0.05);皮质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于皮质下梗死(P〈0.05);多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率高于单病灶患者(P〈0.05)。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可能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皮质及多发病灶患者更易出现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分别对24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24例老年2型糖尿病未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组及24例老年非2型糖尿病的无症状性脑梗死组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体质量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升高(P〈0.05),同时高密度脂蛋白降低(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以多梗死灶多见,体质量指数、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纤维蛋白原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是共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鸾 《职业与健康》2006,22(8):620-621
目的分析比较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临床特点,引起人们对无症状脑梗死的重视。方法搜集了某医院门诊及住院脑梗死病人355例,将其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组,用统计学检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两者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6.07,P〈0.01),而在性别、发病危险因素、病灶类型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一样不容忽视,应早诊断,早治疗,对有危险因素的高危群体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4.
鞠琴 《工企医刊》2002,15(6):12-13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对652例住院确诊的首次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652例脑梗死患者中继发癫痫56例(8.59%),其中2周内发生率为26例(46.43%),2周后发生率为30例(53.57%)。脑梗死后癫痫发生在脑叶梗死者占82.1%,以颞叶最多,可见其与病灶部位密切相关。单纯部分性发作29例(51.8%)。结论:脑梗死后癫痫发作与皮层梗死密切相关,以部分性发作为多见,大面积脑梗死易继发癫痫持续状态,死亡率高。癫痫发生的机理,多与动脉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期抑郁症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有、无抑郁状态的老年人无症状性脑梗死进行对照研究。结果60例呈抑郁状态的老年人中有35例经颅脑MRI证实有无症状性脑梗死,发生率为58.33%。60例无抑郁状态的老年人发生梗死灶者15例,发生率为25.0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与无症状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引起进展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了116例进展型脑梗死病人临床、血糖、血脂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16例进展型脑梗死病人,降压过低过快,大于原血压的20%的49例,脑梗死前有TIA39例,高血糖(血糖〉11.1mmol/L)19例,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19例,脱水19例,发热大于38.5℃18例,高血钠、高血氯11例,冠心病和心功能衰竭10例,消化道出血3例。72h内进展停止110例(94.8%)。同时存在2个以上危险因素61例(52.6%)。结论 进展型脑卒中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TIA是重要的危险因素,与进展型脑梗死大面积梗死密切相关。对进展型脑梗死,抗凝治疗的同时要对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桥脑腔隙性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提高社区医生对其识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发病24h内发病的脑梗死患者51例,在72h内完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符合脑桥腔隙性梗死(LacunarPontineInfarction,LPI)诊断标准,根据发病一月时改良的Rankin残障量表(roBs)评分,分为转归不良组(mRs〉2分10例,占52.26%)与转归良好组(mRs≤2分21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肱共振表现和危险因素。结果23(74.19%)例表现为不同程度偏瘫,入院时NIHSS为4.70±5.11,第5d为4.66±5.40,第7d为5.80±2.98,出院时为5.29±2.61,不同时间段NIHSS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6(19.35%)例有早期运动障碍加重。结论腔啉陛脑桥梗死患者有部分运动进展,部分患者1个月是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预后。方法收集本院内科住院的117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结果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78.63%)、糖尿病(19.66%)、高脂血症(19.66%)、冠心病(17.1%),临床症状依次为肢体乏力、眩晕、肢体麻木、意识障碍,体征依次为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病灶累及部位依次为脑干、丘脑、小脑。随访95例,86例预后良好,9例预后不良。结论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脑梗死的最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常见肢体乏力、眩晕、肢体麻木、意识障碍,体征常见肢体瘫痪、颅神经损害、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磁共振检查是及早明确诊断有效的方法,后循环梗死的预后比传统认为的要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1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中,高血压43例(84.31%),糖尿病17例(33.33%),高脂血症28例(54.9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6例(37.2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35.29%),烟酒嗜好32例(62.75%)。结论高血压是腔隙性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凡可致动脉粥样硬化、脑小动脉硬化、血流动力学障碍及血液黏稠度增高的疾病,均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同时进行MRI常规(T1WI,T2WI)程序及DWI程序检查,比较信号强度和病灶大小。结果超早期(≤6h)DWI检出高信号病灶而常规MRI扫描未检出病灶(P〈0.01);急性期(7—72h)DWI病灶检出率100%,常规MRI病灶检出率55.6%(P〈0.05);亚急性期(4~7d)DWI与常规MRI扫描均100%检出病灶(P〉0.05);稳定期(8~15d)DWI病灶检出率74%,常规MRI病灶检出率100%(P〉0.05);慢性期(〉15d)DWI病灶检出率35.7%,常规MRI病灶检出率100%(P〈0.01)。DWI在超早期及急性期可显示T2WI不能显示的病灶。病灶面积在稳定期之前,DWI〉T2WI;稳定期二者相等;稳定期之后,DWI〈T2WI。病灶面积越大,DWI扫描呈高信号的持续时间越长。结论DWI对超早期、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显著优于常规MRI,应用DWI可以判断新旧梗死病灶;应用DWI和T2WI从影像学角度对脑梗死进行分期,可能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危险因素。方法回顾调查111例18~45岁年龄段的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归纳总结其常见病因及危险因素。结果111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中有明确病因者99例(89.2%),病因不明的12例(10.8%)。其中动脉硬化78例(78.8%),烟雾病6例(5.4%),夹层动脉瘤4例(3.6%),栓塞性疾病3例(2.7%),脑动脉炎2例(1.8%),颅脑外伤2例(1.8%),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2例(1.8%),先天性卵圆孔未闭1例,肌纤维发育不良1例(0.9%)。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鼻窦炎、糖尿病、嗜烟酒、心脏病、抗磷脂抗体综合症。结论青年脑梗死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常见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50例经颅脑MRA或DSA确诊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MCASC)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其头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2W的改变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分型并依据分型判断其发病机制。结果50例患者共发现57条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未发现病灶的有6(占12.0%)个大脑半球,多发性脑梗死和单发脑梗死分别见于13(占22.8%)个和38(占66.7%)个大脑半球。脑分水岭梗死、流域性脑梗死、纹状体内囊梗死、半卵圆区脑梗死、多发性散在点状脑梗死(MSSI)、腔隙性脑梗死分别见于18(占31.6%)个、12(占21.1%)个、12(占21.1%)个、6(占10.5%)个、2(3.5%)个和1(1.8%)个大脑半球。结论MCASC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约占1/3,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和动脉-动脉栓塞;流域性脑梗死约占1/5,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继发原位血栓形成;纹状体内囊梗死约占1/5,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覆盖多条豆纹动脉开口;半卵圆区梗死、MSSI、腔隙性梗死等也可见到但较少见。半卵圆区梗死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覆盖豆纹动脉开口,动脉-动脉栓塞是MSSI的主要发病机制,高血压豆纹动脉透明变性是腔隙性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以上梗死类型可单发或混杂多发,多发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原位血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覆盖豆纹动脉开口、动脉-动脉栓塞等多因素同时存在并混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67例ACI均为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ACI35例为观察组,非糖尿病并ACI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头颅CT或MRI、颈动脉彩超),并对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bg)、体重指数(BMI)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以多灶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多见,血TC、LDL—C、Fbg、BMI与非糖尿病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ACI有关的危险因素较多,积极干预危险因素是防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周道奇  杨明启  阎爱霞 《中国保健》2008,16(14):643-644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脑梗死并存的相关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地总结分析本院2003年10月~2007年10月的住院病人冠心病并发脑梗死8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88.6%为老年患者、86.4%为多发脑梗死,60.2%为无症状性脑梗死,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区和白质区,分析了冠心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征.结论: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高龄和缺血性心脏病是无症状性脑梗死较危险因素,老年冠心病需同时防治脑梗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病变部位和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3年9月~2006年9月住我院的经CT或MRI证实的47例病人的临床资料,与30例健康者对照,进行百分比统计和χ2检验.结果本组病人基底节区病灶占46.8%,侧脑室旁白质占21.2%,放射冠占17%;病灶类型主要是腔隙状态占83%.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者分别占66%、61.7%、29.7%,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无症状性脑梗死大多存在危险因素,应早期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对脑梗死后意识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英国OCSP分型追踪观察了138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白质疏松组78例,非白质疏松组60例。结果经logistic回归发现白质疏松(OR=5.294,95%CI:1.451~19.318)和OCSP分型中的全前循环梗死(TACI)和后循环梗死(POCI)类型(OR=14.489,95%CI:4.121~50.934)是影响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研究发现OCSP分型中的TACI和POCI类型及白质疏松均是意识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脑梗死发病时白质疏松组的意识障碍发生率低于非白质疏松组,但意识障碍程度则较非白质疏松组严重且恢复慢,提示白质疏松对意识障碍的影响是双重的。因白质疏松的慢性脑缺血耐受,故脑梗死时发生意识障碍例数少;但对脑梗死发病3个月以内的意识状态的改善则有消极作用。脑梗死后意识障碍的发生OCSP分型可能起主导作用,白质疏松只起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继武 《中国保健》2008,16(11):493-494
无症状性脑梗死是指有脑梗死影像学特征,但无脑梗死的症状及体征,或症状轻微未被病人认识,包括头部CT检查发现与已知中风症状、体征无解剖学关系的梗死灶.随着头部CT及MRI的广泛应用,无症状性脑梗死日渐增多,被认为是中风的早期病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回顾分析2002~2007年我科住院无症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加强临床医师对无症状脑梗死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王蕾  梁钢 《职业与健康》2007,23(1):70-71
目的研究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将65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按照梗死灶直径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测定空腹血糖、胰岛素、血脂,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病人血脂、胰岛素、IS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胰岛素明显高于非腔隙性脑梗死组(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ISI较非腔隙性脑梗死组明显减低(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腔隙性脑梗死可能直接与IR有关。  相似文献   

19.
潘爱华  李静 《现代保健》2009,(36):38-39
目的 探讨医源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医源性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医源性脑分水岭梗死均为血压或有效循环血容量骤降所致,15例(50%)降压过猛,4例(13.3%)过度脱水,4例(13.3%)过度出汗,4例(13.3%)手术相关性低血压,3例(10%)过度利尿。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本组病例中60岁以上患者23例,占76%;26例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16例存在动脉狭窄或闭塞,22例进行TCD检查,17例存在动脉狭窄或闭塞,分别占62%、77%。结论医源性因素导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或血压骤降是脑分水岭梗死发生的始动因素,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闭塞以及微栓塞是脑分水岭梗死的重要促发因素。及早识别医源性脑分水岭梗死,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总结脑梗死后发生HT患者49例,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未发生HT)106例作为对照.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数及计量资料分别应用x2、t检验,各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再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1)HT组出血后临床症状加重21例(42.9%),其中表现为意识障碍程度加重8例、偏瘫加重7例和出现头痛头晕或加重5例;(2)梗死后15d内发生HT占87 0%;(3)皮层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心房纤颤(房颤)、脑栓塞、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均增加脑梗死后HT的风险(P<0.05),其中以脑栓塞及房颤影响最大;(4)HT各亚型中以脑实质血肿形成2(PH-2)型出现临床症状的概率较高.结论 大动脉主干闭塞较易发生HT,且多在脑梗死后15d内发生,其短期预后与分型有关;皮质梗死、大面积脑梗死、房颤、脑栓塞、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HT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