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脉诊学现代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诊是中医学诊法中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是中医诊断学的标志性方法,但是,大部分人很难准确地掌握中医脉诊,在临床实践中也不能灵活运用。因此,加速脉诊的现代化研究,使中医脉诊标准化,不仅是中医脉诊学创新和发展的要求,而且可以使脉诊更加客观化,有利于临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吴科 《江西中医药》2010,41(3):21-21
脉诊乃四诊之一,是中医诊断疾病、判断疾病转归和预后的重要依据,历来为医家所重视。以下就本人对脉学的学习谈点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3.
中医诊断信息数字化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中药复方配方颗粒研制的相关内容,为中药复方颗粒的研制提供参考。中医学具有先进的理念,但其特点决定了发展的局限性,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医诊断信息化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医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在实现中医证侯客观化过程中,四诊中舌诊、脉诊数字化是较易实现又至关重要的技术。舌脉信息获取,分析和理解结合问诊标准化信息;进行多特征、多层次融合识别;开展舌、脉、问诊信息辨证的决策层融合研究,综合进行信息取舍,实现了脉象可视化、舌诊数字化,建立基于四诊的中医证候诊断数字化、客观化平台,为中医远程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脉症顺逆与从舍”是各类大、中专的《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脉诊”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笔者长期教学实践,结合临床提出当脉与症不相应时,应具体分析,当出现真假疑似证候时,所谓“假症”或“假脉”是不能舍去的,而仍是疾病本质的反映,是诊断症证而异于常规的佐证。  相似文献   

5.
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河南中医》1994,14(3):138-141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中医脉诊的现代化研究,企望用现代医学方法和仪器设备,改变中医脉诊“指下难明”的状况。然而多研究者搞出的脉象图,均存在着名称相同,图象各异,不能应用于临床的问题。作者在文中分析了产生这种情况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使中医脉象研究尽早摆脱困境的三方面对策。  相似文献   

6.
收集和分析十二五规划既定的中医类教材等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二十八种脉象所对应的临床症状。相兼脉象诊断以及病证转归判识的诊疗方法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诊疗中。现对二十八脉的脉象以及不同脉象代表的脉义进行简单阐述,对不同脉象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以及脉象诊断对现阶段中医临床治疗的作用和意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滕晶  齐向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3,(12):2060-2061
脉诊是中医诊断技术的精髓,亦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中医文化。脉诊以其无法替代和比拟的诸多功能,在中医诊疗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千百年来,脉诊被医者代代传承与发展,时至今日,已形成了多家流派脉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广阔局面,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现将脉诊多元化功能与现代脉法发展状况梳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医"如脉"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医“如脉”学说的形成和发展进行考证。“如脉”是被清代医家作为“假象脉”“疑似脉”而提出的一种概念。《内经》虽有类似“如脉”的表达,但内涵不同于后世所论“如脉”;《伤寒论》中虽无“如脉”之语,但其迟脉可见于热证并用大承气汤主治的学术思想,成为中医“如脉”学说的启蒙思想;明代张介宾最早系统阐述了脉象辨“真假”的问题;清代医家进一步研索,基本完成了中医“如脉”学说的构建,代表人物是郭治、林之瀚等人。“如脉”学说突破了《脉经》脉诊决策的思维模式,其所凸显注重“权变”的理念对临床“假象”脉病理本质的判断具有重要的启发性价值。  相似文献   

9.
脉搏谐波频谱分析──中医脉诊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脉搏谐波频谱分析──中医脉诊研究新方法张修诚,王唯工,陈荣洲,阿峰,黄维三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特有方法之一。两千年前,中国医学家在桡动脉的压力、流速、波形的不同变化中,建立起独树一帜的中医诊断理论,这种理论在临床上非常重要,而如何在中医理论具有整体观...  相似文献   

10.
唐农 《广西中医药》1996,19(3):39-40
从脉象主病的复杂性论虚实脉在脉诊中的纲领作用唐农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脉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历来为医家所重视。但是,脉象名目众多,主病较为复杂,学习者往往不得要领,难于把握。脉象主病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同一...  相似文献   

11.
方芳  王浩  方朝义 《河北中医》2014,(4):638-640
凭脉诊病断证,是中医处理临床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有效方法,亦被广大群众视为中医的象征:“三个指头一个枕头”。脉诊是中医诊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辨证论治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之一,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脉诊作为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诊断技能,历史非常悠久,但自1840年以来,西学东渐,脉学的发展历经前所未有的挑战,时至当今,更由于部分中医临床阵地的“西化”,使得传统的诊断方法面临或可失传的境地。  相似文献   

12.
中医脉诊现代化研究思路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脉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诊断方法.脉象的特征,医生诊脉时的指下感觉,几千年来一直以自然现象或简单图形来比喻和描述.建国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科研人员开始运用现代化的诊断仪器和分析方法,对传统的中医脉诊进行客观化研究与探讨.我国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将脉搏描记器用于中医脉象的研究,试图把古老而深奥的中医脉象和现代技术结合起来,使脉象图像化、客观化、数据化.由于脉诊客观化是中医诊断客观化乃至中医现代化的先导,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根据文献和临床观察,对目前中医诊断学教材所描述的紧脉体象特征提出质疑,认为紧脉不仅脉形紧急,而且脉率快。紧脉的体象特征应是数而绷紧。  相似文献   

14.
刘宁 《北京中医》2000,19(6):50-51
李时珍是我国十六世纪伟大医学家,在医学、药物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他在中医诊断脉学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他所著《濒湖脉学〈脉决考证〉是论述脉学的专著,在该专著中他详细论述了相似脉辨别要点,纠正了以往某些脉学中的谬误,他所论述的脉学理论由博返约,简明切用,在理论知识上和临床经验上对中医脉学有深刻影响和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浅论"寸口诊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诊为中医诊断主要方法之一,历代医家十分重视脉诊,为提高对中医脉诊的认识,保证中医诊断切脉的准确性,对关口诊法的产生原理,寸关尺三部定位的由来,寸关尺分候脏腑的有关文献总结,以及寸关尺分候脏腑的收床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切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初步澄清了脉诊方面的一些模糊认识,为指导学生研究中医诊断脉诊的科学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 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脉象中含有综合性的生理病理信息,能够反映人体气血的盛衰和脏腑功能的强弱等状况,因而,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客观依据。历代医家重  相似文献   

17.
诊脉是中医认识疾病、分析疾病、判断疾病,进而辨清病变证机属性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诊脉必须从病人的脉象形态及特征中而诊断.可有的描述脉象形态不是从具体病症中诊察出来的,而是从理论思维想象中推测出来的,其结果则会导致中医诊脉理论变为玄学而不能指导临床运用,于此试举两例,以明是非.  相似文献   

18.
小波变换近年来发展迅速,作为传统Fourier变换的继承和发展,小波变换解决了Fourier变换所不能解决的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如突变信号与非平稳信号)。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为望、闻、问、切,其中望诊和切诊至关重要。本文对小波变换在望诊和切诊中新的应用,即对中医诊断图像的处理(包括图像增强、去噪、融合、压缩)和对中医脉象信号处理进行了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中医 FOLLOW ME     
主持人语 中医文化既深奥又简单,深奥之处在于玄和古,简单之处在于俗和易。理论机理的深不可测、古代经典的难读难懂.使许多欲涉足中医之门的普通人望而却步。其实.中医之所以被世人所接受、接纳和推崇。正是因为有着通俗的话语体系和便捷的诊治方法,容易让百姓亲近。为了让更多热爱中医、信任中医、愿意追随和学习中医的人从简单的文本中学到纯正的中医理法方药.特辟“中医FOLLOW ME”栏目.循序渐进地教授最实用的中医理论、中医文化和中医的精髓。现在.从中医入门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古人言"脉可通神",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独特的诊断方式为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文从《黄帝内经》出发,追溯中医脉诊由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的脉诊发展过程,从而进一步探索东汉时期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里使用的诊脉方式及具体脉诊部位。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包括:仲景脉法是《黄帝内经》的遍诊法到《脉经》寸口脉法的过渡;历代医家对"少阳脉"的具体位置的提出与探讨;现代临床上"少阳脉"的诊断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历代医家的文献,认为张仲景"少阳脉"的具体位置为耳部颌厌部位的两额动脉;少阳脉对于小便不利、经水不通的水气疾病有诊断意义。遍身诊法在现代临床上依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