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系统列举了能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分析了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确看待中药不良反应》一文谈:顾名思义,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张叶 《中国医学杂志》2006,4(4):187-188
随着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认识的不断提高,中药不良反应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对西药不良反应的监测都建立了一定的制度。我国也于1989年11月成立了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并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使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察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医药的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国后作为我国卫生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医药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般常用煎剂和丸、散、膏剂的药性平和,很少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但某些中药制剂里也含有有毒的中药或成分,由于各种原因可以产生不良反应甚至引起死亡。随着医忠双方人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逐渐重视,其报道也日益增多。但在中药不良反应的人群特征、易发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报道。同时,中药新药上市后的安全性评价也有赖于对其进行上市后的不良反应监测。因而,进行这方面的监测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临床应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岑显娜 《广西医学》2009,31(6):896-898
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不良反应,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一部分。我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该规定明确指出构成药品不良反应必须兼备三个条件:一是“合格药品”;二是“正常用法用量”;三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判断是否属于药品不良反应,必须以上述规定衡量,如果上述药品不良反应是由中药引起的,就是中药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10年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与传统药物有关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约占5%;全国123种医学、药学期刊和高等医药院校学报有关药品不良反应报道中,与传统药物有关的病例数和死亡人数也约占5%。有关中药不良反应报道的例数,1970-1979年只有96例,1980-1989年就有2467例,1990-1997年仅8年  相似文献   

6.
近百余年世界上药害事故频频出现,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上市后的药品还应进行不良反应的监测,收集其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的不良反应。世界卫生组织于1968年制定了“国际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计划”,在美国成立了WHO协作组,现更名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  相似文献   

7.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控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使用多种措施,使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自2005年的28.57%下降至2006年的7.2%,现将体会介绍如下。①输液前对液体、瓶口、瓶身等进行严格检查。②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的液体进行稀释,并尽量选用低浓度、单一成分的液体,尽量不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因为氯化钠电解质可能会影响中药的溶解度,以致析出沉淀或变色。灯盏花素注射液等部分中药制剂由于偏碱性,应避免与pH值偏低的液体配伍使用,必须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滴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方法 收集10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对是否询问患者药物致变态反应史、稀释用的溶剂、药物配伍、滴速等因素进行重点分析.结果 100例不良反应中,男性64例,明显高于女性36例(X2=3.95,P<0.05);从年龄分布来看,中老年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76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4例(X2=4.25,P<0.05);100例不良反应中全身性损害(48例,48.0%)高于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6例,46.0%)、胃肠系统损害(18例,18.0%)、心血管系统损害(12例,12.0%)、中枢及外周神经损害(8例,8.0% )、呼吸系统损害(2例,2.0%)(X2=2.84,P>0.05;X2=3.84,P<0.05;X2=6.74 P<0.01;X2=6.8,P<0.01).结论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进行合理规范,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95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探讨95例中药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95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临床表现、相关的药品及剂型、发生时间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结果:诱发不良反应的中药品种较多,主要为注射剂;年龄分布以老年人居多。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有助于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药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支柱,在数千年历史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全世界医学的发展,作了巨大的贡献。随着中药在全世界的广泛应用和中药剂型的多样化,有关中药安全性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国外有报道数十例患者服用中药引起肾功能衰竭,需肾移植的消息。国内《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也有许多关于含马兜铃酸药品引起肾损害的报道,引起全球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关注。中药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不良反应的对策。方法中药的不良反应包括:变态反应,肾脏毒性,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肝脏毒性。其引起的主要原因为超量使用,个体差异,药物自身因素,人为因素,剂型因素。结果国家已采取成立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等措施,对中药不良反应进行管理、监测和预防。结论中医认为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正常人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对症下药,可以避免大部分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吴宗贵 《上海医学》2007,30(10):729-729
医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是治病救人,提高临床疗效。中医和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体及疾病,既然两者的研究对象是相同的,那么两者必然有相通、甚至相同的地方。中医与西医对话的最好语言是疗效,提高临床疗效是医学发展的中心。针对每一位患者制定最佳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是提高临床疗效的根本措施,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0)所推崇的21世纪最佳医疗模式。循证医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从各种植物中寻找天然抗肿瘤活性物质是抗癌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我国传统中医在治疗癌症中,彰显了增效减毒的优势,近年来,中药对癌细胞体外培养的生长抑制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对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影响等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就抗肿瘤中药及其机制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初步探讨复方中药DF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降压作用。方法采用水提和醇提法对复方中药DF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用大鼠无创尾动脉法观察口服复方中药DF后对SHR的降压作用,并用相应试剂盒测定血浆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的水平。结果给药3周后水提各剂量组与相应的醇提各剂量组比较有更强的抗高血压的作用(P〈0.05)。与不给药对照组比较,水提组能明显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血管紧张素Ⅱ和内皮素水平(P〈0.05)。结论复方中药DF水提部分对SHR有明显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舒张血管平滑肌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仿生学对中医学的影响,即推动了现代中医临床的发展。仿生学对中医保健功法、中药学、方剂学、病因病机、针刺手法、推拿手法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影响。不仅给中医仿生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又能有效的应用于临床。促进仿生学与现代中医药诊疗技术相结合,必将对中医学术的传承与发扬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药调剂对处方疗效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中药调剂对处方疗效的影响,该文从剂量、审方、特殊药物处理以及配方漏药吐疗效的影响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认为中药调剂人员对于处方的治疗有效性有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责任感,在调剂处方时集中注意力,严格遵医师的意图,准确调配,并做到严格对审方、调剂、复核等环节准确的进行调配,达到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发挥防治疾病中中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致残率逐年增高,而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理基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综合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现对几种常用中药(柴胡、绞股蓝、山楂、当归、酸枣仁)的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药对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为研究中药有效成份对谷氨酸(Glu)递质释放的抑制效应,从而证实其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拮抗作用。本实验采用30只大白鼠脑分区片进行体外培养,分别加入中药有效成分豆腐果甙、黄芩甙、α-细辛醚、金丝桃甙、熊果酸,青风藤碱等,观察其对由去极化试剂K^ 引起Glu递质释放的抑制效应,并对这种抑制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豆腐果甙、黄芩甙、α-细辛醚、金丝桃甙、熊果酸,对Glu递质释放均有抑制效应,而青风藤则反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实验条件下观测部分中草药在单味和复方组合下,对结核分枝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采用琼脂绝对浓度法,加入不同浓度的单味或复方中草药,接种结核分枝杆菌(HV37株),在37℃下培养一个月.结果:大蒜液1:10;百部液1:5;夏枯草液1:5有抑制结核茵生长作用;而大蒜百部混合液1:20;夏枯草大蒜混合液1:20;夏枯草百部混合液1:10;大蒜夏枯草百部混合液1:40均有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生长的作用.结论:三种中草药在实验条件下均有抗结核分枝茵的作用,联合药效比单药的作用强.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该病已严重地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突出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类型,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比血管性痴呆有所增高,因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尚缺乏根治的办法。关于痴呆的病变特征,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论述,当代临床各家采用不同治法分型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疗效。以单味中药及其有效化学成分、历代经典方剂或自拟方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取得了喜人的进展,为单纯西医西药治疗该病的瓶颈突破发挥了不可或缺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