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质下失语症的特点及其相关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皮质下失语症是指病变部位局限于丘脑、基底核-内囊区、脑室周围白质的失语症。其可表现为具有特征性的皮质下失语综合征,主要包括丘脑性失语症和基底核性失语症。也可表现为其他各种类型的失语症。对其机制目前主要有3种解释:①神经功能联系不能理论:即皮质下病变阻断了皮质下与皮质的功能联系,使皮质区因传人减少而发生功能和代谢下降,导致失语。所伴随的皮质低灌注是低代谢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②皮质下结构参与语言活动,其损害直接导致失语。③皮质下损害导致皮质的血流低灌注(血肿影响、缺血半暗带),由此引起失语。目前最多达到共识的是对第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皮质下失语患者在口语表达中音位障碍和词汇障碍特点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为言语康复训练提供依据. 方法 用汉语失语检查法( ABC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18例左侧皮质下血管病变引起的丘脑性失语和基底核性失语患者进行检查.分析两类失语患者在复述中音位错误和视命名中词汇错误出现的次数,并进行比较. 结果 皮质下失语的音位错误中音素替代最多(各自出现 27次 /84.4%, 10次 /66.7%),环境错误最少各自 2次.在词汇错误中丘脑性失语最多的类型是语义上位关系词替代( 32次 /42.5%),基底核性失语是音位错语( 11次 /26.8%),丘脑性失语与基底核性失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 2=18.828,P< 0.05). 结论 皮质下失语患者在口语表达中的不同特点,揭示皮质下结构参与了语音、词汇-语义的组织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皮质下失语患者在口语表达中音位障碍和词汇障碍特点以及可能的病理机制,为言语康复训练提供依据。方法:用汉语失语检查法(ABG法)对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例左侧皮质下血管病变引起的丘脑性失语和基底核性失语患者进行检查。分析两类失语患者在复述中音位错误和视命名中词汇错误出现的次数,并进行比较。结果:皮质下失语的音位错误中音素替代最多(各自出现27次/84.4%,10次/66.7%),环境错误最少各自2次。在词汇错误中丘脑性失语最多的类型是语义上位关系词替代(32次/42.5%),基底核性失语是音位错语(11次/26.8%),丘脑性失语与基底核性失语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18.828,P&;lt;0.05)。结论:皮质下失语患者在口语表达中的不同特点,揭示皮质下结构参与了语音、词汇-语义的组织表达。  相似文献   

4.
赵亚军  陈长香 《护理研究》2012,26(4):381-382
丘脑及其枕核是大脑皮层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之间进行言语处理的中间站.丘脑损伤会导致与皮层性失语相类似的言语高级功能紊乱,影响言语表达的精确、完整,可能出现命名性失语、电报体言语、言语失用、重复等[1].从20世纪以来,人们在临床实践中越来越意识到,失语症远远不限于单纯皮质的损伤,丘脑与言语的关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将1例慢性丘脑性失语病人的语言康复训练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语言中枢的低灌注、低代谢与失语症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功能磁共振揭示的语言功能区血流量及代谢的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10例有明确失语症临床表现。CT或MRI证实为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汉语失语症成套测验中的利手评定标准进行利手评定、西部失语评定标准判断失语症类型,采用Frenehy构音障碍评定标准进行构音障碍的评定,采用普通磁共振确定病变部位,并用功能磁共振对病变可能波及的语言功能区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及磁共振灌注成像分析,并与对侧相应区域进行对比。结果:10例脑卒中患者利手评定,结果有8例为右利手,2例为左利手,经西部失语评定有5例为运动性失语,4例为感觉性失语,1例为传导性失语,MRI提示病变部位均为左侧大脑半球,MRS均显示语言功能区的N-已酰天门冬氨酸、胆碱、肌酸的代谢较对侧相应区域降低;PWI显示受累语言功能区的局部脑血容量、局部脑血流量较对侧减低,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较对侧延长。结论: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区均呈低灌注、低代谢表现,这可能为失语症的发病机制,在制订语言康复计划时,可适当提高语言功能区的灌注与代谢,促进失语症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回顾分析 13例单侧丘脑卒中并痴呆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发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丘脑网状核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前核、背内侧核与记忆、情绪、行为有关,腹前核、腹处侧核与言语功能有关.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检查发现,丘脑单侧血管病变时,同侧大脑皮质代谢减低.丘脑性痴呆是由于丘脑及丘脑与皮质间广泛联系受损引起,病灶多在左侧.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病变部位及其自然恢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前瞻性研究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及对其自然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患者30例分别在脑卒中后第10.5d,1,2,4及6个月时,用同一套语言测评材料进行语言评定。结果:同一病变部位所致失语症的类型可不同。最复杂的是基底节,并且同一类型失语症可由不同病变部位产生。30例不同类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能力在6个月内均获得不同程度的自然恢复。除完全性失语外,各类失语在第1-2个月内恢复最明显。听理解,口语表达和阅读恢复最好,其次为复述,书写的恢复最差。丘脑性失语和基底节性失语恢复最好。运动性失语恢复较好,感觉性失语恢复较差。完全性失语恢复最差。经皮质失语和传导性失语因病例数太少而不能充分反映其自然恢复情况。结论:脑卒中后汉语失语症的病变部位与类型关系复杂。其自然恢复与失语症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单侧丘脑卒中并痴呆患者13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芳  李伟  张伟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888-3888
回顾分析13例单侧丘脑卒中并痴呆患的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发现患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丘脑网状核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前核、背内侧核与记忆、情绪、行为有关,腹前核、腹处侧核与言语功能有关。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检查发现,丘脑单侧血管病变时,同侧大脑皮质代谢减低。丘脑性痴呆是由于丘脑及丘脑与皮质间广泛联系受损引起,病灶多在左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致基底节性失语的临床表现,方法:对32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首发急性脑血管病致单侧基底神经节病变失语患者进行失语症检查,并对病变部位与失语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基底节性人语表现为自发谈话、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病变部位偏前部者口语表达障碍程度重,病灶部位偏外侧者听理解障碍明显,复述较好。结论:基底神经节病变也可导致失语,纹状体区是一个言语的皮层下高级整合中枢。  相似文献   

10.
皮层下失语的BEAM及CT图像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皮层下失语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选择经颅脑CT扫描证实为单侧皮层下病变患者105例,在发病2周,1个月及2个月分别进行失语症检查。同时进行脑电地形图(BEAM)及CT图像标准化处理。结果:皮层下失语患者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偏外侧、偏前部及偏上部。病变偏外侧及丘脑性失语患者BEAM异常率高,且此类患者多有较重的听理解障碍,而尾状核受损患者失语中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及音韵障碍。结论:皮层下失语有其临床特点,导致失语的机制多与皮层下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皮层语言区(血流量减少、代谢低下)有关,但尾状核似可作为言语的皮层下整合中枢,丘脑可作为皮层下语言中枢,在部分患者的失语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