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房颤动(AF)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约10%~16%。快速AF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室充盈量减少,使AMI之后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所以需要尽快控制AF时的心室率,或将其转复为窦性心律。本文总结了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对26例AMI并AF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福亮 《海南医学》2009,20(3):57-59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AF、VT、VF)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AMI快速心律失常(AF、VT、VF)患者应用胺碘酮先静脉注射150mg,然后以0.5—1mg/min静脉滴注维持,观察AF、VT、VF转复、心室率控制及不良反应。结果31例患者用药后,13例AF患者有效率为76.9%(10/13),9例VT患者有效率为100%(9/9),9例VF患者有效率为77.8%(7/9)。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AF、VT、VF)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快速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AMI快速房颤患者,先给静脉推注负荷量胺碘酮150 mg,继之持续静脉泵入,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血压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用药后30 min6、h、24 h心室率分别为(120±12)次/min(、85±9)次/min(、75±10)次/min,较用药前(130±13)次/min显著降低。血压无明显变化。其中18例患者在24 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75%。1例出现窦缓,1例出现窦性停搏。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快速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措施。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常见急症,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尤其是心房颤动(AF)、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并不少见,这些心律失常可严重恶化血流动力学,增加AMI病死率,故需紧急处理。胺碘酮在治疗上述心律失常中疗效和安全性已比较肯定,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总结和提高。现将31例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1月在我科收住的187例AMI患者中,31例反复出现快速AF、VT或VF,其中男23例,女8例,年龄36~78(52.0±8.1)岁。前壁梗死16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比较静脉注射地尔硫(卓)、毛花甙C、胺碘酮、普罗帕酮及美托洛尔控制快速心房颤动(AF)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3~2005年在我院急诊就诊的182例快速AF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区分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组、毛花甙C组、胺碘酮组、普罗帕酮组及美托洛尔组,观察每组治疗前后的心率、降低心室率的达标率、恢复窦性心率的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5组控制AF快速心室率的达标率分别为94.7%、44.0%、68.3%、65.6%和85.7%.5组病人在治疗开始后第60分钟恢复窦性心律的情况无明显差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普罗帕酮组和美托洛尔组较高.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AF的快速心室率;毛花甙C和胺碘酮安全性良好但对心室律的控制程度较差;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不良反应多,安全性差.  相似文献   

6.
郑兰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56-2856
<正>心房颤动(AF)为临床常见的心率失常,我国AF总患病率为1%,且随年龄增长呈显著增高趋势,至80岁以上患病率达7.5%。快速AF可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室充盈量减少,心功能恶化,故应尽快控制AF时的心室率或将其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J)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28例AMI并AF患者,先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负荷量后,继以静脉滴注维持.观察房颤转复、血压、心室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AF控制率2h内为39.3%(11/28),24h内为71.4%(20/28),48h内为82.1%(23/28),72h内为92.9%(26/28).用药24h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用药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P>0.05)2例用药后出现长R-R问期,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停药或减量恢复.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l并AF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WPW)并房颤(AF)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取WPW合并AF患者50例,观察其心电图的心室率、f波、QRS波形、R-R间距等变化特征。结果:本组患者心室率集中分布于170次/min以上,占96.0%;R-R间距呈不规则变化,变动范围为0.19~0.68s;所有患者P波消失,且f波仅存在于心室率<190次/min,R-R间距较长者中;QRS波以完全预激图形为主,占比48.0%,仅个别患者(6.0%)呈正常QRS图形表现;患者疾病发作时,心电轴多处于正常范围(62.0%),未见无人区心电轴者。结论:WPW并AF患者心电特征表现为心室率较快,R-R间距波动大,QRS波群分布形态多样复杂,f波多见与R-R间距长且心室率较慢患者,但心电轴多表现为正常。  相似文献   

9.
戴志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939-940,943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发快速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8例ACS伴新近发生快速AF的患者,先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随后以0.5~1.0 mg/min静脉滴注维持0.5~24 h,观察治疗后30 min、2 h、24 h时AF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心功能与复律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36例AF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75.0%;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不明显(P>0.05),但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舒张压均低于用药前(P<0.01).心功能Ⅰ、Ⅱ级的ACS患者复律率(82.9%)高于心功能Ⅲ、Ⅳ级组复律率(46.2%)(P<0.05).出现窦性心动过缓5例(10.4%),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正常;血压偏低4例(8.3%),予多巴胺升压后恢复正常.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CS并发快速AF转复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1例AMI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先用胺碘酮静脉负荷,继以持续静脉泵入维持,在静脉用药的同时给予口服制剂,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心电图各指标(PR间期、QRS间期、QTc间期)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41例患者在静脉应用胺碘酮后,22例在12 h内复律,31例在24 h内复律,34例在48h内复律;41例患者用药后心室率较用药前下降;血压、心电图各指标未变化;41例患者中3例患者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例患者出现R-R长间歇,所有患者经临时停用及减量后恢复。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伴快速心房颤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快速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患者的房室结消融+心脏起搏+药物能否有效控制心室率问题.方法将3例顽固性慢性快速房颤患者均给予房室结消融,放电中出现一过性快、慢速交界性心律,说明消融有效.若消融15~60 s未出现Ⅱ度Ⅱ型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R-R长间期≥3 s、心室率≤40次/min时,停止消融观察,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则安装心脏起搏器.结果1例患者完全阻断房室传导,心室率在38~40次/min,给予植入心室起搏(VVI)的起搏器.另2例患者未出现AVB及R-R长间期,心室率降至90~120次/min,适当用减慢心室率及强心甙药物效果显著.结论慢性快速顽固性房颤患者,用消融改良房室结+心脏起搏+药物的综合治疗方法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心室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4 6例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房速、房扑、房颤 )患者随机分为二组 ,分别静脉注射美托洛尔和毛花甙丙 ,观察心室率控制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美托洛尔和毛花甙丙控制房性心律失常心室率的总有效率为 89%和 84 % ;心室率下降幅度分别为30 .3%、2 9.1% ;平均用药有效时间分别为 15± 4 .5min ,32 .5± 2 0 .4min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美托洛尔能有效、快速、安全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的心室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房纤颤(AF)的危险因素。方法比较410例AMI住院患者中,52例有新出现的AF(AF组),358例无AF出现(非AF组),根据AF发生的时间将AF组又分为AF早发亚组(AF发生于AMI24小时内)和AF迟发亚组(AF发生于AMI发病24小时后),比较两组及两亚组间的年龄、肌酸磷酸肌酶(CPK)峰值、心功能、梗死部位等,分析并发AF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比较,AF组年龄较大,CPK峰值高,心功能差(P<0.05)。两亚组间比较,AF早发亚组以下壁梗死为主(P<0.05),而AF迟发亚组以前壁梗死为主(P<0.01)。结论AMI并发AF与高龄、CPK峰值高、心功能差等有关,AMI后AF出现时间与梗死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衰(CHF)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心脏结构变化特点及发生AF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268例CHF患者,按照是否合并AF分为合并AF组(90例)与非AF组(178例)。收集两组基础资料,采用心脏超声测量两组心脏功能,分析其心脏结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合并AF组年龄(68.05±1.45)岁、静息心室率(102.35±9.87)次/min、血浆BNP(1138.25±102.41)pg/mL,均高于非AF组的(67.36±1.18)岁、(87.41±11.16)次/min、(1006.37±110.58)pg/mL(P<0.05),合并AF组的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比例27.78%,高于非AF组的15.73%;合并AF组LVEF为(50.01±6.59)%低于非AF组的(52.83±6.75)%,LVEDD、LAD分别为(55.92±8.03)mm、(45.28±5.81)mm,高于非AF组的(53.64±8.17)mm、(42.65±5.36)mm(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静息心室率、血浆BNP水平、LVEF、LAD均为CHF合并AF的高危因素,LVEF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CHF合并AF患者心脏结构变化显著,左房内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降低;血浆BNP水平、静息心室率和LAD是CHF合并AF的危险因素,而LVEF为CHF合并AF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地高辛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快速房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当代医学》2010,16(19):153-154
目的探讨地高辛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伴快速房颤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心房颤动(AF)患者60例,在常规吸氧、纠正电解质紊乱、去除诱因、抗心衰、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上,加地高辛0.125~0.25mg,每日1次,同时应用美托洛尔,初始剂量6.25mg/d,根据情况逐渐加量至25~50mg/d。结果治疗前最高心率(168.4±16.8)次/min,静息心率(113.9±19.3)次/min,联合治疗后分别为(128.6±13.3)次/min、(83.9±8.3)次/min,显效2例,有效5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67%(55/60),未发生洋地黄中毒,心衰加重,肝、肾功能无恶化,电解质正常。结论美托洛尔与地高辛联用AF伴快速心室率,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可以作为控制AF心室率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并发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者先给予静脉负荷量150~300mg胺碘酮后,继之以600μg/min静脉点滴维持48 h,同时每天口服胺碘酮600mg。结果:27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得到控制,平均心室率由(151±15)次/min下降到(93±11)次/min。有24例在1 h内心室率得到控制,7例快速房颤,3例房性心动过速,5例室上性心动过速,11例室性心动过速在24 h内相继转为窦性心律。随着心室率下降有18例患者心功能得到改善,27例患者住院期间无1例出现房室阻滞或心衰加重。结论:胺碘酮对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律失常是一种极其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为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快速型房颤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心衰),故要积极控制其心室率,我们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了口服阿替洛尔、维拉帕米对心功能分别为Ⅰ、Ⅱ、Ⅲ级患者快速心房颤动心室率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可达龙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3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房颤的患者给予可达龙150mg静脉推注,随后持续静脉泵入维持,并根据患者心室率调整可达龙用量,观察患者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快速房颤转为窦性心律者25例,心室率降至100次/分以下者8例, 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2例出现静脉炎.结论 静脉应用可达龙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快速房颤的患者有明显疗效,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厂矿医学》2004,17(5):366-366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地尔硫卓(合贝爽)、毛花甙C(西地兰)控制心房颤动并快速心室率的即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静脉注射合贝爽或西地兰.结果合贝爽、西地兰2组控制心房颤动心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6.3%;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32%、26%;平均起效时间为(5.9±3.2)min、(24±16.4)min,合贝爽组有2例出现一过性低血压,可自行恢复.结论静脉注射地尔硫卓10mg后继以5~10mg/h维持静脉滴注,对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控制安全、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NLR)与心室重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入院的105例AMI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液NLR值。给予患者静脉溶栓及延期PCI术治疗。分别于溶栓后1周及PCI术后6个月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并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计算△LVEDVI值,根据其值≥20%与否分为AMI伴心室重构(VR),观察AMI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AMI伴心室重构(VR组)40例,不伴心室重构(NVR)组65例。NVR组和VR组血液NLR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VR组血液NLR值显著高于NVR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血液NLR值是AMI心室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OR=9.92,P<0.01);VR组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NVR组(P<0.01)。结论:AMI患者血液NLR值与心室重构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