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自从1927年Parkinson等报道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心电图的衍变现象后 ,心肌缺血、损伤和坏死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确定诊断、判断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其研究进展如下 :一、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1~5]急性心肌梗死时 ,心电图可出现损伤型ST段、缺血型T波和坏死型 (包括心肌细胞凋亡 )Q波。如按习用心电图标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Parker等通过1910例尸检分析证实其敏感性为75% ,特异性为68%。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受下列因素影响 :1.心电图检查的次… 相似文献
2.
3.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2008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对2007全球心肌梗死统一定义的几点解读以往WHO定义的急性心肌梗死标准包括缺血症状、心电图异常改变和血清心肌酶学变化。然而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的生化标志物——肌钙蛋白的发现以及更精确的无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检测到更小的心梗病灶成为可能。因此从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研究到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以及临床实践,都需要一个更为精确的心梗定义。基于上述现状,欧洲心脏病学会(ESC)、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和世界心脏联盟(WHF)于2007年10月联合颁布了全球心肌梗死的统一定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冠心病将成为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并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近年来,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使冠心病领域十分活跃,相应之下,冠心病的诊断水平也出现了长足进展,尤其是心肌坏死生化标记物的检测越来越敏感,而且特异性强,使临床诊断不足1g的心肌微梗死成为现实,与此同时,冠心病心电图的进展同样令人惊喜,使心电图在急性心梗的定性、定位、预后评估等方面的价值进一步提高和拓展。本文阐述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近年来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 ,系指左心室的后基底部 ,即位于左心室侧壁与下壁之间的左心房室沟下部的心肌梗死 ,由右冠状动脉的后侧支、后降支和/或左冠状动脉回旋支闭塞引起。左心室后壁是心室除极的最后部分。左心室后壁心肌梗死 ,仅使QRS除极的前壁初始向前向量相对增大 ,在常规导联上不会出现异常Q波。如仅注意寻找梗死型Q波 ,而忽视梗死性R波变化 ,又未及时加作背部导联 ,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就有可能被漏诊或误诊 ,从而延误治疗。临床上单纯急性正后壁心肌梗死较少见 ,常与下壁、右心室、侧壁心肌梗死伴随存在[1~4]。多部位心肌梗… 相似文献
6.
黄婧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20,(3):41-42
目的 探究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课题纳入对象为笔者单位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历开展时间为2019年1月到12月,共计6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在2 h以内的患者设为1组,共2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在2-6h的患者设为2组,共20例,发病至入院时间超6 h的患者设为3组,共20例,均予以心电图检查.结果 1组阳性率较2组、3组低;结合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CK-MB)检查,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检出率90.0%,ST段非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阳性检出率10.0%.结论 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应用中具有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7.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2导联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以及轻重分级中具有至关重的作用。在绝大多数医院,依旧是对胸痛患者最初作出判断的重要检查手段。冠状动脉内造影术以及判定心肌功能及代谢状况等检查手段在临床应用。对心电图改变进行了统计学校正,提高了快速诊断能力,有助于内科医生比以往更快,更好地对心肌梗死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8.
Thygesen K于2012年10月在JACC杂志发表"心肌梗死第三次全球统一定义"的文章,本文就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新标准部分加以简述。一.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一)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临床存在心肌缺血并有心肌坏死的证据时,如果出现下列任一项均可诊断为心肌梗死。1.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首选肌钙蛋白)升高和/或降低,至少有一次数值超过99%正常参考值上限,并有以下至少一项心肌缺血的证据可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①心肌缺血的症状;②新出现的ST-T改变或新出现的LBBB;③新出现的病理性Q波;④影像学有新出现的心肌活力丧失或区域性室壁运动异常;⑤冠脉造影或尸检证实冠脉内有血栓(新增内容)。 相似文献
9.
心电图(ECG)是内科最常用、最有效、费用低、最具诊断价值,也最易错误解释的一种诊断方法.近十年来,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系统地比较了心肌损伤后心电改变与生化标记物、早期冠状动脉造影、心室收缩、心肌代谢相关性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心电图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方面的能力[1,2]. 相似文献
10.
临床上,心电图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或评价胸痛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快速正确的诊断,可以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2007年公布了全球心肌梗死定义,2008年中华医学会推荐在我国采用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以下将根据这一定义,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早期定位诊断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9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同梗死相关冠脉对应于不同的心电图表现。结论目前冠心病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使急性心肌梗死与闭塞冠脉之间的相应关系更加明确,急性心梗时,心电图表现有助于判断梗死相关冠脉。 相似文献
12.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是由于右冠状动脉近中段阻塞所致,少数左冠状动脉优势者可由旋支阻塞引起.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与左心室心肌梗死在治疗原则上有很大差异.自从1974年Cohn等首次将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愈合作了详细描述,并将其列为一种特殊类型,此后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重视,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在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且与左心室心肌梗死在治疗原则上有很大差异,所以早期心电图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 (AMI)系在冠脉粥样硬化基础上 ,形成急性血栓或冠脉痉挛导致某支冠脉中远端阻塞 ,可引起局部心肌梗死。当某支冠脉近段阻塞 ,引起较大范围的AMI,若左侧冠脉主干阻塞或多支冠脉闭塞 ,可以形成广泛性AMI。当心室激动顺序因左束支阻滞 ,心室起搏或心室预激而发生改变时 ,正常情况下 ,最早激动的部位 ,激动的时间将发生改变。然而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情况则不同 ,后者导致左室激动经右束支终端呈放射状传播。正常早期激动的左室各部位其QRS复合波被激动更晚 ,在这些部位要确定缺血或梗塞是困难的。AMI可以并发左束支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性治疗的广泛开展,心电图诊断也有了较大的改观,尤其是冠状动脉造影术和溶栓治疗的临床应用,更加显露了AMI的改变与冠状动脉解剖、心脏功能及再灌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了对AMI心电图改变的认识。本文就其心电图诊断的若干进展加以浅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简便迅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 ,我们对 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住院患者进行 ,分析并应用体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ΣQ∑ST结果来估计AIMI病人心律失常、心原性休克、心力衰竭 (心衰 )及住院死亡率发生的关系。对象与方法1.对象 :我院冠心病监护病房AIMI患者共 87例 ,男性 5 4例 ,女性 3 3例 ,年龄 3 2~ 85岁 ,发病均在 72h以内 ,AIMI的诊断主要根据胸痛史、血清酶升高和心电图异常。本组病人入院后均采用AMI常规治疗 ,其中 9例进行了静脉内溶栓治疗。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每日上、下午各记录心… 相似文献
16.
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87例未溶栓的AM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总病死率18.39%;(2)心律失常:单纯窦速及室上性早搏无1例死亡,频发室早死亡率37.5%,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死亡率50%,并发束传导阻滞死亡率43.75%,除左前分支阻滞死亡率为16.7%外,其他束支阻滞死亡率均在50%以上;(3)梗死部位:(1)下壁AMI,胸导ST段下移≥2mm,死亡率60%;(2)前壁AMI,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2mm死亡率33.33%;(4)梗死范围;(1)病理性Q波导联数>5个的,死亡率31.2%;(2)心电图异常项目数;并发1项心电异常死亡率10.53%,5项异常死亡率75%。结论:AMI并有心电图异常项目,病理性Q波导联数愈多,死亡率愈高;伴有梗死灶对应导联ST段下移幅度大,双支及三支阻滞,三度A-VB,频发室性早搏,及Ron T现象死亡率高。这些可以作为近期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体表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相关动脉(IRA)及其闭塞位置判断作用。方法 对2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1)下壁AMI时血管闭塞发生在右冠状动脉(RCA)74例(78.7%),左回旋支(LCX)20例(21.3%)。I,aVL导联ST段压低提示RCA为I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6%,70%和92.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ECG)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83例患者中出现典型心电图变化者56例(67.5%);恶性心律失常7例(8.4%),心源性休克3例(3.6%),心力衰竭3例(3.6%);死亡2例(2.4%)。结论心电图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但利用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诊断,还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心肌酶学动态变化,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心电图表现及梗死相关动脉的分布特点,评价心电图诊断梗死相关动脉的价值。方法对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心电图显示心肌梗死发生率以心脏下壁、前间壁和广泛前壁最高,分别为31例(23.5%)、26例(19.7%)和22例(16.7%);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的发生率分别为左主干(LM)3例(2.3%)、前降支(LAD)73例(55.3%)、回旋支(LCX)18例(13.6%)、右冠状动脉(RCA)38例(28.8%);前壁心肌梗死(55例)的梗死相关动脉多为LAD(51例,92.7%),下壁心肌梗死(31例)的梗死相关动脉多为RCA(22例,71.0%)或LCX(7例,22.6%),且与冠状动脉优势类型密切相关,前壁梗死合并aVR、aVL导联ST段抬高对诊断LAD近段闭塞的特异性较高,分别为86.7%和90.0%。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与梗死相关动脉存在明显相关性,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