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 ,33岁。无意中自扪及右上腹包块 1周而入院。查体 :右上腹剑突下有一包块 ,表面光滑 ,质地中等 ,边界清楚 ,有囊性感 ,活动度差。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见胃体受压 ;B型超声发现左肝叶占位性病变 19cm× 18cm,囊性内见点状回声 ,壁不规则 ;CT扫描见肝左叶低密度影占位 ,肝动脉分支及门静脉分支受压移位 ,增强扫描见肿瘤内有分隔状结构 ;术中见肿瘤位于肝左内叶 ,呈囊性 ,包膜完整 ,囊液为暗褐色。游离肝脏后 ,行左半肝切除。病理诊断 :肝内胆管囊腺瘤。讨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是极少见的肝脏肿瘤性疾病 ,占全部胆管来源的肝内囊肿的 4 .6 …  相似文献   

2.
患儿,男,6岁。因发现上腹部无痛性包块,且逐渐长大4月入院。查体;腹平软,上腹部剑突下编左扪及6cm×5cm大包块,无触痛,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滑,不活动。B超报告肝内多发性囊肿。包虫皮内试验阳性,肝功正常。患儿有狗羊密切接触史。故以“肝包虫病”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上腹部触及的包块位于左肝叶下缘突起,约7cm×6cm大,囊性,左肝实质内触及大小  相似文献   

3.
肝脏纤维肉瘤误诊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人女性 ,39岁。 2 0 0 1年 5月以右上腹包块进行性增大1年入院。查体 :右上腹触及包块约 7cm× 8cm ,质中 ,表面光滑 ,边界清 ,无压痛 ,活动差。肝浊音界位于右锁骨关节第4肋间。血常规HGB 10 6g L ,WBC 5 79× 10 9 L ,N 5 4% ,L2 5 %。肝功能正常。AFP 3 6ng ml。肝脏B型超声提示 :肝脏巨大多房性囊实性占位性病变 ,体积为 15cm× 15cm× 10cm ,考虑为乳头状囊腺瘤。肝脏CT提示 :肝右叶巨大囊实性病灶 (图 1) ,考虑为囊腺瘤。以肝右叶巨大囊腺瘤探查施术 ,见肝巨大肿物占据肝右叶及肝左内叶 ,呈多房囊…  相似文献   

4.
病例资料 患者,女,24岁,因“发现腹部包块逐渐增大半年”入院.查体:左上腹明显隆起,可触及一巨大包块,下界位于脐下3 c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无明显压痛.X线胸片示左膈前份局限性隆起,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彩超示上腹部查见直径约20 cm低回声团块,上达膈肌,左达脾门,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T示左上腹见最大截面约16 cm×19 cm大囊性包块,无强化,边界清晰,邻近脏器被推挤,考虑为左上腹巨大囊性占位.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80岁.因"上腹胀半年,B超发现上腹腔囊性包块6 d"入院.半年前出现腹胀,渐加重.自觉腹部渐增大、隆起,并出现食欲下降.B超示上腹部囊性包块,肝内胆管扩张.查体:神志清,精神状况一般.巩膜轻度黄染.上腹部膨出,中上腹可扪及一肿块,大小约30 cm×38 cm.肿块下至脐水平线,质软,表面光滑,无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CT、MRI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和2例肝内胆管囊腺癌的影像及临床病理资料,将病变的影像表现与其病理大体形态及组织学表现作对照分析。结果6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女4例、男2例;2例肝内胆管囊腺癌均为女性病人;8例病人平均年龄55岁。所有病灶均表现为多房囊性肿块,肿瘤囊腔各分房内常为多种液体成分,在CT上可表现为不同密度、在MRI上可表现为不同信号强度。囊内出现多发大小不等的壁结节在胆管囊腺癌内更常见,囊内有分隔但无壁结节只见于胆管囊腺瘤。在7例CT扫描中,4例胆管囊腺瘤和1例胆管囊腺癌可见囊壁或分隔上钙化,囊壁、囊内分隔及囊内结节均为轻、中度延迟增强。肿瘤中出现卵巢样间质见于3例胆管囊腺瘤和1例胆管囊腺癌,且均为女性病人。结论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是肝脏不常见的囊性肿瘤,影像上多房、囊内有分隔且各分房囊内密度或信号不一致,高度提示肝内胆管囊腺瘤或囊腺癌的诊断,如囊内伴有多发大小不等的结节,则进一步提示囊腺癌的可能。但影像学表现不能区分肿瘤中有无卵巢样间质。  相似文献   

7.
肝内胆管囊腺瘤1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病人女 ,5 5岁。发现右上腹肿块 1年余 ,于 2 0 0 3年 12月 2 9日入院。入院后CT平扫及增强CT扫描发现肝脏右叶 14cm× 10cm× 10cm占位病变 ,多房 ,边界清 ,囊实性 ,瘤组织无钙化。临床诊断 :(1)肝囊腺瘤 ?(2 )肝囊肿 ?于2 0 0 4年 1月 7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肿瘤呈多房囊性 ,靠近第二肝门 ,囊内液体为茶色、无色、乳白色 3种。行囊肿切除术 ,由于靠近第二肝门 ,少量囊壁不能切除。术后病理 :肝内胆管囊腺瘤 ,伴出血坏死 ,部分细胞增生活跃呈乳头状结构。讨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为肿瘤性肝囊肿的一种类型 ,是罕见的肿瘤 ,其发病率可能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肝内胆管囊性肿瘤的认识。方法对经根治性手术切除并由病理学确诊的2例肝内胆管囊性肿瘤患者(囊腺瘤和囊腺癌各1例)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CT、B超发现肝内囊性包块,但未获得肝内胆管囊性肿瘤的诊断。根治性切除术后,采用B超、CA19-9和CEA随访9月和15月,均无复发。结论肝内胆管囊性肿瘤术前诊断非常困难,CT、B超或ERCP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确诊必须依靠病理学检查。根治性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根治性切除后,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病人 女 ,49岁。发现左胸壁无痛性包块 9个月有余 ,包块逐渐增大 ,局部有麻木感。查体 :左胸壁上部、锁骨下方可见 5cm× 5cm大小包块 ,质地中等 ,表面光滑 ,边界清 ,活动 ,轻度压痛。X线胸部透视未见异常。临床诊断 :左胸壁肿瘤。1997年 3月在肋间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胸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胸壁第 2、3肋骨表面、胸大肌深面、胸小肌内 ,约 5cm× 5cm× 3cm大小。完整切除肿瘤。病人术后恢复顺利。术后病理报告 :左胸壁巨大淋巴结增生 (图 1)。讨论 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疾病 ,多无症状 ,生长缓慢 ,偶有占…  相似文献   

10.
患者 ,女 ,73岁 ,因发现剑突下可复性包块 2 0年 ,伴疼痛、增大、不能回纳 3d急诊入院。入院时查体 :一般情况差 ,T 3 7.8℃ ,腹平软 ,上腹剑突下可见 8cm× 5cm× 5cm大小包块 ,囊性感 ,可活动 ,似有蒂与腹腔相连。B超示腹壁包块 8cm× 5cm× 5cm大小 ,与肝左叶相连 ,考虑肝左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16岁。因下腹部迅速增大包块10余天,感腹胀、呕吐入院。入院查:腹部高度膨隆,腹壁浅静脉怒张,剑突下耻骨联合上可触及一巨大包块。包块质中度,边界清,表面光滑,活动性差,无压痛,呈囊性,震水感强。B超提示:剑突下至耻骨联合,双侧腰部为一巨大囊性包块约12cm×20cm大小。血红蛋白95g/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4岁。因腹部包块5年、切除术后再发2年入院。4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行腹部包块切除术,术后未做病理检查,包块性质不清。2年前发现左下腹部再发肿块,进行性增大,除略感腹部压迫不适外,无其他症状。查体:腹部膨隆,腹围98cm.无腹壁静脉曲张。腹部偏左可扪及一大小约48cm×32cm包块,上至剑突,下至盆腔,边界清楚,质地坚实,无波动感,表面光滑,有一定活动度,压痛不明显,未闻及血管杂音。肝、脾未扪及,右上腹肝区可闻及肠鸣音,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2 3岁 ,因上腹部包块 2个月住院 ,近一周来感胀痛 ,无畏寒发热。查体 :T :3 7 8℃ ,BP :12 0 /90mmHg,皮肤粘膜、巩膜无黄染 ,无腹壁静脉曲张 ,上腹部局部隆起 ,无红肿 ,腹肌软 ,于剑突下偏右方可触及约 10cm× 8cm× 10cm包块 ,上缘边界不清 ,下缘表面光滑 ,质地中等 ,轻压痛 ,移动差 ,与皮肤无粘连 ,肝脾未触及 ,无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B超检查 :肝脏前缘包块 ,包膜光滑完整 ,内呈不均质液性暗区。CT检查 :上腹部包块边缘光滑 ,分界清楚 ,内呈不均质低密度球形阴影 ,CT值 10Hu ,增强…  相似文献   

14.
患者 女 ,2 9岁。 2 0 0 2年 6月17日入院 ,2周前自感剑突下饱满 ,似有包块 ,未介意。因上呼吸道感染 ,在当地医院体验发现剑突下巨大包块。无腹痛。体查 :上腹部饱满 ,右上腹部可触及 3 0cm× 2 0cm× 2 1cm大小包块 ,质中等 ,凸凹不平 ,边界欠清 ,活动度差 ,微有压偏 ,腹部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红细胞 4.0 9×10 1 2 /L ,血红蛋白 118g/L ,白细胞 7.8× 10 9/L ,B超示上腹部巨大实质性占位性病变 ,CT提示腹腔内巨大肿瘤。诊断 :原发性后腹腔肿瘤 ,性质待查。行剖腹探查 ,术中见右上腹显露一巨大血管丰富的肿瘤 ,位于肝脏之下 ,…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囊性肿瘤包括肝内胆管囊腺瘤和肝内胆管囊腺癌,临床上少见,仅占肝脏囊性病变的5%[1]。因肝内胆管囊性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谢敏  吉亚峰 《消化外科》2014,(3):223-226
肝内胆管囊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具有恶变可能的肿瘤。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和MRI检查表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肝内胆管囊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囊性肿瘤、分隔以及囊壁结节是肝内胆管囊腺瘤的CT及MRI检查的典型表现。CT和MRI增强扫描检查对于肝内胆管囊腺瘤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胆总管纤维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5岁.因全身皮肤、巩膜黄染10余天入院.体查:体温37.6℃,体重13kg.急性病容,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无特殊.腹平软,肝大右肋缘下一指,质中等,表面光滑,脾左肋缘下一指可触及,质中等,表面光滑,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辅助检查:B超示肝左内叶、右前叶可探及一7.7cm×3.5cm回声区,边界清,有包膜,内见囊性混合回声.肝内胆管内径0.4cm,门静脉及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6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8例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内胆管囊腺瘤和囊腺癌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AFP均为阴性;B超和CT的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5%(6/8)、87.5%(7/8).8例病人均行手术切除,7例行肝肿瘤不规则切除术,1例行左半肝切除术.术后病人恢复良好.8例均获得随访,除1例囊腺癌术后3年死于肿瘤复发转移外,其余均生存良好.结论 肝内胆管囊腺瘤与囊腺癌主要依靠影像学和病理诊断,手术切除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本组3例,其中女2例,40岁、52岁,男1例,47岁。均因发现颈部包块1~2年入院,其中男性患者伴头痛头晕3个月。查体:单发包块,1例52岁女性患者包块位于右下颌下三角颈静脉裂孔区,另外2例位于左颈动脉三角区,包块结节状,质地中等偏硬,边界较清楚,颈动脉区包块扪及搏动。入院后3例均行CT检查,示肿块位于下颌下三角或颈动脉三角区,为卵圆形稍高密度,呈纵向生长,边界尚清,密度均匀,CT值59 ~ 65 HU;增强动脉期肿瘤明显均匀强化,临近的颈内动、静脉明显推挤移位,下颌下三角区肿块平扫见右侧颈静脉孔扩大,但壁尚光滑,颈内静脉明显受压变窄。  相似文献   

20.
[例一] 女,30岁,未婚。因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半年余伴低热、在外地医院拟诊肝癌而来沪治疗。于1985年9月2日入院。体检发现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肝肋下3cm,剑突下8cm,质中,表面光滑。脾肋下4cm,质软。在右肋下锁骨中残内侧处扪及一个半球状包块,质中,活动欠佳,有压痛,未触及上缘。B超示总胆管明显扩张。ERCP见总胆管中部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