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发生学角度论述人之三本是心、肺、脾三脏,先天之本是心,不是肾:后天之本是肺和脾,不只是脾,而且肺比脾更重要。《伤寒论》治病二统:“病发于阳”在心肺二本系统,“病发于阴”在脾本系统。  相似文献   

2.
肺与脾共为后天之本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觉武  吕选民 《陕西中医》2004,25(8):726-728
本文从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的生成、肺与脾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肺脾互见病证的同气表里关系、肺脾与先天之本的关系 ,以及肺脾与肾在临床病证上的密切关系 5个方面谈了肺在其中的作用 ,旨在说明肺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处的极其重要的位置和在后天方面发挥了与脾同等重要的作用。肺脾二脏经气相通 ,生理相助 ,病理相干 ,关系密不可分 ,共为后天之本。肺脾与肾有对应、协同、互助、互干的关系 ,体现了盛则同盛 ,损则俱损的先后天关系。肾为先天之本 ,肺脾共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早已成为定论。但是 ,从理论和实践不难看出“脾为后天之本”立论有所偏颇 ,因而提出肺与脾共为后天之本 ,以冀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是中医治疗内伤杂病的典范。在这部著作中,始终贯穿着仲景治疗内伤杂病扶正祛邪的指导思想。纵观医圣扶正诸法,多温阳取效,而温阳中又重在调补脾肾两脏。一、脾为后天之本,本在脾阳旺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充滋五脏阴血,煦助六腑之阳气,四肢百骸、肌肉筋脉无不靠脾的主持和奉养,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1.温运脾阳,建立中气。脾属中焦,  相似文献   

4.
“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论张维,王金海山东平度卫生职工中专学校(266700)自宋以来,脾肾两脏日益为医家所重视。延至明朝末年,医学大家李中梓集各家之说,明确提出了"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的理论。自此,这个理论便成为后世学习和遵守的规范。但笔者...  相似文献   

5.
“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论266700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张维266700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王金海自宋以来,脾肾两脏日益为医家所重视。延至明朝末年,医学大家李中梓集各家之说,明确提出了“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牌”’的理论。自此,这个...  相似文献   

6.
试论脾肺皆为后天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宋以来,脾肾两脏日益为医家所重视。延至明朝末年,医学大家李中梓集各家之说,明确提出了“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的理论,并成为后世学习和遵守的规范.但笔者认为,后天之本不仅在阵,更在乎肺,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试粗论如下.人之所生,赖于父母;人之所长,赖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也,气血也.而气血之所由生,一靠先天之精的激发而化生,二靠后天之精的滋养和补充。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发源于肾脏,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这自不待言.而后天之精则源于寒气.宗气者,后天之气也,其由肺所吸入的自然清气和脾胃化生的…  相似文献   

7.
在现今的中医脏腑理论中,有三个中心存在,即作为君主之官的心,作为先天之本的肾和作为后天之本的脾,此三脏作为脏腑中心的提出均有其相应的哲学背景,肾中心的出现源自先秦道家“水”为主导的哲学思想;心、脾二中心的出现源自汉初“土”为主导的哲学思想,由于在《内经》成书之前存在五行与五脏的两种不同的配属,因此,便存在着“心”中心论和“脾”中心论的两种不同理论。而被《内经》及后世医家真正应用于临床的是脾为主导的脏腑中心观。  相似文献   

8.
李中梓提出“脾为后天之本”说,忽略了肺在人体中重要的气化作用。结合医易理论得出肺和脾分别为后天阳之本和后天阴之本,以此指导临床,可为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黄火剑  赖文强 《光明中医》2009,24(4):615-616
明末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后世医家悉多遵之。笔者回顾《医宗必读》原文,结合《内经》有关经文,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之论存在片面性。本文提出"肺亦为后天之本"的观点,以期医家在注重治理脾胃的同时,亦注重对肺的治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提高临床疗效。今不揣浅陋,试论述如下,兹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调理脾胃是中医临床上的重要措施之一其源流久远。如李东垣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李中梓云“后天之本在脾,……胃气一败,百药难施。”《杂病源流犀浊·脾病源流》中也说:“脾为后天之本,信然也,盖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之,四脏有病,亦必待养于脾,故脾气充,四肢皆赖煦育;脾气绝,四脏不能自主;凡治四脏者,安可不养脾哉。”临床经验证明,以调治脾胃的方法诊治疾病,在临床上应用颇广凡老人、小儿、产后、久病、大病后以及素体虚弱之人,如从脾胃论治,病虚恢复,往往获效。尤其治疗慢性和疑难病症多有良效。今述4例,…  相似文献   

11.
“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是中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名词术语。《内经》论述初见端倪,至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才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一理论,对后世认识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理论启发较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初学者对其实质内涵的理解尚欠完整,故认为有必要提出,以进一步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2.
“脾为后天之本”一语,首见于李中梓之《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中,载曰:人体“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谷人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子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此语道出,便受遵为铭言,治之始有补先天后天不同,立补脾为治“后天”不足之大法。然而笔者学习有关医籍,发现“后天之本”不在脾,实际是指胃而言,现不耻冒昧提出管见如下。早在《内经》时就明确指出,人体的营养  相似文献   

13.
"治脾以安五脏"理论渊源流长,对临床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之气互为相使,脾气充则他脏受荫,脾气虚而百病由生。哮喘病位在肺,可涉及诸脏,肺、脾、肾、肝、心五脏皆可致哮喘发病,且小儿脾常不足,加之哮喘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故"治脾以安五脏"理论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儿童哮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人之三本心、肺、脾与膻中丹田和神阙丹田的关系,作者认为,先天之本心和后天之本肺结合为膻中丹田,而后天之本肺脾则结合为神阙丹田。  相似文献   

15.
《灵枢·本神篇》:“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中医基础理论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则疾病丛生。人体免疫系统受到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病毒攻击时,脾脏是最先受到侵袭的脏腑,随之累及多脏,从而加速疾病的进程,根据补益脾气,充养后天之气为建立有效的中医药防治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治疗方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故文章试从《黄帝内经》脾气虚入手,针对近年艾滋病患者免疫重建和脾为后天之本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牛豫洁  戴国玮 《光明中医》2009,24(12):2409-24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呼吸功能失调性疾病,呈进行性发展,其致死致残率很高,目前尚无根治性的治疗方法,稳定期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结合COPD稳定期的临床表现及特点,归属于中医"肺胀"、"咳嗽"、"哮证"、"喘证"、"痰饮"等范畴,提出肺、脾、肾虚是COPD稳定期最根本的病理改变,是C0PD稳定期确定治疗方法的理论基础,依据"脾为后天之本"理论,从而提出调补后天为COPD稳定期最根本治疗大法的观点,以期为本病的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肖钦 《江西中医药》2005,36(3):43-45
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为历代医家推崇。笔者从事临床多年,工作之余,每每喜读此书。《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已众所周知,然全书又贯穿着“二本三枢”理论思想:二本即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三枢即为少阳之枢、少阴之枢和半上半下之枢。细研此理论,有利于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提高临床疗效。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脾为后天之本”,这是李士材在研究脏腑功能时,对脾脏功能特点的概括,具有独创性。来雅庭同志对此说提出疑问并进行讨论,这是完全正常的。(见贵刊一九八八年第一期《后天之本不存脾当属胃》)然而文章虽有论亦似有据,但却失之偏颇。李士材不是孤立地  相似文献   

19.
灸法可治热证,其基本理论支撑主要有火郁发之论、甘温除热论、热因热用论和双向调节论等。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位在大肠,与肝、脾、肾三脏相关,与脾关系最为密切,其主要病机为脾虚湿盛,湿郁化热,证型中湿热为患居多。该病在血分,气血壅滞,病久及肺肾,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痰、瘀、毒为标。以艾灸可治热证为理论基础,提出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当以艾灸法温通经络,燥湿运脾,透发郁热,温助脾阳,以固后天之本,取关元、足三里进行艾灸,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脾其经脉络胃,与胃相为表里.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被称为后天之本.治脾首推东垣,其在《脾胃论》中对脾胃作了全面详尽的论述,认为脾胃是心、肺、肝、肾四脏生理活动的中心,心、肺、肝、肾的升降浮沉等运动,多以脾胃为枢纽,故胃气一虚,五脏受病,就会产生阳气下陷,阴气上乘的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