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阻断入肝血流肝切除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阻断人肝血流肝切术手术的安全性及技巧。方法:分析不阻断人肝血流的肝切除术3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8例。术前肝功按Child分级:A级34例,B级5例。肿瘤直径3~15cm。手术方式:半肝切除术5例,中央型肝切除术9例,周边型肝切除术25例。主要用钳夹法和指折法相结合的方式断肝,必要时利用术中B超判断切除范围和肿瘤与肝内血管的关系一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输血量、手术时间等指标。结果:手术时间80~480分钟,术中输血量0~7600ml,术中平均输血量1120 980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9%(7/39),术后无肝衰发生。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应用不阻断人肝血流切肝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2.
《华西医学》2014,(9):1755-1755
2014年8月18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团队的协助下,肝脏外科成功完成1例复杂自体肝移植手术。该患者因肝包虫病累及肝脏,无法在体内顺利切除病灶,肝脏外科和血管外科团队经充分评估后,拟定采用自体肝移植方式为患者进行手术,即切除患者病肝后体外切除病灶,再将剩余肝脏植入回患者体内。 整个手术过程体现了血管外科和肝脏外科高超的水平和精湛的技术。在赵纪春教授的主持下,血管外科团队进行了人工血管暂时f生腔静脉转流和门静脉转流;通过异体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髂内动脉成型为“崭新”下腔静脉,为重建肝脏流出道提供保障;自体肝脏门静脉通过异体髂总动脉重建成型,顺利构建门静脉通道,完成精妙的血管重建,为顺利完成自体肝移植提供了基础,精湛的肝动脉吻合最终为“腐朽”的肝脏提供良好入肝血流。肝脏外科团队完成精准病灶切除和有效的管道重建。最终,体外切除的肝脏“神奇”地再次回到患者体内,手术过程耗时约16小时。据文献显示,此类手术国际报道屈指可数。该手术的成功,再次表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肝脏外科领域的水平与地位。  相似文献   

3.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翠君 《现代护理》2003,9(3):206-206
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指完整切取供体的肝脏及肝后下腔静脉 ,将获得的肝脏进行灌洗和保存 ;病肝切除时保留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根部 ,再将供肝植入受体右上腹腔[1] 。这是目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和终未期良性肝病的重要而有效的方法[2 ] 。我院于 2 0 0 0年 6月为 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伴发原发性肝癌患者成功地实施了肝移植手术 ,目前生活质量良好。现将手术配合总结讨论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 ,4 5岁 ,肝硬化后期 ,肝脏代谢功能丧失。血常规三系减少 ;B超示 :肝硬化 ,脾肿大 ,右肝小肝癌 ;CT提示 :右肝小肝癌 2颗 ,最大直径 3cm ,无…  相似文献   

4.
高颖  刘燕英 《天津护理》2008,16(2):87-88
原位肝脏移植手术供体肝脏来源包括尸体供肝和活体部分肝脏供肝.活体供肝即是对供体实施肝脏部分切除手术,将切除的部分肝脏作为供肝移植给受体.尸体肝脏供肝是将全肝完整切除作为供肝,移植给受体.供肝切取、灌注和保存,是肝移植手术的重要环节,对肝移植手术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影响.现就有关尸体供肝供体切取手术物品准备、术中配合、器官保存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无论原发、继发性肝肿瘤的患者均有相当一部分经行肝切除手术而治愈。血管阻断和肝实质切除技术显著减少了术中出血,增加了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本文对肝脏肿瘤切除和最近肝切除的新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完全腹腔镜下常规器械左肝外侧叶切除(附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使用常规器械完成完全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方法针对1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应用单极电凝钩行完全腹腔镜下左肝外侧叶切除。结果手术在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时间320min,切肝时间40min。出血量约300ml。术后末发生胆漏、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在现有的常规腹腔镜手术器械条件下,可完全、有效地进行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活体肝移植(LDLT)供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05年3月-2005年11月我院15例右半供肝活体肝脏移植,由术中超声在肝中静脉的右侧1cm处确立切右半肝切除线,并提示直径0.5cm以上的肝中静脉属支、肝短静脉和副右肝静脉。结果沿术中超声所确定的切肝界线成功切取移植物;术中超声提示的肝V、Ⅶ段肝中静脉粗大属支以及肝下右静脉(IRHV)的类型及例数如下:V5(n=2)、V8(n=2)、V5和V8(n=1)、V5和IRHV(n=1)、V8和IRHV(n=1)。结论术中超声的引导在切除供体右肝时非常重要,可以明确切肝界线,提示较粗大的肝中静脉属支及第三肝门的血管,有利于这些静脉的重建,确保移植物有足够的静脉引流。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MRI扫描成像技术和血管成像方法对肝移植进行术前综合评价,为肝移植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拟行肝移植的29例患者进行MRI成像.肝胰胆管水成像.肝脏体积测量和动态3D血管成像,处理和分析成像结果,以明确肝脏病变性质与范围,病肝体积以及肝脏动静脉及门静脉情况。结果 29例肝移植患者中肝硬化10例.肝恶性肿瘤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2例,布加综合征1例,多囊肝1例。出现肝动脉变异5例,其中2例肝动脉起自肠系膜上动脉,2例起自腹腔干,1例起自胃左动脉。门静脉栓子6例,其中癌栓5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1例,1支或2支肝静脉栓塞7例,肝体积明显缩小5例。结论 应用正确的MRI扫描方法可充分显示肝脏病变的范围与性质,明确肝脏体积,采用动态3D血管成像方法可明确显示肝动脉起源,门静脉有无栓子,肝静脉是否通畅,为肝移植术前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超声在肝脏婴儿型血管内皮瘤诊断和随访中的价值。方法结合CT、MRI、病理及随访结果分析15例肝脏婴儿型血管内皮瘤的超声表现。结果 15例患儿,超声表现为肝内单发不均匀偏低回声为主团块9例,血流丰富,其中4例伴有钙化灶;肝内多发性病变6例,其中表现为数个团状低回声为主2例,血流丰富,未见明显钙化,表现为弥漫性结节者4例。15例均经CT及MRI检查证实。15例中,1例手术切除,6例未经治疗,8例经激素治疗,其中13例超声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缩小,2例完全消失。结论肝脏婴儿型血管内皮瘤的超声表现与其他肝内占位病变相比有一定的特征性,超声在其诊断及治疗随访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邵光彩 《临床医学》2002,22(7):11-12
目的:改善肝脏损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0年间收治的230例肝脏损伤患者的处理原则、手术方法及预后进行了总结。手术治疗180例,以大网膜填塞修补,Pringle法阻断肝蒂后肝内止血或清创切除,肝周填塞或加选择性肝动脉结扎作为处理Ⅲ~Ⅴ级肝损伤的主要方法。结果:手术治疗组存活154例,其中23例肝后静脉损伤者存活8例,最大输血量10000ml。总病死率12.2%,除死于合并伤外,大失血或合并凝血障碍为主要原因。结论:正常操作的肝后填塞和适当的辅助治疗对肝后静脉损伤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技术。方法 采用螺旋方式、准直 2 .5mm屏气扫描。造影剂总量 70~ 10 0ml经手背静脉用高压注射器注射 ,其压力为 3 0 0磅 ,流速 3ml/s ,注药时间约 2 5s ,注药前扫描一次 ,注药后不同时相扫描 2~ 4次。结果  113例肝脏增强扫描患者中 ,10 5例很好地显示出腹主动脉、肝动脉、脾动脉、肝门区血管分支、门静脉、下腔静脉 ,8例患者因门脉高压导致影像不理想。结论 多层螺旋CT肝脏增强扫描可获得满意的血管图像。  相似文献   

12.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1。但巨大的瘤体常紧贴腔静脉,因肿瘤位置特殊极有可能发生肝静脉或下腔静脉撕裂大出血,给切除带来极大困难及风险。紧贴腔静脉的海绵状血管瘤切除采用先解剖第三肝门使瘤体与腔静脉分离,然后在肝门阻断下切肝是保证切肝时不损伤腔静脉又能有效地控制第二肝门的手术方法^[2]。该手术难度较高,随时都有并发大出血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肝脏切除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尚处于探索阶段 ,进展缓慢。由于其手术为部分肝切除 ,不同于脾脏、肾脏的整个切除 ,手术难度更大 ,迄今未见大宗病例报道。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不仅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高 ,而且还要有非常严格的手术适应证。自 1 991年Reich等[1 ] 首先报道 2例腹腔镜肝脏切除术以来 ,到 2 0 0 3年初全世界约有 460余例腹腔镜肝脏切除术报道。1 已开展的腹腔镜肝切除术的手术对象1 1 良性病变1 1 1 现已开展的有[2~5] :血管瘤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肝内胆管狭窄并结石 ,包虫性囊肿 ,多发性囊肿 ,肝细胞腺瘤 ,错构瘤。1 1 2 病…  相似文献   

14.
自1991 年Reich 等实施了世界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以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腹腔镜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已逐步得到认可和推广.腹腔镜肝切除的范围己由肝缘、浅表病变的肝局部切除扩大到半肝乃至更大范围的规则性切除.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肝脏体积测量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肝脏体积测量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9例患者进行MSCT肝脏容积扫描,其中肝硬化组13例,5例行原位肝移植术;肝肿瘤组13例,均接受肝右叶切除术;对照组13例.比较采用阈值法及层切法两种方法进行全肝和肝右叶体积测量的结果并与手术结果对比.结果层切法所测全肝及肝右叶平均体积分别为(1269±345)ml、(726±199)ml;阈值法测得全肝及肝右叶体积分别为(1250±346)ml、(713±198)ml.两种方法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肝右叶切除患者MSCT测量结果与实际肝右叶体积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SCT作为评价肝脏体积的有效方法,具有可靠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上施行复杂的肝脏手术前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含量能否减轻术中因阻断肝血流所带来的肝脏缺血一再灌注损伤。方法:将近3年我院收治的临床基本情况相近的17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于术前24h内静脉滴注25%葡萄糖250ml,共4次(1次/6h),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阻断第一肝门方法行病变肝脏切除术。术中分别于肝脏缺血前、缺血后及再灌注1h获取相对正常的肝组织测定组织中ATP含量,此外于术前及术后第1、5d,抽取血液标本,检测患者肝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于缺血后及再灌注1h,实验组肝组织A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5d,实验组肝功能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而术前组间则差异不显著。结论:临床上在阻断肝脏血流施行复杂的肝脏手术之前,增加肝细胞内糖原含量可有效地减轻肝脏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程度,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7.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微波固化法、肝动脉结扎术、血管瘤捆扎术、冷冻治疗、无水酒精注射等。但对于肝脏巨大并且和大血管、关系密切的血管瘤手术风险较大,术中易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并发症多。我院近期收治两例肝脏巨大血管瘤手术顺利切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从1987~2007年在肝门H沟中阻断各肝叶、肝段或肝亚段的入肝血管分支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341倒的经验。方法(1)对HCC(199例)、肝内胆管癌(13例)、肝门胆管癌(14例)、胆囊癌(12例)、转移性肝肿瘤(15例)、肝血管瘤(32例)、肝内胆管结石(48例)、慢性肝脓肿(3例)和肝包虫病(5例)患者根据肿瘤的部位和大小分别施行大型肝切除(65例)、间隔性多个肝亚段切除(15例)、邻接多个肝亚段切除(215例)和单个肝亚段切除(46例)、其中含肝尾叶切除29例;(2)血管阻断情况:肝左外段切除时在肝门左纵沟外侧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外侧发出的左外上、下分支和肝左动脉。肝左内段切除时游离、切断从门静脉左干矢状部内侧发出的左内上、下分支和肝中动脉。肝右前段切除时游离、阻断肝右纵沟前支中的门静脉右前支和肝总管后方的肝右动脉。肝右后段切除时阻断右纵沟后支中的门静脉右后支和肝右动脉。肝左、右叶切除时在肝门横沟中分别阻断门静脉左干或右干,肝左动脉或肝右动脉;(3)断肝时尽量保护相应的肝静脉主干。结果(1)术后死亡10例,死亡率2.9%,死于肝衰8例,出血2倒;(2)长期疗效:HCC生存11~20年9例,肝内胆管癌术后生存1/2~3年。肝门胆管癌生存12、6、4年各1例。胆囊癌生存1/2~1年。良性肝病切肝后皆痊愈。6例肝内胆管结石尚需处理他处残留结石。结论(1)间隔性多个肝段切除是一次手术治愈多支肝内胆管簇集性结石的有效方法;(2)本手术免去了阻断全入肝血流,缩小了术中肝缺血的范围,有效地减少了术中失血,提高了大肝癌的切除率,减轻了术后肝功能损害,满足了各种肝病各种肝切除的要求,是一个合理、有效、成本低廉的切肝手术方法;(3)术后长期随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4岁,因"反复呕血4年"入院.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40余年,肝硬化病史20余年,于2007年行"脾切除术",本次入院查超声提示肝硬化,腹水;胆囊结石;脾切除改变.于2011年7月8日行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 供肝来自脑死亡供体,采用快速原位肝肾联合切取方法,冷缺血时间为4h.供受者血型均为AB+型,手术采用改良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术中探查发现消化道血管静脉曲张明显,大网膜见较粗曲张静脉.胆囊8cm×3cm×3cm大小,水肿明显,肝脏呈重度硬化,体积明显萎缩,肝脏未及明显肿块存在,肝脏左叶与腹壁及胃小弯明显黏连,脾脏已切除.术中游离肝左叶时由于黏连非常严重,出血较多,为避免大量出血,遂决定保留部分左外叶(图1).手术时间为10.5 h,无肝期50 min,术中出血量为1600 ml,输悬浮红细胞10 U、血浆1050ml.术中给予甲强龙1000 mg免疫诱导治疗,并且给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00 U预防乙型肝炎复发.  相似文献   

20.
双螺旋CT肝脏增强双期扫描的定位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脏 CT扫描的方法较多 ,我院采用团注给药和分期螺旋CT扫描 ,获得动脉、静脉不同期的影像检查的增强图像 ,以其增强的特征鉴别其性质 ,主要用于肝脏病变的定性诊断 ,以减少误诊。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12例 ,女 3例 ,最大 72岁 ,最小 31岁 ,平均5 1岁。1.2 方法 首先进行肝区平扫 ,碘过敏实验阴性者 ,选用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造影剂 5 0~ 10 0 ml,应用 MD OP- 10 0型高压注射器 ,设定速率为 1.5~ 3 ml/s,延迟注射时间为 2 0 s开始进行第 1次动脉期螺旋扫描 ,待 80 s后进行第 2次门静脉期螺旋扫描 ,必要时可进行第 3次延迟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