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老年时期勤于用脑,有规律的读书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养生之道。古今中外的学问家们,把读书视为人生的一大乐趣,他们寓养生保健于读书写作之中,乐而忘忧,老当益壮。我国西汉时期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从养生保健方面来说,就是使人开朗、消怒和化郁;通过读书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增强防病抗病的信心和在社会上更好生活下去的能力。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曾读《易》,韦编三绝,读而乐以忘老;南宋大诗人陆游享年八十余岁,经常与书同居一室,乐在其中;欧阳修删改《黄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在与书为伴的人生旅途上,深深感悟读书能够使人健康和快乐。经常伏案读书之人,身体一般都很健康,古语有"病需书卷作良医"之说。读书能给人一种好心情,排除忧愁烦恼的情绪。特别是读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强的图书,能够使人心情特别愉快,摆脱孤独郁闷、悲观失望的情绪,保持精力旺盛、身体健康。读书有较强的解郁作用和宣泄  相似文献   

3.
多罗西·怀特说:"绘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见到的书,是人在漫长的读书生涯中所读到的书中最最重要的书.一个孩子从绘本中体会到多少快乐,将决定他一生是否喜欢读书.儿童时代的感受,也将影响他长大成人以后的想象力."读绘写"是通过以"读"为主,用"绘"与"写"来丰富发展孩子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以下是笔者研究低年级"读绘写"教学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养生》2012,(12):37-37
我是一位中学教师,在与书为伴的人生旅途上,深深感悟读书能够使人健康和快乐。 经常伏案读书之人,身体一般都很健康,古语有“病需书卷作良医”之说。  相似文献   

5.
有感读书     
正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退休后,终于有了充裕的读书时间。每次拿起一本书,认真阅读,便神游于书的世界之中。读着书,就仿佛在与学者对话,在与良师益友交谈,书中的真谛给我以哲理的启迪。"书籍是屹立在时间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书是人生无限的宝藏,谁肯开发、懂开发、坚持终生开发,谁就必然拥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因此,书籍是人生最大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郑章金 《长寿》2013,(5):17
读书能修身养性,化疾疗病,有益于健康。一代名将郑成功写了一幅自勉联:"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寡欲,就是不贪,不仅能使人少一些欲望,还能让人胸怀坦荡,品质高尚。郑成功以寡欲养心、读书至乐阐明修身养性的道理。很多人只知道读书可以获得广博的知识,殊不知读书也是一种乐趣,更是大  相似文献   

7.
孔子在春秋时代度过了七十三个春秋。这位集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于一身的世界历史名人,开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他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们借鉴。 孔子提倡以运动为主的养生方法。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读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相似文献   

8.
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所谓"医愚",从养生保健方面来说,就是可使人开朗、消怒和化郁,提高对人生意义的认识,增强防病抗病的信心、决心和能力.因为读书是积极的思维方式,能使大脑产生一种神经肽的高级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增强细胞免疫力,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无怪乎古往今来的许多名人,对读书健身这一问题屡有论述."读书有味身忘老",这是南宋大诗人陆游的深切体会.著名散文家秦牧总结读书的作用时说:"书中自有妙药".戏剧电影大师夏衍说得更具体:"不爱动脑,不喜读书,不爱思考的人,很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相似文献   

9.
读书首在明理医愚,治病养生则是保养身体。两者看似殊途,然则万物相通,其源亦深。因平时好读书,便不自觉地体味了读书与医愚、治病、养生的渊源关系。 增长知识,更新观念 格调健康的书刊堪称是现代家庭养生的密友。“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学使人长于思辨”。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在不断更新。人的生理、心理,追求社会的完美和谐都需要文化的熏陶和书的引导。经常阅读养生和保健以及明理的书报,能更新人的健康观念,抛弃愚昧陈  相似文献   

10.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的儒家思想和教育方法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而且至今仍受到中外人士的敬仰和效法。孔子曾先后整理过《诗》、《书》、《仪礼》、《春秋》等各种古代文献。他一生周游列国,弟子三千。孔子能有这么大的贡献,做这么多的事情,与他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是分不开的。孔子生子公元前551年,卒于  相似文献   

11.
<正>古语道:"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古往今来,读书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首选。读书可以使人自静,静中自悟,方可保持一种淡泊宁静的良好心境。读书还能教人宽容大度、自节自律、自省自制。善于读书的人,往往能够性情豁达,胸怀宽阔。读书,还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之道"。  相似文献   

12.
他们认为,读书,可以使人获得知识,学识渊博;读书,可以使人增长见识,提高智慧;读书,可以滋补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趣和个性;甚至有人还认为,“读书造就完人”。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不得志,经历了许多政治纷扰,生活纷扰,可是他仍活了73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应该说,孔子是长寿的,这与他晚年有一套养生术有关。孔子曾以"三十而立……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他一生几个阶段的特点。他的话就是很深刻的养生经。人到了老年,自己的行为能  相似文献   

14.
正据资料显示,知识分子的人均寿命高于非知识分子,城市人高于农村人。究其原因之一,是读书能够养生益寿。其一,读书可以入静古语说:"养身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可见读书可消除杂念,使人心平入静。其二,读书可以悦心清初戏剧理论家李渔说过:"惟好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读好书,能解除烦恼、压抑、郁闷、焦虑、恐惧、羞愧等不良情绪,调整心理状态,医治心理疾患,使人心平情悦;读好书,能使  相似文献   

15.
正一谈到学习,经常可以听到一些老同志感叹道"我们已经是‘年逾花甲,岁进古稀’之人了,读书学习已经晚了。"其实,学习是不问年龄的,也是不分时序的。孔子的弟子曾参,直到70岁文学始成,曾把孔子的言论讲述给他的学生,后来辑成《大学》一书,被后世称为"宗圣"。北魏的赵逸,官宁朔将军,幼年学习,至老更勤,年近70岁,手不释卷,著述诗赋50多篇。人到70岁,写诗词,练书法,著书立说,往往可以出神入化,进入新境界。语云:"大器晚成。"许多人的事业高峰,是到晚年才达到的。  相似文献   

16.
<正>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架时间:2014年10月推荐理由:孔子一生命运坎坷,幼年丧父,少年贫贱,青年丧母,中年流离颠沛,晚年丧子,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不幸与苦难,但他以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注重自我保健,善于调摄精神、饮食、起居,寿至73岁。这与当时人均寿命不到30岁的情况相比,孔子的长寿无疑是个奇迹。孔子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书中提到孔子强调  相似文献   

17.
正清代沈复说:"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看来读书对养生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日本长寿专家研究发现,最长寿的是哲学家,其次是艺术家、科学家等,学识高的人要比中等学历者寿命高三岁。与书为伴有益身心健康,是古今中外人们的共识。读书,是对人心灵的滋养,阅读实则上是一种"悦读"。  相似文献   

18.
孔子是个大政治家、大社会学家,他的智慧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虽然孔子成就卓越,但他一生历经坎坷。他周游列国,却壮志未酬;他著书立说,却常被误解;他有弟子三千,理想却难实现。孔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思想保守、迂腐木讷的老古板,还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哲人?江南大学文学院的姚淦铭教授关于孔子生活的讲述,让我们重新发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孔子。御驾马车悟人生春秋时期,人们要学习“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这里面的“御”就是驾车。孔子在乡校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驾车的本领了。孔子不但车技不错,还很懂得驾车…  相似文献   

19.
正海尔普斯曾这样说:"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法国大文学家雨果也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保持宽容心态,是人这一生都要认认真真做的"作业"。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老师,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宽容。  相似文献   

20.
天使读书乐     
在工作之余,我喜欢读书,将富有哲理的名句、作品记在自己的脑海中,获得了无穷的快乐。读书可以消除很多烦恼,发现生活中无穷的乐趣;读书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情操;读书可以使自己跌倒了再爬起来;读书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浑浊,多么艰辛,多么乏味,只要你以喜爱的书为伴,就会始终处于理想的境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