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慢性肾衰竭并高钾血症542例次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慢性肾衰竭并高钾血症的临床表现和抢救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来用血液透析等抢救一组肾衰竭并高钾血症病人186例,共并发高钾血症542次的临床过程。结果540例次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清钾浓度降至正常范围,心电图的高血钾图象消失,2病例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99.6%。结论血液透析疗法是治疗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方法,使用含钾3.0~3.5mmol/L浓度的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对降低高钾血症效果确切,可靠安全。血液透析治疗早期,不应作单纯超滤脱水治疗。透析早期仍有因高钾而致心跳骤停等危险,应随时准备心脏复苏等抢救。  相似文献   

2.
陈正芳 《药物与人》2014,(10):23-24
目的:时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临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32例,对其常规检测一般生化指标包括透析前、后血清钾(K).透析前血清钠(Na)、肌酐(Cr)、尿素氯(BUN)、血糖(Glu)、二氧化碳结合力(C02CP);并对其应用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B受体阻断剂等和残尿量,糖尿病史等的情况。结果用Pearso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Pearson分析示MHD患者血钾水平与饮食钾摄八量相关(r—O.86,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HD患者高钾血症的独立影响因素为饮食钾摄入量(ORl.049,96.8%,C11.295,1.096,P=0.000)。结论:患者血钾水平与饮食钾撮入量相关,对患者高钾血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在临床中控制饮食中钾的摄入量可作为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钾血症发生的重要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衰并发高钾血症,清除患者体内过多的水分、,尿毒素,快速清除高血钾,使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得到纠正,血压下降,心衰及时得到控制,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本组158例急性肾功衰竭并发高钾血症,采用德国进口和瑞典进口人工肾机、进口空心纤维透析器,血仿膜及聚风膜,采用低分子肝素和肝素抗凝,每公斤体重0.5~1.2mg,进行了血液透析,治疗每个患者透析3~6次,每次3~5小时,部分患者采用丽珠树脂灌流器及爱尔碳肾串联血液透析进行了吸附透析治疗,同时配合临床病因及对症治疗。结果158例急性肾功衰竭并发高钾血症患者应用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后,141例肾功能恢复血钾下降正常治愈。有效率89.2%,死亡17例,死亡率10.76%。结论血液净化对急性肾功衰竭并发高钾血症抢救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抢救肾衰竭并活动性出血患者经验。方法42例肾衰竭并活动性出血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肝素血液透析。结果本组患者中有40例临床治愈,2例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无肝素血液透析是抢救肾衰竭并活动性出血患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的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庆敏 《健康天地》2010,4(2):78-78
现代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极大地延长。然而,在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极易由于饮食控制不合理,导致水钠潴留、高钾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为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和健康指导,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从而增强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竭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梗阻性肾病等均可导致慢性肾衰竭。在慢性肾衰竭的早期,正确、科学的饮食治疗非常重要,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摄入低盐、低磷、优质低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相似文献   

7.
现代血液净化设备的不断更新及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然而,在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极易由于饮食控制不合理,导致水潴留、高钾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为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合理准确的饮食护理,不仅可以达到或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防止或减轻并发症,还可以改善透析效果,增加患者主观舒适度,从而增强患者适应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白旭峰 《现代保健》2009,(35):84-84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8年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急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中肾前性12例,主要为术后低血容量、感染、腹泻、呕吐所致;肾后性10例,主要是梗阻性所致;肾性8例,主要是由肾小球疾病、药物损伤、中毒所致。30例患者中4例死亡,14例痊愈,5例未愈,7例好转。1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结论肾小球疾病所致的肾衰竭应尽早行肾活检。老年人是药物性肾损伤的高危人群,低血容量引起的肾衰竭应及时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12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感染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35.0%,感染部位以导管感染为主,占30.95%,其次为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统,分别占26.19%、23.81%、9.52%;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疗程(13.6±4.2)d,统计各感染部位抗感染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伴有糖尿病、血红蛋白、血白蛋白、中心静脉置管等因素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加强血液透析室医务人员感染管理及规范操作,加强治疗老年患者基础疾病,以降低血液透析室患者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正>血液透析对于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进行血液透析,可能让患者发生营养不良、高钾血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存质量和治疗效果。透析患者如果什么都不吃,可能导致营养失衡,如果饮食不科学则可能诱发其他并发症。因此,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发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0例,通过对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以对其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泌尿系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20例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有70例伴发泌尿系感染,感染率为16.7%;70例泌尿系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0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8株,占56.9%,革兰阳性菌34株,占33.3%,真菌10株,占9.8%;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肾病、贫血、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肿瘤相关肾病、低蛋白血症及透析龄等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伴发泌尿系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肾病、贫血、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合并高血压肾病等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伴发泌尿系感染较多,其中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合并糖尿病肾病、贫血、慢性肾小球肾炎及合并高血压肾病等,临床上应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血液透析治疗严重急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对其进行早期血液透析治疗。结果治愈27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57%(1/28)。血液透析后患者呼吸频率、心率逐渐降低,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趋于正常。对存活者随访3个月,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无一例转为慢性肾衰竭。结论早期血液透析是治疗严重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邢军 《中国保健》2010,(6):76-76
目的观察低蛋白饮食配合酮酸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低蛋白饮食配合酮酸作为基本治疗原则,治疗23例慢性肾衰竭病人,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蛋白饮食配合酮酸治疗慢性肾衰竭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采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血液透析组,血液透析滤过组及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每组20人;对3组慢性肾衰竭患者采取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进行治疗,接受治疗6个月后观察记录患者甲状旁腺素、肌酐、血尿素氮及皮肤瘙痒程度等各项指标。结果:3组对肌酐及尿素氮的清除都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P0.05);血液透析滤过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和甲状旁腺素与接受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组患者的血压较为稳定,甲状旁腺素和皮肤瘙痒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得到了明显的缓解(P0.05)。结论:血液透析滤过及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应用血液透析,能明显的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降低患者的血甲状旁腺素,血磷等各项指标,但是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大力实践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头孢吡肟致肾衰竭患者抗生素脑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 观察18例因不同部位的感染应用头孢吡肟治疗,而出现抗生素相关脑病,经及时停药,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肾衰竭患者,分析其发病特点及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经1~2次治疗后,均能恢复正常,神经、精神症状消失,且无复发.结论 肾衰竭患者应用头孢吡肟治疗时,较易出现抗生素脑病,应及时诊断,及时停药,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徐瑞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472-6473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70例,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其他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14%。结论通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毒蕈中毒临床病例资料及特征分析,探讨毒蕈中毒的类型。方法 对138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胃肠炎型29例,全部治愈;急性肾衰竭型83例,治愈81例(97.6%),转为慢性肾衰竭2例(2.4%);中毒性肝炎型23例,治愈15例(65.2%),死亡8例(34.8%)。混合型3例,均死亡,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并中毒性肝炎型。结论 毒蕈中毒的机制复杂,其类型及分型应符合临床病例资料,据本组临床资料及文献报道分为四型:胃肠炎型、急性肾衰竭型、中毒性肝炎型和混合型。  相似文献   

18.
血液透析是通过血液透析机及其相应配件.利用血液透析器的弥散、对流、吸附和超滤原理为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措施。其是慢性肾衰竭病人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也为急性肾衰竭患者完全或部分恢复肾功能创造了条件。血液透析的患者大部分为慢性病人.由于自身抵抗力下降,在长期透析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肾衰竭(CRF)患者血清瘦素变化,以及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CRF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实验组经过血液透析滤过前后及对照组的瘦素水平。结果 CRF患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RF患者经血液透析滤过后瘦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血液透析滤过可降低瘦素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头孢地嗪与左氧氟沙星两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74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并发下呼吸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头孢地嗪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1例恶心,发生率为2.70%,经积极对症处理后恢复。结论采用头孢地嗪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相比单一用药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和恢复患者免疫功能,细菌清除率高,同时不会引起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