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初探李怀生山东省阳谷县人民医院定水镇分院(253228)关键词:伤寒论/辛开苦降法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法是仲景在《伤寒论》中运用较多的一种重要治疗法则。主要适用于寒热不调一类病证。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伍灵活,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2.
辛开苦降法属八法中的和法,具有双向调节功能。其理论源自《内经》对中药性味功效和配伍的阐述。医圣张仲景谨遵《内经》之旨,因证立法,依法遣方,寓辛开苦降法于临证治疗寒热错杂证之中。元代朱丹溪师承仲景而善用辛开苦泄法治疗痞证。叶天士根据温病的特点,将辛开苦降理论与“轻可去实”理论相结合,创轻苦微辛法用于温病治疗中。辛开苦降法代表方剂有半夏泻心汤、左金丸和王氏连朴饮等。  相似文献   

3.
王道成 《吉林中医药》2010,30(3):209-210
辛开苦降法属中医"八法"中"和法",是将辛热与苦寒两种药性截然相反的药物配伍,起到平调寒热,燮理气机,调畅气机的作用。其功温脾清胃,燥湿各宜;辛开苦降,清浊攸分。代表方为半夏泻心汤。  相似文献   

4.
初探仲景辛开苦降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开苦降法 ,是利用辛、苦两类不同性味药的配伍方法 ,属于“八法”中“和法”、“消法”的范畴 ,仲景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1 再识辛开苦降法辛开苦降法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首先提出了“气味辛甘发散为阳 ,酸苦涌泄为阴”。《素问·至真要大论》云 :“阳明之复 ,治以辛温 ,佐以苦甘 ,以苦泄之 ,以苦之下。”指出了辛苦两类不同性质的药物可以合理配伍。辛苦合用实质上并非是辛苦两类药物简单累加。张仲景列“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 ,是辛开苦降法的典范 ,开创了辛开苦降法运用于临床之先河。此后 ,成无己、…  相似文献   

5.
井庆彦  王建斌 《河南中医》2019,39(6):954-958
辛开苦降法应用于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常等病证,涉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辛开苦降法的病理特点及特殊的配伍内涵决定其适应证多为食管、脾胃、肠道等方面的疾病,研究发现,辛开苦降法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缺乏多中心、盲法、大样本研究,临床中还需结合中医学理论,进一步探索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拓宽辛开苦降法的使用范围,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减轻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6.
<正>辛开苦降法又称"苦辛通降"、"寒温并用"法,是基于药物的四气五味,将辛温与苦寒药性截然相反的药物相合配伍,用以宣通降泄、调畅气机、平调寒热、燮理阴阳,常用于升降失常、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痰淤湿热交阻之证。周天寒主任中医师是全国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中医药师承指导老师,擅长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疾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辛开苦降,又名辛开苦泄或辛通苦降,是把苦寒与辛温药互相配伍应用的一种治法。有关本法的应用,最早见于《伤寒论》,后世温病学说的兴起,对本法的应用又有了新的发展,从而使辛开苦降法逐渐趋于完善。本法从八法角度来讲,属温清并用。从药物性味言之,属寒热、辛苦药味的组合,苦寒泄降,辛热宣通,辛苦合用,具有清泄郁火,燥湿化痰,通降气滞的作用。在临床中,本法应用范围很广。兹举病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辛开苦降最早源于《伤寒杂病论》,经过后世的继承创新,应用于临床许多病证,文章简单论述了辛开苦降的适应证,并各举一方,相信随着传统中医证治理论的发展,辛开苦降的配伍将应用于更广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综述方法,对中药配伍中的"辛开苦降"法的内涵、传统临床应用和现代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举隅辛开苦降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如治疗寒热错杂证,上热下寒证,少阳病及少阳、阳明并病,痰热互结证,上热中寒证等;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如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失眠、初发2型糖尿病等。  相似文献   

10.
栾奕博  张伟  董彦君 《新中医》2019,51(10):31-36
辛开苦降法属中医八法之"和法""消法",指以脾胃升降理论和中药药性药味学说为基础,将辛味与苦味药物同组一方的中医治疗法则。中医治法与中医基础理论、临证实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辛开苦降法立法源于理,理法方药相结合,起到调和寒热、调畅气机和调理虚实的作用。笔者从历史渊源、立法之理、配伍特点、临床运用和现代应用等方面讨论辛开苦降法,进一步为医者了解并在临床上运用此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是吴鞠通的主要临床经验之一。吴氏在《温病条辨》一书中,以辛开苦降为主的方剂有78首,占全书方剂总数的23.5%,其治法有苦辛温法、苦辛寒法、苦辛淡法、苦辛甘法、苦辛通降法等37种。纵览《吴鞠通医案》,其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内科疾病达32种之多,所治疾病遍及上、中、下、三焦及五脏六腑。辛开苦降法的运用范围是如此广泛,笔者在此试作粗略的概括。一、辛开苦降法在温病临床上的运用辛开苦降法是治疗温病的一大法则,辛散可祛邪,苦降可燥湿,病在上焦者以苦辛宜发之,病在  相似文献   

12.
张勇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1):103-103,116
辛开苦降法始见于《内经》,在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得以广泛应用,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文中笔者在临证当中,应用辛开苦降治法,辨证治疗多种因寒热错杂、虚实相兼、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疑难杂病,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杨国红教授以辛开苦降法治疗胃痞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杨国红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胃痞的医论、医案,以示其验。结果:杨国红教授取法《伤寒论》之辛开苦降,通过辨证,灵活运用于临床胃痞的治疗。结论:杨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胃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辛开苦降法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文献的角度探讨辛开苦降法的概念及源流,总结分析《伤寒杂病论》中辛开苦降诸方的用药规律,并阐明了辛开苦降法的用药特点及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辛开苦降发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除热淫于内均有辛苦相配;张仲景宗《内经》意,创建辛苦并用半夏泻心汤类方,首用方剂践行辛开苦降,叶天士提出"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和"仿内经苦与辛合,能降能通",进一步明确机理,后世医家阐述多依据于此。辛开苦降属寒热并用,热为阳,寒为阴,寒热并用体现阴阳互根互用辨证思维;味辛能行,味苦能泄,苦辛相和,能降能通,辛开苦降并非寒热药简单叠加,乃体现阴阳交感,化生万物之象。主要作用是恢复脏器功能,调畅气机。虽以仲景半夏泻心汤类方为辛开苦降代表,然并不局限于治虚痞,很多方剂中寒热药并用都体现出辛开苦降之意。气机不畅引起疾病,可用苦辛相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半夏泻心汤系张仲景首创辛开苦降法,出自《伤寒论》,主寒热错杂心下痞,在上之呕吐,于中之痞满,在下之肠鸣或泄泻,乃斡旋中焦代表方剂,"辛开苦降调气机,甘温调补扶正气",配伍严谨,具有辛开苦降、协调升降,寒温并投、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并理虚实等特点,后世苦辛宣泄、苦降辛开、苦降辛通等法实源于此,多以辛味之姜夏,苦味之芩连,甘味之参草枣五味阐发。李东垣中满分消丸、枳实消痞丸均仿效衍化而来,温病学派叶天士分消走泄法、吴鞠通加味人参汤等都受到"辛开苦降甘温调补"思想影响。药理研究证实具有双向调节胃运动、抑制HP活性、保护胃黏膜屏障,促进黏膜细胞再生、增强体液免疫、提高机体耐氧能力、直接作用于消化系统及通过介导脑内情感系统和中枢抑制作用而发挥抗溃疡功效,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胃炎、顽固性呕吐、慢性肠炎、结肠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肝炎、口腔溃疡、妊娠恶阻、梅尼埃病、小儿久泻等属脾胃升降不利,寒热错杂者。  相似文献   

17.
辛开苦降法又名苦辛通降法或苦降辛通法,指将苦寒与辛温两类不同性味与功用的药物相互配合应用的一种治法,用以调和寒热,畅通气机,升清降浊,消痞除满。笔者临证体会,采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胃脘痛,能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辛开苦降法源于《黄帝内经》,辛、苦二味,一阴一阳,一开一泄,一升一降,可升降条达气机。仲景创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叶天士言"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吴鞠通又进一步提出"苦与辛合能降能通",揭示了辛开苦降法的实质内涵。至此,辛开苦降法理论逐渐完善~([1])。现代医家不断探索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痤疮的发病与气机升降失常相关,临床上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常取得满意效果。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新开苦降法是指用辛味药开通胸腔气机,用苦味药通降下行,辛苦相合,藉宣畅气机而达通降目之方法。适用于在疾病发病过程中出现的寒热互结,中焦痞满的证候,是临床上治疗脾胃不和,中焦升降失常的独特疗法。辛开苦降法首创于张仲景的《伤寒论》,并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作者在跟姜松鹤老师出诊中,发现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临证,疗效颇佳,现将对该法的临床运用及治验介绍如下。1病案分析1.1病例一:患者,曲某,男,42岁,2017年3月3日初诊。诉胃脘  相似文献   

20.
唐虹 《中医研究》2010,23(5):59-60
辛开苦降法是在中药理论指导下,运用辛温、苦寒两类药物组方,以调理脏腑气机,尤其是斡旋脾胃气机,治疗寒热错杂、虚实并见之证的一种治法,属中医八法中消法、和法范畴。该法理论源于《内经》,立方用药首创于《伤寒论》。本文就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脾胃病简略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