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易感基因与HLA—DQ位点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应用PCR/SSO方法分析了4个无肌凝蛋白重链基因突变的肥厚型心肌病多发家系成员HLA-DQ基因多态性,进行患病同胞共享HLA DQA1/DQB1单倍型分析和Lods分析,结果表明,本病的易感基因与HLA-DQ基因存在连锁关系,提示在HLA-DQ座位附近可能存在与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易感性有关的致病基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PCR/SSO方法对41例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52例正常人HLA-DQA1和DQB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分析。发现,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DQA1*0201,DQB1*0504,050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较低,其相对风险值分别为9.51、5.87和11.60;而DQA1*0501,DQB1*03031的频率明显地高,相对风险值分别为2.93和6.65。初步认为,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与某些HLA-  相似文献   

3.
HLA-DQA1等位基因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的分型,分析高血压病患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用PCR-SSP技术对具有遗传家族史的高血压病患者52例及正常对照86例,进行HLA-DQA1等位基因的基因分型。结果HLA-DQA1*0302在高血压组的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7.9573对3.5531,P<0.001)。而HLA-DQA1*0103却表现为正常组的增高。结论HLA-DQA1*0302基因与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而HLA-DQA1*0103可能是高血压的一个保护基因  相似文献   

4.
HLA—DR,DQ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顺序特异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H)方法对江苏籍汉族SLE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LA-DRB1、DQA1:DQB1基因作寡核苷酸分型。结果发现患者组中DRB1*1501、DQA1*0102等位基因频率及HLA-DRB1*1501、-DQA1*0102、-DQB1*0602单倍型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相反,DRB1*04(DR4)、DQA1*0601频率则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所有DQB1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DQA1*0102仅存在于DR2阳性的个体之中,推测汉族SLE的易感基因可能靠近DR位点,且与单倍型HLA-DRB1*1501、-DQA1*0102、-DQB1*0602紧密连锁,该单倍型可作为汉族SLE易感的遗传标记。相反DR4,DQA1*0601则对SLE发病可能有一定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5.
PCR/SSP结合PCR/SSCP分析湖南汉族HLA-DQA1等位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准确阐明湖南汉族群体HLA-DQA1遗传多态性,采用PCR/SSP方法,并联合应用可同时区分HLA-DQA1*0101~0601等位基因的银染PCR/SSCP技术对60例随机选择的湖南汉族健康者作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湖南汉族存在...  相似文献   

6.
新疆维族人群HLA—DR—DQ单倍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HLA第2类基因(HLA-DR-DQ,-DP位点)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情况,应用PCR/SSO方法对新疆的主要民族维吾尔族人92例进行了HLA-DRB1、DRB3、DRB5和DQA1、DQB1五位点等位基因进行了分析,计算了它们在该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推导了DR-DQ五位点单倍型的结构及分布。通过与世界各主要人种和中国北方汉族的比较,证明维族在中华民族有共同基因背景的基础上,还表现出与西方人种有一定程度的血缘交流。为研究古丝绸之路人口迁移对中国维族遗传特征的影响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探讨中国广东汉族群体HLAⅡ类基因多态性,采用PCR/SSO方法,随机选择102名广东籍汉族人进行了HLAⅡ类基因的DNA分型。测定了包括HLA-DRB1,DRB3,DRB5,DQA1,DQB1和DPB1等6个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结果:共检出23种DRB1,3种DRB3,4种DRB5,8种DQA1,12种DQB1和12种DPB1基因。该人群的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典型性表现在HLA-DRB*1202的不寻常优势和DRB1*02单倍型的结构的高度复杂性。还发现了很高频率的一个近年才被正式命名的DP新型:HLA-DPB1*2101,并且此型具有极不寻常的DRB1*1202-DPB1*2101的连锁不平衡。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序列特异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PCR/SSOP),分析了北京地区61例汉族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和5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的HLA-DQα链第52位氨基酸的编码基因。结果表明:1.89%的患者HLA-DQα链52位是精氨酸,其编码基因为HLA-DQA10301和(或)0501,其中108%为0301纯合子,70.3%为0301杂合子,18.9%为0501纯合子,2.患者中的HLA-DQA10301和0501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相对危险度分别为RR=12.549,p<0.001和RR=1.510,p>0.05;3.患者中HLA-DQA0201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无明显降低。上述结果提示,HLA-DQA10301和0501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的IDDM遗传易感性正相关,而0201等位基因与IDDM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9.
用PCR—SSP方法研究广西壮族HIL—DQA1和B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检测广西壮族HLA-DQA1,B1基因的多态性。方法 应用PCR-SSP方法对140名健康、无血缘关系广西壮族人的HLA-DQA1和DQB1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共检出7个DQA1等位基因和16个DQB1等位基因。在检出的DQA1等位基因中,0301的基因频率最高(35%),0401的基因频率最低(1.1%)。在DQB1等基因中,0601(22.1%),0301(20.7%),0501(13.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HLA—II类基因分型方法——PCR/SSP技术的建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熊平  扬颖 《免疫学杂志》1996,12(4):258-261
PCR/SSP是一种新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技术,可用于HLA复合体及其他具有多态性特点2的基因分型。我室于1993年建立这种方法,并对正常人、重症肌无力患者、全身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移植供/受者进行了HLA-DRB1、-DQB1基因型别分析。与其它HLA基因分型方法相比,PCR/SSP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及重量性好等特点。本文介绍PCR/SSP技术的原理、方法、特点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1.
心音图运动试验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心音图运动试验”(PCGET)是新近提出的一项心肌收缩能力以及心血管病人和健康人的心力储备评估方法。为了验明 PCGET方法的可信度 ,我们进行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的研究。对 30个志愿者进行了PCGET,不同检查者对同一受试者同一心动周期中 S1幅值测量时 ,检查者 A的一组数据的 x± s=5 .0 5 0 .0 45 1,检查者 B的一组数据的 x± s=4.95± 0 .0 34 6 ,F=1.6 99,P>0 .0 5。不同检查者对同一受试者同一心动周期测量时 ,检查者 A的一组数据的 x± s=0 .789± 0 .0 0 18,检查者 B的一组数据的 x± s=0 .787± 0 .0 0 17,F=1.16 7,P>0 .0 5。对 PCGET运动前后心脏变力性状态评估的准确度为 10 0 %。结果表明 ,PCGET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可作为心力储备的无伤性、简便、经济的量化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癌胚抗原单链抗体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分泌型载体并表达癌胚抗原单链抗体。方法以pGEM-11zf(+)为基础,插入化学合成的14个寡核苷酸片段(共176bp),构建成含核糖体结合位点(RBS)、翻译起始点(ATG)、果胶酶信号肽基因(pelB)和翻译终止点(TAA)的分泌型表达载体(RPY)。化学合成带有抗体重、轻链可变区基因插入位点和惰性连接序列的82bp片段,并克隆到RPYpelB信号肽的下游,构建成抗体分泌型表达载体RPYA。将CEA单抗重、轻链可变区基因(VH、VL)插入到RPYA的相应位点,转化大肠杆菌HB2151,IPTG诱导表达。结果序列测定表明RPYA的序列与原设计序列一致,免疫印迹实验表明表达产物具有CEA结合活性,分子量为2.6×103,胞浆内结合有pelB信号肽的表达产物分子量为32×103。结论RPYA载体可用于单链抗体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在研究快速固化医用聚氨酯材料中,制备了以脂肪族多元醇为主的混合扩链剂(NB),以芳香二胺MOCA为主的商品扩链剂(MB)作参照物,用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分别对NB和MB与聚醚型聚氨酯预聚体的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分析,并研究了各自所生成的聚氨酯材料N-PU和M-PU的性能,结果表明:N-PU中的异氰酸根反应较M-PU更彻底,而N-PU的平均分子量远大于M-PU,二体系反应的固化时间基本相同,且NB体系具有较好的初期流动性,将有利于临床操作,N-PU与M-PU材料分别呈现“C”型和反“S”型应力-应变特征,N-PU的蠕变特征不太明显且硬度较小,两种材料的环境适用性基本相同,因而B将可望取代传统的MB。  相似文献   

14.
汽车驾驶员模拟精神负荷与心率变异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汽车驾驶员精神负荷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对于揭示驾驶员职业应激特点,预防驾驶员职业疾病,保护驾驶员身体健康及提高行驶安全性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警惕任务代替驾驶员实际精神负荷,应用功率谱分析研究了模拟应激状态下心率变异性(TP,LF,HF,LF/HF)的变化趋势.本实验中,心率变异性频域主要指标如LF、HF、LF/HF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趋势.结果表明,健康人在持续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张力显著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显著降低.实验结果表明HRV与精神疲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口腔种植技术中的工程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口腔种植技术中的工程问题进行了探讨,内容包括不同形状种植体优缺点的比较;种植体长度,直径及螺旋种植体的螺纹顶角对界面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种植体的表面处理方法及其表面形貌对界面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种植义齿设计的特点以及图像处理和实体模型制造技术在种植义齿修复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6.
金属硫蛋白参与单磷酰脂A预处理的大鼠心脏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单磷酰脂A的心脏保护作用与诱导金属硫蛋白产生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在大鼠离体灌注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了MLA预处理24h后,对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MT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MLA预处理增加心肌MT含量达4.6倍,并增加了对I/R抵抗,表现为改善了心功能和增加了心肌能量储备及抑制心肌酶和肌红蛋白的漏出。  相似文献   

17.
对所研制的半环平面可调式外固定架从结构原理及力学性能方面作了较详细的介绍与分析,该固定架在设计上,由于采用了有活动关节的双向移动连杆机构、因而通过调节各连杆长度,不但能使与之相连的两半环钢板间距相对改变,实现固定骨折与延长肢体的功能,而且还可改变一端钢板的平面角度,实现对畸形骨干的矫形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用碱性磷酸酶标记的eaeA基因寡核苷酸探针,对37个血清群的221株从肯尼亚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并对eaeA基因阳性菌株进一步做了bfpA和slt基因检测,HEp-2细胞粘附及荧光肌纤蛋白染色(FAS)试验。结果表明,eaeA基因的携带率为19.5%,EPEC、EHEC和其它血清群中eaeA基因的携带率分别为31.6%、66.7%和8.9%,根据bfpA和slt基因检测及HEp-2细胞粘附和FAS试验的结果,可将携带eaeA基因的大肠杆菌分成5种类型。提示eaeA基因的分布不仅限于EPEC和EHEC,而且携带eaeA基因菌株含有多种毒力决定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同种瓣膜的制备方法,减轻制备过程中的细胞损伤.方法记录程序降温过程组织细胞的降温曲线,比较不同方法的组织细胞损伤.结果对照组在-4℃~-6℃区域,出现明显的降温速率减缓,甚至小幅度温度回升过程.实验组保持均匀的降温速率.实验组组织细胞的损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结论同种瓣膜的降温过程中存在相变点的异常温度变化,通过调控不同的降温速率可以减轻降温过程本身对组织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IL—2对神经元NMDAR1m RNA表达和细胞内钙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和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变化与神经元的兴奋性关系密切。本文报道以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为研究对象,通过Northern印迹杂交并以Fura-2作为Ca2+荧光指示剂,观察了外源性白细胞介素-2(IL-2)对NMDA受体1型亚单位(NMDAR1)mRNA表达量及[Ca2+]i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IL-2(1~200U/ml)作用于原代培养的胚胎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6小时后其NMDAR1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并与IL-2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当其浓度为25~200U/ml时,NMDAR1mRNA表达量增加44.3%~219.7%(P<0.05)。IL-2(1~200U/ml)与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共同孵育5~10分钟后,[Ca2+]i增加27.1%~94.2%(P<0.05)。钙通道阻断剂nifedipine可完全阻断IL-2引起的[Ca2+]i升高,而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无此作用。本文结果提示:外源性IL-2具有兴奋性神经调质样作用,可能参与或介导了神经兴奋毒性作用和惊厥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