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丢失的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量丢失的机制党耕町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耕町教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但是,对骨量减少的组织学机制有了比较一致认识。中年以后,随年龄增长骨量逐渐减少,骨的组织结构也受到微细损伤,机械强度也逐渐衰减,骨折...  相似文献   

2.
张景贤  张富伟 《山东医药》2000,40(10):29-29
1997年 6月~ 1 999年 6月 ,我院采用骨外固定器 (Bastiani单平面半针固定器 )治疗下肢骨折 78例、86个肢体。现报告如下 ,并总结经验与教训。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 7例 ,女 2 1例 ;年龄1 4~ 5 2岁 ,平均 2 7.3岁。骨折位于股骨 2 4个肢体、胫排骨 6 2个肢体。开放性有折 37例 ,其中股骨开放性骨折 9例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2 6例 ,股骨合并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2例 ;闭合性骨折 41例 ,其中股骨 1 3例、胫腓骨 2 8例。一期采用外固定器 6 5例 ,二期采用外固定器 1 2例。本组中 6例合并感染 ,5例有内固定史 ,4例胫前皮肤缺损较重…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探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 300例绝经后低骨量女性测定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将受检者基本信息录入FRAX问卷中,计算和比较未录入与录入股骨颈骨密度数据时的髋部骨折风险系数(FRF),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FRF与股骨颈骨密度的相关性。根据受检者的FRF,将3%作为FRF的临界值,当FRF≥3%时,存在高危骨折风险,建议受检者接受治疗,统计受检者的治疗建议,以有股骨颈骨密度FRF为参照,计算无股骨颈骨密度FRF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髋部骨折预防性治疗建议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有股骨颈骨密度FRF与无股骨颈骨密度FRF预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1)绝经后低骨量女性在无股骨颈骨密度与有股骨颈骨密度时的F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FRF与股骨颈骨密度间无线性相关。(3)以有股骨颈骨密度FRF为参照,无股骨颈骨密度FRF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髋部骨折预防性治疗建议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71%、96.23%、93.33%。(4)有股骨颈骨密度FRF与无股骨颈骨密度FRF预测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94)。结论采用FRAX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髋部骨折风险的预测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一方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一方治疗,连续治疗4 w。比较治疗前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肿胀分级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DP)、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6、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的水平,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rris评分、血清PT、IL-10、PINP、BALP、OC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血清D-Dimer、FDP、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肿胀程度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一方可以改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调节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6.
1999年1月~2003年12月,我们对60例长期卧床骨折患者除常规治疗外配合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绝经后低骨量上海女性769人,记录所有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脆性骨折史、父母脆性骨折史、口服激素史、类风湿关节炎史、吸烟史、饮酒史,腰椎1-4(L1-4)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中国模式计算受试个体的10年骨折概率,筛选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诊断标准的个体。按年龄将受试者分为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9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组10年髋部骨折概率和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结果受试者中无人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诊断标准。10年髋部骨折概率为0.40±0.26(范围:0~2.2);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为2.27±0.62(范围:1.0~4.9)。10年髋部骨折概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在50至70岁期间,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随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RAX中国模式运算结果低估了绝经后低骨量上海女性10年骨折概率,尤其是70岁以后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应进一步探讨FRAX中国模式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独立危险因素,但COPD继发OP的机制尚不明确[1] 。瘦素是由肥胖基因(ob)编码的蛋白,由外周脂肪细胞分泌,其功能主要是抑制食欲和参与机体能量代谢平衡,且能通过交感神经系统调控骨形成[2 ] 。我们的研究旨在初步探讨COP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骨密度关系,并推测瘦素在COPD继发OP的可能作用机制。对象与方法 缓解期COPD组患者2 6例,均为男性,年龄5 6~77岁,诊断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3 ] 。本组病例未接受激素及营养支持治疗,并排除影响骨代谢骨密度的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9.
益气活血方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相似文献   

10.
王振华 《山东医药》1997,37(1):18-18
近10年来,我们采用断端骨痂原位再植治疗儿童陈旧性下肢长管骨骨折3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7~12岁,平均10.5岁。股骨干陈旧骨折16例,胫腓骨干陈旧骨折14例。均为单肢体损伤及畸形愈合。X线片示骨断端间有大量骨痂。股骨陈旧骨折骨断端间侧方成角>30°者7例,15~30°并旋转15°以上9例。胫腓骨陈旧骨折中,胫骨断端间侧方成角>12°者9例,>12°并旋转10°以上者1例。本组二次手术距伤后时间1.5~3个月,平均2.5个月。 手术方法:在硬膜外麻醉下,显露骨断端,去除原内固定物,刮除骨痂备植骨用。重新折断并修整断端至显露正常骨质。复位,使断端保持正常力线和对位(此时多见断端间有骨缺损),用加压钢板或合适髓内针稳固固定后,将咬碎骨痂填于断端骨缺损处及其周围,术后用长腿石膏托固定患肢。 结果:术后1.5~3个月X线片示断端间骨性愈合;3个月患者均下地正常行走,无髋、膝、踝关节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益气活血方对改善胃动力障碍的作用机理,取体重18~22g昆明种小鼠90只,分为3个给药组与其对应的3个对照组,分别观察益气活血方对正常小鼠、药物作用下小鼠、腹部术后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益气活血方对正常小鼠、新斯的明作用下小鼠、腹部术后小胃肠推进运动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对阿托品引起的小鼠无明显影响。表明该方对整体下小鼠胃肠运动可呈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R) )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绝经后低骨量上海女性769人,记录所有受试者年龄、身高、体重、脆性骨折史、父母脆性骨折史、口服激素史、类风湿关节炎史、吸烟史、饮酒史,腰椎1-4(L1-4)和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R))中国模式计算受试个体的10年骨折概率,筛选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诊断标准的个体.按年龄将受试者分为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90岁组,分析不同年龄组10年髋部骨折概率和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结果受试者中无人达到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诊断标准.10年髋部骨折概率为0.40±0.26(范围:0~2.2);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为2.27±0.62(范围:1.0~4.9).10年髋部骨折概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在50至70岁期间,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随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RAX(R)中国模式运算结果低估了绝经后低骨量上海女性10年骨折概率,尤其是70岁以后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应进一步探讨FRAX(R)中国模式对绝经后低骨量女性骨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复骨方对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GIOP)骨折大鼠骨代谢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雌性SD大鼠165只,3月龄,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55只,适应性培养1 w后,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肌肉注射地塞米松1 mg·kg~(-1)·d~(-1),3次/w,持续12 w,构建GIOP模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2 w后行手术造成大鼠左侧股骨中段闭合性骨折,治疗组给予复古方药液10 ml/kg灌胃,1次/d,持续8 w治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测量12、20 w末时大鼠骨密度、血清Ca、P含量、碱性磷酸酶(ALP)含量、骨钙素(BGP)活性。结果实验12 w末,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全身骨密度值显著低于对照,表明大鼠GIOP模型构建成功。20 w末,模型组股骨去骨痂骨密度及骨痂骨密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股骨去骨痂骨密度及骨痂骨密度均高于模型组(P0.05)。实验12 w末,模型组、治疗组大鼠血清Ca、P含量,ALP、BG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20 w末,模型组大鼠血清Ca、P含量,ALP、BGP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组(均P0.05)。结论中药复骨方能够提高GIOP骨折大鼠骨密度,升高GIOP骨折大鼠血清中Ca、P含量,提高ALP、BGP活性,改善GIOP骨折大鼠骨代谢,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药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绞痛病人心电图、硝酸甘油停减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0例PCI术后心绞痛病人,于术后常规西药不作任何调整的基础上,加用杨积武导师潜心研制的益气活血方,每日1剂水煎服,服用1个月,并随访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的发作情况、心电图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等。结果经益气活血方治疗后30例病人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0.0%,心电图变化总有效率为83.3%,硝酸甘油停减率总有效率为93.3%,且随访期间无加重及退出观察病例。结论益气活血方对PCI术后心绞痛病人有很好的临床辅助作用,并能明显改善心电图及临床症状,使PCI术后心绞痛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5.
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的寿命正在不断延长,女性的平均寿命也在延长,她们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绝经后渡过的,与绝经相关的骨质疏松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明显下降,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引起骨代谢负平衡,从而导致骨量的丢失和骨小梁结构异常,绝经头5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 60 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科手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住院时间短,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3例,住院时间长,患者满意度为76%.结论 根据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降低其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塞通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方面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临床预防DVT提供相应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6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DVT综合预防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辅助治疗。比较2组D-二聚体(D-dimer)水平、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及DVT发生率。结果术后第1天D-dimer与FIB水平,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均无显著差异。两组-dimer与FIB水平,术后第7天与第14天较第一天均显著降低,P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术后第7天与第14天,观察组D-dimer与FIB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中DVT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术后7天、14天,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预防下肢骨折术后DVT形成有效且安全,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气虚血瘀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对照组口服多巴丝肼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指标和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脂、血液流变学、TCD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或P<0.01).结论 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方可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注射用盐酸川芎嗪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行下肢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136例,将其随机分为注射用盐酸川芎嗪预防组(试验组)和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组(对照组),各68例.两组均于术后6 h开始预防用药,连续用药30 d,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发生DVT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DVT 发生率为4.4%(3/68),对照组DVT 发生率为3.0%(2/68),两组DVT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出血症状.结论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术后DVT的效果与低分子肝素钙相似,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刘一东  洪亮 《山东医药》2006,46(3):59-60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折术后严重并发症。2002~2005年,我们对下肢骨折手术的62例患者术后行功能锻炼+药物预防DVT,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在我院住院手术的下肢骨折患者124例,男75例,女49例;年龄16~79岁。均因下肢骨折行内固定术或关节置换术。所有手术均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进行。124例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在应用药物预防DTV的同时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只行药物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