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对HSC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分别作用12h、24h、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加味四逆散对HSC-T6凋亡的影响。结果:(1)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加味四逆散各浓度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与HSC作用12h、24h、48h后,细胞凋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与鳖甲软肝片组比较,除加味四逆散低浓度组作用12h时细胞凋亡无差异外(P>0.05),其余各浓度组细胞凋亡均优于鳖甲软肝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TUNEL检测表明:加味四逆散各浓度药物血清作用48h后,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及鳖甲软肝片组药物血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可显著促进HSC-T6凋亡,且以高剂量和作用48h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 (HSC-T6)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加味四逆散低浓度组(含生药量0.78 g/ml)、加味四逆散中浓度组(含生药量1.56 g/ml)、加味四逆散高浓度组(含生药量3.12 g/ml)]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SC-T6细胞,作用时间分别为12、24、48 h后,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HSC-T6.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法检测对HSC-T6凋亡的影响.结果 ①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作用于大鼠HSC-T6后,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加味四逆散各浓度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味四逆散高浓度组[48 h:(0.399±0.041)%]与鳖甲软肝片组[48 h:(0.429±0.0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味四逆散各浓度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与HSC作用12、24、48 h后,细胞凋亡增加.与鳖甲软肝片组[12 h:(8.31±0.30)%,24 h:(16.25±0.25)%,48 h:(27.12±0.39)%]比较,加味四逆散中浓度组[12h: (17.83±0.25)%,24 h:(26.06±0.26)%,48h:(39.30±2.25)%]、加味四逆散高浓度组[12h:(27.15±0.29)%,24h:(38.96±0.51)%,48h:(49.34±0.77) %]细胞凋亡均增加(P<0.05).③TUNEL检测,与鳖甲软肝片组[(30.0±3.92) %]比较,加味四逆散各浓度[低浓度组(25.1±1.48)%、中浓度组(39.30±2.25)%、高浓度组(39.30±2.25)%]药物血清作用48 h后,细胞凋亡率均增加(P<0.01).结论 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可抑制体外HSC-T6的增殖、促讲其凋亡,以高剂量作用48 h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该课题通过体外观察大鼠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的影响,结合复方鳖甲软肝片中芍药苷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研究复方鳖甲软肝片合理的日服用次数。大鼠每日不同次数灌胃给药,分别于给药前及第1次给药后各时间点眼眶后静脉取血,用于测定大鼠含药血清对HSC-T6增殖的影响以及大鼠血浆中芍药苷的血药浓度。综合分析时量和时效关系,制定复方鳖甲软肝片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合理的日服用次数。结果表明,复方鳖甲软肝片含药血清对HSC-T6抑制的效应与芍药苷血药浓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每日给药2次组对HSC-T6抑制的效应动力学曲线下面积(AUC)及药代动力学AUC均高于每日给药1次组和3次组。因此,复方鳖甲软肝片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以每日服用2次为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实验动物灌胃加味四逆散煎剂7d,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并将药物血清用培养基配制成5%、10%、20%、40%四个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药物血清对100ng/ml的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结果显示加味四逆散和秋水仙碱药物血清均有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P<0.05),且在5%~40%的血清浓度范内,两组对抑制HSC-T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的关系,但在10%~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对HSC-T6细胞增殖抑制率加味四逆散组高于秋水仙碱组(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具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给正常大鼠灌胃加味四逆散及其拆方药物煎剂7天,分别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并将各药物血清用培养基配制成5%、10%、20%、40%4个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各药物血清对100ng/mL的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加味四逆散、疏肝药、活血药、健脾药各药物血清均对增殖的肝星状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在5%~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秋水仙碱对照组亦能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P<0.05),但在10%~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组对HSC-T6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秋水仙碱对照组(P<0.05);在10%~40%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全方药物血清与3个拆方药物血清相比较,其抑制率明显高于拆方3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拆方组中,对增殖细胞的抑制率疏肝药优于活血药优于健脾药,但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个拆方组与秋水仙碱对照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及其拆方药物血清均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②加味四逆散全方药物血清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拆方中单一方的疗效,说明综合运用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治疗肝纤维化会取得比单一疏肝或健脾或活血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加味四逆散含药血清对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血清组、秋水仙碱对照组、加味四逆散组(37.5 g ·kg-1),每组均10只,将正常血清组大鼠每只按10 mL ·kg-1给予生理盐水ig,1次/日;秋水仙碱对照组大鼠每只按0.2 mg ·kg-1给予秋水仙碱ig,1次/日;加味四逆散组给予加味四逆散药液10 mL ·kg-1ig,1次/日。以上各组均连续ig 7 d,制备各药物含药血清,并将药物血清用培养基配制成5%,10%,20%,40% 4个浓度;培养肝星状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药物血清对100 mg ·L-1的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T6(HSC-T6)增殖的影响。结果: 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对瘦素刺激的肝星状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P<0.05或P<0.01), 在5%~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关系;秋水仙碱对照组亦能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P<0.05),但在10%~40%的血清浓度范围内加味四逆散组对HSC-T6增殖的抑制率显著高于秋水仙碱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四逆散药物血清具有抑制瘦素刺激HSC-T6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 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正常大鼠灌胃加味四逆散药物煎剂7 d,制备含药血清;应用蛋白印迹试验检测加味四逆散对100 mg/L瘦素刺激HSC-T6中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加味四逆散作用6 h后,JAK2、STAT3蛋白表达水平开始降低,且JAK2降低较为明显,24 h STAT3降低最明显。结论加味四逆散能降低增殖后的肝星状细胞JAK2、STAT3蛋白表达,并阻断JAK2-STAT3经典通路的信号转导作用,这可能是加味四逆散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软肝胶囊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及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方法 15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和正常对照组,各5只,通过灌胃制备丹红软肝胶囊及复方鳖甲软肝片药物血清。将HSC-6细胞分为3组,分别加入含丹红软肝胶囊、复方鳖甲软肝片药物血清及正常小鼠血清的培养基,培养24 h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HSC的增殖率,收集培养上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Ⅰ型胶原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结果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吸光度(OD)值均低于正常血清对照组(P<0.01);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HSC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TGF-β1的含量与正常血清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1);丹红软肝胶囊组、复方鳖甲软肝片组培养上清中Ⅰ型胶原、TGF-β1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软肝胶囊可抑制活化的HSC产生TGF-β1,并对HSC分泌胶原产生抑制作用,进而抑制HSC的增殖,这可能是其抗纤维化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灵芪蠲肝胶囊含药血清对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增殖和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蛋白量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 灵芪蠲肝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按含药血清浓度200 mL·L-1分别作用于10 ng·mL-1 PDGF刺激的HSC-T6,24 h、48 h、72 h后,用CCK-8法测定各组HSC-T6的吸光度值,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24 h时各组细胞中TIMP-1蛋白量的表达。结果 灵芪蠲肝胶囊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HSC-T6的增殖,各组药物在各时间点对HSC-T6的抑制作用随血清中药物浓度增加呈逐渐增强趋势;同时各药物血清组HSC-T6中TIMP-1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减少(均P < 0.01)。结论 (1)灵芪蠲肝胶囊可以抑制PDGF诱导的HSC-T6增殖,且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2)灵芪蠲肝胶囊能降低TIMP-1在活化的HSC-T6中的表达,从而减少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抑制,实现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比较生、醋莪术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及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和α-SMA,ProcollagenⅠ表达的影响。采用腹腔注射猪血清0.5 mL/只,每周2次,共14周制备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生、醋莪术(0.95,1.90 g·kg~(-1))对大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和肝组织HYP,MDA的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改变情况,Masson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中胶原表达情况;体外培养HSC-T6细胞,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生、醋莪术含药血清作用12,24,36,48 h对HSC-T6增殖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α-SMA和ProcollagenⅠ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给药生、醋莪术后,大鼠血清ALT,AST,PC-Ⅲ,IV-C,LN,HA表达水平均下降,与生莪术组相比,醋莪术组作用效果优于生莪术组;生、醋莪术含药血清各剂量组均能抑制HSC-T6的增殖,呈现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各给药组作用24 h后,HSCT6中α-SMA和ProcollagenⅠ表达水平降低,且醋莪术组降低更显著。生、醋莪术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肝纤维化,其抗肝纤维化机制可能与抑制HSC-T6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并促进其降解有关。  相似文献   

11.
抗纤软肝颗粒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抗纤软肝颗粒(KXR)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终浓度为5mg/ml、2.5mg/ml、1.25mg/ml)及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小时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TUNEL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结果:抗纤软肝颗粒无论是药物还是含药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在安全浓度范围内,5mg/ml组和1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1); 并可诱导HSC凋亡, 且凋亡抑制分子Bcl-2表达下调, 促凋亡分子Bax表达增强(P<0.01).结论:抗纤软肝颗粒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通过下调Bcl-2/Bax比率,促进HSC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整合素信号通路的下游信号分子FAK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系(HSC-T6)与中药复方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5%、10%、20%)共同培养48h后,应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FAK mRNA的表达。结果: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能显著抑制HSC-T6增殖,20%药物血清组作用最强(P<0.05);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显示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均可诱导HSC凋亡(P<0.05);抗纤软肝颗粒药物血清能够使HSC的FAK 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抗纤软肝颗粒能够抑制HSC增殖及诱导凋亡HSC。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整合素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FAK 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虎金颗粒对肝功能及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虎金颗粒对大鼠血清中血清酶成分含量的影响;探讨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情况,并观察虎金颗粒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异种血清(猪血清)大鼠腹腔注射制作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以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检测为主要内容,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以及虎金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做比较分析;血清药理学方法培养肝星状细胞,用酶标测定仪测定OD值以测定其增殖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含量较正常组显著上升,秋水仙碱组及虎金颗粒不同剂量组均能使上述指标发生不同程度的下调,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具有显著意义,但仍以大剂量组作用最为明显,小剂量组与西药组比较则无显著意义;当培养至24 h和48 h时,HSC-T6自身的增殖比较明显,虎金颗粒含药血清对其增殖表现出较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着含药血清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也有所增强,说明虎金颗粒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量效依赖关系。结论:虎金颗粒可以改善肝功能,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与其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及活性的影响,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剂量(分别含有生药30,60,120 g·L-1)的化浊解毒方,按0.01 mL·g-1体重SD大鼠灌胃给药,以制备含药血清;常规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 HSC-T6),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MTT,ELISA,RT-PCR法分别检测肝星状细胞增殖、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的含量以及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各浓度组均呈现出抑制HSC增殖的作用(P<0.05),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各个浓度组在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的Ⅰ型胶原的含量均降低(P<0.05),均能下调细胞中TGF-β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之所以能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可能与化浊解毒方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肝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与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化肝煎含药血清的制备,并以优化后的化肝煎含药血清干预HSC-T6,MTS法检测其对HSC-T6生长的抑制作用;q PCR法检测HSC-T6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 mRNA表达。结果A1B2C2为优化方案,即给正常大鼠灌胃给药,末次给药后1 h,采集血清;化肝煎含药血清体积分数为10%、20%和40%时可显著抑制HSC-T6的增殖(P0.01、0.001),并对TGF-β1、CTGF及MAPK1 mRNA表达均表现显著抑制作用(P0.01、0.001)。结论化肝煎含药血清能抑制HSC-T6的增殖,可能跟抑制TGF-β1、CTGF及MAPK1有关。  相似文献   

16.
邵敏明  江漪  刘妮  张奉学 《新中医》2015,47(3):241-243
目的:研究加味升降散对瘦素诱导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重组大鼠瘦素作用于HSC-T6细胞,各干预组在瘦素作用前分别加入加味升降散、N-乙酰-L半胱氨酸(NAC)、氯化二亚苯基碘嗡(DPI)及JAK抑制剂AG490干预,再加入瘦素。瘦素组直接加入瘦素,正常组不加任何药物。另设只加入加味升降散含药血清的加味升降散自身对照组。各组处理不同时间后,检测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m RNA、磷酸化Janus激酶2(JAK2)及磷酸化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3(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加味升降散干预12 h、24 h后与瘦素组比较,TIMP-1 m 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瘦素刺激HSC-T6细胞2 h后细胞质p-JAK2及细胞核内pSTAT蛋白表达与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加味升降散干预后p-JAK2及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低于瘦素组(P<0.01)。结论:加味升降散能阻断瘦素在肝星状细胞信号内信号转导,抑制TIMP-1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一贯煎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2种亚型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活化的大鼠HSC-T6细胞,分为空白组、雌二醇组和一贯煎高、中、低剂量组,共5组,空白组加入空白鼠血清,药物组加入相应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培养24 h、48 h、72 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上清液,保存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Real time-PCR方法检测ERα、ERβ mRNA的表达。结果:一贯煎高剂量组表现对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降低细胞上清液中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含量,且作用较雌二醇显著(P0.05);一贯煎在提高HSC-T6细胞ERα、ERβ mRNA的表达方面作用较雌激素含药血清组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贯煎能够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肝星状细胞的雌激素受体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凯  朱虹  王庆才 《陕西中医》2009,30(2):234-236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解毒方的含药血清与化疗药5-FU体外共同作用于肝癌HepG2细胞后,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备大鼠的益气养阴解毒方的含药血清,分为中药含药血清组、化疗药物5-Fu组和中药含药血清+5-Fu组,并设不含药的空白大鼠血清为对照组,分别作用于HepG2细胞。结果:1益气养阴解毒复方中药含药血清作用于HepG2细胞24h、48h、72h后,对细胞生长未出现明显的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P>0.05);5-FU组及中药含药血清+5-FU组与HepG2细胞共同培养48h、72h后,HepG2细胞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P<0.05);中药含药血清与5-FU共同作用于HepG2细胞抑制作用更明显(与5-FU组相比,P<0.05)。2中药含药血清组作用24h、48h、7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HepG2细胞凋亡指数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5-FU组与HepG2细胞共同培养48h、72h后检测到凋亡指数增多(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1);中药含药血清+5-FU组48h、72h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5-FU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解毒方含药血清可增强5-FU对HepG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这可能是本方与化疗合用增效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扶正活血组方大鼠的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血清对照组(简称正常组)、秋水仙碱对照组(简称阳性组)、扶正活血组(1号、2号、3号组)共5组,每组6只,HSC-T6细胞复苏后常规培养,采用MTT法观察药物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扶正活血各方组大鼠高浓度含药血清对HSC-T6增殖抑制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结论:扶正活血不同组方大鼠含药血清对HSC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肝舒胶囊含药血清体外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肝舒胶囊含药血清对肝星状细胞(HSC-T6)自分泌的TGF-β1和Ⅰ型胶原的增生抑制作用,探讨肝舒胶囊体外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含药血清作用于HSC-T6后,采用貂肺上皮细胞(Mv-1-Lu)生长抑制MTT法检测HSC-T6分泌的TGF-β1的活性及其总量,ELISA法检测PDGF诱导的HSC-T6的I型胶原含量。结果肝舒胶囊含药血清不仅可减少HSC TGF-β1的分泌总量,并抑制TGF-β1的活化,而且还可降低I型胶原的分泌。结论肝舒胶囊含药血清能抑制肝星状细胞TGF-β1产生并活化及降低I型胶原含量,可能是与其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