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火针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针是古代九针中之“大针”,亦称燔针、烧针等。《灵枢·经筋》篇就记载用“燔针劫刺”的方法治疗经筋痹症。历代火针也有所发展。在当代,火针更是应用于临床各科。现就火针在各科的临床应用,作一概述。1 临床应用1.1 内科  殷氏治疗痹证30例,以华佗夹脊穴为主穴,配合病患局部穴,用火针快速刺入穴位,迅速出针,总有效率达85%[1]。姜氏治疗网球肘30例,用师怀堂单头火针速进疾出阿是穴,若病程较长者速进缓出或留针片刻,出针后用酒精棉球按压针孔,痊愈18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93.33%[2]。吕氏治…  相似文献   

2.
贺氏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冰  李丽娜 《中国针灸》1998,18(4):231-232
贺氏火针具有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疗效迅速等特点。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贺氏火针治疗各科疾病近百种 ,取得了满意疗效 ,尤其在治疗疑难杂症中 ,发挥了巨大作用。通过大量实践 ,认为选择合适的针具、掌握用针的技巧、辨病准确是达到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火针的临床应用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和  王宝泉 《针灸临床杂志》2004,20(3):57-58,F003
综述近五年来火针在临床各科的应用概况.通过火针在内科、外科、骨科、皮肤科、妇科、五官科的运用,说明了火针具有良好作用,适用症广,无副作用等特点.今后可进一步探讨火针的治疗机理,规范化火针治疗,使火针疗法发扬广大.  相似文献   

4.
火针疗法在外科临床运用举隅肖日,刘百生(江西中医学院330006)(江西省余江县中医院335200)关键词疗毒,乳痈,痄腮,瘰疬,胶瘤,纤维瘤,血管瘤,火针治疗火针古称之为“燔针”、“刺”、“白针”、“烧针”。它的特点是将针体烧红然后刺入人体的一定的...  相似文献   

5.
火针为主治疗腰椎骨质增生9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顺忠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10):431-431
以 X线或 CT报告为依据 ,以痛为腧 ,取腰椎阿是穴。针时取中等火针 ,将针体用 95 %酒精点燃烧红 ,痛点局部严格消毒后迅速刺入。针体烧红烧透、速进速出是火针针刺要点。隔天 1次。此外又选穴治疗 ,不伴有坐骨神经受压症状者 ,取夹脊、委中 ,腰两侧痛加肾俞 ;伴坐骨神经受压症状者 ,取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束骨 ;均留针 30分钟 ,每天 1次 ,10天为 1疗程。以此治疗 95例 ,其中男 32例 ,女 6 3例 ;年龄最大 75岁 ,最小 2 8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3月。均见腰椎部疼痛 ,或有腰痛 ,或有腰骶部、臀部后侧及腿部、脚面外侧疼痛、麻木等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火针与温针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温针组和火针组各50例,分别行温针、火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火针组与温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火针组明显低于温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火针组患者的膝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评分明显低于温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上,温针与火针均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相对而言,火针的治疗有效率更高,可改善患者的病症严重程度,临床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7.
<正>火针,是古代九针中所提及的"大针",又称"燔针"。火针疗法是将一种特殊材质的针在火上烧红后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穴位和部位的治疗方法,通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火针疗法已成为当今针灸疗法中一个独特的治疗手段。《内经》对火针早有记载,并指出火针的适应症为:痹证、寒证、经筋病症、骨病。有医家认为,火针不可用于热证、夏季病,但亦有医家用火针以热治热。笔者对火针治疗热证作简单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火针疗法因其针具较粗,施治时疼痛较著,遗留针孔较大,局部易感染,多人畏之,临床难以推广,但其疗效确切,往往是针到病除.因此对于医患双方来说,毫火针的替代是迫不及待的事.毫火针是将普通毫针烧红,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的部位并立即退出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是在火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火针疗法的延续与创新.笔者在临床运用中,认为毫火针操作简便,疗效突出,为治疗多种疾病的较好疗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符海燕  郭菲  高雪雯  刘红霞 《新中医》2019,51(9):205-208
白癜风是一种原发性、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症。属于易诊难治的损容性皮肤病。近年来,火针及火针联合治疗在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多。笔者对白癜风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进行概括,介绍火针疗法在皮肤科的运用起源,对火针及火针联合其它疗法治疗白癜风进行综述,为白癜风的治疗提供多种选择,更好的将火针疗法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火针结合长针"通经法"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6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33例。治疗组运用火针结合长针"通经法"治疗,先取患侧犊鼻穴、内膝眼、鹤顶、阿是穴,用火针速刺;出针后运用长针针刺代秩边、阳陵泉透阴陵泉、膝阳关透曲泉,膝中穴朝关节腔方向刺入。对照组为单纯普通常规针刺,取患侧犊鼻穴、内膝眼、梁丘、足三里、阳陵泉、血海、阿是穴,得气后留针,2组均留针30 min, 1次/d,连续治疗10 d。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的整体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变化,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VAS均改善,组内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2组VAS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火针结合长针"通经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和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传统火针发源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医家传承与发展,演变出现代各型火针针具,而火针针具的改良与创新直接推动了各时期火针疗法的发展。笔者从传统和当代两个视角,总结了火针疗法的发展概况,对传统火针和当代火针针具的特性与用途、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及发展前景等方面作出分析,为临床辨证使用火针疗法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火针是将特制的粗细针具烧红后刺于选定部位或穴位速进速出的一种疗法,该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火针兼备针刺和灸法的双重功效,临床应用时屡建奇功。目前深入探讨该疗法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运用3毫针及特殊针法刺天突、天容,三棱针刺络少商、商阳,火针速刺天突、膻中、气海,大椎、至阳刺络拔罐等针具针法组合治疗食道癌之完全不能主动进食症而获愈;巧妙运用"重刺络、重拔罐、重艾灸"之"三重法"治疑难病之运动神经元病而获佳效。说明针灸临床在治疗疑难杂病时,多种针具针法组合能显著提高疗效,并对针具针法组合治疗疑难病的相关问题作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火针治疗单纯内痔、混合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邢宝忠 《北京中医》2005,24(5):299-300
火针是将特制针用火烧红,迅速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火针开始应用于内经时期,当时称为燔针、粹刺,其后又称为烧针、白针.它在贺普仁教授倡导的针灸三通法里,属温通法.我们将火针用在痔疮的治疗上,在直肠无痛区操作,扬长避短,取得了理想的疗效,为痔疮的治疗增添了新的方法.现将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火针是用特制的粗针烧红后剌入腧穴或患部的治疗方法。火针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传统医学认为火针具有祛寒祛湿、消瘀散结、温经通络等功能。我们运用火针治疗因热毒、寒湿、痰瘀等所致之疾,均获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针的针尖烧红,迅速刺入人体的一定腧穴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具有针和灸的双重作用。火针疗法始载于《内经》,称其为燔针、卒针,主要用于治疗筋骨痹痛之证。后来又称为烧针、火针,逐步发展开始被应用于治疗各科疾病。使用火针治疗外科疾病早有记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使用火针治疗外科疮疡,清代王清任在《外科正宗》中记载使用火针治疗瘰疬。火针又分单头火针和多头火针,单头火针即只有一根针组成,直径为0.5 mm~1.1 mm,可用于刺破囊壁及深层组织;多头火针是由5~8根0.5mm的钨钢针绑在一起组成,可用于烧灼表面组织。笔者在临床应用火针的过程中发现,使用火针治疗中医外科疾病具有极大的优势,现将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濒湖博士诊疗室临床治疗中应用火针的案例部分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7.
火针治疗热痹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针治疗痹证 ,首见于《灵枢·官针篇》 :“刺燔针取痹也”这里明确指出火针可以治疗痹证。后世医家认为火针具纯阳之性 ,有温通经络 ,祛风散寒之功效 ,故多用以治疗风寒湿痹。如《针灸聚英》中 :“若风寒湿浊 ,在于经络不去 ,宜用火针。”《灵枢·经筋篇》提到 :“悴刺者 ,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 ,无用燔针。”指出火针只用于治疗寒痹 ,若因热邪使筋脉驰缓不收者 ,不宜用火针 ,认为火针治疗热痹 ,有悖“治热以寒 ,治寒以热”的经旨。火针沿用至今其主治范围已超出前人的论述 ,用它治疗热痹临床上也不乏其例 ,但许多医者却拘于经旨。不敢妄…  相似文献   

18.
火针疗法是将特制的粗细针具烧红后于选定部位或穴位速刺疾出的疗法,多用于治疗痈疽、瘰疬、顽癣和痹病等。血管、内脏及关节附近等处禁用。火针具有激发经气,振奋阳气,调节脏腑功能,从而使经络通达,气血畅行,因此这种疗法在《针灸学》中又称"温通刺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火针疗法源自《黄帝内经》,兼具"针"和"灸"之力,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医特色疗法,然较之毫针、艾灸和推拿等疗法,火针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局限。究其原因,与火针针具的局限及火针作用原理的总结相关。论"项痹"之由,乃正虚邪受或劳损跌扑致颈项部经筋受损所致。火针性善温通,治疗痹证效佳,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了火针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上的"三温"理论——即温通、温养和温散。为火针治疗该病提供理论支持,以期扩展火针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火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火针针尖在酒精灯上烧红,围绕疱疹皮损部位周围施以多针,每针间距0.5cm。结果:20例全部治愈。结论:火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