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子宫肌瘤患者中选取96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就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复发数量以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三项血清性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H、P、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复发率是4.17%,低于对照组子宫肌瘤复发率20.83%(P<0.05);研究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少于对照组平均复发肌瘤数量(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大幅度降低患者复发率,控制复发肌瘤数量,并纠正其血清性激素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8月~2019年11月诊治的43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治疗对象,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和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子宫体积明显增大,肌瘤体积明显缩小,血清激素指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数据相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显著缩小肌瘤体积,改善血清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3.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多见于30~ 5 0岁妇女 ,以 4 0~ 5 0岁发生率最高。传统的观点认为 ,雌激素是促使子宫肌瘤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证明孕激素在子宫肌瘤的发病起重要作用。米非司酮是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物 ,通过直接对抗孕激素的作用 ,从而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本科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 ,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红蛋白、子宫、子宫肌瘤体积及性激素变化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997年~ 2 0 0 3年期间 ,本科用米非司酮治疗有症状的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4.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为一疗程,应用彩色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的变化,测定血清激素水平、肝肾功能、血红蛋白,观察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治疗后血E_2、P平均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1)。子宫及子宫肌瘤平均体积缩小,缩小率分别为30.1%和38.2%,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停药后62.5%患者子宫肌瘤逐渐增大。35%出现潮热、恶心等轻微副作用。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有效,但停药后易复发。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临床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多有报道,但剂量各有不同。我站门诊自1997年9月~1999年3月对52例子宫肌瘤者使用米非司酮10mg剂量,其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患者平均年龄41(29~49)岁。浆膜下肌瘤5例,壁间肌瘤37例,粘膜下肌瘤3例,混合性肌瘤(即壁间肌瘤同时伴有浆膜下或粘液下肌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讨论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和观察.方法 临床方面用B超来确诊子宫肌瘤患者57例,同时运用小剂量的米非司酮,10g1周,一般治疗3个月以上.结果 在使用药品的过程中了闭经,有一些病例出现了绝经和肌瘤缩小,还有一些小肌瘤不见了.结论 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医治子宫肌瘤有较好结果,尤其适用于较小肌瘤、经期长、血量多的患者,副作用小,费用低,是一种可行的保守医治办法.  相似文献   

7.
焦静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4):1964-1965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接收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患者服用10mg/d的米非司酮.结果 治疗总的有效率达到了95.31%.患者治疗之后子宫肌瘤体积以及子宫体积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治疗后,患者的血清生殖激素发生明显的变化,FSH、E2、LH以及P平均浓度相较于治疗前减低,患者的子宫动脉以及肌瘤的主要血管阻力指数出现显著的增加,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对子宫肌瘤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效果明显且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8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一疗程。彩色超声监测子宫及肌瘤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68例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感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及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缩小率分别是27.26%和43.68%(p<0.01)。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12.5mg/d进行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超检查子宫及肌瘤的大小,并进行比较。选取600例子宫肌瘤患者,服药期间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药物副反应。结果服药治疗后子宫和肌瘤的平均体积均比服药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孕激素水平明显下降,血红蛋白升高,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子宫肌瘤是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生育期妇女中发病率为25%[1],是导致育龄期妇女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2]。近年来研究表明,子宫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内分泌功能,其中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3-4]。因此,采用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治疗的方式选择.方法:对43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并对手术的412例手术方式进行讨论.结果:430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315例,占73.25%,无临床症状者115例,占26.75%.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占84.30%.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年龄,有无生育要求决定,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特点、肌瘤生物学特征与手术方式的关系,为子宫肌瘤的个性化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江苏盛泽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的268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特点、肌瘤生长方式、手术方式的选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8例子宫肌瘤术后标本直径0.8~19 cm,单发肌瘤107例(39.93%),多发肌瘤161例(60.07%);肌壁间肌瘤210例(78.36%),浆膜下与黏膜下肌瘤53例(19.78%),子宫颈肌瘤5例(1.87%)。术后病理结果有58例肌瘤发生部分变性,变性类型包括富于细胞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伴红色变性、玻璃样变性、囊性变、黏液样变、脂肪变、钙化。72例患者行阴式手术治疗,其中21例子宫肌瘤切除术,31例子宫全切除术,20例子宫次全切除术;196例行经腹手术治疗,其中79例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87例全子宫切除术(同时行双侧附件切除21例),30例次全子宫切除术。结论肌瘤切除术适合于年轻、尚未生育需保留生育功能、患者要求保留子宫者;如患者无生育要求、肌瘤较大或较多,或疑有恶变者应行子宫切除术;选择一种最适合患者的术式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等子宫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三所医院的1069例妇科射频治疗病人进行回访,比较其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B超的变化.结果 子宫肌瘤有效率为94.74%,子宫腺肌瘤为88.31%,功血为96.91%,宫颈糜烂为100.0%.结论 射频热凝固治疗子宫肌瘤(<6.0cm)、子宫腺肌瘤、功血和宫颈糜烂时间短,见效快,疗效高,患者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14.
166例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对166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症状进行分析,并对手术方式进行探讨.结果:166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91例,占54.8%.无明显临床症状者62例,占37.3%.手术方式以全子宫切除为主,占79.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有一部分无明显临床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决定,尽量保留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绍兴市柯桥区齐贤医院2012年2月15日至11月15日共接收患有子宫肌瘤的患者105例,将其平均分为A、B、C组,每组35例。 A组给予正常剂量米非司酮25mg/d,B组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C组给予最小剂量5mg/d。所有病患须在月经开始第3天服用米非司酮,连续服用12周为1个疗程,比较3组患者服药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各项激素水平,包括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雌激素( E2),孕酮( P)等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接受1个疗程治疗后,全部患者经过B超检查其子宫和子宫肌瘤的体积均有不同程度变小,3组患者间子宫和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值分别为613.106和548.191,均P<0.001),其中小剂量B组缩小体积较为显著,子宫肌瘤体积治疗前后缩小率为65.2%,子宫体积缩小率为61.9%;正常剂量A组缩小率分别为36.4%和33.1%;最小剂量C组缩小率分别为34.6%和31.3%。3组激素水平(FSH、LH、E2、P)指标均有降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E2、P水平显著降低(F值分别为16.713和20.968,均P<0.001)。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不明显。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连续使用12周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6.
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压迫症状,可引起继发不孕、习惯性流产和早产等。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本文就子宫肌瘤的药物治疗作一介绍,为子宫肌瘤个性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直径300-500μm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单纯子宫动脉栓塞与采用直径300-500μm及500-700μm PVA颗粒的多水平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症状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应用300-500μm直径的PVA颗粒栓塞至子宫动脉血流停滞、螺旋状动脉不显影;B组应用300-500μm直径的PVA颗粒栓塞至子宫动脉血流变慢后再应用500-700μm直径的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直到子宫动脉主干血流停滞、螺旋状动脉不显影,并比较2组症状缓解、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比较:A、B 2组的临床症状(经期时间、月经量、贫血、痛经、下腹坠胀、尿频和排尿困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比较:栓塞治疗后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A组肌瘤平均体积由87.45 cm3缩小为48.65 cm3,B组肌瘤平均体积由91.87 cm3缩小为38.25 cm3,组内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组间术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并发症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直径300-500μm的PVA颗粒相比较,应用直径300-500μm及500-700μm PVA颗粒的多水平子宫动脉栓塞,可显著提高子宫肌瘤坏死缩小程度,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提示子宫肌瘤的多水平栓塞治疗技术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子宫肌瘤是一种多发的、病因复杂的良性肿瘤,病因仍在探索之中。近年来,有关子宫肌瘤周围分子环境的识别和研究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主要从组织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4个方面,对子宫肌瘤的基础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微血管密度 ( MVD)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将 40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 2 0例 ,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早期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剂量为每天 2 5 mg;对照组 2 0例未给任何治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进行半定量的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肌瘤中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 r=0 .869,P<0 .0 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均有明显下降 ( P<0 .0 5及 P<0 .0 1)。结论 :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从而减少肌瘤血液供应 ,抑制其生长 ,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对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子宫肌瘤细胞,用不同浓度米非司酮处理后培养48h,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子宫肌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米非司酮均可诱导子宫肌瘤细胞的凋亡,随着米非司酮浓度的增加,子宫肌瘤细胞的凋亡率有增高的趋势(P<0·05),低浓度米非司酮(10-8~10-7mol/L)可使G2/M期子宫肌瘤细胞比例减少(P<0·05),高浓度米非司酮(10-6~10-4mol/L)可使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结论:米非司酮可引起体外培养子宫肌瘤细胞的凋亡,呈现浓度-效应关系,低浓度米非司酮和高浓度米非司酮可能引起不同时期子宫肌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