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致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及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12月住院治疗的58例药物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前3位为抗结核药占62.1%(36/58),中草药占19.0%(11/58),抗微生物药占3.4%(2/58);临床表现为乏力纳差35例(60.3%),恶心呕吐18例(31.0%),发热5例(8.6%),皮肤瘙痒5例(8.6%),无任何症状21例(36.2%),皮肤巩膜黄染20例(34.5%),肝大4例(6.9%),皮疹3例(5.2%);治疗1个月后痊愈29例(50.O%),好转24例(41.4%),未愈3例(5.2%),死亡2例(3.4%).结论:临床上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种类很多,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定期随访肝功能试验,以便及早发现肝损害,及时停用有关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106例药物性肝病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加深对药物性肝病的认识。方法根据服药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停药后的治疗效果综合判断。结果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多见于抗生素类(40.6%),其次为解热镇痛药(24.5%)、中草药(21.7%)、抗肿瘤药物(9.4%)等。多数病例(89.4%)呈急性起病。部分(11.5%)可表现为重症肝炎。甚至导致死亡。结论影响药物性肝病的因素有药物种类、用药时间及对肝功能的监测等。对药物性肝病要以预防为主,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罗永丽 《临床医药实践》2009,(9Z):2029-2030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引起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抗结核药物治疗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认识,从而注意尽量减少药物性肝病的发生率。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4年~2008年收治的110例药物性肝病患者临床特点和各项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抗结核药主要为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链霉素(S)等等,治疗方案主要为HRZE,HRE(S),HRZ(S),HL(利福喷丁)E(S)等等。结论:重视和监测抗结核治疗引起的肝功能损害,如有药物性肝病发生尤其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者要及早停药保肝治疗,在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方面血清总胆红素(TB)比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更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邸岩  倪杰  齐颖  马进玉 《中国药房》2008,19(20):1577-1578
目的:对113例药物性肝病患者进行分析,以验证国际共识标准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2006~2007年在我院诊断为药物性肝病的患者113例按照国际药物性肝损害分型标准进行临床分型,采用Maria标准及DDW-J标准进行评分,分析发生药物性肝病的药物相关性。结果:药物性肝病占同期住院的肝病病例的13.7%(113/822),其中肝细胞损害型占15.0%(17/113),胆汁淤积型占81.4%(92/113),混合型占3.5%(4/113)。Maria标准及DDW-J标准得出药物与肝病相关性的结论不尽相同。引起药物性肝病的药物主要是降脂药和免疫抑制剂,抗凝剂居第3位。结论:DDW-J标准与临床诊断比较接近,规范了药物性肝病的诊断标准,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抗结核药物致儿童肝损害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从事儿童传染病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制定抗结 核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2021 年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诊断为肺结核或肺外结核,接受抗结核药物治 疗的0~14 岁患儿227 例,对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情况以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7 例结核病患儿抗结核治疗过程 中,发生药物性肝损害56 例(24. 7%)。其中婴儿(≤1 岁)13 例,发生肝损害8 例(61. 5%);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时间常见于用药 后1 周内(25 例,44. 6%),53 例(94. 4%)发生在用药后2 个月内;静脉用药、联合使用多种抗结核药物以及艾滋病合并结核病 的儿童发生药物性肝损害的概率较大。儿童结核病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危险因素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用 药时间、合并艾滋病等因素有关。儿童结核病引起肝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肝酶升高(64. 3%)及有明显纳差、恶心、呕吐、 腹痛、皮疹等临床症状(35. 7%)。结论:结核病婴儿(≤1 岁)在使用抗结核药物时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概率较大。肝损害发生时 间常在用药后1 周内,大部分肝损害发生在用药后2 个月内,且多数肝损害表现为无症状肝酶升高,建议监测肝功能时间为用 药后第1、2 周,后每2 周1 次直到2 个月,2 个月后每月1 次至疗程结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病规律。方法:对103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占同期"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9.6%;引起肝损害的药物种类繁多,以抗结核药为最多(45%),其次为中药(20%);用药2~4周出现肝损害者最常见(66%),2周内者次之(26.2%),临床以急性肝炎肝细胞型最常见(62.1%),其中5例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4.9%);主要临床表现为疲乏、纳差、恶心、呕吐、腹涨(71.8%),其次为黄疸(59.2%),肝功能受损以丙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尿胆红素增高为主;临床治愈65例(63.1%),好转34例(33%),死亡3例(2.9%)。结论:药特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并无特异性,与病毒性肝炎相似;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包括临床各科应用的药物,以往认为比较安全的中药,肝损害发生率逐渐增多,达20%,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种类,探讨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3年CNKI载录的18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相关临床病历资料文献,对文献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情况、临床分型和预后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性肝损害共涉及11类药物108种,最常见的药物为中药、抗微生物药。其中肝细胞损伤型78例(43.33%),胆汁淤积型49例(27.22%),混合型37例(20.56%)。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致病药物种类繁多,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停用损肝药物,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常见药物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从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报表数据库中选取644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例与644例对照病例。应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样本病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而探讨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共初步筛选12个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对该12个因素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中有9个因素易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其OR值(95%CI)分别为合并用药3.089(2.038~4.683),抗结核药37.496(10.873~129.302),抗真菌药8.197(2.876~23.364),抗病毒药8.687(1.831~41.214),抗精神病药2.789(1.081~7.194),抗癫痫药5.674(1.116~28.844),抗肿瘤药7.103(3.796~13.292),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2.314(1.237~4.330),激素及其有关药物3.954(1.921~8.139)。结论:临床治疗中应警惕抗结核药物、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精神病药、抗癫痫药、抗肿瘤药、主要作用于心血管系统药物、激素及其相关药物的使用,合并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必要时可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监测,避免或减少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抗结核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探讨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诊断与及其预防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用药史、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药物性肝病诊断标准,对本站2004年至2006年管治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6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8例结核病人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后,有61例病人出现药物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发生率17.53%,348例病人中HBsAg阳性32例,其中13例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占40.63%。结论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且多发生在用药的第1~8周。在进行抗结核治疗前应常规检查肝功能、HBsAg,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对抗结核药致肝损害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79例药物性肝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病的可能药物依次为抗肿瘤药15例(19%),抗结核药10例(13%),抗菌药10例(13%),免疫抑制剂9例(11%),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9例(11%),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6例(8%),性激素类4例(5%),中药4例(5%),口服降糖药3例(4%),调脂药3例(4%),抗癫痫药2例(3%),抗精神病药1例(1%),抗病毒药1例(1%),三醋吗啡1例(1%),黄热病疫苗1例(1%)。无任何临床表现29例(37%),纳差或呕吐38例(48%),发热24例(30%),皮疹或皮肤搔痒10例(13%),关节疼痛4例(5%)。黄疸30例(38%),肝或脾肿大12例(15%),腹水2例(2%),白陶土样大便1例(1%)。嗜酸性粒细胞增高11例(14%)。有药物过敏史者10例(13%)。病理类型:肝细胞损害型42例,胆汁淤积型8例,混合型29例。结论:药物性肝病的预后因子为年龄、基础疾病、以往发生过药物性肝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药物性肝病亟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毕春山  展玉涛 《药品评价》2007,4(6):410-412
目的提高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方法对2003年4月~2007年7月住我院的4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涉及的药物进行总结。结果女性22例,男性18例。潜伏期多为1~8w。临床分型:肝细胞型24例(60.0%),胆汁淤积型5例(12.5%),混合型11例(27.5%),肝细胞型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由西药引发肝损害27例(67.5%),中药9例(22.5%),多种药物(如中药 西药,成分不详的减肥药)4例(10.0%)。临床治愈34例(85.0%),好转4例(10.0%),死亡2例(5.0%)。结论多种药物均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应予以重视,临床上以肝细胞型为主,经积极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药致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用药特点。方法:对某院110例中药致肝损害患者的年龄、性别、用药类型、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剂量、病理类型、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中药致肝损害以中年女性为多见;以治疗风湿、类风湿、乳腺病、白发、脱发类药物常见;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占83.64%;病理分型以肝细胞型为主,占70.91%。肝损害的发生与给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过大、剂型等有很大关系。结论:应加强中药合理用药指导,避免超长时间、超大剂量用药,并正确选择给药途径,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防止肝损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111例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致肝损害的药物种类、临床表现及预后,探讨预防措施。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临床各科药物性肝损害的报表111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1例药物性肝损害中男58例,女53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82岁,平均(46.96±16.67)岁。涉及药物77种,抗菌药居首位占16.22%(18/111),激素及其有关药物占第二位,为15.32%(17/111),中枢神经系统用药、中药和抗肿瘤药居第三位,均占10.81%(12/111)。临床分型:肝细胞型损伤40例(36.04%),淤胆型肝损伤43例(38.74%),混合型肝损伤28例(25.22%)。结论:致肝损害的药物品种较多,虽然发现、治疗及时可痊愈或好转,但近半数病例起病隐匿。因此,定期检查肝功能,早期诊断,及时停药与治疗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毛璐  李素琴  梁志齐 《中国医药》2013,8(1):121-122
目的对中药汤剂中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的药物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急性药物性肝损伤诊治建议》及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CIOMS)提出的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评价标准对1例中药汤剂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肝损害的程度进行评价,查阅相关文献对处方中的可疑药物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患者为中药汤剂导致的药物性肝细胞性肝损伤,汤剂中的白鲜皮导致药物性肝细胞性肝损伤可能性较大。结论临床在选择中药汤剂进行治疗时,应警惕其可能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和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2004—2010年间我所住院的86例药物性肝损害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Marin药物性肝损害评分系统进行评价。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类型居前四位的依次为抗微生物药物19例、抗肿瘤药17例、中草药16例与心血管用药14例,分别占22%、19.8%、18.6%与16.3%,其后为神经科用药和解热止痛药分别为4%,再次为降糖药、抗甲亢药、免疫抑制剂各占2.3%,雄性激素1.2%。8例不详占5.8%。临床分型:肝细胞型49例占57%,胆汁淤积型25例29%,混合型12例占14%。结论抗微生物药、抗肿瘤药、中草药和心血管用药是引起老年人药性肝损害的较常见的药物,使用此类药物时宜小心谨慎,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56例药物性肝损害住院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情况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在我院住院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要药物为中药或中成药21例占37.5%,其次为抗生素10例占17.85%,临床类型为肝细胞型多见占60.72%,胆汁淤积型占12.5%,混合型占26.78%;主要临床表现有纳差、乏力、黄疸、恶心、呕吐等;肝功能受损以ALT、AST、GGT和ALP增高为主。结论多种药物均可引起肝损害,以中药和抗生素为主,及时停用肝损害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90例药物性肝损伤病例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190例药物性肝损伤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用药、临床表现和预后转归情况。结果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品种繁多,其中抗肿瘤药占首位56例(29.4%),中药50例(26.3%);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为主152例(80.0%),胆汁淤积型24例(12.6%);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其中无任何临床表现者84例(44.2%),有明显黄疸者48例(25.3%);经治疗后治愈30例(15.8%),好转150例(78.9%),死亡0例,10例失访。结论近年来药物性肝损伤呈明显增加趋势,以抗肿瘤药及中药为主,一般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院药物性肝损伤(DILI)住院患者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查阅某院 2014年1月-2017年12月因DILI住院的患者病历,对其用药史及药物治疗的适应证、剂量、溶媒等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DILI41~60岁是高发阶段,占52.83%;引起DILI的药物以中药占60.69%比例最高,其次为抗感染药物和解热镇痛药;临床保肝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不合理应用主要是无适应征使用PPI和中药注射剂等。结论:关注中药、抗感染药物引起肝损伤的不良反应,DILI药物治疗应避免使用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减轻肝脏负担,保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分析某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的临床用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建议。方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推荐用药,对医院2020年1月30日至3月1日收治的19例COVID-19患者开展用药分析。结果确诊患者中,男女比例相当,年龄以30~50岁为主,多为亲属间传播,临床分型多为普通型;42.11%的患者入院前曾用药治疗,入院后多接受两联抗病毒药物治疗,其余对症治疗药物包括抗菌药物(47.37%)、呼吸系统药物(63.16%)、消化系统药物(10.53%)、保肝药物(36.84%)、抗焦虑药物(26.32%)、免疫调节药物(42.11%),中药注射剂和中药汤剂同时联用率为89.47%;47.37%的患者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主要原因为用药时间过长、联合用药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等。结论19例COVID-19患者用药基本符合现行诊疗方案,但部分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需规范临床用药,加强用药监护。  相似文献   

20.
孙静  李家斌  叶英 《安徽医药》2016,37(3):272-275
目的 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 根据Roussel Uclaf因果关系评估(RUCAM)量表纳入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20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引起DILI的前三位药物为:中药92例(44.87%)、抗结核药41例(20.00%)、抗菌药物14例(6.82%)。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肝细胞损伤型DILI最常见,共126例(61.46%),胆汁淤积型67例(32.68%),混合型12例((5.85%)。205例患者中,190例达到治愈或好转,有效率为92.68%,其中肝衰竭型预后最差。结论 本组患者因中药引起的DILI所占比例最高,其次为抗结核药及抗菌药物,绝大部分DILI患者临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