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导致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MD)黄斑出血的原因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对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传统治疗是通过荧光血管造影(FFA)确定其位置范围后才决定是否适于激光光凝治疗。但研究表明,(FFA)检查有约50%的CNV由于被出血、渗出及色素所遮盖,或由于荧  相似文献   

2.
王丹  林峰 《现代临床医学》2009,35(6):412-413
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危害视力的主要病变之一,为多种眼底疾病的最终结局,常见原因包括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眼组织胞浆菌病、眼底血管样条纹、特发性眼病等.CNV常发生于黄斑区,由于新生血管反复出血及渗出,最终导致瘢痕形成和视力丧失[1].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与年龄有关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根据其不同的病理表现可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2种,渗出型以视网膜下或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为特征,是造成视力丧失的主要类型[1]。当前西医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对确诊为渗出型AMD伴有CNV患者15例19眼根据ICGA的结果,应用多波长激光对黄斑中心凹200μm外的CNV进行格栅状光凝封闭。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视力、眼底、FFA、ICGA和中心视野检查。结果治疗24个月后,视力提高10眼(52.63%),无变化8眼(42.11%),下降1眼(5.26%)。结论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AMD脉络膜新生血管是预防严重失明的有效方法,损伤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齐鲁药事》2013,(9):525-525
<正>2013年7月5日,Lucentis(Ranibizumab,雷珠单抗)获欧盟委员会(EC)批准,用于治疗病理性近视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NV)引发的视力损害。CNV是来自脉络膜血管的病理性新生血管侵入视网膜下腔形成的。CNV可发生于许多眼底疾病,可引起视网膜出血和渗出,继而可形成瘢痕,造成黄斑部损伤,严重影响中心视力。Lucentis是一种人源化的治疗性抗体片段,能够结合并中和掉所有类型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A(VEGF-A),  相似文献   

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并导致中心视力下降的疾病,发病年龄一般在50岁以后,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分萎缩性和渗出性两型,在渗出性AMD中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膜引起出血是导致患者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引起多种眼底疾病、导致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CNV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目前一般认为血管生成因子与抑制因子之间平衡的破坏具有关键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其重要的激发因素.兰尼单抗(ranibizumab,商品名Lucentis)是一种重组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中和抗体片断,可用于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本品能减慢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病变血管的渗漏.临床研究证明其治疗渗出性AMD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文中对兰尼单抗的药理作用及临床评价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最主要的致盲原因。脉络膜新血管形成(CNV)的渗漏,是导致AMD患者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的主要原因。阿奈可他(anecortaveacetate,Retaane)是一种新型血管生成抑制剂,能有效抑制CNV生成,稳定患者视力。近年国外多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显示,其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作用时间长达6个月,安全性较好,是AMD患者治疗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53例64眼AMD患者进行TTT治疗,定期随访视力及眼底情况等.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为(13.4±12.7)个月.经过1次或多次TTT治疗,20例24眼(37.5%)自觉症状减轻或消失;视力提高≥2行2例2 I~E(3.0%),下降≥2行2例9眼(14.1%),其余患眼视力基本保持稳定;3例3眼于TTT治疗过程中视网膜出血增加,12例15眼随访过程中出现其他部位的新鲜出血;进行激光后造影复查的22例23跟中,15眼(65.1%)渗漏减轻或消失.结论 TTT对CNV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它能够使AMD患者CNV闭合并保持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10.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又称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SRNV),是引起视力减退的重要病理反应。我们采用高强度氩激光光凝大鼠视网膜的方法,建立CNV动物模型,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对CNV进行检测,探讨FFA在评价氩激光诱导大鼠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应用价值,并对CNV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观察。  相似文献   

11.
张守遐  周琼 《江西医药》2008,43(9):972-974
眼底很多常见病的发病都是因为新生血管引起的.在人类CNV(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组织切片中已证实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而且许多动物实验也证实它能够诱导新生血管产生[1].  相似文献   

12.
马臻 《中国药业》2012,21(18):97-98
目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均逐年上升,是发达国家老年人主要致盲眼病。近年来,其预防性治疗以抗氧化为主,药物治疗以抗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为主,而抗CNV的重心也已由激光治疗转为从转录及表达水平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治疗。该文就目前临床上药物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现状和新药物、新方向进行综述,以期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治疗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病理机制及一线抗VEGF药物的特点,探讨雷公藤甲素(TP)防治CNV形成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对比和分析,总结TP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分析TP抑制CNV形成的可行性。结果与结论:我们认为TP具有防治CNV形成的功效,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IF-1通路、VEGF通路及Dll4-Notch通路有关。笔者为评估TP是否可作为防治CNV形成的新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南药学》2017,(7):889-893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抑素腺病毒(Ad-Es)注射液对半导体激光诱导的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抑制作用。并比较不同给药方式的治疗效果,从而明确药物疗效及最佳给药途径,为进一步基因治疗临床试验奠定基础。方法雄性BN大鼠40只,右眼眼底采用半导体激光光凝方式建立CNV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10只眼)。光凝后21 d,A组于玻璃体腔内注射Ad-Es 0.01 mL;B组于球周注射Ad-Es 0.01 mL;C组于玻璃体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01 mL;D组于球周注射生理盐水0.01 mL。观察给药后7 d各组的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荧光素渗漏情况,应用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脉络膜血管平铺法测量各组CNV面积,光镜下观察组织细胞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CD105的表达。结果FFA晚期图像A组和B组视网膜光凝斑荧光素渗漏得到明显抑制,A组抑制效果更强;激光共焦显微镜下观察CNV面积,A组和B组CNV面积显著低于C、D组,A组CNV面积低于B组;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C、D组光凝区纤维血管较A、B组明显增多,A组低于B组;A、B组CNV相关表达因子CD105表达下降,A组较B组表达下降更明显。结论 Ad-Es注射液可以有效抑制动物模型的CNV表达,玻璃体腔注射给药抑制效果优于球周注射给药,为治疗CNV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韩梅  葛明 《中国药师》2012,15(6):884-886
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导致北美和欧洲65岁以上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AMD新生血管从脉络膜侵入导致严重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网膜剥离、盘状的瘢痕形成损害了视网膜结构,终致不可逆中央视觉和视力丧失[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发生的重要调节因子,与湿性AMD病理学相关.目前AMD的治疗方法有限,光动疗法(PDT)是主要治疗方法,其在疾病缓慢进行中有效,但很难改善患者视力.抗VEGF疗法对改善湿性AMD有重要意义,多种抗VEGF药物如哌加他尼(pegaptanib)、兰尼单抗(ranibizumab)等已用于眼科领域.  相似文献   

1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eularde—generation,AMD)是发达国家中老年人群主要的致盲疾病,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现在认为是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基底膜两侧膜性物质沉积所引起,临床表现为玻璃膜疣drusen),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萎缩,RPE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成。对此病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检查,可明确病变部位和性质,并指导临床治疗。我院自2005年7月至2012年1月对贵州省黔西南地区156例165眼AMD患者进行FFA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3种视网膜新生血管抑制药治疗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3年8月-2016年10月某院收治的114例(114眼)湿性AMD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38例。A组患者静脉输注维替泊芬结合光动力疗法,B组与C组患者分别玻璃体内腔注射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均每月给药1次,治疗3个月,随访3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面积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CNV渗漏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均显著提高、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CNV渗漏面积均显著减小(P<0.05)。A组在治疗后1、3个月的裸眼视力显著低于B与C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CNV渗漏面积显著大于B与C组(P<0.05),C组在治疗后1个月的裸眼视力显著低于B组、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CNV渗漏面积显著大于B组(P<0.05);治疗后6个月,3组患者的裸眼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及CNV渗漏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湿性AMD的临床治疗中,雷珠单抗的前期效果明显,但3种药物的后期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刘凤茹  于香蓉 《天津医药》2001,29(4):248-248
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即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膜(Submacalar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简称CNV)是由多种疾病所致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芽穿越Bruch膜,并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或上增殖的纤维血管组织。它常伴有视网膜下的浆液性渗出或出血,为多种眼底病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现将我院自1992~1998年临床所见并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所证实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科学》2019,(24):279-282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治疗的80例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対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对治疗前后眼内压(IOP)、CNV面积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变化进行对比,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区视网膜厚度(CMT)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IOP、CNV面积和CRP均明显下降,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明显升高,CMT明显降低,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患者BCVA高于对照组,CM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视力,减少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工业咨询公司Decision Resources(DR)认为,Pfizer和EyeTech公司的Macugen(pegaptanib)将对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药物市场产生巨大影响。DR的分析家称,该药不仅是该类药物中首个获得批准治疗AMD的药,而且也是首个在美国获准治疗湿性相关AMD患者脉络膜新血管生成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