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隶属于中医"心悸"、"怔仲"、"喘证"、"水肿"等病范畴.现就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近年来在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在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西药、中药治疗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西药、中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病死率高,治疗棘手,西药治疗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毒副作用明显,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中医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有毒副作用少、疗效持久等优点。就近几年来中医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妇女在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呜、心悸失眠、腰背酸楚、情志不宁等症状,中医称“经断前后诸症”。这些症状出现的时间参差不齐,轻重不一,有些影响生活和工作,危害妇女身心健康,中医利用其独特的理论以及历经千百年的经典方剂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学兰 《医学文选》2002,21(3):382-384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危重病 ,为多种心脏病的后期转归 ,近年来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渐上升。本病在中医属胸痹、咳喘、水肿等范畴。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确有疗效。以下就中医药、中西医结合近年来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方面综述如下。1 辩证论治  辩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 ,由于本病大多为各种心脏病的后期阶段 ,其病理多表现为气虚 (心功能低下 )与血瘀 (组织器官充血 )两个关键环节 ,两者仍有所偏重 ;亦有气虚发展成阳虚者。在治疗上以益气活血为主 ,兼以温阳、养阴等…  相似文献   

6.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中医属祖国医学的“林证”范畴,近几年来,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显著,现就近十年来中医治疗本病的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对心衰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有关治心衰的理法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心衰的中医命名,李氏(1)回顾了中医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认识过程,就该病的中医病名展开讨论,认为中医也以"心衰"名之为妥.笔者从心衰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则治法、临床验方等几个方面对中医论治心衰的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不同病因的心血管疾病发展至心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综合征,当心衰症状出现时,表示心脏已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机体组织代谢的需要。怎样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提高运动耐量,防止心脏损害的进一步加重,以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针刺治疗面部色斑的方法与疗效。资料表明,针刺对面部色斑具有肯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表现为心悸、气急、乏力、少气、水肿等症。祖国医学虽无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内经冲亦有所论述,如《素问·脏气法对论篇》曰:"腹大医肿,端咳身重。"《素问·水热穴论篇》曰:"水病下为咐肿大腹,上为瑞呼不得卧者,为标本俱病。"临床中医运用益气温阳、利水化饮等法则,疗效满意。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虽多,但殊途同归,其病机变化,一般都循着:心气虚-心阳虚-心肾阳虚-阳虚水泛四个阶段渐次发展,肾阳亏虚,饮邪泛滥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必然同时有心气虚、心阳虚的证候。应该指出…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论治、治法方药等方面,对近十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药康复治疗进行了综述,认为中医康复治疗具有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优势。但仍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断、辨证分型、疗效评价等标准不尽统一,不利于科研和药物评价。因此,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证候诊断标准、中医康复诊疗规范及评价体系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医认为,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气(阳)虚为本,血瘀水饮为标.临证无论从心力衰竭的病机、辨证论治,还是名家临床经验及现代研究等方面均证明,温补法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非常重要.临床遣药需重视疾病的标本缓急进行加减.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为常见的心系疾病.结合祖国医学及个人临床经验,作者将其分为4个证型.临证多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化气利水为法治疗,关键在于把握整体疾患的发展转归,以达到尽力减缓心衰病程进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声带小结的中医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声带小结是喉科常见疾病 ,是引起声音嘶哑的常见原因。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有其独特的疗效 ,尤其是近年来有大量关于声带小结与血瘀关系的报道 ,使声带小结的治疗多从痰瘀方面着手。故本文就声带小结与痰瘀证治的有关文献资料作一综述 ,以期对声带小结的中医治疗有所帮助。1 病因病机的研究声带小结乃属于中医的“慢喉喑” ,“久喑”的范畴。历代中医皆认为其病因是“金实不鸣 ,金破不鸣” ,即肺经受邪或肺气虚损 ,肺气不能“贯喉咙而出音声”而致声嘶。而近年来对声带小结的病因病机研究多认为 :一是肺肾阴虚 ,虚火上炎于肺 ,肺失清肃 ,…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治疗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志敏 《医学综述》2000,6(9):390-391
<正>近50年来,随着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机制研究的日渐深入,治疗措施也日趋合理、完善.最初认为,CHF的重要改变在心肾,故治疗重点为使用洋地黄和利尿剂;嗣后认为,CHF主要改变为循环淤血,治疗重点转为使用血管扩张剂与新型强心药;晚近发现,CHF乃是多种细胞因子参与的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并以心室重构为突出表现,故相继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阻滞剂进行干预,初步证明疗效可靠.纠治CHF所用药物已由原先的老三样,即强心、利尿、扩血管,演变为目前的新七样:即强心、利尿、扩血管,加β-阻滞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对CHF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亦相应发生了变化.本文特综合了国外部分近期有关文献,拟就CHF治疗近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慢性心力衰竭时。衰竭的心脏能够代偿性促进交感神经的兴奋。交感神经的持续兴奋可以引起对心功能的不良作用、血管收缩、心律失常、肾脏肾素分泌的增加等后果。因此,阻断交感神经兴奋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及长期生存均有益处。卡维地洛是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兼有阻滞β1、β2受体和α1受体作用,并有抗氧化增殖及抑制细胞凋亡等功能。我们在2002年4月至2003年3月使用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程绵长,病位在心,常累及肺、脾、肾、肝四脏,心肾虚衰为本,阴阳亏虚损及肺、脾、肝三脏,水饮、瘀血、痰湿等邪聚结为标实,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当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益阴助阳、活血通脉基础上进行辩证施治。首辩病位,以心为本关联五脏,有机分析心与五脏生克制化的关系,以及临床证候出现的规律,调理相关各脏的功能,次辨标本分虚实,权衡缓急,辨明阴阳,分清主次。  相似文献   

20.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名起源、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禁忌与预后等方面综述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