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对增强初产妇信心、消除不良情绪,促进产妇选择自然分娩.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的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干预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分娩前后的情绪与生产结果.结果干预前两组初产妇的出现的心理情况均高于正常,其中包括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状况.干预后干预组的初产妇的心理情绪优于比对照,且初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焦虑、抑郁等症状,对自然分娩有很大帮助.因此,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初产妇的分娩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自然分娩率及产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近两年在我校产科进行自然分娩的健康产妇100例,将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组实施心理干预.用SAS焦虑表格主观自评分来比较心理干预前后产妇的焦虑情绪值和分娩中两组的痛觉评价,疼痛强度评价采用10分制直观疼痛评分法(VAS)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干预前后孕妇的焦虑抑郁评分表的计分在实施心理干预前没有明显差别,P=0.19,但是在干预后,发现干预组的分值31.67±1.43明显低于对照组46.13±0.43,P=0.018,提示干预组的产妇焦虑等情绪降低,且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干预组为9 O%,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提高孕妇对于分娩知识的了解和分娩应对技能的掌握,并且能够提高其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焦虑情绪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待产的初产妇64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全部产妇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分娩护理,讲解分娩注意事项及技巧,动态观察其产程、胎心与宫缩情况,并做好产后护理、合理饮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入院和出院当天焦虑的评分。结果两组产妇焦虑的评分在入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SAS评分均比入院时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比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3,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初产妇焦虑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高龄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帮助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84例高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均行自然分娩,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分娩焦虑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产妇分娩焦虑评分、总产程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自然分娩高龄初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产妇分娩焦虑情绪和缩短其产程时间,还能提高自然分娩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初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本院产检且分娩66例初产妇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状态变化,同时比较其顺产率。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初产妇普遍存在抑郁、焦虑情绪,产前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指导产妇正确认识分娩,提高顺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分析针对初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操作方式以及对其心理状态、分娩方式和产后出血的作用和影响。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入的初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均实施常规方式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研究对象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前,两组产妇焦虑评分(SAS)以及抑郁评分(SDS)均较高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两项评分均得以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组评分显著性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实施对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达88.00%,显著性超过对照组的72.00%(P<0.05);研究组平均产后出血量显著性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积极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其负性情绪,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出血量,对于保障母婴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精神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住院待产的初产妇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3例,其中对照组产妇产前接受临床基础护理措施与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全程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围生期心理精神状态及分娩方式的选择结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DS)评估两组产妇围生期心理状态,观察组围生期SAS、SDS评分分别为(34.6±2.8)、(36.9±4.0)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3.2)、(45.7±2.8)分,并且观察组自然分娩率(71.70%)高于对照组(54.72%),护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初产妇行产前综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围生期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产妇、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孙素清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534-453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无头盆不称、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2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0例进行比较观察,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初产妇实施心理干预及分娩教育,可以减轻孕妇焦虑、抑郁情绪,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信心,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促进顺产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9.
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心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孕晚期心理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1 2 0例初产妇 ,随机分为 2组。试验组在妊娠晚期接受分娩教育 ,对照组接受医院常规护理。观察 2组分娩教育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以及分娩方式。结果 试验组分娩教育后焦虑、抑郁程度减轻 ,自然分娩率提高 ,由社会原因引起的剖腹产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结论 分娩教育能够减轻分娩对初产妇的不良心理应激 ,促进自然分娩 ,值得在国内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结局及产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接收的11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分娩结局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0.14±3.8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68±3.52)分(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产妇的产后抑郁状态,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分析连续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阵痛分娩以及自然分娩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纳入观察对象数量为70例,均为初产妇,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住院完成分娩,随机抽签后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一组为观察组接受连续性护理,观察不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与阵痛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焦虑、抑郁状态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7.14%),对照组产妇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初产妇的阵痛分娩率以及自然分娩率,取得较好的围产结局,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5,(8):1071-1073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护理模式对低危临产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低危临产初产妇19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低危临产初产妇17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层级管理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以及分娩结局。结果干预后,两组待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分娩时间和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和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管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低危临产初产妇的心理状态,达到优化分娩结局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陈珍 《现代养生》2023,(22):1730-1732
目的 观察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对自然分娩初产妇产程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78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根据组间基础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9例,施以常规分娩护理模式)与观察组(39例,采用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自然分娩初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分娩结局以及产妇焦虑抑郁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经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模式干预后,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7.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以及产妇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对一全程导乐分娩护理可改善自然分娩初产妇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分娩不良结局发生率,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助产士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妇产科收治的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与新生儿出生后1 min的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的Apgar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有积极意义,能够明显提高阴道自然分娩率,同时在缩短产程、减少出血量、减轻产妇疼痛等方面都有积极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初产妇分娩中作用。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96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48例患者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各产程时间。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率为68.75%,显著高于对照组50.0%;实验组剖宫产率为22.92%,明显低于对照组37.50%(p0.05);实验组总产程时间为(540.16±11.64)min,显著短于对照组(721.64±9.82)min,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初产妇分娩护理中应用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缩短各产程时间,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促进分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心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选择初产妇500例,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54例,给予全面的心理干预;对照组246例,未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自然分娩率及对医院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198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达78.0%,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94.1%;对照组110例自然分娩,自然分娩率仅为44.7%,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87.4%。两组的自然分娩率和病人对医院满意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全面的心理干预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医院声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爱力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线路图在初产妇分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梧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400例初产妇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及指导,观察组应用爱力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线路图护理产程。观察两组产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疼痛程度、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分娩前,两组初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分娩后,两组初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在第一产程潜伏期和活跃期,观察组初产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 05)。在第二产程,对照组初产妇疼痛评分略高于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 05)。两组初产妇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钳助产率和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 05)。结论爱力减痛分娩法联合分娩线路图护理可有效改善初产妇的紧张情绪、减轻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8.
朱晓慧 《药物与人》2014,(12):221-222
目的:研究助产护理干预对高龄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本院住院的164例高龄初产妇,随机分成研究组(n=82例)和对照组(n=8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研究组产妇加以针对性助产护理干预,观察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差异,研究中所有数据应用SPSS19.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自然分娩、剖宫产、阴道助产分娩率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产程及出血量上均呈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助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高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提升自然分娩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分娩率,缩短产程,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6月于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156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8例。对照组行常规助产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组产妇不同产程(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与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以及产妇对本次助产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与总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剖宫产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3.0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8.72%,高于对照组的89.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初产妇实施助产士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缩短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增强助产护理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应用于初产妇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80例初产妇,随机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焦虑评分、疼痛评分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总产程、焦虑评分、疼痛评分分别为(7.62±1.33)h、(31.32±4.22)分、(4.82±1.05)分,对照组分别为(12.16±2.36)h、(47.52±4.60)分、(6.86±1.67)分,观察组总产程、焦虑评分和疼痛评分均较对照组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7.50%,对照组为60.00%,前者自然分娩率较高,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初产妇护理中实施全程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可改善产妇情绪,减轻疼痛,促进产程的顺利,提高自然分娩率,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