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脂血症证治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脂血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 ,属中医学“痰湿”、“痰瘀”、“湿浊”等范畴 ,其病机多为脾肾虚弱或肝胆郁滞、肝肾不足、心气不足等以致分清泌浊功能减退而聚湿生痰 ,痰瘀互阻。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 ,以及心理压力的加重 ,使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且常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同见于一个患者身上 ,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笔者根据多年来治疗本病的经验体会 ,认为临床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证型辨治 :1 脾虚湿困、酿生痰浊型主症 :精神萎顿或头昏如蒙 ,肢懒倦怠 ,纳谷正常或乏味 ;或体型臃肿 ,喜食甘肥及膏…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的病因及证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有效的降脂方法对预防动脉硬化及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病的成因及治法,仅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脂血症的病因及证治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有效的降脂方法对预防动脉硬化及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病的成因及治法,仅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脂血症的病因及证治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脂血症是由于脂肪代谢异常导致血浆中脂质水平高于正常的一种病症,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现代医学证实,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调脂治疗成为当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一项重要课题,砑究有效的降脂方法对预防动脉硬化及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病的成因及治法仅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脂血症的成因与辨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肖文新 《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0):635-635
高脂血症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的促发因素 ,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西医治疗本病疗效尚不十分理想 ,长期用药的副作用仍然是高脂血症治疗中的一大难题。遵循中医理论及临床实践 ,今就高脂血症的中医辨治浅识如下。祈同仁指正。1 中医对血脂的认识中医无血脂这一概念 ,但对人之膏脂早在 2 0 0 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有认识。《灵枢·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云 :“五谷之津液 ,和合而膏者 ,内渗于骨空 ,补益脑髓 ,而下流于阴股”。是说由饮食物一气所化生的津液 ,经过复杂的变化 ,成为粘稠的膏…  相似文献   

7.
高脂血症中医证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黄贤樟 《新中医》2001,33(1):8-9
乙型肝炎发病的外因为湿邪疫毒,内因为人体正气不足,主要是肝脾肾亏虚。整个病程可概括“邪侵而正虚,正虚而邪恋”,但因个体的差异,在正虚与邪实方面各有侧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型,岭南地区常见的基本证型为湿热型、肝郁脾虚型与肝肾阴虚型,临证时可根据兼夹情况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长时间应用西药治疗存在一定副作用,应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前景广阔。高脂血症的成因为嗜食肥甘厚味,脾肾不足,属本虚标实,脾肾不足为本,瘀血痰浊为标。可按中医辨证分为4型或5型。虽分型各异,但与瘀、痰、虚密切相关.在辨证施治的同时有专方专药及中成药制剂,取得满意的疗效,从而达到了减少机体对脂质的吸收,加强对脂质的排泄。医家们在对高脂血症研究的同时,还进行了一些动物实验研究证明,中医药通过促进脂类物质的代谢,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而发挥其降脂作用,对外源性和内源性高脂血症均有作用。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具有疗效肯定、配方灵活、副作用少、药物食品化等一系列优点,但其标准尚不够统一,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的慢性虚损性肺系疾病,为多种肺系疾病的慢性转归,预后不佳。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肺痿的研究作为一项热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从肺痿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为肺痿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化湿运脾法,是中医临床治疗脾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运脾法是指以恢复脾胃运化之职,使脾胃调和、脾运复健为主要目的的治法。该法源于《内经》,发展于后世。本文就运脾法的文献记载、临床应用进行论述,以提高临床治疗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过敏性紫癜辨治述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许德军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1):649-650
认为过敏性紫癜是由于感受湿热邪毒 ,蕴积脾胃 ,气滞血瘀 ,血溢脉外而致。治疗应根据病证的不同阶段 ,采用祛除湿热、益气健脾、活血化瘀法 ,同时 ,强调了大黄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健脾祛湿法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健脾祛湿法联合缬沙坦组)和ARB组(缬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状疗效、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压、血肌酐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缬沙坦组60.0%(P=0.0310.05)。治疗后两组UAER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联合组UAER低于ARB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下降(P0.01,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祛湿法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以及降低尿微量清蛋白。  相似文献   

14.
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的中医辨治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耀 《山东中医杂志》2001,20(3):133-134
1药理毒理辨析 :按传统中医审证求因的方法 ,据投药后证候变化辨析 ,认为抗精神病药具阴寒凝滞之性 ,功能安神开窍 ,然易损耗阳气 ,阻遏气机 ,久用可致气机壅滞 ,痰湿内停 ,气化不行 ,元阳亏损。 2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辨治 :治疗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 ,须着眼温、通二字 ,温者温补脾肾 ,通者化气行滞 ,并须结合化痰开窍之品 ,标本并治 ,以免癫狂复发。 3病案举例 :举癃闭、月经先期、性欲低下各一案。  相似文献   

15.
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研究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检测肥胖人痰湿型体质、非痰湿型体质和正常人三组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指标,结果表明痰湿体质组高于正常组(P<0.05),痰湿体质组与非痰湿体质组比较,全血粘度的低切率值和红细胞电泳时间高于非痰湿体质组(P<0.05)及流态异常增多(P<0;01);管拌周围渗出增多(P<0。05),甲皱微循环研究提示痰湿体质者存在微循环障碍,与非痰湿体质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佐证了“痰可挟瘀”、“痰可致瘀”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观察基于随证加减的疏肝健脾法和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156例IBS-D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健脾、健脾化湿和匹维溴胺组,疗程4周,随访3个月。结果:疾病疗效评价,疏肝健脾组总有效率为90.6%,健脾化湿组为81.6%,匹维溴胺组为70.4%;症状积分变化: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随访时,疏肝健脾组疗效最佳,与健脾化湿组和匹维溴胺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治疗后及3个月随访时,疏肝健脾组总有效率为81.1%,健脾化湿组为71.4%,匹维溴胺组为70.4%;疏肝健脾组优于健脾化湿组和匹维溴胺西药组。各组均能有效改善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性状等主要单项症状,但在改善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上疏肝健脾组明显优于健脾化湿组及匹维溴胺组(P<0.05)。结论:基于随证加减疏肝健脾法治疗IBS-D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优于健脾化湿中药和匹维溴胺西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法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脾虚湿蕴型AD患儿,分为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时分别记录病情评分。结果:2周后病情评分即有降低,4周后评分进一步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脾化湿法治疗AD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健脾利湿方药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多囊卵巢综合征脾虚痰湿型患者6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中西药组)和对照组(西药组),每组33例。西药组给予达英-35口服,中西药组在西药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利湿方药,3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停药后第1个月经周期及第6个周期患者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及内分泌激素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共脱落3例,西药组31例,中西药组32例。停药1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月经周期及BBT双相率均有所好转,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停药6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月经周期正常率、BBT双相率中西药组优于西药组(P0.05)。停药1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双卵巢体积明显减小(P0.01),停药6个月经周期,中西药治疗组与治疗前相比仍明显减小(P0.01),西药组恢复到治疗前状态(P0.05)。停药1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双卵巢的卵泡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停药6个月经周期,中西药治疗组较治疗前仍明显减少(P0.01),西药组恢复到治疗前状态(P0.05)。停药1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激素水平(LH、T、LH/FSH、PRL)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1);停药6个月经周期,中西药治疗组仍较治疗前降低明显(P0.01),西药组恢复到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健脾利湿方药联合达英-35治疗脾虚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患者311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所有入组病例均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查,对其中240例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311例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辨证分为健脾祛湿治疗组(健脾止泻颗粒)102例、补肾固涩治疗组(泻痢康胶囊)106例及对照组(盐酸洛哌丁胺胶囊)103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腹泻量表积分、大便频次变化和慢性腹泻临床有效率。结果艾滋病慢性腹泻病原学阴性者263例占84.57%,而病原学阳性者中隐孢子虫32例。治疗2周后,健脾祛湿治疗组、补肾固涩治疗组与对照组腹泻量表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治疗2周后各组大便频次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健脾祛湿与补肾固涩为主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每日大便频次,明显提高慢性腹泻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20.
杨牧祥治疗高脂血症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属中医痰浊、瘀血证范畴,与肝脾肾的功能失调相关,因脾失健运,痰瘀互结导致。杨老提出"从痰瘀论治",化痰降浊、活血化瘀治其标,健脾益气、强本清源治其本。每用皆获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