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胸手术后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选择30例食管癌开胸手术病例,ASAⅠ~Ⅲ级。手术后均于硬膜外给予罗哌卡因5ml负荷量并以此浓度持续泵入(5ml/h)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浓度选择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根据上下序贯的方法,上一个患者的镇痛效果决定下一个患者所用的罗哌卡因浓度。结果开胸手术后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是0.148%。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最低有效浓度是0.148%,此浓度使患者得到镇痛而不产生运动阻滞。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建英 《中国医药》2006,1(5):305-30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方法60例剖宫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0.25%罗哌卡因组(Ⅰ组)、0.179%罗哌卡因组(Ⅱ组)和0.15%罗哌卡因组(Ⅲ组),均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速率2mL/h,观察其视觉模拟(VAS)评分和Bromage评分情况。结果术后6、12、24和48h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179%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运动阻滞及并发症,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和罗哌卡因配伍用于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ASAⅠ-Ⅱ级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所有产妇术毕均单次硬膜外腔注入负荷量5ml(含吗啡3 mg+甲氧氯普胺10mg+罗哌卡因15mg)。接泵维持剂量:I组(100例),0.2%罗哌卡因+地塞米松(0.2mg·ml-1)持续硬膜外给药,Ⅱ组(100例),0.2%罗哌卡因+芬太尼(2.5μg·ml-1)持续硬膜外给药(两组全部2ml·h-1),观察并记录48h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不显著,但I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在单次吗啡硬膜外推注作负荷量的情况下,地塞米松和罗哌卡因配伍持续硬膜外给药可获得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伍用吗啡及格拉司琼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方法9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Ⅰ组为0.25%罗哌卡因组,Ⅱ组为0.20%罗哌卡因组.Ⅲ组为0.125%罗哌卡因组,三组均复合吗啡(6μg/ml)和格拉司琼(0.03mg/ml),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2ml/h。以VAS评分比较三组术后PCEA的镇痛效果,Bromage评分评定运动阻滞情况。结果术后6、12、24和48hVAS评分,Ⅲ组显著高于Ⅰ、Ⅱ组;Bromage评分Ⅰ组显著高于Ⅱ、Ⅲ组。无麻醉并发症。结论0.20%罗哌卡因复合吗啡和格拉司琼用于妇科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确切,无明显运动阻滞作用.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罗哌卡因复合用药在硬膜外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输注罗哌卡因配伍小剂量芬太尼和吗啡用于术后镇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法将其分为RFM(罗哌卡因、芬太尼、吗啡)和RM(罗哌卡因、吗啡)两组,每组20例;RFM组用0.15%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0.2mg联合吗啡0.5mg配制镇痛液100ml;RM组用0.15%罗哌卡因联合吗啡3mg配制镇痛液100ml;两组进行临床观察对比。结果两组镇痛效果,RFM组:优良13例,一般6例,无效1例,其优良率为65%,有效率为95%;RM组:优良11例,一般6例,无效3例,其优良率为55%,有效率为85%;RFM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M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吗啡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Ⅱ期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3个中心124例择期在低位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等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A组注入0.75%盐酸罗哌卡因15ml.B组注入0.894%甲磺酸罗哌卡因15ml。结果:不论是在感觉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点分布、效果及效果维持时长方面,还是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循环、呼吸、肝肾功能等方面,甲磺酸罗哌卡因均表现出良好的作用,与盐酸罗哌卡因无明显差异,二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盐酸罗哌卡因具有相似的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40例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为2组,镇痛组(n=20)采用0.15%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分娩镇痛,对照组(n=20)自然分娩。记录产妇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及心率、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宫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罗哌卡因组报告无痛的产妇病例数明显增加(P〈0.01),且无运动阻滞。两组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宫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姚景  金光辉 《海峡药学》2009,21(8):127-128
目的观察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未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相同浓度罗哌卡因作比较。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按术后镇痛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R组(0.15%罗哌卡因组)和S组(0.15%罗哌卡因+0.5μg·mL^-1舒芬太尼)。手术结束时开启镇痛泵,参数设定:背景剂量4mL/h,自控给药量0.5mE/次,锁定时间15min。分别于术后4h、8h、12h、24h、48h时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用Bromage评分观察术后下肢运动情况,观察并记录术后各时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h、8h、12h、24h、48hS组的VAS评分明显低千R组,S组的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R组;术后两组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罗哌卡因镇痛。  相似文献   

9.
李刚  陈国振  何拄良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429-1431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复合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骨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Ⅰ组25例和Ⅱ组25例。两组患者均行L2、3或L3、4腰硬联合穿刺术并头向量管4cm。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Ⅰ组PCEA配方为咪达唑仑5mg加0.2%罗哌卡因100ml。首剂咪达唑仑2mg加罗哌卡因8mg;Ⅱ组PCEA配方为吗啡5mg加0.2%罗哌卡因100ml,首剂吗啡2mg加罗哌卡因8mg。两组均行持续输注量2ml/h,单次PCA量1ml,锁定时间15分钟。结果:镇痛满意率(VAS≤3)Ⅰ组为92%与Ⅱ组96%相近(P〉0.05);Ⅰ组尿潴留12%、恶心呕吐4%,均低于Ⅱ组(P〈0.05或P〈0.01)。结论:咪达唑仑复合罗哌卡因术后PCEA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较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盐酸罗哌卡因复合吗啡与单用罗哌卡因行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将行剖宫产术后镇痛的足月初产妇120例分为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和单用罗哌卡因组各60例,比较两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对产妇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产妇2、24、48小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罗哌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罗哌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后用0.15%盐酸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好,不必复合吗啡,以免增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PCEA)的效果及运动神经阻滞情况。方法选择160例健康、单胎、足月、无麻醉禁忌的初产妇为分娩镇痛组,随机分为2组,A组为0.125%罗哌卡因加2μg/ml芬太尼,B组为0.125%布比卡因加2μg/ml芬太尼;将未使用分娩镇痛药物进入产程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C组)。对分娩镇痛组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记录3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B2组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无统计学意义(P〉0.05)。MBS评分A、B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与C组第一、二产程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能缩短第一产程,延长第二产程。低浓度的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均可产生可靠的镇痛效果,但罗哌卡因比布比卡因的运动神经阻滞轻,产妇可下床活动,是1种可行走的分娩镇痛,两者相比,罗哌卡因分娩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接受无痛分娩的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待产妇第一产程开始时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观察组给予0.125%罗哌卡因加0.02mg/mL布托啡诺,对照组为0.125%罗哌卡因加1μg/ml芬太尼。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及起效时间、镇痛开始至宫口开全的时间、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镇痛前后产妇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平均(7.25±2.45)min,对照组起效时间平均(11.15±2.4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后至胎儿娩出(120.9±30.3)min,对照组(180.5±30.7)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镇痛前后产妇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布托啡诺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起效时间短、安全性及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罗哌卡因作为一种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应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报道很多,但少有用于腰部手术后镇痛的报道。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等效剂量的0.2%罗哌卡因-芬太尼与0.125%布比卡因-芬太尼混合液用于腰部手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足月阴道分娩产妇70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组35例和左布比卡因组35例,每位产妇给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或左布比卡因20mL,每组的第一位产妇给予罗哌卡因或左布比卡因浓度为0.10%,之后的产妇所给予的罗哌卡因或左布比卡因的浓度在上一位产妇的基础上升高0.01%或者降低0.01%,采用双盲法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Bromage改良法),测定在第一产程中罗哌卡因与左布比卡因的最低有效浓度,比较产妇硬膜外分娩的镇痛效果。结果罗哌卡因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094%,左布比卡因最低有效剂量为0.093%,罗哌卡因和左布比卡因的效能比为0.99。结论在第一产程中,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的硬膜外镇痛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加小剂量氯胺酮用于骨科下肢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方法选择80例ASAⅠ—Ⅱ级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在硬膜外末次给予0.25%罗哌卡因10ml30min后开始术后止痛。A组,持续给予0.2%的罗哌卡因;B组,持续给予0.3%的罗哌卡因;C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氯胺酮0.4mg/kg;D组,持续给予0.2%罗哌卡因加接泵前给予硬膜外注入吗啡2mg。4组均应用福尼亚恒流镇痛泵(固定速率为5ml/h)。观察术后12h、24h、36h不同时段疼痛评分;下肢运动阻滞程度;嗜睡、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焦虑、烦躁不安、神经质一系列精神症状等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的镇痛VAS评分明显高,与其他3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3组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的运动阻滞程度分级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间无差异(P〉0.05)。D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15.0%),皮肤瘙痒4例(20.0%),嗜睡2例(10.0%),其他3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加0.2%罗哌卡因行术后镇痛,既可减少罗哌卡因的剂量,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镇痛效果满意,运动阻滞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在硬膜外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并于单纯罗哌卡因镇痛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自然分娩要求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8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0.75%罗哌卡因,观察组给予0.5%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3分起效时间及镇痛持续时间,干预过程中心电监护所示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以及两组产妇镇痛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镇痛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心律失常,低氧血症及呼吸抑制等严重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下肢麻木及尿潴留的总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分娩镇痛,相对于单纯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能有效的减少加快起效时间,延长药物维持时间,减少干预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硬膜外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硬膜外应用罗哌卡因用于小儿术后镇痛以探讨小儿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式.方法择期行尿道成形术的小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n=18)术后单纯采用0.1%~0.2%罗哌卡因进行术后硬膜外镇痛,Ⅱ组(n=22)采用0.1%~0.2%罗哌卡因 芬太尼1μg/ml行硬外镇痛,观察镇痛治疗后的24h、48h、72h脉搏氧饱和度(SpO2),疼痛评分、72h罗哌卡因总用量、镇痛评分及副作用.结果两组病人均无1例术后发生低氧血症,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均满意,但Ⅱ组罗哌卡因总用量显著低于Ⅰ组.结论硬膜外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与硬膜外单纯使用罗哌卡因都可以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辅以小剂量的阿片类药物既可以减少局部麻醉药的用量,降低局麻药中毒的危险,又可以改善患儿的睡眠,使患儿术后更加舒适.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和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探讨罗哌卡因高位硬膜外阻滞的合适浓度。方法选择45例择期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15例,分别注射0.25%、0.375%和0.5%罗哌卡因,观察记录三组的镇痛效果以及MAP、HR、RR和SpO2的变化。结果镇痛效果:B、C组优于A组,三组麻醉后MAP和HR均显著下降,C组RR和SpO2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行乳腺癌根治术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2、3、4ml/h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PCEA)对运动神经阻滞后恢复和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50例择期脊柱手术病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以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镇痛液(0.2%罗哌卡因150ml+芬太尼0.3mg)持续硬膜外给药。按给药速度分为3组,A组:2ml/h;B组:3ml/h;C组:4ml/h。全部病例无按压PCEA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疼痛进行评分。结果术后48h不同阶段VAS评分,B组、C组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含罗哌卡因6mg/h,芬太尼6μg/h)背景剂量3ml/h是国人PCEA镇痛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冒群  马晓梅  沙红兰 《海峡药学》2010,22(8):155-156
目的观察硬膜外低浓度罗哌卡因行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i00例ASAⅠ-Ⅱ坯要求自然分娩的足月产妇,均为单胎头位。随机分为硬膜外分娩镇痛组(A组50例),与对照组(B组50例)。A组在宫口开大2~3em时,开始硬膜外注射0.125%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2μg·mL^-1)镇痛液.每45~60min注射一次,宫口开大8~9cm时停药,B组按常规处理。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改良Bromage计分评价。记录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整个产程持续监测胎心、宫缩和血压、血氧饱和度、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分娩镇痛组用药后15min到胎儿娩出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运动不受影响,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娩镇痛组新生儿1min、5min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组对产妇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结果0.125%罗哌卡因用与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不影响产程和新生儿,是一行之有效的分娩镇痛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