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不同分型古今湿疹中医外治处方文献进行收集,通过频度分析总结治法及方药特点,以探讨各型湿疹中医外治处方辨证论治规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整理的方法,从《中国方剂大辞典》中及维普医药信息咨询系统中湿疹中医外治处方合计共838首。对所选文献进行治则治法、方剂统计及药物整理分析,并总结归类。观察各药物、证型、引用频次及所占比例。结果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为主。各型湿疹在处方用药分类上均以清热燥湿药为主,剂型选择及药对各型差异较小,各型以溶液、软膏、散剂最多,但慢性湿疹外用药的类型明显增多包括酊剂、硬膏等。结论提出湿疹中医外治法共识: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是湿疹外治的一大治法,湿疹在中医外治法中对分型的要求不是非常严格,主要是辨病使用;但是湿疹外治处方辨证有多样性,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外用药有所侧重或偏于清热或燥湿或祛风,还需要根据病情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古今湿疹中医内治处方文献进行收集,通过频度分析总结治法及方药特点,以探讨湿疹中医内治辨证论治规律。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整理的方法,从《中国方剂大辞典》中及维普医药信息咨询系统中湿疹中医外治处方合计共884首。对所选文献进行治则治法、方剂统计及药物整理分析,并总结归类,观察各药物、证型引用频次及所占比例。结果:(1)湿疹内治法以清热燥湿,健脾、滋阴养血为主;(2)用药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为主,以白鲜皮,苦参,当归,甘草,生地等为核心药物;(3)湿疹内用药物药性以寒性为多,药味以苦、甘为主,归脾胃二经频率最高;(4)方剂中毒性药物的使用,以古代方剂明显,但明显低于无毒药物。(5)常用剂型为汤剂;(6)常用药对为白鲜皮、苦参。结论:清热燥湿、健脾除湿、滋阴养血是湿疹内治三大治法,这与湿疹分型不谋而合,完全体现了本于病机、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方案。自拟方白鲜皮,苦参,地肤子,防风、茯苓、苍术、鸡血藤、甘草作为基本构架,急性者可加入黄柏、连翘、马齿苋,亚急性者可加入薏仁、白术、陈皮,慢性者加用生地、当归、丹参,常用剂型为汤剂口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湿疹的中医用药规律.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慢性湿疹文献,提取中药处方,建立慢性湿疹中医用药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慢性湿疹以选用治血、水湿、风燥和止痒的药物为主.使用频率最高的的中药依次为当归(59.54%)、生地黄(50.38%)、白鲜皮(48.09%)、苦参(44 27%)、茯苓(41.98%)、地肤子(31.30%)、黄柏(29.77%)、丹参(29.00%)、荆芥(25.95%)、白芍(25.19%)、蝉蜕(24.43%)、刺蒺藜(21.37%)等.结论:慢性湿疹的中医用药以养血、凉血、活血、燥湿、利湿、祛风、健脾和止痒为主,应当分清复杂病理因素,选用适当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三黄洗剂(黄连、黄柏、黄芩、苦参)具有清热止痒、收涩的作用。在这里我要介绍的是在原方的基础上加白鲜皮、蛇床子、蒲公英、马齿苋在临床中的应用。黄连、黄柏、黄芩均味苦而功善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常相须为用治湿热、火毒诸证。苦参既能清热燥湿,又能杀虫止痒;白鲜皮味苦性寒,善清热解毒燥湿,治湿热疮毒及湿疹等;蛇床子性温,外用杀虫止痒,治疗湿疹、疥癣;蒲公英、马齿苋也均具清热解毒的作用。诸药合用增强其清热解毒、止痒收涩的功效。1加味三黄洗剂治疗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俗称蛇串疮,本病常见成簇水疱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宛如蛇行,是由于病毒引起的炎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讨急性湿疹外洗方剂组方的规律,进而揭示近年来急性湿疹外治法中医的用药特点。方法:收集和整理近10 a治疗急性湿疹外洗方剂155首,将方中药物按功用分类,并做各单味药物的使用频率统计;同时归纳药物的五脏归经,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结果:清热解毒药与燥湿止痒药是其主要部分或基本组成,外洗的治则以清热燥湿为主。结论:热邪与湿邪郁于肌肤为急性湿疹的首要病机,外洗方剂的组方原则多为清热化湿。  相似文献   

6.
湿疹外洗方     
方组:蒲公英、野菊花、白癣皮、地肤子各12克,苦参、黄柏各10克,枯矾6克作用:本方中野菊花、蒲公英清热解毒,黄柏、白癣皮、地肤子、苦参均有清热燥湿作用。枯矾有吸敛止痒之功。综合作用是:清热解毒、燥湿止痒。方中剂量可根据湿疹面积情况增减。1.婴儿湿疹:用上药煎汤外洗,一般二、三剂即愈,轻者一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肛门瘙痒中药熏洗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1989年至2016年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收录文献中治疗肛门瘙痒的中药熏洗处方,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使用频次前3位的分别是苦参、蛇床子、黄柏。四气频次依次为寒性509次、温性388次、凉性80次、平性43次、热性6次。五味频次依次为苦味722次、辛味465次、甘味223次、酸味68次、涩味53次、淡味16次、咸味12次。归经频次依次为肝经459次、膀胱经447次、肾经390次、胃经369次、脾经297次、心经245次、大肠经236次、肺经218次、心包经21次、胆经17次、小肠经8次、三焦经1次。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由高到低排序,前3位分别是"苦参,蛇床子""苦参,黄柏""地肤子,苦参"。根据同现关系,将中药之间的关联规则用网络视图方式展示,其中居于网络图中间的苦参、蛇床子、黄柏、白鲜皮、地肤子等均为临床熏洗治疗肛门瘙痒最常用中药。结论:肛门瘙痒熏洗常用的药物以清热燥湿、祛风止痒、攻毒杀虫为主,治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痒。药物四气的分布以寒、温为主,五味的分布以苦、辛、甘为主。药物归经的分布以肝、脾、肾为主。苦参、蛇床子、黄柏、地肤子、白鲜皮、防风、百部是临床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瘙痒常用的核心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药外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PV)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 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23日, 获取中药外治PV的临床对照试验文献, 筛选并提取中药方剂。借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 探析药物药性、药味、归经、功效, 中药频次、常用药对及核心组合。结果纳入方剂186首, 涉及中药190味, 多为苦寒药, 主要归肝、心经, 以清热类为主, 活血化瘀类、补虚类中药次之;使用频次较高的10味中药为苦参、白鲜皮、黄柏、地肤子、蛇床子、当归、丹参、土茯苓、生地黄、紫草;常用的3个药对是苦参-白鲜皮、苦参-蛇床子、苦参-地肤子;演化得到4个核心组合。结论中药外治PV围绕"热毒"核心病机, 以"从血论治"为主, 治以凉血解毒、活血化瘀、养血润燥, 并重视清热燥湿、祛风止痒, 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郭会霞  王涵 《吉林中医药》2020,40(9):1128-1130
仝小林教授认为,风湿热蕴结于皮肤是糖尿病合并皮肤瘙痒的主要病机,治以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苦参、白鲜皮、地肤子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热的阶段合并皮肤瘙痒症时常用的的三味小方。方中苦参清热燥湿,常用量为6~15 g,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常用量9~30 g,地肤子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量为15~30 g。湿热重时可加黄芩、黄连,湿邪偏胜可加生苡仁、茯苓、陈皮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关于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录入Excel 2019进行选录,借助SPSS Modeler 18.0软件、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网状图展示。结果 通过筛选共纳入中药复方专利142项,涉及中药445味。单味中药苦参71次(50.00%)、黄柏53次(37.32%)、蛇床子51次(35.92%)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味中药。中药功效以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平、寒、温为主,药味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主要归属于肝、肺、胃经。高置信度关联规则有“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苦参-黄柏,白鲜皮、苦参-百部”等。聚类分析得到7类“苍术、牡丹皮、地肤子”、“防风、白芷、紫草”等。结论 中药复方专利外治湿疹有规律可循,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为基本原则,符合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收录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的文献,根据纳排标准进行筛选后确定最终纳入文献,提取有效处方,录入Excel2019建立方药数据库,使用Excel2019、SPSS Modeler 18.0、Origin2021、Gephi0.10软件对处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103首有效方剂,涉及133味中药。用药总频次为978,频次≥10的药物共28味,前10位依次是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当归、蛇床子、大黄、川芎、土茯苓、防风、荆芥。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物归经以肝经、心经、胃经、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34组常用药对。聚类分析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相关性瘙痒以疏风清热、燥湿止痒、养血祛风为主,常用药物有白鲜皮、地肤子、苦参、当归,常用处方多以蛇床...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和总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通过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组方用药规律。搜索相关文献,建立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方剂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四气、五味、归经、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和新方分析。整理出163首方剂,涉及156味药物,通过分析,发现念珠菌性阴道炎外用处方中的药物药性偏寒,药味偏苦,出现频次较高的前3味中药依次是苦参、黄柏、蛇床子,挖掘出核心组合28个,演化得到新处方14首。研究表明,中医药外用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方剂以清热燥湿,止痒杀虫为主。客观呈现了念珠菌性阴道炎外用药的处方规律,为指导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分析中药外用治疗浅部真菌病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新方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1978-2018年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中药外用治疗浅部真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并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将文献中的方剂整理并录入,通过系统数据分析功能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经筛选后共纳入文献63篇,包含中药方剂63首,演化出新治疗处方4首。结论:中药外治浅部真菌病多选用清热燥湿药和攻毒杀虫止痒药,方剂功效主要为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祛风解毒,药性多寒温并用,药味多甘苦辛同用;得到的新处方治疗效果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4.
1 单纯外洗方治疗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表现为肛门周围瘙痒、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皮肤增厚及苔藓样改变,局部皮肤皲裂出血等特点,继发感染者出现红肿疼痛.肛门湿疹属于中医"浸湿疮"范畴,多为六淫外侵,或由于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身体虚弱,气血失调,生湿化热,湿热内蕴下注而发本症.中医多采用清热止痒、祛湿化瘀的中药制成复方外洗.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复方苦参洗剂.处方组成:苦参1500g、百部750g、黄柏1500g、板蓝根1500g、地丁1500g、公英1000g、川椒450g、枯矾450g、蛇床子1500g、荆芥750g、白鲜皮1500g.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的中医外治方法、药物、穴位、使用规律,为老年瘙痒的中医外治提供借鉴。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相关文献,建立外治方法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收集到的合格文献中,整理出外治处方45张和针灸处方22张,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为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药物归经以肝、心经为主,使用最多的穴位为曲池、血海。结论中医外治老年瘙痒有规律可循,根据文献分析所发现的治法、用药、取穴规律与该病的病机、病证相符,为本病中医临床治疗的规范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蛇床子30g,百部30g,苦参30g,白鲜皮20g,黄柏15g,败酱草15g,川椒12g,荆芥12g,枯矾15g。用凉水砂锅浸泡半小时后,浓煎过滤后,熏洗半个小时,每日1剂,5d为1个疗程,一般用2个疗程。蛇床子燥湿杀虫;百部灭虱杀虫;白鲜皮祛风胜湿、清热解毒;苦参清热除湿,祛风,杀虫;黄柏清热解毒;川椒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寻常型银屑病中医外治方药物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系统数据库(TCM),对1979—2016年所报道的寻常型银屑病外治方药文献进行查找,利用Excel建立方药数据库,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方剂和中药的规范,应用SPSS 22.0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369篇,方剂400首,频数3 033次,中药以清热药(36.1%)、杀虫止痒药(10.0%)、活血化瘀药(9.1%)、补虚药(8.2%)、解表药(7.6%)、利水渗湿药(5.0%)为主。43味高频药物出现频数占总比70.3%,可分为5个聚类方,其KMO值为0.612,Bartlett球形度检验P0.05,适于因子分析,得出17个公因子。结论寻常型银屑病从血分辨证论治,中医外治原则以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养血润燥为主,同时配合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痒。  相似文献   

18.
周涛  邓丙戌  周冬梅  王倩  张苍 《北京中医药》2019,38(10):953-955
赵炳南先生经验外洗方苍肤洗剂源自止痒杀虫汤、蛇床子汤、苦参汤等,为赵老外用代表性方剂,具有燥湿润肤、杀虫止痒功效。临床适用于慢性湿疹、手足癣、掌跖角化以及其他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等一系列因湿邪留滞经络,气机升降失常,导致的顽固性皮肤病,即"湿滞"性皮肤病。化裁应用灵活,配伍黄柏、土大黄、芒硝加强燥湿止痒之力,配伍当归、首乌藤、桃仁等能养血润肤,配伍黄柏、花椒、白蒺藜等可燥湿祛风止痒,配伍板蓝根、蒲公英等能清热解毒,本文特举典型病案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唐定书主任医师认为湿疹的病因病机不外内湿与外风两个方面。辨证分为5型论治,热偏型治以凉血活血、清热除湿止痒;湿偏型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湿热型治以疏肝清热利湿;脾虚湿恋型以四君子汤加减;阴虚湿滞型以首乌四物汤加减。在辨证论治的同时结合辨病用药,必要时配合西药治疗。临证善用皮类药,寓以皮走皮之意,如桑白皮、地骨皮、白鲜皮,并加用虫类药以搜剔经络、祛风止痒。  相似文献   

20.
黄汉强 《中药材》1997,20(9):485-485
中药乐肤液是运用中医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草药制剂。本制剂具有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止痒作用。通过对1993年1月至12月88例临床疗效观察,对皮肤癣病、湿疹、寻麻疹、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处方 苦参 2,黄柏 2,白鲜皮 2,蛇床子 2,松针 3,大叶桉 3,当归 2,花椒 2。2 制备 上药水煎 3次,第 1次煎 1 小时,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