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27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182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82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88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88例进行对照。结果270例中119例阴道试产,88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3.9%;RCS182例,手术产率67.41%。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平均住院天数多,经济费用高。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0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10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再次剖宫产(RCS)73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73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35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35例进行对照.结果:108例中48例阴道试产,35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2.9%;RCS 73例,手术产率67.6%.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CS组较VBAC组产后出血量高,平均住院天数多,经济费用高.RCS组产后出血率较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剖宫产术后再孕118例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晓若  宋春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2):3075-307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11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剖宫产(RCS)84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首次剖宫产(PCS)84例进行对照;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34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34例进行对照。结果;118例中50例行阴道试产,34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8.0%;84例手术,手术产率71.2%。VBAC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RCS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严重粘连发生率均较PCS组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的,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 对1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23例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23例进行对照分析,再次剖宫产(RCS)I45例与同期首次剖宫产(PCS)145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6例孕妇阴道试产,23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3.89﹪;选择RCS145例,手术产率86.31%.VBAC组新生儿窒息率、产时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差异(t=1.524,P>0.05);RCS组较VBAC组出血量大(195.9±4.6)mL、(165.7±13.6)mL,有极显著性差异(t=10.552,P<0.01);RCS与PCS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9,P>0.05).结论 剖宫产史作为再次妊娠剖宫产的指征是不合理的,如无剖宫产指征,应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6例分娩方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156例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6例疤痕子宫中53例进行阴道试产,33例试产成功,成功率62.3%;再次剖宫产(RCS)123例,手术产率78.8%。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组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RCS组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RCS组产后出血、粘连发生率均高于首次剖宫产(PCS)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李云英 《健康必读》2008,7(4):49-5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对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我院28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91例与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91例进行对照。结果280例中130例行阴道试产。91例试产成功,成功率70%。VBAC组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其中再次剖宫产组的产后出血量比VBAC组偏高,平均住院天数比VBAC组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安全性。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6年12月386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试产条件的186例阴道试产,对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86例进行对照。结果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BAC)129例,成功率69.4%,再次剖宫产(RCS)57例,手术产率30.6%;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VBNC)136例,阴道分娩率73.1%,手术产50例,手术产率26.9%。两组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阴道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试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对该院38例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进行分析,分别与随机抽取的非疤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38例和再次剖宫产257例进行对照。结果: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与非疤痕子宫再次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出血量、产程、新生儿窒息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无1例子宫破裂发生;再次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比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多,平均住院天数比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组长。结论:剖宫产史并非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符合阴道试产的可给予试产,以减少再次剖宫产给患者带来的手术痛苦及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9.
俞秋珍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0):4661-466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71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孕妇全面评估后进行阴道试产,成功21例,试产成功率58.3%。其余235例行再次剖宫产术,手术产率86.7%。前次剖宫产孕妇第二胎自然分娩产后出血量、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与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再次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产后出血量明显多于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结论:如果进行正确产前评估,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可以进行阴道分娩试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安全性问题。方法对116例剖宫产后妊娠经阴道分娩病例的分娩方式、新生儿情况、产后出血及产程、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160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2组自然分娩、产钳助产、臀位产,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量、平均产程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剖宫产绝对指征,符合试产条件者,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产妇的产时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和平院区VBAC的12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VBAC组),按1∶2配对病例对照设计,选择与VBAC产妇同时期分娩的重复性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section,ERCS)产妇244例(ERCS组)及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244例(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的母婴结局,分析VBAC组的产时特点。结果①ERCS组年龄最大、孕次最多,对照组年龄最小、孕次最少;对照组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两组;ERCS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分娩前BMI高于其他两组;VBAC组孕期增重低于其他两组,入院时宫颈Bishop评分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BAC组分娩孕周(38.47±1.82)周,低于对照组(P<0.05);VBAC组早产发生率最高、新生儿体重最低、巨大儿发生率最低(P<0.05);VBAC组产后出血量最多,对照组次之,ERCS组最少(P<0.05),VBAC组及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ERCS组(P<0.05);VBAC组、对照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少于ERCS组(P<0.05);3组新生儿Apgar评分、转入NICU率、输血率、产褥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中均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③VABC组中自然临产率、阴道助产率、会阴侧切率高于对照组,引产率、分娩镇痛率、产程中应用缩宫素比例低于对照组,第一、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体重,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更好地理解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delivery,TOLAC)产程特点,加强监测,有助于降低TOALC的风险,提高VBAC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成功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遂宁市中医院产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426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试产的临床资料,统计试产结果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 426例孕妇中,阴道试产成功271例,阴道自然/助产分娩,且无子宫破裂;失败155例,试产期间出现剖宫产指征而改行剖宫产。对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成功组产后出血率3.32%,子宫破裂率1.10%,失败组产后出血率7.10%,子宫破裂率1.29%,产后出血率差异明显(P0.05),而子宫破裂率、新生儿窒息人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孕妇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孕妇年龄、子宫下段厚度、有阴道分娩史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瘢痕厚度、孕周、入院宫口扩张、距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新生儿重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分析,孕妇产前BMI、孕妇年龄、子宫下段厚度、有阴道分娩史、是否临产入院均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阴道分娩史OR值最高,是影响试产成功的重要因素。结论孕妇产前BMI30 kg/m~2,年龄30岁,子宫下段厚度4 mm,上次术后无发热,临产入院者,有阴道分娩史经历者比较适合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助产士门诊干预对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11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孕妇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61例接受常规产检门诊宣教和参加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专家门诊,研究组6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助产士门诊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3个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出院前母乳喂养率。结果研究组顺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出院前母乳喂养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助产士门诊干预能提高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顺产率、出院前母乳喂养率,改善母婴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围生结局。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2015年4月就诊的197例瘢痕子宫分娩的产妇及新生儿结局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197例瘢痕子宫的产妇中147例剖宫产分娩(剖宫产率为74.62%),其中选择性重复剖宫产(elective repeat cesarean delivery,ERCD)129例;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TOLAC),其中成功经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delivery,VBAC)50例,成功率73.53%。②ERCD组手术指征:患者意愿41例(31.78%),巨大儿21例(16.28%),高龄9例(6.98%),漏斗骨盆9例(6.98%),中央型前置胎盘6例(4.65%),其他因素43例(33.33%)。③VBAC组胎儿估计体质量较小、产后出血量多、骨盆出口直径宽、宫颈评分高、住院天数少、新生儿转儿科率高,与ER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比较VBAC与TOLAC失败转剖宫产2组,此次分娩距上次剖宫产时间VBAC组较短,自然临产率稍高,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质量及转儿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⑤VBAC组第一产程(6.37±2.12)h,第二产程(26.95±15.00)min,第三产程(5.17±1.41)min,均在正常产程范围内。结论:严格选择适应证,充分的沟通,产程中严密的监测和做好手术准备,瘢痕子宫产妇阴道试产是可行且安全的,自然临产及宫颈评分高的患者更容易阴道分娩成功,且产程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动态观察宫颈Bishop评分在预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VBAC)中子宫破裂的价值。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禄丰县人民医院70例VBAC(研究组)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同期首次阴道分娩70例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研究组55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78.5%;对照组63例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90.0%,两组阴道分娩率无统计学差异(χ2=3.45,P=0.06)。研究组因宫颈条件不良行剖宫产率(17.1%)显著高于对照组(0.04%)χ2=11.43, P<0.05。研究组4例新生儿轻度窒息,对照组6例新生儿轻度窒息,两组无显著性差异(χ2=0.43,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67,P=0.30)。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符合阴道分娩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阴道分娩是安全的,但阴道试产4小时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2分,建议及时终止妊娠,预防子宫破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的因素以及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 638名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孕妇,根据阴道试产成功与否分为阴道分娩成功组(1 038名)和阴道试产失败组(600名)。对比两组的产后出血率、子宫破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总结影响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相关因素,影响母婴结局的相关因子。结果孕妇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情况与年龄、产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入院宫口的扩张情况、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是否紧急入院及有无阴道分娩史之间有关联;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子宫破裂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成功与孕妇年龄≤35岁、产前BMI30 kg/m~2、距离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10年、有阴道分娩史、紧急入院以及入院时宫口扩张≥6 cm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6--2010年广州市海珠区辖区助产机构产时保健开展现状及质量情况,为继续规范助产服务提供依据。方法以2006—2010年63204例产妇及63324例活产儿为对象,采用检验对不同年份、不同分娩方式及母婴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6--2010年总的剖宫产率为39.44%,总体剖宫产率呈现下降趋势;围产儿死亡率为9.67%。分娩并发症发生率为1.94%,其中产后出血占分娩并发症的95.60%,其发生率为1.86%;剖宫产产后出血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具有极显著性(X^2=38.553,P〈0.01);新生儿产时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6%,出生窒息发生率为0.98%,占总并发症的92.84%。近几年出生窒息发生率整体下降。结论海珠区近几年经过辖区行业管理以及各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5年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国内有关报道。由于剖宫产增加了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此,对围产期保健工作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剖宫产的认识,减少社会因素导致的剖宫产发生,支持和保护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足月巨大儿与正常体重儿的分娩方式、母婴并发症,探讨巨大儿的不同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哈尔滨市16所医院在2000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分娩的单胎、无出生缺陷、足月(非早产、过期产)活产的巨大儿和正常体重儿的产妇病案(其中包含新生儿病案),比较2138例巨大儿和18233例正常体重儿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结果:巨大儿组的剖宫产率、产妇住院天数、产妇产后出血比例、新生儿窒息比例高于正常体重儿组。巨大儿组的阴道助产率(7.51%)高于正常体重儿组(5.60%),但无统计学意义。分娩巨大儿的产妇产后出血比例、巨大儿窒息比例均与分娩方式无关。结论:足月巨大儿也具有较高的母婴并发症,故应探索并使用正确的产前预测巨大儿的方法,产时给于充分重视,适时正确处理,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产后出血70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曹素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815-4816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降低孕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70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77%,剖宫产发生率5.35%,阴道分娩发生率2.22%,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68.57%,胎盘因素占18.57%,软产道裂伤占11.43%,凝血机制障碍占1.43%。相关因素为孕产史、剖宫产、产程延长等。结论:加强产前、产期保健及预防宫缩乏力,处理好各个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等可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出血发生后采取积极果断的抢救措施是防止产妇死亡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