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加强基层临床医生对肺栓塞的认识,以提高肺栓塞的诊断率及治疗成功率。方法:对近2 a来在我院心血管病房住院的16例肺栓塞患者诊治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除1例猝死外余均疗效明显。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医生只有对肺栓塞提高警惕,才能减少误诊率和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3.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PE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漏诊、延诊及误诊率极高。若未及时诊治,病死率较高。本文对25例PE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3-01/200605共收治肺栓塞患者16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5例,平均52.3岁.其中骨折后2例,长期卧床3例,下肢静脉炎6例,肿瘤静脉内化疗1例,急性心肌梗死l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09-10期间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患者32例,对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发现多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48%)形成,其他危险因素有下肢创伤、手术、心力衰竭、肿瘤、妊娠、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呼吸困难或气促29例(90%),发生率高。CT肺动脉造影(CTPA)阳性率达100%。结论肺血栓栓塞症临床表现不特异,应注重危险因素,CT肺动脉造影(CTPA)技术成熟,为较好确诊手段。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栓塞误诊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肺动脉栓塞(PE)误诊概率和常见原因,有效避免误诊,从而降低病死率。方法:运用肺动脉造影、螺旋CT、尸检和病理诊断、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X线胸片、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等方法对收治误诊的PE 34例进行分析。结果:PE误诊前4位的疾病依次为冠心病、肺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胸膜炎。结论:PE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误诊率也高,危险性极大,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方法:对17例误诊的肺栓塞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12例,其中肺炎4例,COPD急性发作3例,肺癌3例,胸膜炎2例;心脏疾病4例,其中冠心病2例,心脏病心衰2例;误诊为脑血管意外1例。误诊率为34%(17/50)。结论:肺栓塞是一个常见病,易误诊漏诊,临床医生只有充分了解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详细问诊及仔细体格检查,才能早期筛查并诊断肺栓塞,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9.
10.
肺动脉栓塞 ( pulmonaryembolism ,PE) ,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 ,经体静脉或右心系统 ,随血液漂流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 ,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当发生肺出血或坏死者称肺梗死。PE在西方国家是一种常见病且病死率很高 ,占西方国家死因的第三位[1] ;在我国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和有效的检查手段 ,误诊、漏诊较多 ,1998年阜外心血管医院资料显示 ,其误诊率为 79% [2 ] 。溶栓、抗凝、肺动脉切开取栓及内膜剥脱术已成功用于临床治疗肺动脉栓塞 ,但如此高的误诊率 ,导致针对性治疗不及时或缺如 ,造成PE的病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动脉栓塞患者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是疑诊的重要指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测,螺旋CT均有助于肺动脉栓塞的早期确诊;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结论尽快确诊肺动脉栓塞,尽早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现对肺动脉栓塞误诊为心肌梗死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6岁.有吸烟史.因“突发胸痛5h”入院.患者入院前5h活动后突发心前区疼痛,向后背部放射.急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缓,Ⅱ、aVF导联ST段上斜型抬高0.05 mV,Ⅲ、aVR、V1导联ST段水平型抬高0.10mV,Ⅰ、aVL、V4~V6导联ST段水平型压低0.10~0.15 mV.入院时测BP 85/55 mm Hg,急查K-MB 51 U/L,CPK 338 U/L,CTnT 2.0 ng/ml.血气分析:PaO2 70 mm Hg.初步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行冠脉造影检查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未行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2例肺栓塞的发病诱因及诊治经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栓塞可能具有多个诱因,年龄为常见的诱因,症状以呼吸困难、晕厥多见,具有非特异性,D-二聚体升高较多见,部分具有心电图异常,CT肺动脉造影有助于确诊,抗凝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结论肺栓塞发病诱因多样,症状不特异,综合分析其诱因及特征结合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治。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肺动脉栓塞诊断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总结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20例肺栓塞病例的相关资料。结果肺栓塞常见病因为既往有静脉血栓病史,外伤、手术史,长期卧床史,肿瘤,产褥期,妊娠及口服避孕药,介入术后等,还包括免疫系统疾病。本组2例死亡,其余18例均症状改善。结论临床医生应加强肺栓塞的诊断意识,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可改善肺栓塞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和旱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0年8月至2007年12月住院30例肺栓塞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疗效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例患者具有明确的易患因素.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出现频率最高(73.3%),晕厥出现频率为20.0%.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出现率为6.7%.低氧血症、D-二聚体的阳性率分别是50.0%、95.8%.心电图典型SⅠQⅢTⅢ>的频率为24.1%.超声心动图中右室增大的频率为69.6%、肺动脉高压69.6%、三尖瓣返流82.6%.18例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发现肺动脉充盈缺损16例(88.9%).结论: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与危险因素密切相关,临床表现多样.CT-PA可作为确诊手段.小剂量的溶栓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治及误诊情况,从而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率。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2005-2010年收治的102例肺栓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中,首诊误诊主要为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其中误诊率达64%。接受治疗后,临床治愈79例,无改善15例,死亡8例。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及时而规范的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