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景组方用药特色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伤寒论》(以下简称《论》)一书,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经书”,后世诸医家皆循斯书之规矩。古今运用《论》之方,取捷之新论,奇案不胜枚举。《论》组方严谨,用药灵活,现将仲景组方用药特色做一概述,以供读者参考。一、依据主证,灵活用药《论》用药,依据主证(包括病机)制定主方。这一原则贯穿于全论大法。主证在六经中各有纲目,  相似文献   

2.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理、法、方、药融为一体的医学巨著,论辨证之理,其意深奥;叙治疗之法,广博而精详;组方用药,法则严谨,药味精简,奠定了辨证论治理论基础,树立了组方用药的典范。 《伤寒杂病论》组方法实用特色 1.立法组方,严依病证方证相应,是仲景组方的一大特点,其原则是以“凭脉辨证”为基础,根据四诊所获得的具体脉症,严格依据病证而确定立法组方的原则,方证相应,乃是法依证立,方随法出,故要求组成方剂,必须与病证相对应,这就是仲景指出的“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可见病证是组方的标准和依据。然病证又是病因、病机、病  相似文献   

3.
《东垣试效方》方剂配伍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垣试效方》全书九卷 ,为李东垣先生应用的效验之方 ,经其弟子罗天益录辑而成。对于李东垣先生用药组方 ,后人评价说 :“用药不拘于方者也。凡求治者 ,以脉证别之 ,以语言审之 ,以《内经》断之 ,其应如响 ,间有不合者 ,略增损辄效 (《东垣试效方·序》 ,下同 )。”说明李东垣先生处方行为是从望闻问切出发 ,同时要以《内经》理论为指导 ,在用药过程中 ,还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 ,随证加减 ,决不拘泥于一方一药。即所谓 :“医之用药 ,犹将之用兵。兵有法 ,良将不拘于法 ;药有方 ,良医不拘于方。”综观全书 ,其方剂配伍理论宗以《内经》 ,并承…  相似文献   

4.
唐·孙思邈《千金方》的临床价值,为历代名医大家所推崇。对其组方用药,徐大椿称赞说:“其用药之奇,用意之巧,亦自成一家,有不可磨灭之处”,又说:“仲景之学,至唐而一变也”,“大抵所重,专在于药”。《千金方》的病因病机多宗仲景,其组方用药仅少数为仲景原方,多数有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今经方剂量差异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开辨证论治之先河,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其方剂组方严谨,用药精当,疗效卓著,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为仲景《伤寒论》之代表方,体现其辨证论治思想之精髓,其类方为《伤寒论》中最多的一组类方,在全书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以图形的方式表述桂枝汤的组方及桂枝汤类方的组方规律,对仲景组方思想进行探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张仲景的类方组方思想来指导临床的组方用药和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7.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所制之方组方严谨,用药精当,化裁灵活,故后世誉其为方书之祖。余观仲景组方用药,每善用药对,现欲结合后世医家有关论述浅探于下,不妥之处,冀同道斧正。1 桂枝伍芍药调营卫,健脾胃,和阴阳,通经脉。仲景以桂枝、芍药相配,组方近30首。《金鉴》云:“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对卫强营弱之中风表虚证,仲景以桂枝、芍药为主,配合他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而除之,方如桂枝汤即是。其他兼有表虚外感者或表虚外感兼有他证者,多可在桂枝汤基础上随证加减而治之。诚如《伤寒来苏集》所说:“此方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伤寒、杂病,咸得用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之所以被誉为“经方”之祖,这与它辨证之准确,立法之严谨,组方之周密,用药之精炼,服药之讲究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方药的配伍、组合及运用上,其相反配伍用药一法,理义深微,为中医治则及方药配伍学的起源与发展开辟了先河,诚如汪昂在《医方集解·序》中所云:“方之祖始于仲景,后人触类扩而充之,不可计殚。”对此,本文就试从方药配伍之侧,图拟相反配伍用药法在《伤寒论》方中的体现,择其要点,陈管见于下。一、调阴阳,寒热相配人体产生疾病之理,不外乎是阴阳偏盛偏衰的结果。阴阳之盛衰,必形为寒热  相似文献   

9.
《汤液经法》五脏大小补泻汤是在五脏苦欲补泻法则指导下组成,方中蕴含着独特的补泻规律。《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治疗五脏失调方之组方用药规律与《汤液经法》五脏大小补泻汤相同,如调肝方的四逆散、当归四逆汤;调心方的栀子豉汤、栀子大黄汤;调脾方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五苓散、吴茱萸汤;调肺方的牡蛎泽泻方、葶苈大枣泻肺汤、苓桂五味姜辛汤;调肾方的肾气丸、猪苓汤。五脏大小补泻汤组方用药规律为张仲景方组方配伍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13)
《伤寒论》的组方用药深受《神农本草经》的影响,其不仅是对《神农本草经》的继承,更是发展和扩充。互参《神农本草经》与《伤寒论》的经文,求索《神农本草经》用药之义,深研仲景方后注“随症加减”的用药习惯,以期补述仲景组方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1.
《三因司天方》是清代龙砂医家缪问将同乡名医姜体乾所藏之宋版陈无择《三因方》加以书论而成。从缪问的注解出发,通过撄城自守与围魏救赵两则典故,联想分析治病过程中的组方、用药,解析《三因司天方》中治病思想与治军思想的相通之处有助于理解中医五运六气学说。  相似文献   

12.
段祯  王亚丽 《中医杂志》2012,53(2):170-172
对《武威汉代医简》方剂进行简要分析后发现,其组方用药具有方小药精、表里兼顾、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随症加减等特点.这些组方用药方法又往往因证候表里、寒热、虚实错杂而参合使用,以期实现综合、全面的治疗.《武威汉代医简》组方用药之特点,应为同时代诸多方书所共有,并被后世医家继承发展而成为中医组方用药规律之重要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3.
乌梅丸载于《伤寒杂病论》厥阴篇,历代医家多认为其有温脏安蛔之功,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局限,自清代医家柯琴提出其为厥阴病之主方后乌梅丸才被医家重视,其临床应用亦得以拓展。乌梅丸证之成因,实则归于厥阴风木气运失常,阴阳不相顺接,而非仅为蛔虫内扰所致。以《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分析六经之功能,并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可证“阴枢”实为厥阴,乌梅丸为厥阴病之主方,有顺接阴阳之功,故其可治疗厥阴枢机不利,寒热错杂之证。《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伤寒杂病论》二者同源,均参考了《汤液经法》所载内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补泻诸方及救逆方之组成有规律可寻,均依文中所载“汤液经法图”而成,与五行理论密切相关。该文通过探索“汤液经法图”组方规律及药物五行归属,以“汤液经法图”组方规律剖析乌梅丸,可证乌梅丸主要作用于肝、脾、心三脏,依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此三脏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故以乌梅丸论治厥阴枢机不利、寒热错杂所致之情志病有据可循,文末亦列举概述近年乌梅丸治疗情志病的报道。该文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情志病提供了思路及依据,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古方亦能为今用。  相似文献   

14.
因为《伤寒论》辨证、立法、组方、用药精确严谨,正如清代医家陈修园谓其:“字字皆法”、“非此方不能以治此病,非此药不可以名此方”,所以只有对《伤寒论》理解准确,用药准确,才能收到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不耐戕伐,临床辨证,遣方用药宜审慎中病。《伤寒论》112首方组方严谨,用药精当,用于儿科临床,疗效卓著。笔者现将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应谨守病机《伤寒论》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与桂枝汤有关的条  相似文献   

16.
升降浮沉是中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世医家分别从理论及临床应用方面加以阐发,不断充实升降浮沉理论,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李东垣《脾胃论》所载补中益气汤,亦被后世奉为治疗“中气下陷”证的主方。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了“大气下陷”一词,并针对此证创立了专方升陷汤。两者同为“气陷”证而设,然其内涵又有不同。依据升降浮沉理论于脏腑、药物之用,通过补中益气汤与升陷汤的组方思路探析,比较治则治法之不同,分析其所治气陷证之别。升降浮沉理论贯穿于此二方的理论思想和制方用药方法,对充实、完善中药药性理论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所列各方、素以法度严谨,方简效彰而称著,故后世则尊之曰:“经方”。其方药物配伍少者仅二三味。作为一首方剂,除单味药治疗之外,一主一副的二味组成,可算是汤方最简单之结构,以其方之简,则其处方立意也最明,而从其方加减化裁应用之意旨,也最为人所了解。笔者拟从这些组方简单的基本方剂出发,并联系各方之演变,藉以探索仲景制方用药之活法。  相似文献   

18.
郭文娟 《中医杂志》2012,53(6):461-462
后世医家赞《伤寒杂病论》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由《伤寒杂病论》方药使用的特点可以看出:经方在选用药物配伍的时候确实是“审机求属”,而立法组方用药灵活加减、恒动化裁,发挥药物有机组合的综合药效,达到整体综合调节人体功能关系失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王彦华 《中医药学刊》2005,23(2):302-302
《伤寒论》方药味简练,组方严密,疗效确切,以桂枝汤为例,其方规严明,药味精练,一目了然,《伤寒论》中的桂枝汤类方,仅有19味药却演变为20余首方,足见其组方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笔者在临床中恪守“辨证施治”之则,灵活化裁经方,每取良效,现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飞  李楠 《北京中医药》2014,(4):277-279
汉代以前,“医经”“经方”两种体系各自传承。张仲景通过对《内经》“脉诊”“经络”等理论的发挥,使之与“经方”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医经”“经方”的初步融合。《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则进一步运用“藏象”学说探讨疾病,运用“五味”“七方”等理论遣药组方,为“医经”“经方”两种学术体系的进一步融合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