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模式,评价其干预效果为有效的开展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1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行为干预.对干预前后给予简明心境量表及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其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心理干预后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结论 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的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心理干预模式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接受治疗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经心理护理干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并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偏头痛患者,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实施心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价表(GQOLI-74)来进行评估,观察患者在被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负性情绪的变化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偏头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与心理护理干预前有着明显的降低(P〈0.05);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后,偏头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P〈O.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帮助偏头痛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身心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焦虑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病例配对对照,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40例,除接受健康教育外术后配合系统心理干预;对照组40例仅单纯接受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消极情绪明显减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或排除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社会。  相似文献   

5.
王永荣 《现代保健》2012,(25):39-41
目的:探讨评估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12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分别进行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干预,并根据WHO-QOL及SCL-90标准进行测评。结果:WHO-QOL:干预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的各维度,除独立性和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维度外,其余各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干预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SCL-90评分各个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术后恶性肿瘤患者,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分别于术前及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对患者进行评估;术后6个月采用乳腺癌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 scale of breast cancer,QLSBC)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术前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两组HAMA、HAMD评分[干预组(27.16±3.38)、(20.13±2.09)分,对照组(37.06±5.16)、(35.06±3.38)分]均较术前降低[干预组(50.27±8.03)、(53.06±7.95)分,对照组(51.09±7.91)、(52.66±8.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组为著(均P0.05)。干预组心理因子、躯体因子评分及总分[(118.70±30.56)、(60.13±8.47)、(233.51±44.09)分]均高于对照组[(92.03±22.47)、(46.18±7.75)、(187.64±40.3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社会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围术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6例癫痫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SOC-13评分、 MUIS评分)及生活质量(QOLIE-31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SOC-13评分均高于干预前,MUI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OC-13评分较高,MUIS评分较低(P <0.05)。干预后,两组的QOLIE-31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QOLIE-31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癫痫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焦虑、忧郁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和SDS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朱小红  庞欣欣 《现代保健》2009,(17):115-11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6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结果165例乳腺癌患者都能以积极态度面对现实、积极配合治疗,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大大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到2011年11月本院收治的68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有效率91.18%;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有效率76.47%。两组在有效率上具有显著性差异,(X2=7.5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检查前、中、后均给予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介绍检查流程的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克服恐惧、紧张心理,顺利完成检查,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康复的疗效及其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76例患者,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完成后均得到降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过程中,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4.7%、76.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的提高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排解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得到提高,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以及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10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病情监测、生活指导以及环境护理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点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前后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分娩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孕妇于孕37周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检测,sAS和/或SDS〉40分的孕妇200例,进行心理干预(焦虑抑郁干预组);同时将SAS和SDS≤40分的孕妇400例,随机分成正常组和进行心理干预的正常干预组。比较三组产妇产程时间、手术产率、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焦虑、抑郁干预组第一、二产程时间(7.67±2.24hvs10.02±3.56h,0.91±0.21hvs1.12±0.26h,t=7.90,8.89,P〈0.05)、手术产率(24.5%vs39.0%,X^2=9.70,P〈0.05)、胎儿窘迫(11.5%vs20.5%,X^2=6.03,P〈0.05)及产后出血发生率(0.5%vs4.0%,X^2=4.09,P〈0.05)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干预组第一、二产程时间(7.20±3.02hvs10:02±3.56h,0.87±0.21hvs1.12±0.26h.t=8.54,10.58,P〈0.05)、手术产率(17.5%vs39.0%,X^2=22.80,P〈0.05)、胎儿窘迫(9.5%vs20.5%,x^2=9.49。P〈0.05)及产后出血发生率(0.5%VS4.0%,X^2=4.09,P〈0.05)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缩短产程,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周琴 《职业与健康》2012,28(11):1376-137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调查2009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期间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入院前均行院内临床检查及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出院后3个月随访患者心脏超声指标及SDS和SF-36评分。结果纳入200例患者,其中干预组98例和对照组102例。两组入院基线指标及SDS和SF-36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随访发现,干预组SDS标准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7.9比49.1±11.1,P0.05)。干预组SF-36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5.3±142.1比551.9±112.3,P0.05)。并且SF-36量表各维度中5项指标评分均于随访时发生显著变化(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通过改善心衰患者心理异常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韩娟  潘丽丽 《中国保健营养》2013,(11):6160-6160
目的: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76例,将其分成实验组38例,对照组3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舒适型护理干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8.9%)相比,实验组(总有效率94.7%)的临床效果更显著,相关数据处理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进行舒适型护理取得的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菊红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0):5341-5342,534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院2009年11月~2010年11月间入院治疗的84例自然分娩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实施干预的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42例.针对实施不同干预方法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实施干预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比较方面,干预后的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在SCL-90各因子比较中的躯体化因子、强迫因子、忧郁因子、恐怖因子等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且P均<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和应对方式,是应对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吴娟  许爱萍  孙丽云  姜辉 《中国校医》2010,24(11):816-81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住院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在某部医院随机抽取101名住院患者进行情绪量表的心理测评,并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的被试采用集体授课、团体辅导、自助手册和团体训练等手段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心理治疗手段。结果干预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情绪分值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水平(P<0.01)。干预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的分值恢复到常模水平,而对照组仍高于全国常模水平。结论患者的心理干预,化解了住院患者的不良情绪,提示心理干预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在该院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变化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与对照组干预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应重视全子宫切除病人术前心理干预,帮助患者在术前具备耐受,及术后尽早地恢复其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我院从2011年3月—2013年1月共收治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给予临床观察、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健康指导等,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10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经过治疗与护理之后,显效的患者86例,所占的比例是86%,有效的患者12例,所占的比例是12%,无效的患者2例,所占的比例是2%,总有效率是98%。在本组的患者中,住院时间最短的是7 d,最长的是23 d,平均住院时间是(13.8±4.8)d。本组患者均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给予全方面的科学护理,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早日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