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时胎心监护异常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5至2006年以来因产时胎心监护异常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158例,通过第一、二产程胎儿监护寻找不同的产程中胎心异常的原因,对比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第一产程发生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128例,其中高危妊娠90例,占70.3%,脐带异常6例,占4.7%,第二产程发生胎心监护平常的行剖宫产30例,其中高危妊娠7例,占23.3%,脐带异常12例,占40%。两组高危妊娠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脐带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妇中高危妊娠共97例,发生新生儿窒息46例,占47.4%,脐带异常共18例,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发生率ll%,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第一产程中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以高危妊娠多见,新生儿预后差,第二产程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以脐带异常为多见,新生儿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舒敏  舒高倩  石爱辉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6):2084-2085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异常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2062例骨盆正常孕妇的异常产程监护及其相关因素,分娩方式,羊水胎粪污染及Apgar氏评分的比较。结果第一产程胎心监护异常以高危妊娠多见,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为64.9%,而第二产程中脐带异常则上升为胎心监护异常的主要原因,胎心监护异常发生率为36.1%。高危妊娠导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57.9%,明显高于脐带异常导致的新生儿窒息率12.8%(P〈0.01)。结论产程中胎心监护十分必要,对提高围生期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娩期连续胎心监护8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秋艳 《吉林医学》2005,26(12):1319-1320
目的:探讨分娩期连续胎心监护,分析围生儿结局。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5年5月800例孕妇行入室监护及全产程胎心监护,结果按判断标准评分后分组比较。结果:入室监护中,正常组占93.21%,异常组占6.79%,进入活跃期后,异常组增多,差异显著(P<0.01)。全产程监护中,羊水粪染率及新生儿预后不良率上升,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娩期连续胎心监护是必要的,能动态了解产程中胎儿状况,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胎心入室试验筛查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37例临产孕妇进行胎心入室试验.分析其分娩时胎儿窘迫发生率、羊水污染程度、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可疑型及危险型的孕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反应型,P<0.01;危险型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可疑型(P<0.05);高危孕妇可疑型和危险型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较低危孕妇高(P<0.05).结论入室试验在产程中对胎儿窘迫有预测作用,该方法作为筛查目的是有效、简单和便利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胎心监护与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2000年10月-2001年5月对我科100例临产妇进行胎心监护,分别观察胎儿正常新生儿情况与胎心超出正常范围,伴晚期减速,晚期减速伴胎心率变异减少或消失,晚期减速伴基线胎心率<100次/min或>180次/min新生儿情况之差异。结果:胎儿正常的新生儿评分明显高于胎心异常(P<0.05),特别是与晚期减速伴胎心率变异减少或消失,晚期减速伴基线胎心率<100次/min或>180次/min比较,有极显性差异(P<0.01)。结论:第一产程活跃期的胎心监护与胎儿预后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超提示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孕妇临产后连续胎心监护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产前住院诊断脐带绕颈66例孕妇,临产后常规采用外监测法进行连续性产时胎心监护。结果66例脐带绕颈孕妇中发现重度变异减速图形16例(占24.2%);发生在潜伏期4例(占25%);活跃期10例(占63%);第二产程2例(占12%);出现重度变异减速不祥图形后均及时改行急诊剖宫产,无重度新生儿窒息,轻度窒息2例,均复苏成功,无围生儿死亡。结论对产前超声提示脐带绕颈孕妇(头位)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有利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及时行剖宫产术,可有效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生儿死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胎心电子监护仪对孕妇进行全产程连续性监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胎心电子监护仪对5643例孕妇进行全产程连续性监护(监护组),分析胎心率与子宫收缩曲线,针对监护结果采取有效措施。并与行常规处理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监护组胎儿宫内窘迫率为19.12%,新生儿窒息率为5.90%,剖宫产率为26.6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产程连续胎心监护可以提高胎儿窘迫的检出率,通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减少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时胎儿监护对判断脐带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16例入室待产孕妇进行全产程胎儿监护,记录产程进展及分娩结局。结果 胎儿监护异常116例,其中脐带异常77例,占66.4%;胎盘异常12例,占10.3%,羊水污染28例,占24.1%;Apgar评分低于7分3例,占2.6%,手术产88例,占75.4%。与监护正常组比较,差异显(P<0.01),且脐带异常的CTG图多为变异减速,结论 胎心监护是诊断脐带异常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作为评估围产儿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1990年10月~1991年2月间71例入待产室(入室)的产妇进行30~60 min胎心率监护,其中40例产程中同时进行了间断胎心率监护。结果:入室监护Fischer评分高分组,其胎儿窘迫发生率、低Apgar评分率、脐动脉血低pH值发生率、羊水粪染率均较中分组、低分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入室监护对脐带并发症有一定预测价值,产程早期诊断脐带并发症的特异性高;入室监护结果与产程后期的胎心率监护结果密切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观察产程中应用胎心监护仪对妊娠结局和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98例孕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67例)和对照组(131例),实验组用胎心监护仪全程连续监护,对照组在宫缩间期用产科听诊器或多普勒间断监护。结果:实验组胎儿窘迫检出率(19.16%)较对照组(7.63%)显著升高,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2.99%)明显低于对照组(12.21%)。结论:胎儿监护仪在观察产程中能通过胎心宫缩监护(cardiotocography,CTG),对产程进展有很好的预测作用,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远程胎心监护在孕晚期高危妊娠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孕晚期高危妊娠孕妇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胎心监护,观察组实施远程胎心监护。比较两组孕妇无刺激性试验(NST)检查结果、新生儿结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妇NST结果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5、10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孕晚期高危妊娠孕妇实施远程胎心监护的效果良好,可降低异常胎心率,改善新生儿结局,提升新生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程中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低危妊娠剖宫产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分娩的低危妊娠病例共3296例,按产时胎心监护方法不同分为3组。其中监护Ⅰ组1126例,采用间断性胎心电子监护;监护Ⅱ组842例。实行全产程连续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1328例,采用单纯间断胎心听诊。对三组病例的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围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的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三组胎儿窘迫诊断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11.54%、12.11%、2.86%。两监护组与对照组相比,胎儿窘迫诊断率升高,P〈0.05。②三组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分别为26.73%、25.42%、12.56%和9.41%、9.98%、2.25%。两监护组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围生儿不良结局:监护Ⅰ组、监护Ⅱ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67%、2.49%、3.46%;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35%、4.51%、5.12%;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78‰、1.19%。、1.51‰。各组间比较,各项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监护Ⅰ组与监护Ⅱ组比较:胎儿窘迫诊断率、剖宫产率及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围生儿不良结局等各项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危妊娠产时应用间断及连续胎心电子监护,与单纯间断胎心听诊相比,剖宫产率明显升高,但并未明显改善围生儿预后;产时连续性胎心电子监护应用于低危妊娠与间断电子监护相比未发现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使用中心电子监护系统(central electronic monitoring system,CEMS)全产程胎心监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产房分娩的13007例产妇及其13083例胎儿(监护组)进行全产程连续电子胎心监护,并与1996年1月-1998年12月在我院产房分娩未进行全产程连电子胎心监护的9707例产妇及其9772例胎儿(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全产程胎心监护对剖宫产率的影响。结果:监护组与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13.20%和12.54%,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阴道手术产率(6.30%)明显高于监护组(4.07%),P<0.01,结论:CEMS全产程胎心监护不增中 率和阴道手术产率,可早期发现及处理胎儿缺氧,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爱敏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63-164
目的:探讨超声提示胎儿脐带绕颈孕妇临产前胎心监护的重要性分析。方法:收治2007年1月-2008年12月产前判断脐带绕颈的400例孕妇,入产房后常规采用外监测持续电子胎心监护。结果:400例超声提示脐带绕颈孕妇中发现重度变化减速及晚期减速图共占70例,发生在潜伏期的10例,活跃期25例,第2产程35例.其中第2产程的29例,先露头达到坐骨棘下3cm,采取侧切及胎头吸引术外余剖宫产终止妊娠,无重度新生儿窒息,轻度新生儿窒息10例,均复苏成功,无围生儿死亡。结论:对产前超声提示脐带绕颈孕妇进行持续电子胎心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并及时处理可有效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生几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300例高危妊娠孕妇行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及胎心监护监测。并比较分娩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羊水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带绕颈率。结果S/D值≥3、胎心监护异常时,产时(Ⅳ组)在羊水过少发生率(66.7%)、胎儿窘迫发生率(43_3%)、新生儿Apgar评分(48.3%)均明显高于胎心监护及S/D比值正常的孕妇(I组)(47.2%、27_3%、27.3%)。而脐带绕颈在剖宫产发生产时胎儿窘迫也显著高;于胎心监护及S/D比值正常组(I组)(35.0%vs18.2%、66.7%vs44.9%)。Ⅱ组羊水过少发生率(52.0%)、胎儿窘迫发生率(32.O%)、羊水污染发生率(Ⅱ~Ⅲ°)(28.0%)及剖宫产率(60.0%)均高于I组(47.2%、27.3%、18.8%、44.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脐带绕颈率明显低于I组(4.0%vs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Ⅱ组剖宫产率(60.0%)高于Ⅲ组(5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脐动脉S/D值与胎心监护联合应用在诊断胎儿窘迫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率与阴性率均较脐动脉S/D值或者胎心监护单独使用有明显升高。结论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S/D值联用能明显提高胎儿窘迫的判断率,对于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540例孕妇的胎儿进行电子监护无刺激试验(简称NST),预测胎儿在宫内健康发育情况。与高危妊娠、正常妊娠、新生儿评分和孕周关系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无反应型的出现率,高危妊娠比正常妊娠高(P<0.01).反应型的新生儿阿氏评分>8分占94.45%,NSTKrebs评分与新生儿评分基本相符。当NSTKrebe的评分<9分时,必须积极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产时胎儿监护异常的常见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因产时胎心监护异常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术的产妇 110例 ,通过行全产程胎心监护寻找不同产程中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 ,对比其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 第一产程发生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者 52例 ,其中高危妊娠 3 6例 ,占69.2 % ;脐带异常 2例 ,占 3 .8%。第二产程发生胎心监护异常行剖宫产者 58例 ,其中高危妊娠 14例 ,占 2 4.1% ;脐带异常 2 1例 ,占 3 6.2 %。两组高危妊娠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脐带异常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产妇中高危妊娠共 50例 ,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 2 4例 ,占 48.0 % ;脐带异常共 2 3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 3例 ,占 13 .0 %。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第二产程中胎心监护异常的原因以脐带因素多见 ,新生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提示羊水透声差孕妇临产后连续胎心监护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乌苏市妇幼保健院产前B超提示孕妇羊水透声产的36例孕妇,住院后给予每日二次胎心监护及入产房后,常规采用外监护法进行连续性产时胎心监护。结果36例产前超声提示羊水透声差的孕妇中发现重度变异减速及频发晚期减速不详图形11例(30%),发生在潜伏期者6例,活跃期3例,第二产程2例,潜伏期及活跃期者及时改行急诊剖宫产,无重度新生儿窒息,轻度新生儿窒息2例,全部复苏成功,无围产儿死亡。结论对产前超声提示羊水透声差的孕妇规范进行全产程胎心监护,有助于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并及时处理,可有效避免新生儿重度窒息和围产儿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心监护对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80例胎心监护非应激性试验(NST)异常孕妇为观察组,抽取同期270例胎心监护(NST)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孕妇妊娠合并症的发生率,胎心率监测结果及围产儿死亡率。结果观察组孕妇妊娠合并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和低体重儿的发生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羊水污染和围产儿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ST是妊娠晚期产前胎儿电子监护的有效方法可提前筛选预测胎儿宫内窘迫,为临床做出前瞻性诊断,改善围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我院临产时胎儿心电监护异常的临床意义,预测胎儿缺氧状态,测试胎儿宫内缺氧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预防胎儿酸血症和脑细胞损伤以改善胎儿预后为主要目的。方法回顾我院416例单胎头位分娩的产妇临床使用产科中央监护系统I临产时胎儿心电监护的资料及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胎儿心电监护评分8-10分组(正常组)279例,评分5—7分组(可疑组)106例,评分1-4分(异常组)31例。异常组和可疑组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的比例、新生儿疾病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P〈0.01);异常组羊水Ⅲ度污染率、新生儿Apgar score评分≤7分者的比例高于可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心率异常发生率为42%(174/242),出现基线变异减弱,重度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延长减速图形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程中使用中央监护系统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如评分≤7分,或出现异常监护图形应予重视,结合观察羊水性及早发现胎儿宫内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