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ix法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心脏病学家HaroldBix在Baltimore工作时提出 :“当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 ,如果在两个QRS波中间看到P(或F)波 ,就应该考虑到可能有另一个P(或F)波隐藏在QRS波内”。Bix法则的原理 :心动过速时房室传导比例为 2 :1,未下传的P(或F)波恰好隐藏于QRS波内而难以发现 ,另一个P(或F)波则位于两个QRS波中间。Bix法则的心电图特点 :①常为节律规整的心动过速 ,心室律整齐 ,多为窄QRS波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多在 15 0bpm左右 ;②在两个QRS波中间可见P(或F)波 ,P(或F)波可为直立或倒置 ;③因QRS波内隐藏着P(或F)波 ,所以QRS波形态可…  相似文献   

2.
正心电图P波是反映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重要指标,研究显示包括P波时限、P波离散度、P波终末电势和PR间期等在内的P波指数异常与左心房扩大[1]、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等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增加[2]有关。本文就P波指数的测量方法与临床意义综述如下。一.P波指数定义P波指数包括P波时限(duration)、振幅(amplitude)、离散度(dispersion)、终末电势(terminal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82例心肌梗塞(MI)患者心电图中Q波变化的发生率其意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例(23.3%)异常Q波完全消失,35例(42.6%)异常Q波减小,28例(34.1%)Q波无变化。并用ST1的方法对3组患者的心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Q波消失组的心功能无明显受损,Q波减小组和Q波不变组心功能均已受损,且以Q波不变组为最重,并分析了Q波消失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f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冠心病AMI者(AMI组)、非AMI冠心病者(对照组)各110例.入院3d内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示单纯fQRS波者25例、单纯病理性Q波者29例、f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者44例、单纯ST段改变者12例,对比观察前三者在AMI患者中的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观察有fQRS波者(69例)及无fQRS波者(41例)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包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颤或室速、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心功能不全(NYHA分级Ⅲ~Ⅳ级)情况及心源性死亡发生率.结果 f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诊断AMI敏感性(40.00%)、阳性预测值(90.63%)均高于单纯fQRS波(分别为22.72%、83.33%)和单纯病理性Q波(分别为26.36%、69.05%).单纯fQRS波诊断AMI的敏感性稍低于单纯病理性Q波,但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后者.在STEMI者中,fQRS波发生率为65.12%,病理性Q波为77.91%(P>0.05);在NSTEMI中分别为54.17%、25.00% (P <0.05).AMI组中有fQRS波者急性肺水肿、严重并发症、心功能不全、心源性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无fQRS波者(P均<0.05).结论 fQRS波在AMI诊断中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单纯病理性Q波,f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诊断AMI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更高.fQRS波有助于评估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无心肌梗死(NMI)者心电图出现的异常Q波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6列NMIQ波心电图,根据Q波振幅(Q>1/4R)、Q波时间(Q≥0.04s)分为非梗死Q波A组(Q>1/4R)、B组(Q≤1/4R),对比两组Q波时限。并与梗死性Q波(C组)Q波时限进行比较,同时观察非梗死性Q波的心电图特点。结果B组Q波时限(0.055±0.02),C组Q波时限(0.121±0.028),P<0.05,A组Q波时限(0.113±0.016),与C组Q波比较,P>0.05。26例中有92.3%病人伴有器质性疾病。结论A组、B组与C组Q波时限有差异,A组、B组Q波发生呈一过性、可逆性改变,与器质性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记忆T波和缺血性T波的鉴别标准。方法:11例置入心脏起搏器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组成心脏记忆T波组;40例因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组成缺血性T波组。记录同步体表12导联心电图,分析各导联T波倒置分布情况并测量校正QT间期(QTC)、QRS波群及T波额面电轴。结果:心脏记忆T波组中肢体导联Ⅰ、aVR和aVL的T波倒置发生率(0%)明显低于缺血性T波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心脏记忆T波组中,Ⅰ导联T波直立或平坦、aVL导联T波直立、胸前导联中最大的T波倒置幅度(TWIc)大于Ⅲ导联T波倒置幅度(TWIⅢ),上述3项指标同时并存的发生率为91%,明显高于缺血性T波组(2%),有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应用aVL导联T波直立、Ⅰ导联T波直立或平坦及TWIc>TWIⅢ指标诊断心脏记忆T波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98%(P<0.05)。心脏记忆T波组的T波平均额面电轴偏离缺血性T波组的平均额面电轴指向(-74±8度vs.131±68度,P<0.05)。结论:Ⅰ、aVL导联的T波形态及胸前导联最大T波倒置幅度是否大于Ⅲ导联T波倒置幅度是鉴别心脏记忆T波和缺血性T波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进一步理解T波和U波的关系及U波在长QT综合征(LQTS)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对11例LQTS患者行左心交感神经切除(LCSD)手术,评价其手术前后及跟踪期间ECG上U波和T波变化。结果术后QTc(校正的QT间期:从0.50±0.05s到0.47±0.03s,P=0.02)、QTp(从QRS波起始到T波顶点的时间间隔:0.37±0.07s到0.33±0.06s,P=0.041)和QTpc(校正的QTp:从0.37±0.07s到0.34±0.05s,P=0.006)均显著缩短。同时QU间期(从QRS波起始到U波结束)、QUc(校正的QU间期)、QUp(从QRS波起始到U波顶点的时间间隔)、QUpc(校正的QUp)却无显著改变。TpTe(同一导联上T波顶点到T波结束点的时间间隔)无显著变化,但TpTe-max(12导联中最早的T波顶点到最晚的T波结束点的时间间隔,代表跨壁复极离散度:0.21±0.09s到0.18±0.07s,P=0.02)显著降低。U波幅度、T波幅度及U/T幅度比值均无显著变化,但TpUp(T波顶点到U波顶点的时间间隔:0.16±0.06s到0.19±0.05s,P=0.041)显著增加。手术后2天内,多数患者U波更明显并叠加于T波之上形成T-U融合现象;但随后融合程度逐渐减轻。结论LQTS患者的U波与T波具有不同的起源机制,因此在诊断LQTS测量QT间期时不应包含U波。  相似文献   

8.
检测患者组68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结果:所有患者肌电图(EMG)均呈广泛神经源性损害,神经传导速度(MCV)和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DML)正常或轻度延长(P>0.05)。F波:58例F波出现率降低,7例F波消失,异常率95.6%;54例(79.4%)同时伴F波潜伏期离散度增大,为(7.8±4.5)ms;F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fQRS)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及评估预后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以175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心电图结果,将其分为fQRS波组和无fQRS波组,观察fQRS波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诊断价值;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Cox多元回归分析fQRS波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单纯fQRS波诊断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91.4%)和阳性预测值(82.4%)均显著高于单纯病理性Q波(特异性:86.2%,阳性预测值:70.1%)。fQRS波的ROC下面积(AUC)为0.842(95%CI:0.787~0.908),其显著高于单纯病理性Q波0.816(95%CI:0.762~0.895)。fQRS波组MACE事件发生率(22.0%)显著高于无fQRS波组(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fQRS波组生存率显著低于无fQRS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表明fQRS波是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全因病死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其相对危险度(RR)为2.586(95%CI:1.853~3.126)。结论 fQRS波可有效地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进行诊断与预后评估,其可能是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全因病死率的独立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正常中年人心电图导联Ⅰ七项指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35~64岁的1,119名正常成人中,测量了心电图导联Ⅰ的下列七项指标,即 R 波振幅(R_1)、T 波振幅(T_1)、QRS 波振幅、T-截距、R 波与 T 波振幅的比值、QRS 波与 T 波振幅的比值及 R 波与 T 波振幅之差值.采用百分位数法,按男、女分别确定了这些指标的正常值范围。提出我国中年人,应以R_1≤10毫米(男)或≤11毫米(女),T_1≥0.5毫米(男和女)作为正常标准。  相似文献   

11.
<正>1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基本参数1.1心脏起搏术语(1)S波:为刺激仪发放的电脉冲形成,在心电图上表现出高尖的钉状波。(2)起搏P波:有效起搏后的心房激动波,与S波密切相关,如S波后无P波表示该次电脉冲起搏无效(心房处于有效不应期时例外)。(3)起搏QRS波群:心房起搏激动沿房室结-希浦系统或房室旁道顺传形成的心室激动波,形态应与窦性激动一致。形态异常时,要根据电生理特性进行分析,注意房室传导关系和QRS形态。(4)S_1引起的P波、QRS波群称为P_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儿童早复极波心电图的危险分层指标进行初步分析,提高对儿童早复极波心血管预后的认识。方法:收集早复极波儿童128例,分析早复极波分布导联、J波形态、J波振幅、J波后ST段形态、J波时限、J波与R波振幅的比值(J/R比值)、Ⅱ、V5导联的T波与R波振幅的比值(T/R比值)等心电图危险分层指标,并按性别分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复极波儿童男70例,女58例;年龄3个月~14岁6个月,平均(5.3±3.5)岁。早复极波分布于下壁导联47例(36.7%),侧壁导联51例(39.8%),广泛分布者30例(23.4%)。J波振幅0.2mV 104例(81.2%),≥0.2mV 24例(18.8%)。J波为顿挫型76例(59.4%),切迹型52例(40.6%)。J波后ST段呈上斜型102例(79.7%),水平或下斜型26例(20.3%)。J/R比值(14.7±11.3)%。Ⅱ、V5导联的T/R比值为(34.5±15.3)%。J波时限60ms 2例。以上指标按性别分组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儿童早复极波下壁导联及侧壁导联分布率相近,广泛分布者少见。J波振幅多0.2mV,多为顿挫型,J波后ST段多呈上升型,J波时限绝大多数60ms。男女早复极波特征相似。儿童早复极波多为良性心电图变异,但其远期心血管预后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3.
预激综合征对QRS波终末向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预激综合征对QRS波终末向量的影响和终末向量改变的临床意义 ,选择经射频消融 (RFCA)术治愈的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 12 9例 ,据旁道部位分 9组 :左前壁 (LA)、左侧壁 (LL)、左后壁 (LP)、右前壁 (RA)、右侧壁(RL)、右后壁 (RP)、右前间隔 (RAS)、右中间隔 (RMS)、右后间隔 (RPS) ,对比分析RFCA术前、后心电图。结果 :①与消融旁道后心电图对比 ,12 9例显性预激综合征均影响终末向量。②终末向量改变与旁道位置有关 :aVL(和Ⅰ )导联 :终末负向波振幅增加 ,或终末正向波变为负向波主要出现在LA、LL旁道 ;终末正向波振幅增加 ,或负向波振幅减小或变为正向波主要出现在LP、RA、RL、RP、RAS、RMS、RPS旁道。Ⅲ (和aVF)导联 :终末正向波振幅增加 ,或负向波变为正向波 ,或终末无变化主要出现在LA、LL、RA、RAS旁道 ;终末正向波变为负向波 ,或正向波振幅减小 ,或负向波振幅增加主要出现在LP、RL、RP、RMS、RPS旁道。V1导联 :终末负向波振幅减小或消失主要出现在LA、LL、LP旁道 ;终末负向波振幅增加主要出现在RA、RL、RP、RAS、RMS、RPS旁道。③终末向量改变与预激波有关 :aVL、Ⅰ、Ⅱ、aVF、Ⅲ、V1导联QRS波终末向量的变化与预激向量方向基本一致 (P <0 .0 1)。结论 :观察终末向量的改变可能有助于delta波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P波增宽及P波双峰与隐匿性高血压(MH)患者早期心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门诊及住院的92例MH患者作为MH组,96例真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心脏损伤发生率及P波增宽、P波双峰检出率,有无早期心脏损伤的MH患者一般资料及P波增宽、P波双峰检出率;P波增宽、P波双峰与MH患者早期心脏损伤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MH组患者早期心脏损伤发生率低于高血压组(P0.05);两组患者P波增宽、P波双峰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有无早期心脏损伤的MH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早期心脏损伤的MH患者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史、P波增宽及P波双峰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波增宽[OR=2.793,95%CI(1.243,6.274)]、P波双峰[OR=3.074,95%CI(1.474,6.411)]是MH患者早期心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H对心脏的早期损伤小于真性高血压;心电图P波增宽及P波双峰是MH患者早期心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肥胖对P波最大时限(Pmax)及其离散度(Pd)的影响,探讨肥胖导致房颤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肥胖患者40例,按照年龄、性别匹配的原则选取20例作为对照组;描记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波离散度(Pd)。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及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肥胖组体重指数及左房直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肥胖可导致P波最大时限和P波离散度显著延长,并可能参与房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肌电图F波中出现A波患者的肌电图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T2DM患者65例,根据肌电图F波中是否出现A波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4例)。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肌电图检查结果(双侧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距离、近端及远端运动神经传导潜伏期和振幅、F波最短及平均潜伏期)、A波出现次数和位置、肌电图参数异常情况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波各指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检测65例T2DM患者中520条肌电图,其中42条F波中出现A波,均出现在胫神经,以前位型为主;11例(35.48%)患者双侧胫神经同时出现A波,20例(64.52%)患者仅为单侧出现。研究组患者31例(100.00%)出现前位型A波、20例(64.52%)出现后位型A波、5例(16.13%)出现混合型A波;研究组患者3种类型A波在同一患者双侧肌神经中出现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以前位型A波为主。研究组患者左、右侧胫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均长于同侧对照组;一侧神经出现A波的研究组患者异常侧胫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和平均潜伏...  相似文献   

17.
低体温疗法(HT)施行中J波的出现是心电图特征性表现之一,但这种J波与晚电位(LP)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道。既往对J波的研究均使用普通心电图(ECG)。由于J波的电压较低,对其进行准确的定量定性分析尚有一定困难。故本研究根据信号叠加心电图(SAECG)X、Y、Z导联电压放大的特点,试用SAECG检测J波。目的为:(1)评价SAECG检测J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北京市五个医院1980~1987八年间84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有Q波组757例,无Q波组86例)的临床表现、心肌酶及预后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有Q波与无Q波两组间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血清心肌酶(CPK、GOT、LDH)的峰值在有Q波组均高于无Q波组(P<0.0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并发J波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意义。方法:从我院收治的STEMI患者中筛选出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出现J波综合征的有59例(J波综合征组),未出现J波综合征的有241例(无J波综合征组)。J波综合征组又根据存活情况分为死亡组(12例)和存活组(47例)。测量患者入院第一次所做的12导联心电图每个导联的QT间期,找出其QT间期的最小值及最大值,并计算其离散度(QTd)。记录两组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死亡及梗死部位等情况。结果:J波综合征组QTd明显大于无J波综合征组[(52±25)ms比(47±22)ms,P=0.003]。与无J波综合征组比较,J波综合征组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6.6%比30.5%)、死亡率(6.6%比20.3%)、前壁心梗(44.8%比76.3%)发生率明显升高。在J波综合征组中,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QT间期最小值明显减小[(363±33)ms比(319±31)ms],QTd[(45±22)ms比(80±22)ms]值明显增大(P0.05或0.01)。结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J波综合征的原因可能与QTd增大有关,并发J波综合征将会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死亡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电图碎裂QRS波对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来本院就诊的AMI患者102例(AMI组)和冠心病(CHD)患者132例(CHD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将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1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通过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扫描确诊AMI,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ECG检查,记录不同部位的碎裂QRS波和病理性Q波的发生率。比较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碎裂QRS波在AMI组患者的下壁发生率最高,病理性Q波在AMI组患者的前壁发生率最高。除侧壁的碎裂QRS波以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组和CHD组的前壁(0.8%比22.5%、13.6%)、下壁碎裂QRS波(6.7%比26.5%、17.4%);前壁(0比41.2%、29.5%)、下壁(0.8%比40.2%、35.6%)和侧壁病理性Q波(0比2%、2.3%)的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均0.01)。与病理性Q波比较,碎裂QRS波诊断AMI的敏感性(40.00%比89.47%):诊断CHD的敏感性(41.94%比91.50%)显著升高(P均0.01),但在特异性和准确性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碎裂QRS波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辅助指标,与病理性Q波联合诊断可进一步提高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