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大类[1],同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的骨量、骨密度损失及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并引起骨的脆性增加、强度降低,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代谢性骨疾病.近年来,我院采用仙灵骨葆胶囊配合金天格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共观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患者307例,其中255例采用随机分组、双盲双模拟对照的方法,即强骨胶囊162例,骨松宝颗粒93例,另设开放治疗组52组.结果:强骨胶囊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中医证候、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疗效明显优于骨松宝颗粒.结论:强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跃居老年疾病前两位.由此而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属于中医"骨痹"、"骨瘘"等病症范畴,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与预防相结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谈谈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认识与治疗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据最新统计,我国目前约有90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跃居老年疾病前两位.由此而导致的病理性骨折已成为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属于中医"骨痹"、"骨瘘"等病症范畴,中医药辨证治疗骨质疏松症与预防相结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着重谈谈中医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认识与治疗两大问题.  相似文献   

5.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根据我国13省市人群骨密度调查结果,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5.6%,绝经后妇女约有30%患有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增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致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亿人患有骨质疏松症.根据我国13省市人群骨密度调查结果,估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5.6%,绝经后妇女约有30%患有骨质疏松症.随着老年人群的不断增长,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发病率会大大增加,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英殊  黄嫚 《河北中医》2006,28(11):875-87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是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出现的,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行性改变为特征,骨脆性增加,易发骨折的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本病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Ⅰ型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Ⅱ型骨质疏松),均与衰老紧密相关,其引发的骨痛、骨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针灸治疗POP起步较晚,但已在防止骨丢失、维持骨量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将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细胞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质疏松症是以全身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而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发生于女性绝经后者为Ⅰ型骨质疏松症,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其具体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细胞因子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从瘀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郡浩  蔡辉 《河北中医》2008,30(11):1225-1227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包括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古代文献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以腰背、四肢疼痛为主,从轻度的间断疼痛以后发展为持续性骨痛;久坐、久站等长时间固定姿势时加剧.根据骨质疏松症身长缩短、驼背、不能负重等临床表现,结合历代医籍"腰腿痛"、"骨缩"、"年老"、"衰老"等病证的记载,我们认为,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认识发展大约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骨益髓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补骨益髓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162例,服药3个月.结果:骨强度、血钙、BAP、TRACP-5b治疗前后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1).腰背疼痛评定比较,疼痛改善明显.总有效率达到70.4%.结论:补骨益髓饮治疗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程婉  许兵  应航  吴飞飞  刘慧 《中医正骨》2012,24(2):65-68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代谢性疾病,成骨能力下降而骨吸收加快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学基础,因此,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改善成骨细胞功能和调节骨重建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抗骨质疏松中药具有提高性激素水平,调节钙磷代谢平衡,影响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活性,延缓性腺组织衰老的作用,治疗骨质疏松症前景广阔.本文从细胞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单味和复方抗骨质疏松中药对成骨细胞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吴群海 《光明中医》2014,29(12):2684-268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疾病.现阶段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主要是药物治疗.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主要采取复方及单味中药治疗,复方如:六味地黄丸加减方、左归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补肾健脾活血汤等;单味如:黄芪、杜仲、蛇床子总香豆素等.此外,对骨质疏松症引起的疼痛可辅以外治法,如针灸、中药外敷、离子导入、熏洗等.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促进骨形成药物:主要有氟化物、甲状旁腺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等;抑制骨吸收药物:主要有雌激素、降钙素、双磷酸盐类等;改善骨质量药物:主要是骨矿化类药物,有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类.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独特的疗效,可明显减少单纯服用西药导致的副作用,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黄帝内经》中"骨痿""骨枯""骨极"等内容和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以及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认识,探究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和辨证施治思路.认为肝肾不足、脾肾亏虚、气滞血瘀是骨质疏松主要病因病机.治疗应以补肝益肾、健脾补肾、行气活血为主;《黄帝内经》论治骨质疏松症具有较高指导意义,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按照证候虚实,调整病邪...  相似文献   

15.
白玟 《北京中医药》2010,29(8):606-607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近年来本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从<内经>角度,结合自身临床,将骨质疏松症的中医发病机制归纳为三条:精亏肾虚、骨枯髓减;气血乏源、骨不得养:肝郁血少,气虚血瘀.希望通过本文对<内经>中骨质疏松症相关论述的研究,为有效防治本病提供中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病,而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笔者观察到新规格阿仑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疼痛并进行精心护理,效果较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及其并发症日益受到重视.骨矿含量(BMC)是分析骨折危险性最精确的方法,是骨矿含量与地区种族生活习惯以及年龄、性别、职业关系密切.我们采用SD-1000型骨矿分析仪定量测定了文登市1,682名中老年人尺桡骨骨矿含量,为确定山东省正常人群骨矿含量的正常值及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毛艳 《河北中医》2012,34(1):51-51,55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随着年龄增加,以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临床以骨痛、肌无力、身材缩短及骨折为常见症状,严重者常伴有驼背,胸廓畸形,活动受限,生活能力明显下降甚至丧失,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内分泌、营养、废用及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现代医学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使用最多的是雌激素、钙剂、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和氟化物等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且价格昂贵.中医药辨证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通过临证辨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对其中医病机有着较深的认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骨质疏松症之虚、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玄 《光明中医》2009,24(8):1548-154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六大疾病之一,以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骨强度减弱为特征.中医学虽无骨质疏松这一病名,但根据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与"骨痹"、"骨痿"、"骨痛"、"肾痹"证相类似.本文就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及治疗与同道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 骨质疏松症与骨痹、骨痿 中医学无“骨质疏松症”之病名,对骨质疏松症的现代认识也只是近十余年的事。然而纵观历代中医献,对骨病的描述与记载甚为丰富,有骨痿、骨枯、骨痹、骨蚀、骨极、历节等。根据所述及的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笔认为,骨质疏松症与“骨痹”、“骨痿”等颇为相似,且与“骨痿”更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