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一点癌1例报告孙清慧主治医师吕自来山东聊城地区第二人民医院(252601)胃一点癌属极早期胃癌,是近年来微小胃癌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各地已相继有病例报告,我院最近发现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71岁。因上腹部不适、纳差1月余,于1995年2月24日...  相似文献   

2.
男性,73岁。以“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待查”住院。体检剑突下压痛明显。粪潜血( )。X线钡餐及胃镜诊断胃角区溃疡。胃镜活检4块组织,只一块的胃粘膜间质见印戒细胞。其胞浆PAS强阳性,CEA及角蛋白阳性。病理诊断印戒细胞癌。胃大部切除标本经详尽病理检查,再未找到癌组织,胃周淋巴结阴性。最后诊断:胃角印戒细胞型“一点癌”。讨论胃粘膜“一点癌”(One Point Carcinoma of GastricMucosa,OPCGM)首由中国医科大学1984年提出,罕见。南京鼓楼医院41085例胃镜活检仅发现1例,至今国内14个单位联合报告25例,印戒细胞癌仅1例。OPCGM因其微小能钳取干净,或残留的少许癌组织被胃液消化,因而在切除标本中不见癌组织。胃镜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胃类癌的组织学、组织化学、超微结构特点和DNA含量的变化。方法 对8例胃类癌组织学标本作光镜、电镜观察,AB-PAS、Masson Fontana、Grimelius染色和DNA含量的测定。结果 光镜下胃类癌有其明显的组织特征,AB-PAS染色显示胃粘膜有中、重度肠上皮化生,Masson Fontana染色全部为阴性,Grimelius染色6例类癌细胞浆有棕色或黑色阳性颗粒,电镜观察:类癌细胞胞浆内有大小不一、群集和散布高密度电子颗粒,DNA含量测定:类癌细胞主要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细胞。结论 “典型”类癌通过组织学观察即可确诊,“非典型”类癌需结合电镜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4.
胃粘膜“一点癌”三例报告解放军第一医院(730030)贾峰德,罗清然,沈建雄胃粘膜“一点癌”是一种比微小胃癌更小的癌灶,本文收集3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3例均系男性,年龄分别为27岁、47岁和68岁。病史短的1月,长的达1年余。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体...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防止胃癌术中癌细胞的脱落,我们采用进腹后立即在癌细胞侵犯的胃浆膜面涂布F-TH癌浆膜面封闭胶的方法,并以使用纱布覆盖胃浆膜面的病例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一点癌”1例王宏琳,孙学军,潘龙文患者男,26岁,战士。上腹部隐病1年余,胃镜检查:胃粘膜红、白相同,可见片状糜烂及少许陈旧性出血,胃窦部小弯侧取活检4块,其中1块病理报告:胃粘膜原位癌。胃大部切除术后病理示:重度糜烂性胃炎,部分上皮呈非典型性增...  相似文献   

7.
目前临床上早期胃癌中的“一点癌”(或称点状癌)仍较少见,报道也不多,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胃“一点癌”报告如下。病例介绍患者,男,57岁。因上腹部胀痛反复发作20年,加重2个月于1989年6月19日入院。同年4月18日胃镜检查,发现胃窦粘膜明显普遍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可见2处有小片状陈旧性糜烂,未见痉挛及溃疡,蠕动正常,粘膜肿胀。钳夹2块组织送检,病理报告为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肠上皮化生,轻度异型性增生。经口服硫酸链霉素,胃乐新、雷尼替丁等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36岁。主因“上腹部饱胀伴呕吐半月”于2000年7月6日入院,在外院行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癌。我院胃镜报告:胃癌(Borrmann Ⅳ)。活检病理未找到癌细胞。MRI检查:胃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胸片,头颅CT,骨扫描未见转移灶。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未发现肿瘤浸润或转移,肿瘤位于胃窦部及胃体小弯侧,多发性,最大肿块约8cm×10cm,质稍硬,浆膜层光泽消失。行“胃癌根治术(D2),近全胃切除,毕Ⅱ式吻合术”。术后本院病理报告:(胃窦部)慢性溃疡,淋巴结未发现癌细胞。经全市病理会诊,仍肯定上述诊断。将…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5岁。因上腹不适2周,于1995年6月20日就诊。行胃镜检查,示胃窦前壁见一0,2×0.3cm的糜烂区,周围不充血,在糜烂处予以活检。病理报告为腺癌。6月23日行胃癌根治术,术中胃窦未触及肿块。查标本,胃窦未见肿块,作系列切片未找到癌残留,标本周边网膜组织内2枚淋巴结也未见癌细胞浸润。复查术前活检,病理学诊断为胃窦一点癌。术后12个月内两次胃镜复查均示胃炎。讨论:有关“一点癌”的定义,目前国内尚无确切统一意见。张萌昌等人提出,当粘膜活检钳夹取此病变之后于切除之胃标本上,虽经全部粘膜取材仔细寻找,但再也找不见…  相似文献   

10.
胃一点癌属微小粘膜内癌,近来有零星报告。我院近年收治4例,现结合我们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病例资料例1男,58岁,因上腹隐痛一月伴黑便一次于1987年11月17日入院,胃镜检查见胃体小弯2.5cm直径溃疡,周围粘膜肿胀,触之易出血,病理报告粘膜表层灶性未分化癌浸润,粘膜腺体呈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腺体不典型增生及小肠化生。1987年11月26日行胃切除(D2),切除标本见体小弯3×3cm溃疡,病理报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伴巨大溃疡及粘膜腺体增生,术后标本系列切片未见癌,近来随访仍健在。例2男,48岁,因上腹隐痛1年多,加重2月于1995年5月18…  相似文献   

11.
胃一点癌二例报告上海邮电医院(上海市200040)沈文琪1病例报告例1.患者,女性,34岁。因上腹部不适、隐痛4年,近1年来厌食、乏力、消瘦,于1989年5月31日入院。胃镜检查见胃窦部近胃角处有一直径为0.3cm大小的溃疡,活检病理报告:胃低分化腺...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分析单克隆抗体DH7识别抗原在19例胃粘液癌中的表达。结果显示有腺样结构的粘液腺癌阳性率为100%(9/9),无腺样结构的粘液细胞癌(即印戒细胞癌)阳性率仅为20%(2/10),其中2例阳性均属粘液细胞癌的前期——单核细胞样癌细胞形式,而另8例所见的后期印戒样癌细胞均为阴性。提示,粘液癌的肿瘤增殖发生于腺样结构的癌组织和单核细胞样癌组织中,而非发生于散在的印戒样癌细胞中,后者乃是肿瘤增殖后期的终末期癌细胞形式,从而验证了粘液细胞癌从前期单核样癌细胞到后期印戒样癌细胞的这一形态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3.
全胃切除间置空肠“n”型袢代胃术浙江省天台县人民医院(天台县317200)袁迪生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方式有多种,我院自1994年起,自行设计间置空肠“n”型袢代胃术,提高了胃癌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胃腺癌12例...  相似文献   

14.
胃一点癌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镜活检诊断为早期胃癌,而胃切除标本连续切片反复检查未找到癌细胞,称为一点癌。一点癌较少见,属于早期胃癌中的微小胃癌[1]。根据日本内视镜学会1962年提出的定义,早期胃癌是指癌的浸润仅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我们从1988年6月-...  相似文献   

15.
胃癌根治术中应注意的3个问题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作者报告了胃癌R_2、R_3手术309例中,发生断端癌残留17例(5.5%),胃周淋巴结跳跃性转移21例(6.8%)及胃浆膜受侵106例(34.7%)。手术后因吻合部位及转移淋巴结癌残留复发,尤其腹膜种植性转移,影响手术疗效。癌残留主要发生在胃上部癌的上切缘及胃下部癌的下切缘;发生在7、8a、12组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占80%;原发癌肿>5.0cm、BorrmannⅢ、Ⅳ型浸润癌、弥漫性生长方式的未分化型癌、淋巴管癌栓阳性及TNMⅢ、Ⅳ期胃癌,易发生断端癌残留、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及胃浆受侵癌细胞向腹腔脱落种植。对此,作者提出术前和术中相应的诊断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胃癌切除残端遗留癌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报道我院外科近20年来可行根据性胃癌切除,而切端有遗留癌细胞40例。其中腺癌32例,粘液腺癌5例,实性癌3例;上切缘遗瘤癌32例,下切缘遗留癌8例。五年生存率22.5%。本组胃癌切除残端遗留癌原因:1.术前未作胃镜检查,仅据X线钡餐检查。2.术中未仔细检查,按胃良性病变手术。3.未按规范化行胃癌根治术。4.麻醉及切口选择不当。我们主张胃体癌、贲门癌根治术,应选择全麻较安全;选择上腹正中线脐左切口,必要时胸腹联合切口,可预防胃癌切除时癌细胞遗留于上下切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ATB对胃癌细胞糖酵解水平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80例胃癌组织标本以及相应癌旁组织中lncRNA ATB的表达水平并利用葡萄糖、乳酸含量评价ATB对胃癌细胞糖酵解水平的影响。结果:lncRNA ATB在胃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胃癌细胞中敲除ATB后,能够显著降低胃癌细胞摄取葡萄糖和排放乳酸的含量。结论:在胃癌组织中ATB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在体外细胞实验中发现,ATB够促进胃癌细胞糖酵解水平,其能够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8.
胃一点癌     
胃一点癌黄重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南京医院(南京210002)一点癌是指胃粘膜活检组织中明确有癌,而胃切除标本经系列切片未见癌组织残留者,即点状粘膜内癌在活检时已被取净。随着胃镜制造工艺的不断更新,胃锐应用的普及和操作水平的提高,早期的胃癌的诊断率不断...  相似文献   

19.
应用电镜、光镜及免疫组化法对9例胃印戒细胞癌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印戒细胞癌是由胞质内大量粘液颗粒积聚所致少数则由胞质内微囊形成所致。由此,我们把胃印戒细胞癌分为粘液型和微囊型两型。根据癌细胞质中有无粘液分泌颗粒,粘液印戒细胞癌又可分为颗粒型,粘液池型和中间型3种亚型。  相似文献   

20.
双重类癌1例     
肺类癌和十二指肠类癌均少见,而多原发类癌更少见。我科曾收治1例双重原发类癌,报告如下:患者男性,维吾尔族,73岁。1986年6月因“咳嗽、咯痰1周”就诊。支气管镜检查:右中叶支气管开口内1.5cm处可见一新生菜花状肉芽组织,呈紫色,表面光滑,堵塞中叶气管开口,质脆,易出血。活检:见肿瘤细胞。同年8月29日行右肺中叶切除术。病理诊断:右肺中叶类癌。12年后,又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周”入院。胃镜(病理诊断)(1998年8月19日):十二指肠类癌。于1998年9月24日手术切除胃大部及十二指肠球部,行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