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呋喃唑酮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左室心肌胶原重塑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C组)、DCM模型组(D组)和牛磺酸治疗组(T组),每组20只,C组按常规饲养,D组在饮水中加呋喃唑酮饲养,T组除加呋喃唑酮饲养外同时注射牛磺酸,饲养4周和8周后分2批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测量大鼠左室内径和左室游离壁厚度;苏木精-伊红和VG染色分别观察大鼠心肌细胞和间质胶原纤维的变化;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左室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 MP1)表达水平。结果:D组大鼠左心室内径增大、游离壁变薄,左室收缩功能下降;间质纤维明显增生;左室心肌MMP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及TI MP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而T组大鼠左室结构和功能正常,心肌间质胶原无明显增生,MMP1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及TI MP1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牛磺酸能抑制呋喃唑酮DCM大鼠左室心肌胶原重塑,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MP1与TI MP1的平衡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清胶原代谢标志物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carboxy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CP)、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itrogen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I procollagen,PIN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itrogen 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Ⅲprocollagen,P Ⅲ NP)、I型胶原羧端交联肽(type I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telopeptide,ICT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其内源性抑制剂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s of metalloproteinases,TIMPs)表达进行定量研究,以探讨房颤时心房的结构重构.方法 选取71例老年患者,其中永久性房颤组24例,阵发性房颤组24例,窦性心律组23例.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PICP、PINP、PⅢNP、ICTP及MMP-1、MMP-2、MMP-7、MMP-9、TIMP-1和TIMP-2的含量.结果 永久性房颤组PICP较阵发性房颤组及窦性心律组分别升高25.4%和42.8%(P<0.05).永久性房颤组PⅢNP较阵发性房颤组及窦性心律组分别升高17.9%和35.6%(P<0.05),阵发性房颤组较窦性心律组升高15.0%(P<0.05).3组间PINP和ICT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阵发性房颤组MMP-1较窦性心律组升高25.6%(P<0.05).永久性房颤组MMP-2较阵发性房颤组及窦性心律组分别升高54.9%和37.9%(P<0.05).3组间MMP-7、MMP-9及TIM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永久性房颤组及阵发性房颤组TIMP-2较窦性心律组下降21.8%和11.8%(P<0.05).结论 房颤时,MMPsTIMPs系统间相互作用失衡,使胶原合成与降解失衡,这可能是房颤时心房结构重构的机制之一,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4.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年轻人猝死的最主要原因。HCM主要由肌小节基因突变所致,虽然不同肌小节组分的突变基因致病机制略有不同,但均会引起肌小节钙离子的敏感性增加和能量代谢障碍(即肌小节能量的低效利用和需求增加),进而导致HCM的各种临床表现。而钙离子代谢紊乱、线粒体功能紊乱以...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心肌病是指发生于糖尿病患者,但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或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特异性心肌病。在此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除了心肌细胞发生一系列代谢变化,同样作为心脏重要组成部分的内皮细胞也发生代谢紊乱,由此带来的心血管功能障碍是糖尿病心肌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本文就糖尿病心肌病内皮细胞代谢变化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组织中分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的表达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玉宝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06,6(1):40-40
背景:分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ADAMs)可能通过改变细胞表面的基质受体(整合素)、激活生物分子而参与心脏结构的重塑。我们在不同模式的重塑心肌组织中比较了ADAMs、其内源性抑制剂TIMP-3和整合素的表达差异。方法和结果:心肌组织取材于扩张型心肌病(n=20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5例)和心功能正常的供体(n=7例)。匹配的样本(n=10例)来源于左室辅助装置植入之前和心脏移植时。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 ADAM10、ADAM12、ADAM15和ADAM17、TIMP-3以及β1D整合素受体、β整合素受体的表达。整合素脱落的测量是通过计算整合素裂解产物和完整整合素的比例而得到。扩张型心肌病中ADAM10、ADAM15表达增高而TIMP-3表达降低。β1D整合素裂解产物比例升高,提示受体脱落。ADAM10、ADAM15表达与裂解产物比例相关。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ADAM10与β1D整合素的分布部位一致。ADAM10的表达和室腔扩张、收缩功能不全等临床指标相关。血流动力学改善减少ADAM10和ADAM12的表达,却上调β1D整合素的表达。在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中,ADAM12和β1D整合素的表达均增加。ADAM17在扩张型心肌病和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中均见表达上调。结论:ADAMs在人心肌组织的表达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心肌重塑模式,ADAM10和ADAM15 可能通过引起整合素脱落而减少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参与心脏扩张。因此,以ADAMs为靶标,通过基因或细胞治疗恢复缺乏的TIMP-3,可能阻止扩张型心肌病的进行性心腔扩张。 相似文献
7.
王红路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2):305
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CICM)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长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弥漫性纤维化所致.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和充血性心力衰竭.CICM临床表现与原发性心肌病极为相似,诊断困难,治疗效果不满意,愈后不佳.故正确认识CICM有助于本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2006年5月-2011年5月共收治12例CICM患者,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IC)时金属蛋白酶(MMP)-9及其抑制剂(TIMP)-1的变化。方法对11只犬采用快速右房起搏建立TIC模型组,6只犬作假手术组(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测量在窦性心律下的血流动力学数据。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左室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MMP-9及TIMP-一1的相对变化通过免疫印迹法获得。结果8周后,与对照组相比,TIC组犬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及收缩末期容积均显著增加(P〈0.05);左室射血分数在起搏1周后显著减小(P〈0.05)。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显著下降,最大下降速率绝对值显著下降(P〈0.05和0.001),左室舒张末期压显著增大,左室松弛时间常数明显延长(P〈0.05),二尖瓣血流频谱A波峰值流速和E波峰值流速均显著减小。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变化,同时MMP-9增加,TIMP-1减少。结论快速右房起搏可制造TIC模型,TIC时MMP-9增加,TIMP-1减少。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2DM)大鼠模型心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mRNA表达变化、蛋白水平及组织定位,探讨MMPs/TIMPs在T2DM心肌病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含量变化;RT-PCR方法观察心肌MMP-、MMP-9和TIMP-1mRNA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测定MMP-2、MMP-9、TIMP-1的蛋白表达和组织定位。结果 T2DM大鼠心肌胶原纤维明显增多;MMP-2mRNA表达明显下调,蛋白水平下降;MMP-9、TIMP-1的mRNA表达均增加,MMP-9、TIMP-1的蛋白水平也升高,但MMP-9/TIMP-1的比值下降。结论 T2DM大鼠心肌组织胶原聚集,心肌纤维化。MMPs/TIMP-1比例失衡可能与T2DM心肌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期与缓解期体内胶原、细胞因子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作期与缓解期体内胶原、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2002-03~2004-11河南省人民医院呼吸科40例COPD住院患者分为发作期、缓解期2组,并以健康老年人做对照,分别采用双抗夹心法、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组人群中胶原和细胞因子。结果COPD发作期与缓解期CⅠ、CⅢ、CⅣ均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同时,发作期IL-1β、IL-8、TNF-α、IFN-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缓解期IL-1β、TNF-α、IFN-γ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是导致COPD肺间质改变的主要机制之一。在常规治疗COPD的前提下,适当的抗炎治疗可能会延缓COPD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缺血性心肌病 (ICM)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2 1例 ICM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发生在老年人 ,均并发血脂异常 ,19例并发原发性高血压 ,15例并发老年退行性主动脉瓣病 ,9例并发糖尿病。所有病例均并发各种心律失常 ,以传导阻滞及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 ,按 NYHA心功能分级多在 级以上 ,且呈多支血管病变。结论 :该病多发生在老年人 ,冠状动脉病变广泛。病史、超声心动图及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对诊断具有意义 ,而冠状动脉造影对该病诊断具决定性价值。治疗上主要是改善心功能及心肌缺血、控制心律失常、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 ,必要时可考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及心脏移植术。 相似文献
13.
Toshihiro Nakamura Satoshi Kashimoto Takeshi Oguchi Teruo Kumazawa 《Heart and vessels》1992,7(4):169-174
Summary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propafenone, a new anti-dysrhythmic agent, on myocardial function and metabolism in ischemic working rat heart preparations. In the treated hearts, propafenone, 0.3 µg/ml and 3 µg/ml, were added to Krebs-Henseleit bicarbonate buffer perfusate throughout the experiments. Whole heart ischemia was induced through a one-way aortic valve for 15 min followed by reperfusion for 30 min. After induction of ischemia, the cardiac output, peak aortic systolic pressure, left ventricular dP/dtmax, and myocardial ATP concentration were greater in the treated hearts than in the untreated ones. All hearts in the untreated group developed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perfusion period. On the other hand, no treated hearts had Vf at any time during the experiment. However, propafenone, 3 µg/ml, evoked a negative inotropic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ischemia.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ropafenone may contribute to early recovery from ischemia in myocardial function and metabolism, although it has a negative inotropic action. 相似文献
14.
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T改变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T改变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分析57例符合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T改变诊断标准的患者(I组)的相关参数,并与58例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的室性期前收缩患者(Ⅱ组)比较。I组中25例视原发性ST-T改变持续存在与否作逐日自身前后对照分析。结果发现:室性期前收缩伴原发性ST-T改变100%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持续存在可预示进展到高Lown分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 相似文献
15.
龙湘鹏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50-253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BNP)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以及与心肌坏死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入选ACS患者63例(ACS组),健康体检者22例(健康对照组)。ACS组被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根据累及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量将其中45例ACS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10例)、双支病变组(14例)、三支及以上病变组(21例)。检测各组BN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UAP组和AMI组BNP水平明显升高[(27.68±7.54)pg/ml比(48.59±146.30)pg/ml比(277.99±179.57)pg/ml,P〈0.013;ACS患者多支病变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双支及单支病变组[(308.17±178.94)pg/ml比(187.35±156.27)pg/ml比(68.36±47.76)pg/ml,P〈0.05-〈0.013,双支病变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2)ACS患者胸痛发作6h内,BNP、CK—M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cTnI无显著变化(P〉0.05);胸痛发作6~24h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CS组BNP[(27.68±7.54)pg/ml比(280.45±155.27)pg/ml]、cTnI[(0.05±0.03)ng/ml比(10.45±4.01)ng/ml]、CK—MBE(6.79±1.42)U/L比(64.64±37.05)U/L]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BNP与eTnI、CK—MB呈正相关性(r=0.517,P=0.000;r=0.483,P=0.001)。结论:血清脑利钠肽水平与心肌缺血损伤严重程度及冠脉病变支数相关,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心肌纤维化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3种不同病因[风湿性心脏病(RHD)、扩张型心肌病(DCM)、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disease,CHD)]的心肌纤维化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ECM)含量的变化,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例RHD、7例DCM患者左室心肌及20例CHD患者右室心肌标本进行心肌间质Ⅰ、Ⅲ型胶原天狼猩红染色,5例正常心肌标本作对照。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心肌纤维化面积,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纤维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20例)血清ECM[含Ⅰ型前胶原(PCⅠ)、Ⅲ型前胶原(PCⅢ)、黏连蛋白(LN)]含量,并与CVF、心功能作相关性分析。结果:①RHD、DCM、CHD患者心肌间质纤维化面积分别为21.47±6.32、18.62±2.24、12.43±3.16,与健康对照组(5.47±1.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心肌纤维化组RHD、DCM、CHD患者血清中PCⅠ、PCⅢ、LN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心肌纤维化组血清ECM水平与心肌纤维化面积及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结论:心肌纤维化患者血清ECM成分能够反映胶原增生代谢状况,可作为评价心肌纤维化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异丙肾上腺素(180)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配体非诺贝特与心肌能量代谢的关系.方法 健康纯系雄性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即正常对照组、Iso损伤组(采用腹腔内注射Iso复制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和非诺贝特(FF)保护组(在预先给予FF的基础上复制Iso致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动物模型).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改变.检测脏器指数变化.铜显色法测定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PPAR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FF保护组和:Iso损伤组均可见心肌坏死,心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和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增高明显,同时PPARα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FF保护组与Iso损伤组比较,前者心肌病理改变轻,心肌坏死面积分别为(7.36±2.60)%和(10.00±3.00)%,组间比较P<0.01.FF保护组心脏指数低于Iso损伤组,分别为(4.03±0.10)和(4.32±0.11),组间比较P<0.01.FF保护组和Iso损伤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736.53±70.30)、(939.53±69.51)μmol/L,心肌组织中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116.28±14.03)、(140.59±19.34)μmol/L,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组间比较P均<0.01.FF保护组心肌组织中PPARα表达水平高于Iso损伤组,分别为215.08±9.61和191.97±10.74,组间比较P<0.01.结论 在急性心肌缺血性损伤中,存在脂肪酸的利用障碍,即能量生成障碍,非诺贝特可以通过活化PPARα参与急性缺血性损伤心肌的能量代谢,对急性缺血性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老年心肌缺血者QTc和QTcd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64例老年心肌缺血(MIS)患者和21例心肌梗塞(MI)患者心电图的QTc间期和QTc离散度(QTcd),并与心血管神经官能症(CVN)及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探讨QTc、QTcd与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FVA)、心原性猝死(CSD)的关系;分析MI不同部位的QTcd变化以及稳定性心绞痛(SA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SAP)的QTcd差异。结果:老年女性患者QTc较男性长(P<0.05),而QTcd两者无差异;老年MIS患者QTc和QTcd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1);MI前壁、下壁和后壁3组QTcd无明显差异(P>0.05);USAP患者QTcd较SAP长(P<0.05)。 相似文献
19.
犬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肌葡萄糖、脂肪酸代谢相关酶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ong J Li LH Pei WD Wang HY Zheng YL Zhou GY Shi SY Guan B Zhang YW He ZX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6):546-55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肌葡萄糖、脂肪酸代谢相关酶信使核糖核酸(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12只美国比格犬,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心肌缺血组,缺血组分为心肌缺血20min组、心肌缺血40min组2个亚组,分别取非缺血区、缺血区心肌组织样品各1份。应用实时定量PCR(SYBRGreenRT-PCR)方法,测定磷酸果糖激酶(PFK)、甘油醛-3-磷酸酯脱氢酶(GAPDH)、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链乙酰辅酶-A-脱氢酶(MCAD)、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等基因mRNA的表达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LUT1的表达。应用TUNEL阳性细胞计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程度。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缺血组mRNA表达明显增加的基因有GLUT1(P=0.044);mRNA有增加趋势的基因是PFK(P=0.065)。mRNA表达明显降低的基因有H-FABP(P=0.008)。(2)心肌缺血20min与40min组之间的比较发现,在缺血40min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mRNA的表达呈下降的趋势,GLUT1、GLUT4、PFK和MCAD呈上升状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心肌缺血20min与40min组GLUT1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都有阳性表达。(4)TUNEL阳性细胞计数法测得阳性细胞数,缺血组的平均值均高于假手术组,假手术组为(6.4±0.9)%,缺血20min组(28.0±3.7)%(P=0.008),缺血40min组(38.4±1.9)%(P=0.008)。结论即使是在急性心肌细胞缺血早期,心肌葡萄糖、脂肪酸代谢相关酶mRNA及蛋白的表达都有改变,这些酶mRNA表达的增减与无氧糖代谢的增强可能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急性期组织因子途径(TFP)各指标及比值的变化。方法选择AIS患者46例(AIS组)和健康体检者84例(对照组)。检测血浆复钙时间、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及比值,凝血因子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S组患者血浆复钙时间明显缩短(P<0.01);TF抗原及全长TFPI(fl-TFPI)含量明显增加(P<0.01),截短TFPI(tr-TFPI)含量明显降低(P<0.05);TF/tr-TFPI比值升高,tr-TFPI/fl-TFPI比值降低;血浆FⅦ:C和FⅦ:C/FⅦAg与FⅦa/FⅦAg比值明显升高,FⅦa/FⅦ:C比值明显降低(P<0.01);D-二聚体明显增高(P<0.01)。结论AIS患者急性期血液呈高凝状态,TFP比值作为高凝状态与危险因素,多项综合检测比单测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