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功能性垂体腺瘤伽玛刀治疗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自1998年8月至2002年8月间对伽玛刀治疗的400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6例随访资料完整,病人年龄在15~60岁之间,均有影像学及临床诊断,其中20例有病理诊断。所有病人均使用伽玛刀治疗,肿瘤直径在5~25mm,平均15mm。伽玛刀治疗处方剂量9~35Gy。结果本组23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4~36个月。肿瘤消失168例(71%)、缩小60例(25%),复发2例,其中激素水平恢复正常190例(80%),临床症状改善212例(90%),病情加重1例(0.42%)。结论伽玛刀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不仅能控制肿瘤,而且能使内分泌功能大部分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伽玛刀治疗垂体大腺瘤临床分析(附3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伽玛刀治疗垂体大腺瘤的效果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30例垂体大腺瘤病人用1.0T磁共振定位,Gamma-plan计划系统规划,等剂量曲线45%~60%(平均49.7%),周边剂量12~35Gy(平均22.9Gy),中心剂量24~70Gy(平均45.4Gy).Leksell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治疗。分析治疗后垂体大腺瘤病例,总结其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 随访12~60个月,平均28个月,肿瘤完全消失6例(20%),肿瘤缩小19例(63.3%),无变化5例(16.7%);19/20(95.5%)功能性垂体腺瘤内分泌症状改善,临床症状好转,1例过早绝经(年龄36岁);5/10(50%)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体积缩小.症状改善。结论 伽玛刀对于垂体大腺瘤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其疗神与腺瘤的举类型、体积、照射剂量、剂量体剂、MRI信号特征密切相姜。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瘤,在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方面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469例垂体瘤患者,在我院接受伽玛刀治疗,其中274例被诊断为分泌型垂体瘤.结果386例平均随访34.3月,随访中除4例垂体瘤因瘤体增大,治疗后再次手术切除外,其余均控制生长.对治疗后影像改变及内分泌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并对随访中的垂体功能减退,海绵窦神经的损伤和修复,视神经的损害等并发症加以叙述.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垂体腺瘤,对控制肿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异常的作用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leksell伽玛(γ)刀治疗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应用伽玛刀治疗41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肿瘤直径4~38.6mm,平均15.2mm.采用1.5T磁共振定位,Ganuna-Plan计划系统规划,等剂量曲线16%~60%,治疗周边剂量9.95~35 Gy,中心剂量31.25~70 Gy.结果 33例获随访,30例(90.9%)患者临床症状改善,16例(48.4%)患者的血清生长激素(GH)值降到正常水平,12例(36.3%)患者GH值下降,4例(12.1%)患者GH值无变化.24例(72.7%)患者肿瘤缩小,9例(27.2%)患者肿瘤无改变.结论 γ刀治疗在控制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生长和改善内分泌症状是安全有效的,是GH微腺瘤首选治疗方法;对肿瘤术后残存或复发,尤其是侵袭海绵窦的患者,γ刀是最好的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5.
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手术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92例垂体腺瘤患者,用1.5T磁共振和γ-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Leksel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手术。肿瘤直径3.8~51.1mm,平均16.3mm,处方剂量9~35Gy,平均21.6Gy。结果:本组获随访204例(12~34个月,平均21个月),肿瘤消失39例(19.1%),缩小156例(76.4%);激素值恢复正常14例(11.8%),较术前下降94例(79.6%);临床症状改善190例(93.1%),9例症状加重,3例肿瘤增大,2例开颅手术,1例死亡。结论:γ-刀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Ⅲ级以上肿瘤应首选手术治疗,γ-刀治疗后有可能加重垂体功能低下或诱发垂体危象。  相似文献   

6.
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伽玛刀(γ-刀)手术对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92例垂腺瘤患者,用1.5T磁共振和γ-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Leksell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手术。肿瘤直径3.8-51.5mm,平均16.3mm,处方剂量9-35Gy,平均21.6Gy。结果:本组获随访204例(12-34个月,平均21个月)肿瘤消失39例(19.1%),缩小156例(76.4%);激素值恢复正常14例(11.8%),较术前下降94例(79.6%);临床症状改善190例(93.1%),9例症状加重,3例肿瘤增大,2例开颅手术,1例死亡。结论:γ-刀是治疗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Ⅲ级以上瘤应首选手术治疗,γ-刀治疗后有可能加重垂体功能下或诱发垂体危象。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评估伽玛刀(γ-刀)治疗对功能性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2例功能性垂体腺瘤病人,用1.5T磁共振和γ-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LekaseⅡ,伽玛刀实施放射外科手术,肿瘤直径4-37mm,平均14mm,处方剂量11-35Gy,平均26.4Gy。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35-57个月,获随访118例(89.4%),肿瘤消失78例(66.1%),缩小32例(27.1%),肿瘤增大1例;激素值恢复正常74例(62.7%)。较术前下降26例(22.0%)。临床症状改善108例(91.5%),症状加重6例(5.1%)。结论 γ-刀是治疗功能性垂体腺瘤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否则γ-刀治疗后有可能加重症状,产生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腺瘤是一种颅内常见肿瘤,既往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技术的发展,采用立体定向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本中心自1999年6月到2002年6月采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23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62例巨大垂体腺瘤的伽玛刀临床治疗资料,探讨其治疗策略。方法从1997年到2003年,有62例巨大垂体腺瘤病人接受伽玛刀治疗,50%等剂量曲线包绕肿瘤体积1/2或2/3,肿瘤基底部周边剂量14~18Gy,中心剂量30~45Gy,视通路控制在10Gy以下。结果伽玛刀治疗后随访平均27个月,临床症状、MRI检查肿瘤大小及形态的改变、内分泌检查相关激素的变化、视力视野均得到显著改善。结论伽玛刀采用体积分割治疗垂体大腺瘤是一个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垂体腺瘤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垂体腺瘤起源于垂体前叶腺细胞 ,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随着神经影像、内分泌微量激素测定、免疫组织化学检验和显微外科与伽玛刀 (γ -刀 )放射外科技术的提高 ,垂体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快速发展。γ -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病例数截至 1996年仅为 4 45 8例 ,远少于听神经瘤和脑膜瘤的治疗例数。其原因有三 :一是微腺瘤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多数病人治疗效果满意 ;二是对垂体腺瘤的特殊位置影像定位在未应用高清晰度MRI定位前不能满足定位精度 ;三是最接近肿瘤的视路耐受剂量与有效治疗肿瘤之间适宜的剂量差 ,缺乏确切的标准[1] ,选择治疗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年9月~2008年9月间409例大型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影像学特点,分别采用了经鼻腔-蝶窦入路221例(54.0%),经额下-翼点入路103例(25.2%),翼点入路25例(6.1%),扩大翼点入路18例(4.4%),眉弓外侧锁孔入路42例(10.27%)。其中分期行额下-翼点入路和经鼻腔-蝶窦入路6例(1.47%)。结果409例大型垂体腺瘤全切除125例(30.6%),次全切除230例(56.0%),部分切除54例54(13.2%)。死亡8例(2.0%)。结论据肿瘤的生长特点和病人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术后残存患者伽玛刀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07年7月接受伽玛刀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的52例垂体腺瘤术后残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期6~26个月,平均14.4个月。结果肿瘤控制率达94.2%(49/52),激素水平下降率73.9%(17/23),出现垂体功能低下7例,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3例,性功能低下2例,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1例、生长激素缺乏1例,发生率分别为5.8%、3.8%、1.9%、1.9%。1例患者出现视野缺损加重,发生率为1.9%。无死亡病例。结论伽玛刀治疗术后残存的垂体腺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垂体瘤转化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拟对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 PTTG)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垂体瘤中的表达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 取垂体腺瘤组织30例,4例正常垂体。从组织中提取总RNA,经RT-PCR方法扩增PTTGmRNA,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bF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各指标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侵袭和非侵袭组的PTTGmRNA、PCNA、bFGF及MVD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bFGF和MVD、PC—NA、PTTGmRNA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 PTTG参与垂体瘤的早期发生。bFGF则对血管形成,肿瘤增殖有明显作用,二者均和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PTTG→bFGP→肿瘤增殖可能为垂体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γ-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及患者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方法对1995年9月-2004年12月经γ-刀治疗并获得完全随访的312例垂体腺瘤患者(包括手术后104例,放射治疗后35例,173例直接采用γ-刀治疗)的临床资料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功能性垂体腺瘤78例,功能性垂体腺瘤234例(催乳素腺瘤124例、生长激素腺瘤37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2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卵泡刺激素腺瘤8例和混合性腺瘤52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治疗前后肿瘤直径变化及内分泌功能等综合评价疗效。平均随访30.50个月。结果γ-刀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25例(8.01%),缩小152例(48.72%),大小无变化129例(41.35%),增大6例(1.92%),总的肿瘤控制率为98.08%(306/312)。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中77例(32.91%)激素分泌水平恢复正常,102例(43.59%)较治疗前下降,55例(23.50%)无明显改变。γ-刀治疗的晚期并发症主要有视力下降(5例)和垂体功能低下(8例)。结论γ-刀治疗垂体腺瘤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经蝶辅助内窥镜切除大型垂体腺瘤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13  
目的:介绍和评价1993年至2002年内经蝶入路显微外科辅助内窥镜切除138例大型垂体腺瘤的手术操作技术及经验。方法:138例大型垂体腺瘤,男性66例,女性72例。手术采用经蝶显微外科辅助内窥镜。结果:本组全切肿瘤109例,占78.9%。结论:经蝶显微手术仍是一种较为实用手术,显微外科辅助内窥镜可提高大型垂体腺瘤的全切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眉弓锁孔入路治疗的70例垂体腺瘤的方法、疗效及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7—2011-07经眉弓锁孔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MRI确认,肿瘤全切56例,次全切除14例。52例功能性腺瘤中26例恢复正常水平,15例较术前下降,11例改变不明显,无死亡病例。结论眉弓锁孔入路是传统额下入路的微创化改进。不仅可达到相同的暴露和控制范围,而且切口小、美观、微创、恢复快、无需拆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在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221 例垂体腺瘤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手采用经单侧鼻孔蝶窦入路内镜下切除肿瘤,必要时在导航确认下进行。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判断肿瘤切除情况。结果 术中无定位错误病例,无大的血管和神经损伤病例。肿瘤全切除178例,次全切除37例,大部切除6例。术后死亡3例。术后无永久性尿崩和脑脊液漏病例,2例围手术期鼻腔大出血,治疗后好转。术前视力和视野障碍病人术后无恶化。结论 内镜结合导航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创伤小,导航可增加手术安全性和扩大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规范的术中操作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Summary Nucleolar organiser regions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a silver-staining technique (AgNORs) and quantified in paraffin sections of normal foetal and adult pituitary gland and in a series of 35 pituitary adenomas, which included all the main types. In the adult pituitary there were 1.45±0.07 (mean ± SEM) AgNORs per cell and in the foetal gland 2.94±0.37. The overall values for the adenomas were 1.98±0.08. Macroadenomas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s (2.18±0.09) than microadenomas (1.69±0.11). Of the hormonally active tumours, corticotroph adenomas had the highest value (2.18±0.15), although four out of six were microadenomas.  相似文献   

19.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atrixmetalloproteinase 2 ,MMP 2 )的表达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 5 4例垂体瘤患者组织标本中MMP 2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对其中 16例患者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的方法检测了MMP 2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用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5 4例垂体瘤患者中 ,有 32例女性 ,2 2例男性。其中 ,12例为侵袭性垂体腺瘤 ,4 2例为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免疫组化显示 ,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MP 2的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分别为 4 .3± 0 .5 ;2 .3± 0 .2 ;P <0 .0 1)。大型垂体腺瘤和微垂体腺瘤 ,以及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的MMP 2的表达则无明显差别。MMP 2的表达与Ki 6 7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 (r =$C 0 .0 5 ,P >0 .0 5 )。侵袭性垂体腺瘤MMP 2mRNA的表达 ,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 (6 8.3± 15 .3;2 1.8± 8.2 ;P <0 .0 5 )。结论 MMP 2的高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但与肿瘤的大小及分泌功能无明显关系。MMP 2可以作为肿瘤侵袭性一项有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