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综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予以中西医基础治疗、现代康复等辅助疗法,治疗组加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等,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及中医证侯学评定.结果 治疗组在第7、14天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3.1%,在改善中医证侯学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疗法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筛选缺血性中风患者67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加以情志调理、按摩、肢体功能锻炼、药浴等综合康复措施治疗,疗程为6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病残程度和疗效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病残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疗法能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康复、降低病残程度,对缺血性中风治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刺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缺血性中风治疗采用内服具有益气通络、活血化瘀之效的自拟中药方剂.将方中的6味中药研为细末,装入空心胶囊内服用.再配合针刺具有舒筋活血、祛风通络之效的经穴.治疗效果:在5年期间共观察治疗了21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其中痊愈108例,占51.4%;显效99例,占47.1%;有效3例,占1.4%.总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72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72例夏名英(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31500)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中医药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743.3自1993年以来,笔者以中医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72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4人,女性28例;年龄最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采用综合疗法(针刺、拔罐、中药外敷、穴位贴敷)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13例,显效15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结论: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偏瘫效果良好,临床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杨凤杰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9):1610-161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对症及针灸、手法康复等综合疗法,对照组采用对症及针灸疗法.治疗1.5~2.0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确切,方便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治疗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针刺加康复疗法和单纯康复疗法.治疗20 d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失语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作用。方法:对80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的患者采用针刺廉泉、风池、翳风、完骨、翳明、供血及舌下放血治疗,并与对照组82例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1.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该疗法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及舌体运动功能,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假性延髓麻痹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康复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康复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以综合临床疗效为评价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综合临床疗效:针药结合康复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与6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疗效:两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康复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疗效好,无副作用,是缺血性中风治疗康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针刺、穴注、药物综合疗法治疗重症中风后遗症.方法 上午8时用头针(留针8小时)、体针、电针法.下午4时用石氏"醒脑开窍"针刺法、药物穴注法,并根据病情配合相应之中西药物综合疗法.结果 病例一,经上述疗法治疗33天;病例二,治疗74天,均获得了显著疗效.结论 本法治疗两例重症中风后遗症均获得了较满意疗效,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数据包络分析缺血性中风应用早期康复中医综合方案的疗效。方法:收集缺血性中风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内科治疗等基础上予以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果:观察组的C2R及BC2模型效率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更接近理想情况,而对照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更接近理想状态。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应用早期康复中医综合方案的临床疗效应用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可靠,且可指导选择和优化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是当代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出血性中风相比约为3:1.用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已取得一定的疗效和研究成果.现将近年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分期分型治疗 许多医家根据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表现、发病过程及病机特点,分期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3.
参南瘫速康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失语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观察参南瘫速康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组给予参南瘫速康胶囊 (西洋参、胆南星、白附子、红花、水蛭、金钱白花蛇、全蝎、蜈蚣、天麻、石菖蒲 ) 5 3例 ,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 5 3例中 ,临床治愈 18例 ,有效率 88.6 8% ;对照组 34例中 ,临床治愈 8例 ,有效率 6 7.6 5 % ,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提示 :参南瘫速康胶囊对缺血性中风失语有补气培元、祛风化痰、活血化瘀、开窍益神之效。  相似文献   

14.
目测类比评分法在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运用VAS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患者进行内服、外敷补肾活骨中药、静滴血塞通注射液以及介入等综合治疗,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VAS评分法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91.3%。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显著疗效,并可以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来评价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刘晓丽 《海南医学》2011,22(1):28-30
目的 观察穴位热敷疗法结合电针治疗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合并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风痰阻络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热敷疗法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电针治疗.治疗21 d后分别观察其疗效,同时采用Barthel指数(B...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熄风通络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中重症均采用基础疗法治疗;治疗组再加服熄风通络胶囊;对照组加服步长脑心通胶囊,共服用28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比较上差别具有显著意义,P<0.05;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生活能力评分上、熄风通络胶囊疗效比较上,治疗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熄风通络胶囊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生活能力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中风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多见,具有相当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近几年我们在临床工作实践中采用自拟活血汤加肢体功能锻炼,电脑中频治疗仪综合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消栓通络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单模拟法将缺血性中风病气虚血瘀证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疗程为28d.观察病人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中医证候改善程度及安全性.结果: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及中医证候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消栓通络胶囊(0.54g)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证)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法众多,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有着很显著的效果,为总结针灸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方法及效果,该文总结了毫针治疗、电针治疗、磁极针、温针灸、穴位注射及三棱针放血等疗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康复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结合康复组115例和对照组115例,以综合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分级量化分值为评价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综合临床疗效:针药结合康复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3%与60.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症状疗效:2组治疗后症状平均积分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药结合康复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疗效好,无副作用,是缺血性中风治疗康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