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饮食提示 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消化液所消化而造成的溃疡,以胃及十二指肠溃病最为常见。胃溃疡的形成因素大多是由于胃粘膜屏障的消弱,十二指溃疡则多因胃酸分泌的增强引起。造成消化性溃疡的营养性原因主要有:①抽烟。②高脂肪饮食。③粗糙的、过冷过热的食物以及浓茶、咖啡和强烈的香料(如大蒜、辣椒)等,均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多和直接损伤胃粘膜。④不规则进食,可破坏胃分泌的节律。⑤饮食时的情绪变化,会导致胃功能紊乱,削弱抗溃疡保护因素。⑥饮食时如不能细嚼,则唾液分泌少,而唾液入胃后不仅能保护胃粘膜,而且其所含表皮生长因子可以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胃粘膜再生。  相似文献   

2.
胃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诊治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为 18%,男多女少 ,男女之比为 3∶ 1~ 8∶ 1,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1 溃疡病形成与发病1.1 攻击因子与胃粘膜保护因子失衡 :胃粘膜分泌蠕动功能都受神经、体液的调节 ,胃粘膜分泌胃酸、胃蛋白酶进行消化 ,胃粘膜分泌粘液保护胃壁。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多 ,保护作用功能降低 ,胃粘膜损伤 ,日久形成溃疡。1.2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溃疡 5 0 %~ 90 %、十二指肠溃疡 6 3%感染幽门螺杆菌 ,产生尿素酶 ,分解胃内尿素 ,产生氨 ,胃内 p H上升 ,干扰氢离子正常弥散 ,胃粘膜屏蔽消失 ,形成炎症、溃疡。1.3 胃肠粘膜血流障…  相似文献   

3.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由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和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医生有时难以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因此往往诊断为消化性溃疡,或胃、十二指肠溃疡。如果能明确溃疡在胃或十二指肠,那就可直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4.
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是由于胃粘膜的防御因子和攻击因子失衡而引起的。防御因子有粘液和碳酸氢盐、粘膜屏障、粘膜血流、细胞更新、前列腺素、上皮生长因子等;攻击因子有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非淄体抗炎药、酒精、应激等。治疗溃疡的目的有三:解除症状,促进愈合、防止复发。治疗溃疡病药物很多,其机制中不外是加强防御因子或是消弱攻击因子或两者兼而有之。该文就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西医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中医药治疗临床思路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划界清楚的局限性组织缺少,能累及粘膜、粘膜下层和肌层的疾病.其形式是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失衡,是溃疡病致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根据这一天平学说,医学界提出的治疗溃疡病原则是:①抑制攻击因子,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②增强胃粘膜屏障功能,使胃粘膜免受胃酸、胃蛋白酶等的自身消化;③恢复胃十二指肠正常运动分泌功能.然而目前一般认为,本病属典型的身心疾病范畴.  相似文献   

6.
李莉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315-315,326
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又叫做消化性溃疡。它之所以称之为消化性溃疡,是因为既往认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南于胃酸和胃蛋向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  相似文献   

7.
杨兆钢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174-2176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多种并发症。通常指的是胃、十二指肠的圆形或卵圆形组织缺损。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攻击因子与粘膜保护因子平稳受到破坏所致。攻击因子主要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病变区域微循环障碍以及过多的自由基对胃、肠粘膜损伤等。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抑制胃酸,提高胃粘膜的防御能力及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等使溃疡愈合。但迄今为止,就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而且这类药物大都存在副作用多.价格昂贵,复发率高等特点。为此,探索针刺治疗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中医诊治浅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红  王芳  陈秀梅 《光明中医》2004,19(1):50-51
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粘膜被胃液消化所形成的溃疡 ,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 空肠吻合口和含有胃粘膜的Mecket憩室。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约占胃肠溃疡的 98% ,近年来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 ,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胃排空延缓和胆汁反流、胃肠肽的作用、遗传因素、药物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都和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实验与临床研究显示 ,中医药对消化性溃疡诊治和抗复发治疗都有显著疗效。现将中医分型与治法方药总结如下 :1 肝胃不和型…  相似文献   

9.
溃疡病之发病学研究近代多有报告,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胃运动功能亢进,即粘膜之间的过度磨擦可损伤胃粘膜;②胃酸分泌过多,氢离子反扩散的增加致粘膜浸蚀;③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消化作用;④胃粘膜血流障碍引起或加重胃粘膜病  相似文献   

10.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之所以叫消化性溃疡,是因为它和口腔溃疡一样,是一种界限清晰、累及肌层的局限性组织缺失.胃溃疡是指发生于贲门与幽门之间的胃粘膜肌层炎性坏死性病变.由于物理和化学因素的刺激,机体的应激状态,某些病原菌的感染,都可引起胃溃疡病.十二指肠溃疡是指胃酸和胃蛋白酶接触的十二指肠粘膜,发生局限性的超过粘膜肌层的溃破.  相似文献   

11.
十二指肠溃疡的内镜诊断与中医分型关系探讨———附163例临床分析广东省中医院(510120)韩云陈锦锋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内镜诊断证型十二指肠溃疡是指由于胃酸及胃蛋白酶对十二指肠粘膜自身消化形成的慢性溃疡,属于中医之“胃脘痛”范畴。为探讨十二指肠溃疡胃...  相似文献   

12.
杨兆钢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2):2174-2175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反复发作性常见病、多发病,常引起多种并发症。通常指的是胃、十二指肠的圆形或卵圆形组织缺损。现代医学认为,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攻击因子与粘膜保护因子平稳受到破坏所致。攻击因子主要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病变区域微循环障碍以及过多的自由基对胃、肠粘膜损伤等。目前,西医治疗本病的主要措施是抑制胃酸,提高胃粘膜的防御能力及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等使溃疡愈合。但迄今为止,就其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而且这类药物大都存在副作用多,价格昂贵,复发率高等特点。为此,探索针刺治疗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胃粘膜浅表性损伤,如急性炎症、粘膜出血、糜烂或浅表溃疡。其发病机理与应激状态下胃粘膜急性缺血缺氧、胃粘膜屏障功能障碍、粘液和碱性液分泌平衡破坏以及胃酸、胃蛋白酶的作用等因素有关。我院应用自制“止血合剂”局部用药治疗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34例,并与凝血酶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吞酸”等范畴 ,因溃疡的发生往往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 ,故称消化性溃疡[1 ] 。近年来的共同认识是溃疡是多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 ,出现的攻击因子和防御因子相互失调。攻击因子包括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 (Hp)等。防护因子包括黏膜屏障、黏膜血流、上皮再生等。一般认为十二指肠溃疡主要是攻击因子较强 ,胃溃疡多是保护因子较弱、黏膜屏障功能降低。在劳累、饮食不节、不良情绪等诸多因素刺激下 ,使消化道内消化液分泌失调 ,黏膜抵抗力下降 ,胃酸、胃蛋白酶等侵蚀…  相似文献   

15.
消化性溃疡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相似文献   

16.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一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胃溃疡多发生在胃角和胃窦小弯,十二指肠溃疡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较常见。溃疡的粘膜缺损超过粘膜基层,不同于糜烂。多数消化性溃疡为慢性过程反复发作,发作呈周期性,于缓解期交替,给患者造成很大困扰。本文对127例慢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别采取用奥美拉唑口服和雷尼替丁口服治疗,以观察疗效,进一步探讨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消化性溃疡是指酸性胃液(胃酸、胃蛋白酶)对黏膜消化作用所形成的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原因有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防治消化性溃疡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志鹏  许鑫梅 《新中医》2000,32(3):61-62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 ,目前认为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胃、十二指肠腔内攻击性因子增强与粘膜防御功能减弱之间平衡失调而导致溃疡形成。动物实验已证实和筛选出许多具有削弱攻击性因子、增强粘膜防御功能作用的单味中药和复方 ,为临床上运用中药有效治疗本病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介绍中药防治消化性溃疡作用机理研究进展。1 抑制胃酸分泌和中和胃酸胃酸分泌增多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 ,许多中药具有抑制胃酸分泌或中和胃酸作用。如党参部位提取物Ⅶ -Ⅱ〔1〕、半夏水煎醇沉液〔2〕、加味左金丸〔3〕、补中益气汤〔…  相似文献   

19.
弓长 《家庭中医药》2001,8(6):58-58
我们平时所说的溃疡病,一般是指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是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粘膜的慢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病因,虽经百余年的研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一般认为与胃酸分泌增加、胃和十二指肠粘膜防御机能受损以及患者高度精神紧张、焦虑心情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周奇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81-1082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消化道疾病,是胃肠黏膜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以下的病变。主要发生于胃、幽门或十二指肠球部。发生在胃为胃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则为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等的消化作用有密切关系,所以称为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