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芬太尼复合小剂量雷米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循环的影响.方法 80例择期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均分为芬太尼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组(RF组)和芬太尼组(F组).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3 min(T3)、5 min(T4)、10 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同时观察诱导期间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等,以及应用血管活性药麻黄碱、阿托品和乌拉地尔的例数及平均剂量.结果 与T0比较,T1时两组SBP、DBP、H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与T0比较,T2、T3时RF组SBP、DBP、H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F组均有明显上升(P<0.05).RF组血管活性药物平均用量显著少于F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应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1.5 μg/kg和雷米芬太尼1μg/kg能有效抑制全麻诱导期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平稳. 相似文献
2.
艾司洛尔是一种超短效的 β1受体阻滞剂 ,且有起效迅速 ,作用时间短的特点。本文通过与阿片受体激动剂芬太尼比较 ,观察 2者对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与资料 选择 30例ASAⅠ—Ⅱ择期非心脏手术气管插管病人 (年龄 2 1~ 65岁 ,体重 4 5~80kg ,非妊娠病人 ) ,无心动过缓及支气管哮喘史 ,近期未使用α或 β受体阻滞剂或拮抗剂。患者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人 ,术前半小时均肌注阿托品0 5mg ,鲁米那 0 1g ,给氧 5分钟 ,静注 2 5 %硫喷妥钠 5mg/kg ,司可林 2mg/kg进行诱导 ,于插管前 2分钟A组给 0 9%N·S 2ml… 相似文献
3.
张传骧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7(4):355-356
目的:比较艾司格尔、芬太尼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方法:将30例病人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人:艾司洛尔组、芬太尼组、生理盐水组。测量3组病人麻醉诱导和插管后不同时间的血压和心率。结果:艾司洛尔、芬太尼组,插管后血压变化均比生理盐水组低(P<0.05),艾司洛尔组心率增幅比芬太尼组和生理盐水组低(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有效地抑制插管所引起的心血反应。 相似文献
4.
我们将芬太尼以不同的剂量和途径复合应用于90例气管内全麻下手术病人,以期降低有害刺激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得到不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随机选用90例食道癌择期手术病人,年龄45-68岁,男性67例,女性23例,体重46-60kg,AsA Ⅰ-Ⅱ级,术前检验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地佐辛抑制全麻插管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 80例全麻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D组,给予地佐辛0.2 mg/kg;F组,给予芬太尼3μg/kg。两组诱导均用咪唑安定0.05~0.10mg/kg、丙泊酚1~2 mg/kg和顺式阿曲库铵0.15~0.25 mg/kg,气管内插管。记录用药前5 min(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1 min(T2)、5 min(T3)和10 min(T4)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并于T0、T2和T4时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结果 D组围插管期MAP和HR无显著变化(P>0.05)。F组T1、T4时HR明显慢于T0和D组;而T2、T3时明显加快,并快于D组(P<0.05)。两组气管插管后血浆E和NE浓度均有所升高;但D组气管插管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T2时血浆E和NE浓度均明显高于T0(P<0.05)。结论地佐辛比芬太尼更能有效抑制全麻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非肌松药诱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及合适剂量.方法 下颌角良性肥大行磨削术女性美容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全麻诱导:静注咪唑安定0.08 mg/kg、丙泊酚2mg/kg和雷米芬太尼2μg/kg(A组)、3μg/kg(B组)或4 μg/kg(C组),每组20例.喉镜明视下经鼻气管插管.评价插管条件,记录围插管期MAP和HR变化.结果 B、C两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75%、85%vs.50%)(P<0.05).B、C两组导管过鼻腔时和插管后2 min时的HR及MAP明显低于TO(P<0.05);C组1例应用用麻黄碱和阿托品各一次,迅速恢复.结论 雷米芬太尼3~4 μg/kg复合丙泊酚可提供较好的插管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地佐辛对芬太尼诱导全麻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及胸壁僵硬的影响.方法 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全麻患者进行观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中各有45名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进行气管插管,麻醉诱导药物为1~2mg·kg-1丙泊酚+0.1mg·kg-1咪唑安定+0.15mg·kg-1维库溴铵.对照组同时给予4μg·kg-1芬太尼,研究组同时给予0.2mg·kg-1地佐辛.观察插管前5min(T1)、插管前后即刻(T2、T3)、插管后10min(T4)时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去甲肾上腺素(NE)、血浆肾上腺素(E)水平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胸壁僵硬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不同时段的HR、MAP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时段HR水平变化幅度明显大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T1,两组患者T4时E浓度有所上升,NE浓度有所下降.但是对照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胸壁僵硬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太尼诱导全麻插管时的应激反应及胸壁僵硬发生率明显高于地佐辛,说明地佐辛在全麻插管中的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三种静脉麻醉药全麻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异丙酚、依托咪酯、咪唑安定全麻诱导插管对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65岁以上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90例,ASAⅠ~Ⅲ级,随机平均分为异丙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咪唑安定组(C组)。麻醉诱导:静脉全麻药A组异丙酚2mg/kg、B组依托咪酯0.3mg/kg、C组咪唑安定0.3mg/kg,合用诱导药物均为阿曲库铵0.6mg/kg、芬太尼3μg/kg,诱导后5min进行气管插管。监测和记录麻醉前后各时点的BP、H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及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等。结果诱导后三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均下降,至插管前下降幅度最大,A、C组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意义,B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插管后三组血压和心率均上升,A、C组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三组血压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对于高龄患者进行静脉全身麻醉诱导时,选用依托咪酯较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全麻诱导中分别使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对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及BIS值的影响,比较二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8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舒芬太尼0.4μg/kg、芬太尼4μg/kg进行麻醉诱导。观察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1min(T2)、气管插管后3min(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变化。结果两组T1与T0比较:SBP、DBP、HR均降低(P<0.05),S组T2、T3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T2、T3与T0比较:SBP、DBP、HR均升高(P<0.05)。F组与S组比较,T1时刻SBP、DBP、HR更低,而T2、T3时刻SBP、DBP、HR更高。两组在T1、T2、T3时刻BIS值显著低于T0时刻(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4μg/kg进行麻醉诱导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并维持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与气管插管一样,全麻结束后气管拔管亦可引起强烈的心血管反应。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是拔管时应激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来我们采用小剂量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拔管前静脉注射预防这一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异丙酚联合应用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在胃镜检查术中的麻醉作用。方法 68例自愿接受麻醉下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n=24),静注异丙酚2mg/kg;B组(n=24)静注异丙酚2mg/kg及1μg/kg芬太尼;C组(n=20)静注异丙酚2mg/kg及2μg/kg芬太尼。异丙酚均于45~60秒缓慢注入。观察三组患者诱导及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 麻醉诱导时间B、C两组少于A组(P<0.01),苏醒时间B组少于A组(P<0.05)。异丙酚用量B、C两组均少于A组(P<0.01)。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41.7%、B组45.8%、C组85.0%,A、B两纽的发生率接近,无明显差异,但两纽均与C组相差显著(P<0.05)。而呼吸抑制的平均时间B组为最短。结论 异丙酚联合应用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术可加强镇痛,减少异丙酚用量。异丙酚联合应用1μg/kg芬太尼,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芬太尼、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和肌阵挛的影响。方法 ASAⅠ或Ⅱ级患者12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C组:接受生理盐水10 mL,F组、R组和S组分别静脉给予芬太尼2μg/kg、瑞芬太尼2μg/kg和舒芬太尼0.2μg/kg预处理,其中R组依托咪酯0.20.3 mg/kg诱导前1 min,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静注顺阿曲库铵0.150.3 mg/kg诱导前1 min,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μg/(kg·min)。静注顺阿曲库铵0.150.2 mg/kg后行气管插管。记录有关时段的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肌阵挛强度和发生率。结果 R组在插管后血液动力学变化比C组、F组和S组显著减少。R组SBP、HR≥基础值的30%、SBP≥180 mmHg和HR≥120次/min的发生率(0、10%、0、0)低于C组(83%、87%、37%、30%)和F组(60%、70%、27%、13%)。F组、R组和S组肌阵挛强度和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结论瑞芬太尼预处理抑制依托咪酯诱导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效果优于芬太尼和舒芬太尼。三种阿片制剂均明显减少肌阵挛发生率和肌颤强度。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治疗组给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2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神志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级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检查时HR均降低,检查后MBP降低,与检查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生命体征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镇静效果好,清醒快,恢复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妇女150例,孕周6~ 10周,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 在丙泊酚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芬太尼进行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术中宫颈内口松弛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等基本事项,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宫颈内口松弛扩张、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3 ±9.23) ml、(2.1±0.6)h、97.33%、97.33%、14.67%,均优于对照组的(36.7±8.95) ml、(3.4±0.8)h、69.33%、82.67%、38.67%(t=7.365、8.163,χ2=8.56、9.23、8.45,均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其镇痛效果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并且易于操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8-19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肛肠手术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128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4例,A组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诱导麻醉,术中丙泊酚持续静脉滴注进行维持;B组仅采用利多卡因进行骶管麻醉。将平均动脉压、平均心率、麻醉起效时间、自主恢复活动时间、肌松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等作为观察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2组麻醉后平均动脉压和平均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起效时间、自主活动恢复时间、肌松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应用于肛肠手术,麻醉效果优于骶管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将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患者麻醉中的效果,分析对患者麻醉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 70例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实验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优良率、手术时及手术后的疼痛评分、手术麻醉情况.结果 实验组麻醉优良率94.29%高于对照组的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的效果和区别。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7月84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诱导麻醉,维库溴铵维持肌松。选药均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将患者按自愿选择分为两组,靶控静脉麻醉组42例,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组42例,靶控静脉麻醉组用计算机操控药物的血浆靶浓度,芬太尼或瑞芬太尼的靶浓度为7.0mg/L,异丙酚的靶浓度为3.0mg/L,意识消失时酌减芬太尼的靶浓度为2.0mg/kg,异丙酚靶浓度保持不变,手术前30min停止芬太尼或瑞芬太尼输入,手术结束时停止异丙酚的输入。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组手术中维持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有效浓度不变。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意识清醒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离开手术恢复室时间和术后患者满意程度和出现不良反应、并发症的比率。结果靶控静脉麻醉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睁眼时间,离开手术恢复室时间均比传统静脉复合麻醉组要早,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以及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靶控静脉麻醉方式是更适合的麻醉方式,对术后患者的意识恢复更有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分析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我院96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组(A组)、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组(B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各32例,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及维持过程中血压、心率的变化;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访视患者,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患者SBP、DBP、MAP、HR诱导时最低值无显著差异(P>0.05).诱导时A、B组SBP< 90 mmHg者显著少于C组(P<0.05).A、C组插管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三组患者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 与静吸复合麻醉比较,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诱导更加平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在结肠镜诊治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需要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麻醉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2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变化,比较结肠镜操作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麻醉组60例患者均4级镇静状态下完成操作,到达回盲部成功率为100%,到达回盲部时间为(8.6±4.6)min,对照组达回盲部时间为(16.1±3.3)min(P〈0.05);麻醉组37例患者无需变动体位即到达回盲部,而对照组有3例(P〈0.05)。麻醉组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评分〉6分的25例。检查中与检查前后比较,血压升高、心率变快(P〈0.05),氧饱和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的结肠镜诊治,安全有效,操作便利,时间缩短,不良反应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