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将护理管理的细节贯穿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制定细节标准,将护理工作细化,包括细化标准、细化流程、细化监控、定期评价及反馈等方法,将细节管理触入护理管理之中。[结果]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强,各项护理质量指标逐年提高,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护士遭到投拆次数、护患纠纷次数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结论]护理质量与细节管理息息相关,通过各个细节反映各项工作的落实,可形成较高质量的服务品牌,并达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护理管理的细节贯穿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制定细节标准,将护理工作细化,包括细化标准、细化流程、细化监控、定期评价及反馈等方法,将细节管理触入护理管理之中.[结果]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增强,各项护理质量指标逐年提高,病人满意率明显提高,护士遭到投拆次数、护患纠纷次数明显减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结论]护理质量与细节管理息息相关,通过各个细节反映各项工作的落实,可形成较高质量的服务品牌,并达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邓曼丽  王敏  迟梦琳 《护理研究》2013,27(4):370-371
[目的]探讨对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建立麻醉恢复室专科全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并在执行前后进行3年护理质量比较。[结果]执行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后,各项护理质量考核均好于执行前(P<0.05)。[结论]通过建立麻醉恢复室专科护理质量管理标准,能有效提高麻醉恢复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陈湘玉  王毅  徐国梅 《护理研究》2006,20(35):3267-3268
[目的]规范化管理病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各项护理质量标准要求制定成册,对全院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质量控制手册管理使管理控制目标化、质量考核标准化、质量控制专人化。[结论]质控思路明确,要求清晰,护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客观、简单、实用的ICU护理绩效考核模式,评价实施后的效果。[方法]依据ICU护理工作特点,建立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考核量表,对ICU护士进行综合考评,将考核结果应用于绩效分配。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护士满意度及病人(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绩效考核后护士满意度、病人(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估相结合为基础的ICU护理绩效考核模式,为ICU全面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护士和病人满意度、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杜燕萍  白素萍 《家庭护士》2009,7(19):1753-175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门诊专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借鉴美国医疗机构评鉴联合委员会(JHACO)提出的持续质量改进的流程模式,在门诊专科护理管理中明确护理服务目标,工作范围,定义门诊护理质量考核,制订测量标准,评价护理质量.[结果]门诊病人满意度明显上升,门诊专科病人满意度由92.5%上升到98.9%;医技科室满意度由83.6%上升到95.0%[结论]在门诊专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湘玉王毅  徐国梅 《护理研究》2006,20(12):3267-3268
[目的]规范化管理病区,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各项护理质量标准要求制定成册,对全院护理管理人员进行素质培训,应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质量控制。[结果]通过质量控制手册管理使管理控制目标化、质量考核标准化、质量控制专人化。[结论]质控思路明确,要求清晰,护理工作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贾平  马青华  廖天芬 《全科护理》2012,(33):3132-3134
摘要:[目的]建立合理的护理绩效考核制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经过专家讨论法,将工作态度、优质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安全、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管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继续教育纳入考核中,对我院各科室护理单元进行考核;考核半年后,将首次考核和半年后考核的成绩进行比较。[结果]91个护理单元半年后首次考核各项成绩、总成绩的平均值均高于半年后首次考核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绩效考核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影像科室护理管理对护士工作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分析影像科室在实施考核标准前病人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护理工作问题,制定影像专科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比较考核前后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实施护理质量考核标准后病人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P0.05);病人反映的问题明显减少,各项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设计并应用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行护理质量控制后,可有效提高影像科室的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陈腊年 《护理研究》2011,25(4):343-344
[目的]探索更为科学有效的护理质控方法,降低护理缺陷、差错的发生;切实提高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方法]护理部三级质控小组根据医院信息化系统提供的全院医嘱、病历信息,按照湖北省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及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每月分6组进行1次全院护理质量大检查及追踪、科护士长每日实时下病房检查、指导,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信息化管理护理质控实施后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护士操作考核成绩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每月护理质控所需时间缩短,护理质控抽查及追踪检查时准确性、针对性、实时性提高;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医院信息化系统运用于护理质量控制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及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1.
林凤英  麦志晖  王永飞 《全科护理》2012,(18):1697-1699
[目的]建立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实现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专业核心能力及护理岗位能力培训有机结合,提升ICU护士综合能力,保证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方法]通过对各级护士的职级评定,制订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将护士和床位分组,每组护士由不同层级的护士组成,形成上级对下级护士逐级负责制的层级系统化管理模式,并将2011年1月—2011年12月与2010年1月—2010年12月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护理服务满意率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施纵横双向责任制管理模式后,护理质量、专业技术考核指标、护理服务满意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纵横双向层级责任制,使各层级岗位职责及各层级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得到有效落实,保证ICU各时段、各环节护理质量,减少护士缺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更好地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方法:应用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有效地节约了缝隙时间,将时间安排合理化。结果: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缓解了工作压力,更好地落实了责任制整体护理。结论: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法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计算合理安排时间,减少责任护士无形中消耗的时间,从而将时间真正还给患者,更好地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3.
葸英博  宋宗惠  李向丽  丁劲  刘小勤 《全科护理》2020,18(12):1419-1421
[目的]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基础,移动手持电脑设备(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为硬件,局域网为网络平台,基于中医护理程序建立医院护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院移动护理信息管理。[方法]依据中医护理程序,建立包括中医护理评估、中医护理辨证、中医护理施护、中医护理效果评价几个功能模块的护理管理信息系统,临床护士可随时对该系统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对病人施行辨证施护和整体护理。[结果]实施基于中医护理程序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后,我院中医护理技术的运用、中医护理成效及护理满意度相关指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P<0.05)。[结论]将中医护理程序融入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到医院信息管理中,有力地提高了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我院中医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科学的岗位管理方式,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护士岗位管理的指示精神,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现状,将临床护理岗位分成N1~N4层,并制定了各层人员的职责、晋级标准与考评原则,同时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培训体系,有力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稳定了护理队伍,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规避风险、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缺陷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开展连续性排班模式的6个科室,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明确各层级的职责及其关系;调整临床护士工作模式;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建立临床护理三级质控体系,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失误。结果:2010年各项基础护理质量指标较2009年明显改善,护理质量评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使患者得到细致、安全、专业的护理服务,有效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对保证护理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通过改进质量控制措施,使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法:采取二级四层护理质控模式,即全院性质控——护理部质控和院级质量控制小组质控、科室质控——护士长质控和科室护理质控小组质控,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建立积极的质量信息反馈制度。结果: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质量控制,各部门不断修订完善护理质量标准,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使护理缺陷和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病人得到了高质量、高水平、低价位的护理服务,也为护理队伍储备了优秀管理人才。结论:二级四层质控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质量保证体系,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Two perspectives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systems on nursing are suggested. The microscopic view is the unit-level, direct patient care perspective. A macroscopic view entails consideration of national nursing issues. Nursing role issues can arise during system sele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these issues can affect system effectiveness. Professional issues influence the decisions made about CDMS and subsequent system usefulness to nursing.A shift in evaluation emphasis from time savings to assessment of effect is necessary. Suggested nursing areas to be examined are system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nursing theory in practice, support for the cognitive work of nursing, and changes in the physical work of nurs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绩效分配制度在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医院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应用量化考核绩效管理制度,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及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得分分别为(96.38±0.91),(98.26±0.90),(97.39±0.93),(98.69±0.96),(97.28±0.74),(98.57±0.98),(99.26±0.93)分,均高于实施前的(92.36±0.72),(90.38±0.75),(89.26±0.76),(91.57±0.78),(89.93±0.76),(91.23±0.78),(91.38±0.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6.647,90.990,82.833,10.910,636.529,60.461,13.177;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各项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750,22.733,49.430,41.483,12.926,8.980,8.517,7.806,12.920;P〈0.05);实施后医生对护理各项工作满意度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7.336,12.975,14.344,18.237,25.745,13.100;P〈0.05)。实施后护理差错发生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845,P〈0.05)。结论将量化考核绩效管理融人护理管理中,体现优劳优酬、按劳取酬的原则,是护理管理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确保质量改进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护理不良事件因其带来的诸多社会危害已引起国内外各级医疗机构的广泛重视,从护理不良事件分类管理、上报制度及全面质量管理的5个方面原因分析,阐述了护理不良事件的系统管理方法,并提出了营造护理安全文化氛围、加强护士培训、完善工作流程及优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量化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量化管理方法。 [方法 ]根据法规要求和护理人员所处的能级制定了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素质标准 ,编制了配套的数据处理软件。 [结果 ]应用此法可科学、公正、全面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完成情况和综合能力。 [结论 ]为继续再教育提供了科学数据 ,使护理管理更趋于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