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血容量变化与超滤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血容量监测对制定干体重(dry weight,DW)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12例病情平稳血液透析患者,在血容量监测指导下降低DW 0.5kg.根据降低DW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分为2组,透析中无任何不良反应者为成功组,透析出现低血压和/或相关症状者为失败组.记录治疗结束时血容量下降率(△BV)、超滤量(UF),计算△BV/UF值,观察时间3 w.结果成功组7例(58%),失败组5例(42%).2组在年龄、性别、病因、透析方案,包括透析时间、透析液钠浓度、UF、△BV均无显著性差异.失败组与成功组△BV/UF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47士0.44)%/L vs.(3.45±1.11)%/L],P<0.05.结论血容量监测有助于判断、制定DW,△BV/UF为2.6%/L有最佳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线血容量监测(b lood volum e mon itoring,BVM)对调整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dry we ight,DW)以及防治透析相关低血压及药物依赖性高血压的作用及护理。方法4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进行108例次透析在线BVM。根据患者透析中表现分为低血压组(A组,n=31)和高血压组(B组,n=18),观察所有患者透析前后血压、体重、超滤量、血容量(b lood volum e,BV)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根据透析中BV变化曲线及临床表现,上调A组患者DW(0.89±0.71)kg,透析结束时BV下降率(△BV)明显升高[(16.06±2.03)%至(19.03±1.99)%,P<0.05],未再发生低血压;对B组下调DW,每次0.5 kg,DW降低(2.48±0.62)kg,透析结束时△BV明显下降[(11.5±0.61)%至(4.36±0.37)%,P<0.05],高血压得到较好控制。结论在透析过程中在线监测BV变化曲线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调整DW,帮助确定合适的超滤量,能有效防治透析相关低血压及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同超滤模式下的血容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丽平 《临床荟萃》2003,18(14):784-786
目的 探讨不同超滤模式下血容量的变化。方法 对 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不同超滤模式下血容量变化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超滤模式 3组的血容量下降值 (11.3833±5 .5 6 3) % <2组 (13.1333± 5 .0 3) % <1组 (13.916 7± 5 .0 91) % <0组 (15 .5 6 6 7± 5 .4 10 )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各组间透析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 .0 5 )。结论 超滤量较大的患者采用超滤模式 3时血容量下降较小 ,透析耐受性及透析效果较好。血容量变化幅度是一个较血压更为敏感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机血容量监测(BVM)对评价透析患者干体重和防治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作用。方法选择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过1次或1次以上低血压的维持性透析患者30例,分为3组,分别采用恒定超滤、阶梯式超滤和血容量监测(BVM)控制超滤三种超滤模式进行血液透析,观察并记录患者超滤量、血压的动态变化及出汗、肌肉痉挛、头疼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记录护理干预次数,比较三种超滤模式透析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恒定超滤组、阶梯式超滤组相比,BVM控制超滤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干预次数、血液透析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少(P(0.05),透析后血压显著降低(P(0.05);恒定超滤组低血压发生率、护理干预次数、血液透析中出汗、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阶梯式超滤组(P0.05)。结论 BVM控制的超滤模式有助于减少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并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干体重。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患者的血压监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规律性血液透析患者 5 8例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病情稳定组(A组 )和低血压组 (B组 )。监测两组患者透析前、后血压、心率、体重及透析过程中的超滤量、血压、心率和临床表现。结果 A组41例 ,透析前平均血压为 ( 13 5 .0± 18.0 / 78.8± 10 .0 )mmHg ,心率 ( 79± 10 ) /min ,透析后平均血压为 ( 13 8.0± 2 0 .0 / 84.0± 9.3 5 )mmHg ,心率 ( 84± 14 )次 /min ,平均超滤量 ( 2 .42± 0 .71)kg。B组 17例 ,其中 14例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下降≥ 3 0mmHg ,平均下降( 3 6.3 8± 7.5 0 )mmHg ;另 3例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无低血压发生 ,但出现抽搐、出汗、心悸等症状 ,平均超滤量 ( 3 .47± 0 .67)kg。结论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血压监测 ,有助于确定合适的超滤量 ,调整干体重 ,防治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伍丽珍 《现代护理》2006,12(30):2869-2870
目的探讨钠曲线(Sodium Profile,SP)与超滤曲线(Ultrafiltration Profile,UP)联合应用对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防治作用。方法对1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普通透析(CHD)及SP+UP透析各10次,监测透析过程中血压及血容量变化。结果CHD和SP+UP发生低血压的例次分别为22次和8次(2χ=7.063,P=0.008);透析结束时,CHD和SP+UP血容量分别下降(15.46±5.52)%和(9.21±5.23)%(P<0.05)。结论SP+UP对血容量有较好的维持作用,能显著降低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老年患者血容量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容量监测对老年透析患的意义。方法:对44例患进行122次实时动态血容量监测,同时对观察容量下降值ΔBV与超滤量及心率、血压、抽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超滤量大致相同时,血容量下降值ΔBV无显差异,老年患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高,特别是伴有心脏功能不良的老年透析患,并发症明显增加。结论:老年透析患在透析中进行血容量监测十分重要,伴有心脏功能不良的老年患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血容量监测运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评价中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金霞  董捷  徐莉  薛津津  左力  王梅 《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1):1011-1013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容量下降与血压变化对干体重设置的影响。方法来自我院血液透析中心透析过程中进行血容量监测的病人,选择透析结束时血容量下降大于15%共28例,根据是否出现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分成两组,既A组无透析中低血压和B组透析中低血压。分析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透析状况和临床症状,以及护理观察,及时反馈医师。结果在28例病人中,A组19例(68%),B组9例(32%)。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透析龄,血流量及干体重方面无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透析结束时血容量下降为19.79±3.3%,B组为18.99±2.89%,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51),但两组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透析中血容量下降=15%时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舒张压的最大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密切观察和分析临床症状与血容量监测相结合有助于评价血液透析患者的干体重。  相似文献   

9.
应用超滤曲线和血容量监测预防透析反应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采用不同超滤(ultrafihration,UF)曲线模式对血液透析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影响,并评估相对血容量(relativebloodvolume,RBV)监测对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预报作用。方法 选择68例既往有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血透患,分别应用6种不同超滤曲线模式,共进行238次透析。UF0(超滤率恒定),UF1(超滤率呈线性递减),UF2(阶梯式超滤率下降),UF3~UF5(高超滤率与最小超滤率交替),并监测RBV值的变化。结果 采用UF0和UF1曲线模式时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均明显低于UF2、UF3、UF4、UF5曲线模式,其中UF1曲线模式发生率最低;与UF0和UF1模式相比,肌肉痉挛、呕吐、疲劳、头痛在UF2~UF5有较高的发生率。发生低血压症状时患RBV常低于无症状时的RBV。临界最小相对血容量(mRBV)一般低于88%时,预示可能有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结论 采用线性递减超滤率模式有助于减少血透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监测RBV变化有助于预报血透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雪真 《临床医学》2001,21(2):64-64,F003
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过程中重要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并且可以诱导严重的心律失常。根据其发生特点可分为透析中发作型低血压及慢性持续型低血压,前者常发生于透析后期。[透析开始后3.7±0.5小时(±S)],发生率为10%~30%,后者发生率为5~10%,后者发生率为5~10%,超滤(UF)引起血压的轻微下降即足以导致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Volume contents     
《Nurse education today》1990,10(6):iii-viii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