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小儿头皮静脉表浅、暴露,易于固定和观察,便于保暖.熟练掌握穿刺技巧不仅能减轻患儿痛苦,赢得抢救时机,还能提高治愈率.近年来,我们对患儿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年龄段由新生儿至8岁左右,经精心准备和操作,穿刺成功率达95%以上.现将我院提高小儿首次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最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同时也是静脉穿刺中的难点。在临床中,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可以为治疗和抢救赢得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又可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临床治疗、抢救的是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也是减少患儿痛苦的重要环节.我们认真分析了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出了相应的对策.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儿科患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士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临床多采用四肢静脉进行采血、输液和输血,静脉穿刺技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效果。由于患儿心理发育不成熟和对疼痛的恐惧等,导致患儿在护理操作中表现出不合作或哭闹,使护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以致不能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或采集标本而延误病情。笔者根据临床护理经验,总结了提高患儿四肢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操作的要点,过硬的穿刺技能,关系到护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关系到抢救治疗用药是否能及时得到具体落实,更决定着能否争取最佳抢救时机。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儿因反复穿刺。带给家属的心理压力,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我们总结出患儿头皮静脉穿刺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静脉穿刺术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小儿静脉注射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基本操作。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不仅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而且可以减少小儿的痛苦程度,以缓解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在实践中,经常因为穿刺多次失败导致家长辱骂甚至发生其他更严重的行为,因此,如何做到小儿静脉注射一针见血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几年来的护理经验证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前提,穿刺部位选择得当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基础,针具选择以及持针用针方法得当是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关键,这几个方面都处理得当,就可以大大提高小儿静脉穿刺的成功率。1如何选择静脉的穿刺部位1.1根据患儿年龄进行选择新生儿至3岁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是儿科护理基本功,由于头皮静脉是网状分布,所以,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选用正中静脉,此静脉直、较大,不易滑动,易固定,其次额浅、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等。3岁以上至12岁儿童宜选用四肢静脉。1.2根据患儿体型进行选择肥胖患儿与一般儿童有所不同,常常在头皮边缘才有细小静脉显露。因此,应沿着头皮边缘耐心寻找静脉,仔...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是新生儿护理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减少了病人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新生儿病房患儿往往病情危重,需要24 h持续静脉用药,常常因血管细小、输入药液渗透性大(如多巴胺类药、静脉营养类药物等),致使留置针局部药物外渗、局部血管收缩硬化变白,不得不频繁更换穿刺部位.我科新生儿病房对患儿进行了腋下静脉与身体其他部位表浅静脉套管针留置的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腋下静脉留置可以相对延长留置时间,局部不良反应少,为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开辟一条方便、安全的静脉通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彩文 《全科护理》2012,(2):168-170
静脉输液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占很大比例,而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静脉注射的患儿中,大多数患儿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2]。静脉炎不但影响患儿的治疗,增加患儿的痛苦,引发医疗纠纷[3],增加经济负担,而且也给护理人员再次穿刺带来困难。近年来,对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有很好的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儿科,头皮针静脉穿刺是护士常用的技术操作方法之一。如何准确、快速、有效地使穿刺成功,是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患儿,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为提高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我们做了长期摸索探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谈婴幼儿头皮静脉穿刺术卢晶(山东财政学院卫生所,250000)婴幼儿静脉穿刺术是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临床给药、输液、输血及扩充血容量的重要途径,能否及时、准确、熟练地穿刺成功,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抢救危重患儿的生命尤为重要。婴幼儿的...  相似文献   

11.
静脉留置针儿科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萍  潘秋菊 《护理学报》2004,11(10):16-17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30年前在欧美国家普及使用,进年来在我国也广泛应用。由于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减少了反复穿刺的痛苦,留置时间长,便于抢救,保护血管,减少患儿痛苦及家长焦虑,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因此受到儿科护理工作者的青睐,在儿科应用广泛。国内外儿科护理学者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应用的操作方法、封管技术、留置时间及采血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大量研究,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科对重度新生儿窒息进行抢救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 回顾在新生儿抢救的4例重度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由新生儿科医师进行气管插管,静脉套管针留置给药。结果 4例重度窒息1h的患儿抢救成功。结论 在新生儿科未配备麻醉师的情况下儿科医师熟练掌握新生儿气管插管术采用静脉套管针保证静脉给药可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刘聪玲 《护理研究》2006,20(2):509-510
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儿科临床常用护理操作技术,但是新生儿常因各种原因致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难以成功,直接影响患儿诊断和治疗,为及时采集血液标本,协助诊断和治疗。从1997年以来,我科护理人员对16例新生儿静脉采集血液标本失败后,采用后囟穿刺采集血液标本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置管方法,对新生儿操作中,其创伤小、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的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需要长期静脉给药、静脉营养,PICC有效地减少了患儿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同时给抢救重危患儿开辟了一条绿色的生命通道。2007年5月~2010年3月,我科新生儿病房对34例新生儿经下肢PICC进行观察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技术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症患者时,及时有效的建立静脉通道为抢救赢得了时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操作。这项技术更适用于儿科,不需要反复静脉穿刺,减轻了患儿痛苦,保护了血管,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自2005年11月我院儿科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虽穿刺成功,但置管失败成了最大问题。为探讨穿刺技术及置管方法,我院儿科对静脉留置针普通置管法与改进置管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是3岁以下小儿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其中,肥胖患儿的头皮静脉穿刺是各项操作技术中的难点。如何提高穿刺水平,已成为许多儿科护理工作者积极探究的问题。笔者总结我科室护理人员多年来的穿刺经验,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韩秀丽 《护理研究》2011,25(30):2779-2780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儿科护理工作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基本操作,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医护质量、患儿康复及护患关系。如何提高护士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缩短操作时间以及提高患儿亲属的满意度是护理工作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8.
赞赏心理在患儿静脉输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护理研究》2008,22(30):2773-2774
小儿静脉输注是儿科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抢救危重患儿的重要手段.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高低,关系到抢救的成功率、医疗护理质量及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卫秋燕  张灵雅 《护理研究》2005,19(15):1361-1362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是儿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1].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消除了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我院自2003年10月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给新生儿静脉输注,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卫秋燕  张灵雅 《护理研究》2005,19(7):1361-1362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是儿科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消除了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我院自2003年10月开始使用静脉留置针给新生儿静脉输注,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