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充血性心力衰竭也称慢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以心悸、胸闷、气喘、短气不得卧、咳嗽、水肿、紫绀为主要症状,属祖国医学的“心悸”、“怔忡”、“胸痹”、“水肿”等范畴。  相似文献   

2.
肺心病心衰临床以心悸、胸闷、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吐泡沫样痰、紫绀、少尿、水肿、上腹部胀满和疼痛、食欲不振、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等为主要症状表现的常见内科急症。属祖国医学“咳喘”“心悸”“水肿”“肺胀”等病证范畴。笔者结合多年临证体会 ,对其辨治试作如下探析。1 寒饮停肺证见恶寒发热 ,无汗 ,背部怕冷明显 ,咳嗽气喘 ,痰多色白 ,心悸气短 ,尿少肢肿 ,唇周及肢末发绀 ,面色晦滞 ,呈 ~ 度心衰 ,舌质淡暗 ,苔白滑 ,脉浮滑。治宜温肺化饮 ,散寒平喘。方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药用射干、麻黄、细辛、半夏、紫菀、款冬花、丹参…  相似文献   

3.
文辉 《新疆中医药》2009,27(3):86-86,F000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因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改变引起的肺部循环阻力增加,右心室肥厚、扩大,加剧时则可导致呼吸衰竭后心力衰竭。临床以长期咳嗽、咯痰、心悸、胸闷及水肿为主证。中医属“肺胀”、“喘证”、“心悸”、“胸痹”、“水肿”的范畴。本人发挥中医特色,通过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体会到:若于治疗过程中间断性配合服用自拟附子桂枝汤加减治疗,其疗效较好,并使治疗病程缩短,再次发病的病程时间亦明显延长。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郑丽  李江全 《吉林中医药》2013,33(3):245-247
儿童过敏性咳嗽的病因病机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现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从肝肺论治过敏性咳嗽疗效显著,具体包括平肝降肺、疏肝润肺、清肝肃肺、调整阴阳等.小儿“肝常有余、肺常不足”的体质特点在过敏性咳嗽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为儿童过敏性咳嗽的治疗拓展了思路.  相似文献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可归属于中医“喘证”、“肺胀”范畴。《证治汇补·咳嗽》谓:“肺胀者,动着喘满,气急息重,或左或右,不得眠者是也。”《医宗必读·喘》谓:“喘者,促促气急,喝喝痰声,张口抬肩,摇身颉肚。”所述喘证及肺胀的临床表现为气促、心悸、喘息、呼气困难、咳嗽、咯痰、张口抬肩,均与COPD的临床表现相吻合。近年来,中医治疗COPD已取得相当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脏腑论治肺脾同治:脾胃象土,万物皆生化于土;脾胃与肺具有土金相生母子关系,脾为肺之母,肺主气而脾益气,肺所主之气来源于脾,脾运的强弱决定了肺气的盛衰。根据脾…  相似文献   

6.
<正>咳嗽既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又可是独立疾病,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纵观以往,众医家多遵“脾为生痰之源,肺乃贮痰之器”之说而从肺脾论治咳嗽相关肺系疾病有痰之病证。但在临床实际中发现,从胃论治咳嗽相关肺系疾病,亦可取得不错疗效。《素问·咳论》最早提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的观点,强调咳嗽不离肺胃,  相似文献   

7.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心肌梗死、血液动力负荷过重、炎症)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目前已明确,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室重塑。其临床是以心悸、胸闷气喘、短气不得卧、咳嗽、水肿、紫绀为主症,属祖国医学的“心悸”、“胸闷”.“水肿”等范畴。  相似文献   

8.
葶苈大枣泻肺汤可治肺痈和痰饮,《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篇第11条载“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该篇第27条又载“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可见一方能治两病。对其异病同治之理,现代教材往往解释为:前者病因属于风热邪毒,后者病因属于饮邪留滞,两者病因虽异,但病位相同,同为痰涎壅塞于肺,故均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泻水逐痰、开宣肺气。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属中医虚喘、肺胀、水饮、心悸等范畴.多由久咳、久喘、痰饮、肺痨等引起.病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使肺、脾、肾等脏器虚损.表现为咳嗽、喘息、咯痰、自汗出、腹胀、浮肿、动则喘甚、倚息不得卧、易发感冒,重者面色晦暗,唇甲紫绀,心悸尿少,而部及下肢明显水肿.  相似文献   

10.
李某,男,48岁,1982年4月以空洞型肺结核入院。半月来,终日精神萎靡倚于病榻,卧则胸闷气喘,时时咳痰吐血,形体瘦弱颜面苍白,气短声怯,肤冷畏寒心悸,饮食不进。舌干敛苔灰,每日靠输氧输葡萄糖液以维持。此肺脾肾俱虚之证:肺虚则不行治节之令而咳嗽短气,脾虚则运化无能而形消纳呆,肾虚则摄纳失权而喘息吐血。思其谷尚  相似文献   

11.
中医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孙志佳 《浙江中医杂志》2004,39(12):507-509
1 关于病名和症状 中医学里并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下简称慢阻肺)"一词,但从其临床表现及病变演变过程来看,早期慢阻肺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的内伤咳嗽相似,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其临床表现与哮病、喘证、肺胀等病类似.祖国医学对此论述颇多,<医学三字经>:"<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灵枢*胀论>:"肺胀者,虚满而喘咳."<素问*逆调论篇>:"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金水相生”理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病因病机和运用该理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从“金水相生”论治燥热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观点。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位在肺,久则及肾,而燥热型咳嗽变异型哮喘病机为燥痰伏肺,肺失宣肃,故治疗应运用“金水相生”“理论,采用肺肾同同治”之法,在宣肺化痰,润燥生津的同时注意填肾精,补肾阴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3.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病证之一。《内经》云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然肺为气之主 ,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 ,是咳嗽不止于肺 ,而亦不离乎肺也”。临证时常见患者慢性长期咳嗽 ,此为顽咳。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疡、胸膜炎及咳嗽变异型哮喘等疾病。笔者运用自拟方治疗顽咳收到良好效果。兹介绍验案 2则如下。1 痰热蕴肺梁某 ,男 ,6 2岁 ,1999-10 -0 6初诊。主诉 :咳嗽咯痰气促 4a,肺癌术后 8个月。 4a前反复咳嗽咳痰 ,逐渐气促 ,经中医西医治疗 ,病情反复 ;8个月前发现右下肺癌 ,…  相似文献   

14.
内伤咳嗽以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基本病机。“苦辛通降助肺法”即借助药物气味的升降作用以使肺气宣降复常的治法,用于治疗内伤咳嗽可通过苦辛配伍来助肺宣降、调节气机。张之文教授为全国温病学泰斗,提出以“苦辛通降助肺法”治疗内伤咳嗽,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以张老医案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来管窥“苦辛通降助肺法”治疗内伤咳嗽的应用规律,为内伤咳嗽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熊福荣 《北京中医》2003,22(2):F003-F003
补阳还五汤载于《医林改错·瘫痪论》 ,方由“生黄芪四两、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组成。主治中风后遗症 ,由正气亏虚、瘀血阻络所致者。笔者多年来应用该方随证加减 ,治疗多种疾病 ,疗效较佳。今简介于下 :1 “肺胀”、“心悸”病徐某 ,男 ,72岁。间断性咳喘 15年 ,伴气喘心悸 3年 ,加重半月。症见喘息气促 ,咳嗽 ,咳痰 ,憋闷如塞 ,唇甲发绀 ,心悸浮肿 ,舌紫暗 ,脉沉细。依据舌脉症 ,辨证为肺肾俱衰 ,心气阴两虚 ,心血瘀阻。治以补阳还五汤化裁 ,以益心之气阴 ,化瘀通络。药用 :黄芪 30 g ,当归…  相似文献   

16.
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肺气肿、肺心病,属中医学“咳喘”、“心悸”、“水肿”等范畴,大多经过长期反复发作而形成,且咳喘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由于病程一般较长,所以多正气日衰,邪气日盛,出现肺、脾、心、肾一系列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咳嗽、咳痰、心悸、胸闷、气喘,进而动则张口抬肩,全身浮肿等症状,从病机上看往往寒热错杂,虚实相间,表里同病,治疗颇难入手,即使奏效,疗效也往往难以巩固。 笔者近年来在治疗肺心病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小青龙汤进行化裁组成咳喘饮,临床疗效颇佳。 1 基本方药 生麻黄、桂技、白芍、干姜、附子、细辛、五…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系疾患为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 ,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 ,具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 ;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痰、气喘或气短不足以息、纳少、乏力等症 ,且常因感受外邪或劳累或寒暖失调、起居不慎而发病 ;属于“咳嗽”、“喘证”、“哮证”、“肺胀”等范畴 ,肺脾气虚是慢性肺系疾患的原因 ;健脾益气补肺应贯穿治疗的始终。1 立论依据1 1 肺的生理、病理是立论基础。慢性肺系疾患的病位主要在肺 ,肺主气、司呼吸 ,肺气宜宣宜降、肺为娇脏 ,不耐寒热。肺气…  相似文献   

18.
肺在中医学中称为“华盖”,五行属金,有“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等作用。鼻炎、皮肤病、感冒咳嗽、汗症、肺炎等均可从肺论治。我们在临床上体会到尚有许多疾病合用理肺法可提高疗效。试扼要说明:  相似文献   

19.
咳嗽病因繁多且复杂,而难于针对性治疗。其病机虽总属“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但常因为针对病机治疗忽于病因解除,从而治标不治本,导致咳嗽迁延不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刘良徛教授从医30余载,对于肺系疾病的治疗经验丰富,其临床实践发现咳嗽之因常责于咽喉不利。其依据“咽喉与肺,生理相通,病理相关”与“咽喉经络循行”提出肺上通咽喉理论,据此指出从咽喉论治咳嗽,并且治疗咳嗽时尤其重视咽喉的审察与调理。刘教授依据咽喉为肺之门户,温邪上受而首先犯之,以及燥热易伤及肺脏的生理特点,指出治疗咽喉时宜以“清利”为主,治疗肺则宜“温而不燥”。从咽喉论治咳嗽原则包括:其一,“平调寒热,调和阴阳”为总纲领,以此达到恢复脏腑正气与维系脏腑功能的目的;其二,“补虚泻实,标本兼治”,治疗咳嗽时勿忘治其本;其三,“重视咳因,寻其根本”,不得“见咳止咳”,以免闭门留寇而导致咳嗽难愈。文案介绍刘教授运用寒热并用之法,以银翘马勃散与温肺煎为主方而加味治疗咳嗽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治疗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咳嗽患者69例,均给予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所拟的消咳方治疗。结果:治愈36例,显效20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20%。结论: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治疗咳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