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护理操作之一。输液前首先要解决输液管的排气问题。工作中常会遇到输液前输液管道排气不能一次成功的问题,这是因为,传统的排气方法是挤压、弹击输液管或分离输液接口重新排气。这既延长了排气时间,又造成了药物浪费。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摸索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排气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朱凤清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842-184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药液丢失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300例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存在药液丢失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输液过程中常见药液丢失的原因以输液末输液管内药液残余量多居首位,其余配制药物,输液前排气及更换液体时药液残留等也是常见药液丢失的原因.结论 正确认识静脉输液中药液丢失的问题,并采取相关护理对策,是减少药液丢失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一次性输液管普及于临床近20年。笔者在输液管排气方法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做了粗浅的探索,为了提高丁作效率,减少药液的浪费,笔者进行了150次输液排气的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由于长时间大量输液或输入的液体不纯、输液管不洁以及多次反复穿刺等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由于输液本身造成的这些反应,称之为输液反应.在日常医疗活动中,输液反应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它可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或使患者的基础疾病恶化.因此,在临床输液中应注重预防,一旦发生,要有及时良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制一种可用于深静脉双腔导管双侧腔同时溶栓的输液接头,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新型输液接头包括输液器导管、输液管三通、双侧连接软管、双侧连接硬管、双侧鲁尔接头,输液管三通连接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药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输液器导管、进液口,再通过输液管三通分别进入第一出液口、第二出液口。结果:该输液接头在深静脉双腔导管双侧腔溶栓过程中,同既往方法相比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别(P>0.05),但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溶栓治疗操作所耗费的时间明显减少(P<0.05)。结论:该输液接头可实现一套输液装置同时进行深静脉双腔导管的溶栓治疗,有效地增强了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护患沟通技巧在急诊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急诊输液中与不同类型,不同疾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了解急诊输液区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护理应对措施。结果安抚了因突然发病引起焦虑患者12000余人次,安慰了因家人生病而焦虑的家属5800余人次。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患者及家属感到了急诊护士的人文关怀,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急诊输液中与不同类型,不同疾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方法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了解急诊输液区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护理应对措施。结果安抚了因突然发病引起焦虑患者12000余人次,安慰了因家人生病而焦虑的家属5800余人次。结论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患者及家属感到了急诊护士的人文关怀,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姬 《职业与健康》2004,20(3):138-138
尘肺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随着患者的年龄的增长病程延长,多数老年尘肺患者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反复感染时最多见的并发症,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治疗和抢救过程中,通过静脉渠道给药补充液体及营养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老年患者输液时易增加心脏负担,同时若滴速调节不当或配伍禁忌掌握不好,很容易引起输液反应,对患者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处理不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输液过程中,护士必须密切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尘肺临床护理工作的经验及体会,就老年尘肺患者输液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临床浅静脉输液时一次排气成功是指输液管内过滤器及管壁和头皮针管内无气泡。尽管采用各种改良方法,一次排气成功率仍未达到100%(为97%~98%左右)。过滤器乳头处残留之空气在输液过程中由于体位改变、输液管的移动、大气压的作用进入头皮针软管处形成小气泡,通过血液进入细小动脉或微血管,  相似文献   

10.
在严寒条件下执行卫勤保障任务中,常因环境温度过低导致输液滴停,影响医疗救治效果。为此,我们研制出可调温输液加热器,并在-15℃~-20℃条件下对203例患者进行了应用,效果良好。1加热器基本结构(1)基本结构:加热棒1支,铝制加热盒1个,温度显示计1个,温度控制器1个(见图1)。(2)主要技术参数:电源电压220V,50Hz;温度调节范围:0~42℃。2临床应用(1)将输液管夹在加热盒的图1调温输液加热器使用示意图沟槽中,接通电源,调节温度控制器直至所需温度。当输液速度过快时,将温度控制器旋钮置于…  相似文献   

11.
输液滴速测定报警器的研制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输液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药物通过输液管滴入病人的血管中,并随着血液循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很短的时间内输入过快过量的液体,就会引起心衰,因此,输液的速度应根据病人不同的疾病、年龄、药性进行调节。同时,液体滴完后要及时换瓶或拔针,否则易使空气进入血管内形成空气栓塞或针头堵塞,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为此,我们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护理师紧密合作,研制了一种输液滴速测定及报警装置,为护理工作人员在观察输液过程时提供准确的液体滴速及输液完毕时发出报警信号。1 材料、结构与工作原理 采用直…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输液器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静脉输液是临床药物治疗的常用给药途径。尤其是在抢救危重患者时,需使药物迅速发挥药效。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输液器,一般是过滤器在输液管终端,并且多数茂菲氏滴管上端无侧孔。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这种设置存在以下不足: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护士根据医嘱给患者推注药物时,通常将注射器乳头与头皮针延长管连接,将药物注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一种集机、瓶、电于一体的平、战两用免吊挂智能输液装置。方法:输液机采用脉冲电磁力恒压装置,并由电子控制电路、机械转动机构、直流电动机组成;输液管在传统重力输液管中增加一个流量控制元件,主要由前后单向阀、弹性压缩管等组成,为重力、压力两用输液管。结果:该装置实现了机控输液,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高悬式重力输液,更实现了在体位水平上下100 cm均能正常输液,输液速度可在1~200滴/min范围内任意调节。该装置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性能安全可靠。结论:该装置适用于战地救护、救灾救治和各类医疗机构的特殊救护,根据伤病员的情况,可低位、平放、高位、手提、肩背行走或放置在车、船、飞机、舰艇、担架、手推车上进行免吊瓶的可调控输液。  相似文献   

14.
金洪芳 《职业与健康》2005,21(7):1066-1067
输液是临床上治疗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笔者通过近几年在小儿输液室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几条如何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有效沟通要采取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相结合的方法,非语言沟通主要是通过体语、类语言、触摸等形式进行,语言沟通又分接待时和操作中的沟通.有效地沟通还要应用到输液过程中,指导家长正确抱孩子的方法以及指导家长及时发现输液过程中的异常反应等.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加强临床护士静脉输液过程中的责任心、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防范护理纠纷,为病人提供安全、高效的给药途径。方法:临床静脉输液时应用静脉输液巡视卡。结果:有效地提高了输液病人的护理质量,受到病人及家属的好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可调节输液器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464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用可调节输液器输液和对照组用普通输液器输液,比较两组患者恒定量药液的每日输液用时。结果实验组患者每日输液用时基本恒定,用时差异±3~10min;对照组患者每日输液用时差异甚大,用时差异在±15~60min。结论可调节输液器输液精确,增加了输液安全,操作简单省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林雪春 《中国保健》2008,16(5):203-204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最常用的一项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在治疗疾病、挽救生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只有熟练掌握老年患者的静脉穿刺技术,尤其是临床常用的浅静脉穿刺,才能保证输液质量,提高疾病疗效、减轻因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笔者在老年患者的浅静脉穿刺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对输液过程中及输液后实施了护理,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儿科护理中,静脉输液是护士及患儿家属非常重视的工作尤其是新生儿自我约束能力差,静脉穿刺引起疼痛不适,限制了患儿的自由,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治疗,致使穿刺失败。但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输血及扩充血容量的重要途径。能否及时、准确、熟练地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抢救危重患儿的生命尤为重要。笔者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新生儿静脉输液穿刺部位的选择、穿刺技巧及固定技巧。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主要的给药途径之一,输液前排气是静脉输液操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临床输液排气时时常遇到不能一次排气成功,常出现莫菲氏滴管(以下简称滴管)下端输液管壁上残留小气泡或管内存有空气柱,需要再次排气,或者输液管终端过滤器内残留少量空气,空气会在穿刺成功后点滴时随液体进入血管,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和身体危害。针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向查对制度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6例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查对制度的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医务室自制的双向查对制度方法和流程。结果实施双向查对制度和科学的流程后,使本院医务室门诊输液过程中发生护理差错及纠纷的比例降为零。结论通过规范实施双向查对制度的内容和流程,有效的杜绝了门诊输液过程中差错和纠纷的发生,实现患者的安全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也让患者感到真正的满意和放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